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沙鳴 第842章 大國重器

第四卷 沙鳴

第842章 大國重器

譚振華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後腦勺道:「沈老,讓你們看笑話了,小子我人小心大,的確是這麼打算的,但這樣一來,我就面臨了當初馬總師一樣的問題,我的這架BAC客機,雖然比「運十」小不少,但,它也是一架長度達到了30米的飛機,其主承力結構也不算小了,我們現有的設備,比如江南造船廠里的那台水壓機,能加工嗎?」
好吧,甭管是模鍛還是自由鍛,這兩個名詞對於譚振華來說,屬於字都認識系列……
當然,蘇俄也正是藉助這次的掠奪奠定了自己航空工業重要的一塊基石,它目前最大的模鍛水壓機有2台75000噸的,所以,它才能製造如安124這樣起飛重量達到400噸的超大型飛機。
好吧,譚振華也覺得在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面前沒什麼隱瞞的必要,便在微微考慮之後道:「沈老,既然您這麼問,那小子就實話實說了,您老人家也應該知道「運十」的事兒吧?」
沈宏難得表現出了一絲老頑皮般的表情,衝著譚振華擠了擠眼道:「你猜?」
沈宏斬釘截鐵地說道,同時,再次瞄了譚振華一眼道:「小譚總,你也不用跟我老人家在這裏繞彎彎了,你今天來,絕對不是想m.hetubook•com.com就問問能不能造這些東西的,你肯定是有什麼想法對不對?你就直接說吧!」
「模鍛水壓機,主要用於模鍛飛機、航天器的鋁、鋁合金和鎂合金鍛件;不鏽鋼、特殊合金鋼、鈦合金等各種高溫、高強度合金鍛件。模鍛水壓機比自由鍛造水壓機具有更大的工作力、更大的工作檯面積和更高的結構剛性。
「呃,沈老,您剛才不是說……」
譚振華聽完了這些,算是有了大概的概念,也不由得心中感嘆,沈宏說的沒錯,這樣的裝備,才是真正的大國重器!
沈宏終於收斂了神色,臉上的表情也慢慢變得正式:「小譚總,我首先得給你樹立一個概念:萬噸以上的模鍛和自由鍛,那是真正的國之重器!重要到了什麼程度呢?可以說,沒有這個設備,就不可能發展自主可控的製造業,不過,這個話題太寬泛了,今天你既然是為了造飛機而來,那我們就優先說這個模鍛。」
二戰後,米國和蘇俄瓜分了漢斯的壓機設備和機械工程師,並以此為基礎,分別為自己製造了大批大型壓機。其中,米國從漢斯弄走2台15000噸模鍛壓機,又藉助掠奪到的人才自己製造了1台100www.hetubook.com.com00噸、1台12600噸、1台18000噸、2台31500噸、2台45000噸大型模鍛壓機,正是有了這些裝備,解決了大型航空結構鍛件的問題,它才能製造出如B52、C5「銀河」、波音747這樣的超大型飛行器,而1955年建造成功的那兩台45000噸大型模鍛壓機,一直工作到了今天,說是米國的戰略級國寶也不為過。
「呃……」
說完了這些,沈宏想了想又補充道:「巨型模鍛水壓機雖然如此重要,但其設計製造難度和製造成本都非常高,不是具有完善工業體系和研發能力的國家,根本就不可能製造出來,所以到今天為止,全世界有數的再役2萬噸以上的巨型模鍛水壓機一共只有18台。」
「我說的是,現在要造這些設備會比較困難,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需要恢復當初的能力,小譚總,時代是在不停地進步的,如果我們現在要下決心造這些設備的話,只需要多一點時間,那造出來的東西,一定會比當初更先進!」
