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沙鳴
第873章 揚長避短
這個短板顯然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彌補的,那麼也只有一個解決辦法了,他要揚長避短。
而以張忠謀此時在德儀的地位和在米國半導體行業的號召力,他要是振臂一呼,響應的人恐怕還真不會少。
海德思哲,是薩金特·麥考密克介紹給他的一家頂級獵頭公司,據說是米國創立最早、歷史最悠久的獵頭公司,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全球財富500強企業,主要的業務當然也是為這些企業尋找高管或者科研領袖。
譚振華搖了搖頭,深深地嘆了口氣,放下了電話。
1931年出生於甬港的張忠謀,幼年因為國家戰亂而一路輾轉,曾經在6個城市10個學校念過書,其中在香江待的時間最長,之後到重沁讀完了高中、在魔都就讀本科一年之後才到了灣島,並很快就赴米留學,而在米國,這人充分展現出了一名超級學霸的風采,哈佛的本科、麻省理工的研究生碩士、斯坦福的博士和_圖_書,簡直就是名校收割機。
另外研發先進的半導體製造工藝需要很多專業的人員,而因為這個行業的當前最新技術大多掌握在米國和倭國手中,灣島在這方面還是有一定優勢的——米國和倭國,一向是灣島留學生的擇校首選,特別是米國,擁有數量不少灣島出來的理工科留學生,其中還很是有幾個現在都成了米國各大企業的中堅力量,(比如現在已經在他麾下的張振中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如果能說動一部分這些人回島,那麼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打造一支相對完整的技術團隊出來。
畢竟80年代的米國,無論從科技、資本還是人才的角度來說,都是IT行業創業的最佳土壤。
可惜,現在的結果告訴他,想偷懶是不可能的,至少這次還得他親自出馬。
這是他在李亞楠婚禮上受到啟發之後,想到的第一個名字。
這份委託的內容就是——到德州儀器去挖和*圖*書一個人,一個有能力領導一家大型半導體企業的人。
這麼評估了一番之後,譚振華明確了自己的短板。
而因為他付錢爽快,海德思哲也很願意為他做接下來的工作,以通常流程接觸這位張忠謀先生並嘗試挖角,他也就勢同意了,想嘗試一下這種全新的找人方法。
鮑燕來告訴他,得到了充足外援,已經重整旗鼓的昆撒正厲兵秣馬,金三角的大戰一觸即發。
張忠謀,毫無疑問,在譚振華的前世,這是一個影響了全世界半導體行業發展進程的名字,他以及他創辦的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積電」,徹底改變了世界半導體行業的競爭格局,正是在他的影響下,半導體行業的晶元設計、晶元製造這兩個細分領域被拆分成了兩個更加專業的行業,這種拆分使得晶元設計行業的進入門檻大大降低,客觀上促成了IC設計領域大量中小型企業的大發展,而他本人則帶領著台積電和*圖*書將晶元製造這個行業做到了極致。
按照慣例,海德思哲公司首先對張忠謀的過往經歷進行了一番調查,並將調查的結果反饋給了譚振華,也是到了這個時候譚振華才知道,這位張忠謀居然與他有那麼多可以套近乎的地方,這讓他產生了應該由自己親自登門拜訪並向他發出工作邀請的心思,可沒想到,緊接著收到的消息打亂了他的計劃。
張忠謀,絕對是半導體行業內教父級的人物。
於是,他拿起電話撥打了一個號碼,待聽筒中傳來了問詢的聲音后沉聲說道:「菲利普,我有點小事想麻煩你一下,對,很小的事情,幫我調查一個人,嗯,一個華裔,他在達拉斯……」
從海德思哲公司提供的材料上他了解到,張忠謀在18歲之前都是在大陸或者香江渡過的,只是在49年之後才在灣島待了僅僅2年時間就赴米留學了,而且他還是家中獨子,其父母也都已經移民米國——這樣和圖書的人,從道理上來說,即便想要自己創業也更應該選擇留在米國而不是跑到灣島去加入那個什麼勞什子「工研院」。
倒不是說灣島那邊開出的薪水和其他條件能有多好,只是半導體製造這個行業實在太燒錢了,那些生產設備隨隨便便就要投資幾個億美金下去,而且更新速度又極快,這些設備的折舊周期大大短於其他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沒有充足的本錢,很難玩得轉,這就是在半導體行業領先的國家,起初剛涉足該領域的時候,基本上都採用了國家投資這一模式的原因。
這個人不但是華裔,更加巧合的是,他的祖籍居然是浙海甬港,譚振華的老鄉。
這讓他不得不暫時將注意力集中到緬玉這件事上來,他要考慮接下來的戰略,要為今後一段相對困難的時期準備足夠的物資,要為這些物資進入緬玉安排穩妥的渠道,這些,都是既費時間精力,又費腦子鈔票的事情。
電話是海德思
www.hetubook.com.com哲國際諮詢公司打來的,告訴了他一個壞消息,他委託的事項,沒有成功。
這個人叫張忠謀,現任德州儀器公司資深副總裁。
譚振華自己也分析過種種可能的原因,不過最後,他認為,這其中最有可能的還是因為錢和人。
畢竟,他的事業越來越大,越來越繁雜,也需要越來越多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來為他工作,如果這些人都需要他譚振華親自出馬去邀請,那他一天到晚也不用干別的了。
按照譚振華旗下的企業目前的經營狀態,其實還不夠資格被這家公司列入客戶名單,不過他有薩金特的介紹,而海德思哲又是一家總部位於芝加哥的公司,所以當他給出了一份優厚的報酬之後,海德思哲最後還是承接了他的委託。
譚二一向不喜歡打無把握之仗,在出馬之前,他覺得需要對張忠謀的情況做更進一步的了解,其中有一個問題特別關鍵,他想知道,這個人,後來為什麼會選擇了去灣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