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雲亂 第1034章 沆瀣一氣

第五卷 雲亂

第1034章 沆瀣一氣

後來,有些倭國的激進行業人士和經濟學家甚至宣稱,如果從經濟的角度考慮,這份雙邊協議對倭國的惡劣影響,遠甚於那份《廣場協議》。
除此以外,到80年代中期,倭國本土市場的高科技出口額也已經超過了進口額;在米國市場,倭國電子計算機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由1980年的1%增加到1984年的7.2%,電子部件由3.2%上升到7.2%。與此同時,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光纖通信、激光、陶瓷材料等技術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因為這份協議無情地掐斷了倭國工業發展的未來路徑。
這個國家,就是倭國。
這些措施最終以倭米兩國簽訂《倭米半導體協定》達到了高潮,該協議自1986年7月31日起生效,為期5年,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規定了倭國產半導體的六個最主要品種對米國以及第三國的出口價格以防止傾銷,同時兩國政府需要對這些價格的執行情況進行備案跟蹤;米國產半導體產品在倭國本土市場佔有率應達到20%;公開VLSI研和*圖*書究計劃中的製造技術開發路線圖;全面廢除倭國本土半導體進口關稅……
如果要譚振華來評價一下這份《協議》,那麼四個字足矣——喪權辱國!
前文曾經說過,70年代,倭國人集合全國之力發動了一次VLSI計劃,成功地建立了依託倭國自身科技實力、研發生產機構的全套半導體供應鏈,並以此完成了對米國的逆襲,從原材料、生產設備、製造工藝等多項核心競爭力方面完成了對米國人的反超。
同學們看這最後的一句,是不是覺得很眼熟?
從這份《協議》的內容來看,從此,倭國人喪失了在半導體行業內最終產品的定價權、技術研發的自主權、對本國產品的保護權等等等等,可以說,從協議簽訂的那一天開始,倭國的整個半導體產業,就完全暴露在了米國人監控的視線之內,一|絲|不|掛!
半導體是米國1950年代開發出來的領域,是打下米國在軍事、太空等領域優勢地位的基礎領域,而發展到了70年代之後,米國人開始試圖在全球範圍構https://m.hetubook.com.com建自己在半導體行業內的霸權地位,但是他們忽然發現,有一個國家已經在這個行業內具備了相當的實力,並試圖挑戰他們的霸權。
前文曾經說過,戰後,隨著米國國內產業升級、製造業金融化的進程不斷發展,作為米國最主要的溢出產業承接者,倭國得到了大量的好處,從米國承接的產業,也從最低端的日常生活用品漸漸向中高端蔓延,而這也同時導致了倭米之間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從剛開始的紡織品等低附加值產業擴展到了加工組裝業、高新技術產業乃至服務業。
該協議在第一個五年到期之後,又續簽了一期,一共執行了十年,十年之後,倭國人徹底喪失了在半導體行業內的領先優勢,在全球排名前十的半導體晶元企業中,僅剩下了東芝一家還在榜單上,且排名也下跌到了第8位,而在這份榜單中,米國人佔據了6個席位!
在這種情況下,倭米半導體局勢發生了逆轉。根據米國半導體工會統計,從1985年開始,倭國的企業就成為全和圖書球最大的半導體供應商,世界半導體器件銷量排行榜前三位均為倭國企業,分別是NEC、東芝、日立。
半導體行業的衰落,也嚴重拖累了倭國的經濟,在日元升值、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大環境下,再失去了製造業的領先優勢,從此,倭國的經濟墜入了深淵,在「黃金二十年」之後,緊接著就是「失落的十年」、「失落的二十年」、「失落的三十年」……好吧從目前的情況看,還不知道要失落多少年,整個倭國人的精神氣也從「倭國可以說不」的所謂「昭和男兒」變成了「平成廢宅」……
所以說,即便沒有譚二公子的摻和,倭國的這些半導體相關企業,也是逃不過這一劫的。
在另一個歷史正常演變的時空,1986年,是國際半導體行業劇烈震蕩的一年,也是決定了未來全球半導體行業走向的一年。
還是得從二戰說起。
嗯,要知道,二少爺不但在民主黨和共和黨兩端都有說得上話的且夠分量的人,其在米國投資的所有企業,都與電子、半導體行業有關,也是當然的「米國半導體協hetubook•com.com會」成員企業,還與什麼英特爾啦、AMD啦、國民半導體啦、IBM啦、惠普啦、施樂啦等等眾多大企業有著各種複雜的利益交換關係,彼此沆瀣一氣,共同推動個對大家都有利的國會議案什麼的,簡直不要太輕鬆愉快……
此長必然彼消,前文曾經解釋過,在半導體行業內,領先的製程工藝對晶元影響巨大的原因,倭國人在技術上的反超,也立刻反饋到了其市場表現上,僅以最典型的半導體晶元DRAM為例,倭國產品的全球市場佔有率一度曾經超過90%!
因為在這一年誕生了一部名聲沒有《廣場協議》那麼響亮,但影響力卻絕不遜色的雙邊協議——《倭米半導體協議》。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份協議產生的背景和它都規定了些什麼。
從這一天開始,米國就在高技術方面對倭國採取了防範措施,比如,在1984年成立了「知識產權委員會」用以限制本國技術外流並隨即在同年緊急制定了《半導體晶元保護法》,嚴格追究倭國企業非法仿製米國晶元的責任。
所以,在本時空,御和*圖*書手洗冨士夫手中的這份談判記錄上,便增加了一些不起眼的內容,比如,將打擊面稍稍擴大了一些,不僅僅局限於半導體晶元,更擴展到了晶元製造設備和辦公自動化設備領域什麼的……
在這些行業中,米國人最看重的其實半導體行業。
嗯,療效杠杠滴。
如此嚴峻的形勢,讓米國商務部不禁在其1983年向國會提交的報告中提出:對米國科技的挑戰主要來自倭國,目前雖僅限少數的高技術領域,但預計將來這種挑戰將涉及更大的範圍,維持及保護米國的科技基礎,才是國家安全保障政策上生死攸關的重要因素……倭國半導體進入米國,對米國的高科技產業以及防衛產業的基礎造成威脅,會有安全保障方面的問題!
當然了,像這樣的好機會,善於利用一切有利因素的二公子怎麼會放過呢?
那麼這份《協議》實施之後的結果如何呢?
最後,終於擴展到了電子、精密設備、半導體這些最尖端的行業,從70年代開始,雙方之間的摩擦已經主要集中在家用電器、汽車、機床和半導體這些科技含量最高的行業。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