沈宏的聲音隨之響起:「112廠,隸屬於冶金部,又叫西南鋁加工廠,成立於1965年,位於重沁市,是我們國家最大的和*圖*書鋁製品加工廠,也是我們華夏的航空航天鋁材保障基地,你所知道的「運十」飛機的承力結構,就是他們廠加工的,實際上它也是我們國家目前唯一能加工中、大型飛機承力結構的企業,馬總師的那架「運十」的承力結構,就是在這台設備上加工出來的。」
沈宏哈哈大笑起來,拍了拍譚振華的肩膀道:「小譚總,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我得先糾正你一個錯誤,要加工客機的承力結構,你不能用江南廠里的那台水壓機,那台是自由鍛,主要是加工船上的構件的,比如船的傳動軸,它可幹不了你要的活,你需要的,是模鍛。」
就聽譚振華繼續道:「我和馬峰山總師聊過「運十」的問題,他說,當初他最頭痛的,其實就是這架飛機的整體承力框架,因為沒有足夠大的壓機,所以造不出合適尺寸的承力結構,最後只能用小鍛件焊接的方式來搞,這樣一方面承力結構的力學性能差了很多,另一方面還很難控制重量,這其實是「運十」最主要的問題。」
原來還有這份淵源。
「行了,不跟你開玩笑了,我給你掃掃盲吧。」
看著他一臉懵逼的樣兒,沈宏不由得有些忍俊不禁,他想了想,站起身來,走到那面掛滿了照片m.hetubook.com•com的牆上,摘下了一副,然後走回來放在譚振華面前道:「你需要的是這個,這台就是模鍛,也是我們華夏目前唯一的一台萬噸以上級別的模鍛水壓機。」
沈宏微微點頭,這麼大的事情,他當然知道,不但知道,這事兒還跟他有點關係呢,只不過,他覺得現在暫時還不用點破。
40年代初,漢斯人最先製造出了15000噸的巨型模鍛水壓機,而當時米國最大的模鍛壓機噸位只有5000噸,這導致其大型航空模鍛件長期供應不足。米國只好應急製造了上百台小型模鍛壓機投入戰備製造,然後將原本應該由大型壓機製造的模鍛件,改成由小型壓機製造的鍛件焊接拼裝——就像馬總師採用的那種方法,但這樣會顯著增加航空鍛件重量。
沈宏的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他說道:「小譚總,雖然我是一機部的人,但你做的這些事兒啊,我都知道,我一個已經退居二線的都知道的事情,你覺得,上面還有什麼人不知道么?我們都在猜,你接下來會折騰什麼,有人就說過,說你接下來肯定是打算把那架飛機國產化,看來,他們猜對了。」
不過,隨之他也有了疑問:「沈老,按照您剛才的說法,米國最大的模鍛水壓機也只有4和_圖_書5000噸,但他們卻能以此製造出性能優良的大型、超大型飛機,這又是為啥?」
其實歐洲也一樣,如果不是1976年的時候高盧花了巨大的代價從蘇俄買到了一台6.5萬噸的模鍛水壓機,它也造不出空客A300這樣的大飛機。」
沈宏一邊聽一邊微微點頭,譚振華則繼續說道:「沈老,我也不瞞您,我其實知道「運十」項目就要停了,但我覺得,「運十」可以停,我們華夏的大飛機項目卻不能停,所以,我就偷偷攛掇了馬總師還有別的人,搞了個從不列顛引進「BAC」的項目,現在生產線已經就位了,從不列顛發來的兩套「One-Elevens」套件也已經抵達,眼看著第一架飛機的組裝工作就要開始,我的第一步目標算是即將完成了,但我接下來的計劃,就將不可避免地遇到和馬總師當初一樣的問題。」
譚振華仔細看了看照片上的那台設備,發現它確實與江南造船廠里的那台有所不同,便好奇地問道:「這台是3萬噸級別的,比江南廠里的那台大多了,沈老,那我的問題,這台設備能解決嗎?」
譚振華看去,就見這台正是剛才懸挂在牆上的第二張照片,其上的小字為:1966年112廠30000噸模鍛水壓機落成。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