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浪急 第1174章 想借力

第六卷 浪急

第1174章 想借力

他有一種感覺,譚振華,已經或者正在一點點地構築一個從材料到加工,從基礎理論到工程應用,橫跨化工、冶金、機械、電子、航空、兵工等各大領域的工業帝國!
「小潘同志,你別激動,我完全沒有責怪你的意思。」祝宇森卻擺了擺手打斷了這位:「你坐下聽我慢慢說。」
譚振華再次舉手問道:「祝總師,我聽說,採用數控機床加工,不但能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而且還能將加工中易引起誤差的人為因素降到最低,是不是這樣?」
譚振華暗暗在心中給補了一句:「但是……」
祝宇森再次深吸了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一點——今天的見聞徹底顛覆了他的認知,眼前這個年輕人,與他曾經見過的、聽說過的所有年輕人都大不一樣!
「買不到我們就自己研發。」譚振華豪氣干雲地說道:「我就不信了,成噸的鈔票砸下去,還能砸不出成果來,那我買一個機床廠又有什麼用?」
國家給的項目科研經費實在有限,不可能做到像撒胡椒面一樣地為研製一輛坦克升級全部的基礎設備,那需要好多好多和-圖-書「噸」的資金,不過現在有了這個小金主,那就……
就比如,如果譚振華旗下的機床廠真的搞定了深孔加工數控機床,那加工火炮身管的時候,甭管是出口還是自用,那不還是用同一部設備幹活么?
「你幫忙?小譚同志,這我可得提醒你,實際上我們一直在通過不同的途徑與國外的先進機床製造企業溝通,希望能引進其技術或者退一步,買到現成的成品也行,但是結果一直不理想,因為「巴統」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而先進機床又是其中最被關注的產品之一。」
相比起來,「一擲千金」什麼的簡直弱爆了!
還有什麼領域是他沒有涉及的嗎?
掌聲稍歇,祝宇森繼續說道:「在這門「83改」上,我看到了很多充滿創意的設計,比如,為了在膛壓不足的情況下獲得足夠的膛口動能,把火炮身管從「83式」的51倍徑加長到了現在的58倍徑,巧妙地用提高做功行程的辦法彌補了材料上的不足;再比如,用國產的鋁合金空氣夾層熱護套替代了笨重、性能落後而且還需要進https://m.hetubook.com.com口的石棉瓦熱護套;更值得表揚的是,國產首型「下反式穩像火控系統」的成功引入,使得這型坦克終於具備了一定的行進間射擊能力;我舉了這三個重大改進的例子,只是這門火炮所有改進中的一部分,正是因為這些最新科研成果的應用,使得這門「83改」的作戰效能遠遠超出了「83式」坦克炮,所以,我才會說,這門炮的設計是成功的。」
這恐怕是屋內坐著的這些人第一次聽見有人以「噸」這個量詞來形容錢的數量,雖然給人的感覺怪怪的,但,聽上去真的很霸氣啊!
嗯,剛才他說了,「成噸」!
「先說一下,我為什麼認為這門炮的設計是成功的。」祝宇森緩緩道:「首先,在原「83式」的基礎上,「83改」成功實現了在2000米的距離上發射一期「脫穿」彈達到的預定穿深數據這一關鍵技術指標,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值得我們慶賀,來,在此,我建議我們全體為以潘玉和同志為首的「83改」設計團隊鼓掌慶賀!」
祝宇森輕輕搖了www•hetubook•com•com搖頭,將這些紛亂的思緒驅逐出了腦海,這些問題可以在今後慢慢尋找答案,今天討論的是產品的出口項目問題,既然譚振華已經喊出了要砸錢解決火炮身管加工這一重大難點課題的口號,那麼,不妨藉著這個機會,從他身上多借幾分力。
40多了還被人叫做小潘……,當然以祝宇森的年齡資歷這麼叫這間會議室里的絕大多數人都絕對夠資格就是了。而這位小潘同志顯然對祝宇森抱有足夠的尊重,所以,在聽了他的話后,自覺地坐回了座位,只不過那不停起伏的胸膛卻顯示著他內心的激動。
譚振華點了點頭,略略琢磨了一會兒才道:「祝總師,機床這件事,我也許能幫上忙。」
有了這個心思,祝宇森再看向譚振華的眼神便不免多了一點點熱切的意味——這可不是他貪圖譚振華的財,好吧要真算成他貪圖譚振華的財其實也沒錯兒,實在是他身上肩負著研發國產第三代主戰坦克的重任,而要想完成這份重任,就必須突破無數的技術瓶頸,這些技術瓶頸可不分出口還是自用,它都是客觀存在的,當然,和-圖-書一旦突破,也就全盤突破了。
祝宇森答道:「如果能採用數控機床加工,那當然是好的,可惜,這類能夠加工炮管的機床都是「巴統」嚴格禁止向華夏出口的,別說數控,就連精度稍微好一些的深孔鑽床、銑床、鏜床都沒人肯賣給我們,畢竟這個加工數量級的專用機床幾乎就沒有民用用途,而我們自身的機床工業能力卻比較落後,這種可以加工火炮身管的特種機床,按照我國的現狀,只能說解決了有無問題,與世界先進水平至少有20年的差距。」
他輕輕咳嗽了一聲,打破了會議室里的寂靜,緩緩說道:「剛才我簡單介紹了火炮身管的加工步驟和工藝,接下來,我想談一談對這門安裝在「風暴2號」上的這門「83改」型105毫米線膛炮的整體評價,簡單來說,就十個字——成功的設計,失敗的應用。」
那麼他打算投入多少錢呢?
提前在工業的各個領域進行的投資布局,他這麼做,是事先有規劃有目的還是僅僅順手為之,誤打誤撞?
譚振華看見,當祝宇森說出這十個字的評價后,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望向了一位和-圖-書40多歲、帶著寬邊眼鏡的中年人,而這位中年人的臉龐在剎那間就迅速漲得通紅,眼看著就坐不住了,一下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神情激動地開口道:「祝總師,我……」
說罷,他首先動作起來——由於他失去了右臂,所以,只能用左手輕輕拍打起了桌面,而在他的帶動下,屋內的掌聲都響了起來,剛才那位站起來的中年人,顯然就是被祝宇森點名的潘玉和的臉上卻充滿了驚訝,繼而掠過了一抹潮|紅。
會議室里頓時陷入了短暫的安靜,落針可聞。
但要說他是有意為之,那麼,他的目的又是什麼?還有這種可怕的規劃能力,真的是一個二十齣頭的年輕人能夠具備的嗎?
這麼多的巧合,說他是誤打誤撞布下的局,恐怕誰都不信。
這應該才是李立清拉著這個外行小子來參加這樣一個偏重於技術方案檢討的研討會的真正目的吧?
想通了這些,祝宇森心裏有了新的計較。
所有人都在咀嚼著譚振華剛才這段話里暴露出的多重意思——很明顯,第一,這位小財主旗下還有一家機床廠;第二,他打算投入巨資,研發精密數控深孔加工設備。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