第三卷 風漸
第626章 想起來了
而且啊,這貨的傻瓜式操作方法,最適合阿福汗那裡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那些游擊隊員使用,用來給蘇俄的攻擊機和直升機製造點麻煩實在太好使了,所以,譚振華都不用去問馬哈穆德就知道,米國佬肯定不知道偷運了多少這玩意進去,那麼,被巴鐵私下截留一批拿來裝備自己的軍隊,想來也是題中應有之意吧?
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坦克,已經成為陸軍最重要的戰爭武器,沒有之一。
末敏彈,是一種能被遠距離投送武器投送至彈道末端,並能夠自主探測裝甲目標方位且使戰鬥部被有效激活並摧毀裝甲目標的子彈藥。
儘管那個時代已經誕生了各種反坦克武器,但所有的將軍們都知道,要想對付敵人的坦克,最好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己方的坦克!
譚振華心中嘆氣,反坦克導彈,掰著手指算算也就米國佬休斯飛機公司於1962年研製「陶氏」反坦克導彈最容易搞到手了——巴鐵手裡肯定也有不少,理由同「毒刺」,而且「陶氏」的綜合性能在全藍星
和_圖_書第二代反坦克導彈中處於領先地位,算是第二代導彈的典型代表。
想想都讓人毛骨悚然。
扯遠了,現在還是要考慮眼前的問題。
二戰以後,反坦克武器不斷地發展,什麼反坦克地雷啦、直升機打坦克啦、甚至RPG這種單兵手持式火箭筒誕生的最初目的也是為了讓輕步兵擁有一定對付裝甲目標的能力,但不得不承認,坦克,依然是陸軍最有效的進攻武器。
所以到了二十一世紀,隨著末敏彈的普及與擴散,老毛子喜歡玩的那套大集群裝甲兵團突擊戰術已經徹底地被世界各主要軍事先進國家所淘汰,也只有故步自封的大毛子還在抱著這種過時戰術不放,不過那是后話了。
嗯,讓我們再次對倒在反毒戰場上的英勇戰士老傑克曼致以深深的敬意。
譚振華咬牙切齒地想著,開始琢磨怎麼對付那數量龐大的裝甲集群。
自從1915年,全世界第一輛坦克在不列顛時任海軍大臣丘吉爾的支持下被研製出來,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嶄露頭www•hetubook•com.com角以來,這種被丘吉爾稱之為「水箱」的鋼鐵怪物就登上了世界戰爭史的舞台,並被不斷地推陳出新,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直至加冕「陸戰之王」。
至於武器,當然不能用40火這麼個弱雞玩意,那貨射程只有不到300米,要想在開闊地帶拿這玩意對付坦克,那真是壽星公吃砒霜——嫌自己命太長了。
反正捫心自問,要是小譚譚自己經手這件事,雁過拔毛那是肯定的……咳咳咳。
而且還有一樣,就算順利搞來了這些導彈,戰術也是個大問題,如何才能讓這些鑽慣了深山老林子的游擊隊員用這些導彈將對面的鋼鐵洪流順利擊潰呢?
「真是可惜,傢伙太不趁手了。」譚振華咂咂嘴,自言自語道,這麼看來也沒什麼別的好辦法,對付可能的裝甲集群,也只有一輛一輛地點名幹掉了。
小譚譚不由得暗嘆,還是手中的資源太少了啊,這要是有末敏彈在手,那小爺還巴不得你坦克蝟集在一起這樣衝鋒呢,到時候一發末敏彈下去m•hetubook.com•com,保管你來多少坦克都灰飛煙滅……
這也是歐洲和華夏,面對邊境線上雲集的數萬輛蘇俄坦克一直提心弔膽夜不能寐的根本原因。
等等,好像,似乎,在自己前世的歷史上,有過這麼一個軍史留名的,極其類似的戰役?
看來還得找馬哈穆德啊。
這樣的話,防空的問題就基本解決了,「毒刺」拿來做伴隨,「石勒喀河」拿來做要地,勉強也湊合了,剩下的只要聯繫馬哈穆德,搞一批「毒刺」來就行,想來巴鐵也樂意做這樣一筆交易——一枚毒刺,以前好像聽說米國自己裝備的採購單價也就3萬多美元,自己給巴鐵5萬好了,他本來就是沒本錢得來的,隨便買上100枚,就是500萬美元的凈利潤,就巴鐵那個窮鬼,還能不馬上見錢眼開?
這麼算下來,也就是用反坦克導彈最合適了,不論是「59」還是「謝爾曼」,都是老掉牙的貨,基本不具備行進間的瞄準射擊能力——也就是說,這倆貨要想用主炮打中目標,得先把車停下來再瞄準射擊www•hetubook.com.com,這就給了躲在機槍射程之外的反坦克導彈攻擊的空間。
而這種反撲,很可能是以坦克團為單位進行的,也就是說,在戰火鎮西面或者南面的開闊戰場上,謝力將面對百輛以上坦克的集群衝鋒!
毫無疑問,一旦謝力部拿下了戰火鎮,那他們除了必須面對來自空中的威脅之外,也必將面對緬軍的坦克集群反撲。
特別當坦克集結成群,擺開陣勢,向前突擊的時候,那種一往無前、毀天滅地的架勢,膽小點的看上一眼恐怕就會嚇破了膽。
能夠被利用的遠距離投送武器包括炮彈、火箭彈、機載撒布器、集束炸彈等等,其特點是一次發射就可以同時攻擊多個目標,並且專門攻擊坦克最薄弱的頂部裝甲,是目前作戰效能最高、效費比最好的反集群裝甲武器系統。
就是不知道馬哈穆德能給自己搞來多少,要對付的可是幾百輛坦克裝甲車,那這玩意少說也得準備500枚以上,就算也是5萬美元一枚,那就得2500萬,這就比較肉痛了。
107倒也可以試試,不過,107的準頭
www.hetubook•com•com
實在是差,地形也不對,在開闊地形上,107能發揮的作用實在有限——要是個山谷就好了,譚振華是決不介意抄襲一下「潘傑希爾雄獅」艾哈邁德·馬蘇德的戰例的。特么的誰知道那幫好酒如命的毛子灌多了馬尿會幹點啥出格的事兒出來。
譚振華想起來的這款單兵防空導彈,當然就是已經在本書中隆重登過場並且已經取得過輝煌戰績的大米利堅軍工裝備的驕傲之一——毒刺。
哈,想起來了!
可這麼一想,頓時覺得無比棘手。
輕易地解決了一個重要問題,譚振華頓時信心倍增,看來多了幾十年的經驗就是好使啊,小爺我又有錢又有腦子,就不相信打不贏丹瑞這個土包子!
無論是「沙漠之狐」隆美爾還是「血膽將軍」巴頓,這些在二戰的戰場上叱吒風雲的一代豪傑,無一不是指揮坦克作戰的高手。而在蘇德戰爭的分水嶺或者說二戰的分水嶺——庫爾斯克會戰中,敵對的雙方更是出動了總計超過8000倆坦克,堪稱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會戰。
特么的打仗還帶著背簍,虧你想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