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浪急 第1177章 知曉答案的契機

第六卷 浪急

第1177章 知曉答案的契機

1969年3月爆發的那一場華蘇之間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雖然以華夏的勝利而告終,但那一場戰爭,卻也給華夏所有的兵工人留下了濃重的心理陰影。
因為T72坦克對伊克拉來說也是緊俏物資,是其裝備序列中最先進的坦克,只有總統直轄的最精銳的7個旅的「總統衛隊」才有裝備,總數一共也只有500來輛,而且這500輛坦克的使用還需要得到蘇俄駐伊克拉軍事顧問團的「監管」。
到現在,將近20年過去了,T62坦克已經顯得日漸老邁,華夏手裡也擁有了可靠的,能將其變成廢鐵的武器,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蘇俄人也升級了他們的裝備,T62逐漸退伍,取代它的,是裝甲更為堅固、機動性更加強悍、火力更為強大的T-72!
T72,可不僅僅是巴鐵的敵人印地手中的利劍,它也是盤亘在所有華夏軍工人心頭的一根刺!
很可惜,李立和-圖-書清親自推銷「紅旗2」的生意只能中道而止。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面對T-72這麼粗的炮管,只要挨上一發,老「59」是肯定要涼的,現在這麼做,其實是做好了「一命換一命」的最壞打算。
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沒人能夠確切地回答這個問題,但,今天坐在這個會議室里的每一個人,都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事實上,華夏一直準備著。
那麼,華夏的對抗武器,準備好了嗎?
「紅箭73B」之後,新一代的反坦克導彈,按照國際劃分標準,歸屬第二代的,華夏第一種管式發射反坦克導彈,採用光學瞄準跟蹤、導線傳輸指令和紅外半自動制導的「紅箭-8」也已經研製成功,並在實彈射擊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所以,所有這一切的努力,能夠對抗得了T-72的衝擊嗎?
伊克拉打算如何在蘇俄軍事顧問團的眼皮底下玩個「花活」https://www.hetubook.com.com報損3輛T72坦克譚振華根本就不關心,反正在他看來,伊克拉的這些T72坦克都是冢中枯骨,很快就將變成一堆堆燃燒的廢鐵和塗裝在米國佬M1A1車身上的戰績標誌,那還不如拿來給自己拆開了研究研究發揮的作用大,「為華夏的國防和經濟建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咱好歹還記得一份人情不是?
但,「一命換一命」,也要真能換得了才行!
按照公開資料的說法,這型坦克首次裝備了複合裝甲,能夠扛得住北約所有口徑坦克炮的正面轟擊;大馬力發動機和新型變速器保證了坦克的機動性;125毫米口徑的主炮和適配的先進彈藥能夠正面擊穿所有現役北約坦克的正面裝甲;優秀的火控系統和彈道計算機、性能優異的紅外微光設備可以保證其夜戰能力;全新的高效自動裝彈機性能大大優於北約各國還在普遍採用的人https://m.hetubook.com.com工裝填,使得坦克組成員可以減少到3人……
要知道,蘇俄的遠東軍事集團在那裡可囤積了超過1萬輛的坦克!
說是「監管」,其實也跟直接指揮沒啥兩樣,這就是小國的悲哀了,花大價錢買來的裝備,用起來還有各種限制,甚至有時候連部隊的指揮權都要交出去……
當然,在某些國家看來,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比如,某「宇宙第一大國」其軍隊的「戰時指揮權」就一直在米國爸爸的手裡,而因為既嫌麻煩又嫌費錢,米國爸爸一度想把這個「戰時指揮權」還給這個「宇宙第一大國」,但是,「宇宙第一大國」從李某某、朴某某直到文某某連續三屆政府都一拖再拖,拒絕接受,並表示「世上只有爸爸好,有爸的孩子像塊寶,投進爸爸的懷抱,安全得不得了……」
在那場戰爭中,蘇俄出動了他們當時的王牌坦克T-62,當時的華夏軍隊發現自己手和-圖-書中的反坦克武器根本無法擊穿其厚厚的裝甲,最後是依靠巧妙的戰術和戰士們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才破壞了一輛入侵坦克的履帶並繳獲了它。
但,那是在一座島上,受到地形的限制,入侵者無法展開蘇俄人最擅長的裝甲集群突擊戰術,可如果地形換成華蘇之間漫長的國境線,或者華蒙邊境那一馬平川的大草原呢?
這滾滾的鋼鐵轟流,一旦衝擊起來,又要如何對抗?
已經服役了將近30年的「老兵」,「59式」坦克也正在陸續升級,逐步換裝「83式」105毫米口徑坦克炮,適配了最新研製成功的第一期「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更好的火控系統。
為啥?因為終於有機會能見到T72的真容了!
T-72,根據已經掌握的資料,華夏軍工人對其進行過性能的總結。
不到十分鐘的功夫,譚振華的電話又響了,郭釗德這次終於帶來了好消息,沙大木總統同意以200萬美元一輛的價格賣給www.hetubook.com.com譚振華3輛T72,彈藥也只能給車上裝載的那些,不過不能明著給,得先想個辦法報戰損……
現在,今天,此刻,在一個從沒人預料到的場合,知曉這個答案的契機,就這麼毫無徵兆地忽然出現了!
別的不說,T-72上裝備的那門全世界現役口徑最大的125毫米口徑滑膛坦克炮可是有照片為證,貨真價實的粗管子,讓人看著就心驚!
這款坦克於1967年開始研製,1973年列裝,T-72坦克製造簡單、可靠耐用,堪稱蘇俄繼T-34之後的又一名作,不但在蘇俄大量服役,還授權各華約盟國生產裝備,並出口了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幾乎成了蘇俄坦克的招牌,也是其軍火出口貿易的主力產品,有記錄顯示,這貨一共生產了25000餘輛之多。
而李立清呢?雖然沒做成500發「紅旗2」的生意頗為遺憾,不過臉上卻是笑逐顏開——而且不但是他,整個會議室里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開了笑容。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