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沙鳴 第831章 運十的歸宿

第四卷 沙鳴

第831章 運十的歸宿

馬峰山繼續乘勝追擊道:「其次,關於工藝流程不標準造成的零部件互換性差——這就更沒問題了,咱們就這一架獨苗,要考慮啥互換性啊?所有維修零部件,都量身定做不就得了?大機群多機場的保障做不了,單個機場單架飛機的保障還做不了么?我那生產線上還有一架組裝了一多半的飛機,就算都拆了修修補補的給這架拿來當配件,也夠用好一陣了的吧?」
譚振華一邊問,一邊覺得自己的小心臟跳得「砰砰」的,心說好么,這餿主意誰出的,還真有想讓小爺我買轟炸機的。
「當然,」馬峰山信心十足地說道:「首先,關於這個結構強度。「運十」原先是按載客150人的客機標準設計的,所以,必須在規定的起飛重量內,預留足夠的供載客的空間和重量,這就造成了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不得不限制結構件的重量——也就是說,目前的狀態,已經是我們能對該機進行結構補強的極限了,但你拿來做「飛行台」就不一樣了,你所要承載的重量肯定會比裝150人要小得多得多了吧?雖然用小尺寸零件焊接而成的大尺寸結構件的確有安全隱患,但是,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做結構補強啊?反正也不用載客了,那飛機也就不用考慮乘客的舒適性、載重了,可以把客艙里桌椅板凳什麼的附屬設備全部拆掉,算好了實驗設備的重量留出來,其他的重量就可以分m.hetubook.com.com配給補強結構用——其實我早就算過,只要能允許再增加個幾噸的空重,那這個問題也就不能成其為問題了。」
吳達觀追問道:「為什麼?油耗的問題我們先放在一邊,前兩條問題可是實實在在的,難道天生的毛病還能治好么?」
馬峰山點頭,這才坐下來,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開始解釋道:「從技術上來說,這架運十目前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結構強度不足且工藝流程不標準,這也是它之前最受人詬病的兩條。做為它的總師,我也檢討過原因。結構強度不足是因為這架飛機的承力結構件尺寸過大、加工精度要求過高,而華夏目前卻沒有能夠加工這類零件的設備,只能採用先加工成小尺寸零件再用焊接拼接成型的方式,這樣做出來的結構件,重量控制困難且對內部結構強度都有很大的影響;而工藝流程不標準則導致了零部件的標準化程度太差,維修保障困難。」
譚振華沉嚀片刻后道:「這個辦法倒是可以試試,但是我們手上並沒有這樣的飛機啊?」
說做就做,幾位都是雷厲風行的人,立刻就開始打電話到處詢問馬峰山的下落——最近正是「BAC」生產線開始試運行的日子,馬峰山人肯定是在西京的,就是不知道他現在在哪兒忙活著。
「其實我們有一個現成的飛行台。」劉大想道:「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用一架「轟六」改裝的,1971年改裝完畢,到現在已經用了12年了,但麻煩的是,因為國內就這麼一架飛行台,所以承擔的任務很重,又已經飛了12年,機體老化得很厲害,小譚總你應該是有數的,「轟六」這飛機的全壽命也就2000來個小時,所以這架已經飛了12年的飛行台基本上已經到了壽命的末期,我和吳老都不認為它還能頂得過一個型號新發的全部試飛任務。」
劉大想和吳達觀互相望了望卻都沒做聲——得,譚振華算是明白了,這兩位肯定一早就商量過了,是同謀啊!
很快,人就被找到了,而馬峰山一聽說是這個事,馬上就答應放下手上的一切,立即趕過來。
眾人一想,還真是這樣的啊?這種方法,民航用肯定是不合適的,但就這一架獨苗,這種方法可不就是管用、好用的了么?
「呃……你們不會是打算讓我向西飛廠買一架「轟六」回來吧?」
接著,他就開始解釋自己的理由:「你們看啊,國內的客機項目,甭管最後是麥道繼續還是BAC轉正,這架「運十」本來就尷尬的地位恐怕更加難受,想來停掉是極大概率了,但花了那麼多錢造出來的飛機,閑著多可惜啊?而且它原本就是4發的,那當初設計的時候肯定預留了發動機功率冗餘啊,所以按照劉總師剛才的前提條件,拿來改成我們的「飛和-圖-書行台」,其實挺合適的。」
