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浪急 第1288章 烽煙

第六卷 浪急

第1288章 烽煙

由於討論的話題太過敏感,因此,參加了這輪談話的僅僅只有這5人,而且東芝公司還為此啟動了最高級別的安保措施並經過了譚振華專程調來的專業團隊的複核確認。
技術一到手,緊接著,南高麗人的騷操作就來了——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南高麗政府突然修改了外資投資法規的條款,對外資及合資品牌關閉了本國市場!
因此,當「第二次DRAM戰爭」拉開序幕,米國人換了打法,雇傭了南高麗充當衝鋒在前的炮灰之後,倭國人立刻就下了狠手,打算藉機一舉將南高麗的半導體產業徹底扼殺——他們利用手中的技術和成本優勢發起了「閃電戰」,對當時市場主流的256K晶元突然降價20%,以低於南高麗行業成本線的價格大規模拋售。
南高麗的崛起,恐怕是令整個倭國半導體行業所有從業人員最痛恨、最無法容忍的一件事了——在他們的眼中,那就是個小偷、騙子、強盜,根本沒有充當競爭者的資格!
雙方之所以對這次的會議如此重視,是因為他們談論的內容,很有可能事關一場波及世界的https://m•hetubook.com•com戰爭的成敗。
就在剛才,武石喜幸陪同佐波正一與譚振華、張忠謀、藤尾增岡進行了一輪極端秘密的談話。
東芝也好三洋也罷,當初肯轉讓技術,那是因為大家談好了用市場換技術,現在技術我給了,市場呢?你特么的說關就關啊?這生意是怎麼做的?還有沒有王法了?
俗話說,打了小的,出來老的,被打得半死的南高麗人當然要哭著找爸爸去的……
這一幕可以叫做「拉偏架」。
於是在戰爭進行到第二年,也就是今年,1987年的時候,南高麗現代半導體(同學們更熟悉它現在的名稱——海力士)、三星電子兩家成功佔領了米國30%的市場,價格也恢復到了南高麗企業的成本線上,兩家企業藉此實現扭虧為盈,度過了最艱難和危險的時刻。
不過讓倭國人認為最難以忍受的,卻不是以上這兩條,而是米國人居然扶持了另一個同在東亞的競爭對手——南高麗。
眾所周知,半導體產業是米國唯一原創的高科技產業,也是奠定了米國科技霸www.hetubook.com.com權的基石之一,但是,在從70年代末打到80年代初的「第一次DRAM戰爭」中,米國的半導體霸權,卻被來自倭國的挑戰者們憑藉舉國體制一舉擊潰,從倭國率先推出集成度為155000支晶體管的64K容量DRAM開始,米國人在正面戰場上的潰敗就已經無法挽回了,而到倭國首先研製成功256K DRAM晶元並推向市場為止,米國由50家公司組建的半導體聯盟被徹底擊敗,其標誌性事件就是,1985年,曾經的DRAM霸主,全球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82.9%英特爾公司完全徹底地退出了DRAM產業。
佐波正一的臉色很不好看,不過在他問向對面那位年約50出頭、氣質儒雅的學者時,還是努力保持著一貫的尊重和禮貌。
「你覺得,埃里克他是在危言聳聽嗎?」佐波正一繼續著自己的問題。
既然已經是「自己人」了,那一切都好說,英特爾既然已經決定退出DRAM產業,那麼,在該領域內擁有的所有知識產權對公司來說就不再有價值——全部賣給三星好了,和*圖*書至此,三星終於擁有了完整的DRAM產業基礎知識產權。
倭國人為啥對南高麗如此痛恨?
這時候就看出米國人的老辣來了,華爾街的金融家們和矽谷的科技巨頭聯手,演繹了一幕又一幕讓人嘆為觀止的大戲!
這一戰術幾乎釀成了南高麗半導體產業的滅頂之災,在戰爭開始的第一年也就是1986年,僅三星一家公司在DRAM產品線上的虧損就高達3億美元,整個公司都被連累得差點倒閉!
首先,趁著三星遭受重創的機會,華爾街資本大舉入侵,以極為便宜的價格拿到了三星大量股權,讓這家公司變成了一家「總部在南高麗的華爾街企業。」
「武石君,對埃里克的說法,你怎麼看?」
然而思密達一貫的做法就是:「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他們高喊著「身土不二」的口號,把當初客客氣氣請來的倭國人又生生趕出了家門,無奈之下,東芝、三洋只好全面退出了南高麗,前期巨大的投資全部打了水漂,兩家公司也因此損失慘重。
也是現任的東芝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所所長。
武石喜幸,倭國最頂尖的半導m.hetubook.com.com體專家之一、與右高正俊、中村正、飯塚隆、奧泰二、川路昭合稱為倭國半導體行業的「六璧」;在倭米「第一次DRAM戰爭」期間,任職倭國通產省組織的「DRAM製法革新國家項目」第三研究室室長,是戰役的實際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居功闕偉。
這位學者也確實配得上佐波社長的這份態度,因為,他叫武石喜幸。
還曾經是藤尾增岡的頂頭上司、直接領導者。
這一幕可以叫做「趁虛而入」。
但是,輸掉了正面戰場並不代表米國人輸掉了整個戰役,他們立刻動用手中的其他霸權開闢了全新的戰場——通過《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大幅升值,大幅度降低了倭國人通過技術領先而獲得的產品價格優勢;通過《倭米半導體協議》強迫倭國開放本國半導體市場、沒收了倭國半導體產品在米國市場的定價權。
所以吧,要說倭國誰對南高麗人最感冒,肯定非東芝和三洋這兩位莫屬,也連帶著整個倭國的半導體及電子行業對南高麗人恨得咬牙切齒。
「第二次DRAM戰爭」,在米國人不擇手段的干預下,勝負的天秤正向著不利於倭國和_圖_書半導體聯盟的方向漸漸傾斜。
因為背信棄義。
史稱「第二次DRAM戰爭」,此刻,正烽火連綿、廝殺正酣。
說起來,第一個在半導體行業對南高麗進行投資和扶持的,其實還不是米國人,而是倭國人自己。
這一點,不管是武石喜幸還是佐波正一都看得清清楚楚,東芝公司,可是倭國半導體聯盟中的絕對主力,在1987年的當下,其半導體產業規模僅次於NEC,位列全球第二。
光有基礎技術並不能解決企業的虧損問題,不過米國人有的是辦法,他們一邊無條件向三星開放半導體需求全球第一的米國市場,以IBM為首的DRAM採購大戶將一張又一張的巨額訂單甩向了南高麗;一邊拿起了法律武器——《倭米半導體協議》中關於米國市場定價權的條款被祭了出來,倭國人殺傷力最大的那一招——價格優勢,頓時被廢。
1969年,正是東芝公司幫助南高麗人建設了該國歷史上第一座晶圓廠;同年,三星通過為三洋代工12英寸黑白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等產品,第一次進入半導體電子產業,並於1975年獲得了三洋公司對其的技術轉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