他開動了自己的小腦瓜開始使勁琢磨——雙發最好是4發的大飛機,動力安全冗餘要大,螺旋槳的還不行,必須是噴氣的……
這給了譚振華繼續說下去的信心:「你們想啊,這架已經飛了不少個起落的01號機雖然並沒有完成全部的試飛,但基本的一些飛行性能還是經過了驗證的,我上回聽馬總師和呂書記都說了,他們對它的安全性其實蠻有信心的,要不也不敢開著它給哈市送菜啊?對吧?」
他這麼一說,頓時引得屋內眾人面面相覷。
譚振華掰著手指頭數了半天,除了「轟六」以外,華夏目前還真拿不出一款這樣的飛機!
講真,譚振華認為自己開口向王清平買一架「轟六」,只要說明用途,實現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但這畢竟是一架戰略轟炸機啊,這操作,是不是驚悚了一點?
他小心翼翼地問道。
劉大想雙手一攤道:「這個,真沒有了。」
他的這個說法當即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對啊,不要載那麼多客人了,還要那些瓶瓶罐罐的玩意幹啥?裝上實驗設備就夠了,那可比裝150名旅客再加上行李要輕鬆太多了。
「有是有的,就是稍微麻煩了點。」劉大想答道。
馬峰山頓時把臉一板道:「老劉,你把我馬峰山當什麼人了,我就是從技術角度考慮了才會這麼說的。」
「我們可以學習米國人之前的做法,用一架多發,最好是www•hetubook•com•com四發的大型飛機來做實驗,因為多發的飛機都有動力冗餘設計,即便少一台發動機工作,還能保證飛機的正常飛行,這種做法在國際上有一個通行的叫法,就是「飛行台」,雖然「飛行台」的實驗高度一般在11000米以下,且飛行速度低於0.85馬赫,但至少也可以彌補我們沒有完善可用的高空台的一部分缺憾,不過對駕駛這架「飛行台」的機組來說,是有一定危險性存在的。」
馬峰山再道:「最後一個問題,關於4發飛機耗油——先不說飛行台為了保證足夠的安全冗餘本來就最好上4發飛機,就說這油耗,對比研製一台航發所燒掉的金山銀山來說,那點油錢又能算個啥?」
吳達觀則道:「馬總師,那你給我們說說?」
他說到了這裏,環顧了一下屋內凝神傾聽的眾人,用非常肯定的語氣道:「如果要拿「運十」來改成「飛行台」的話,那,這三個毛病就一個都不存在了。」
「呃,難道就沒別的飛機可選了嗎?」
說完了這最致命的兩條,他又轉臉看了一眼譚振華道:「還有一個,是振華去年提醒我的,「運十」是一架4發的中型客機,而在民航運輸業競爭激烈的今天,這種飛機天生的高油耗導致了其在特別講求經濟性的商用市場越來越不受待見。這三大缺陷,是「運十」項目失敗的客觀原因,不過——」
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呢?
買轟炸機……特么的為啥一hetubook.com.com想到這個念頭心裏就毛毛的?
「吳老、劉總師、李總師,你們看,我們換個思路,用那架正在試飛的「運十」來做這個「飛行台」行不?」
「怎麼弄?」
又等了一會兒,人到了,風風火火的馬峰山甚至連板凳都沒來得及坐下來就說道:「我同意振華的意見,「運十」改「試飛台」,我覺得沒問題。」
他剛想著答應了算了,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念頭突然闖進了他的腦海,再仔細一盤算,咦,好像,也許,大概,還真行哦?
飛行台,對於譚振華這樣的資深非專業軍迷來說,也不算太陌生的玩意,他前世就見過照片。在已經公開過的資料里,華夏這架機身編號「760」的飛行台,是用一架「伊爾76」改裝的,但譚振華依稀記得,華夏從毛子手裡搞到這架合用的「飛行台」,那都是下個世紀的事兒了,但現在可是1983年啊,在華蘇關係依然惡劣的形勢下,他上哪兒給弄一架「伊爾76」回來?
屋內幾人交頭接耳了一陣,最後吳達觀開口道:「振華你說的好像有點道理,不過我們幾個都不是搞飛機的,這事兒說不準,要不,我們把老馬找來問問?」
你還別說,他這個主意一出,屋內幾人居然在思考了一陣之後都在微微點頭,顯然覺得還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劉大想忙道:「馬總師,我們都知道你和運十的關係,不過咱們現在討論的可是純粹的技術問題,你可不能摻雜進個人感情因素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