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焰火
第1364章 談錢
科爾總理的理想當然就是實現兩漢斯歷史性的統一,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說服5個與此有關的國家——米國、蘇俄、高盧、不列顛以及意識形態完全不同的東漢斯。
對於慕尼黑市來說,這當然是一個大事件,在這座城市的歷史上,還第一次有來自華夏的企業在此設立如此龐大重要的機構,別的不說,僅「紅旗資本」和「恆隆銀行」在此設立歐洲總部后,直接提供的2千高薪工作以及間接帶動的超過5千余工作崗位,就能讓慕尼黑以及巴伐利亞州政府都為之彈冠相慶。
這也是為了摧毀東漢斯人對本國的制度信心么,當然是對兩漢斯統一有利的,西漢斯你不得掏點錢贊助一下?
西漢斯新上任的財政部長西奧﹒威格爾居然也從首都波恩趕了過來並代表西漢斯政府、總理科爾以及他本人送上了誠摯的祝福,並在揭幕儀式上即興發表了一段簡短的演講,在演講中他表示,這座總部大樓的啟用是華夏與西漢斯的經濟聯和圖書繫日益緊密的重要成果,也是兩國之間的友誼日漸深厚的證明。
科爾開始了他歷史性的外交努力,首先要說服的,當然是本陣營的老大,米國。
果然,在揭幕儀式之後「紅旗資本」舉辦的答謝酒會上,西奧﹒威格爾就找上了譚振華並表示需要和他單獨談談。
只不過出乎譚、郭兩人的意料的是,除了慕尼黑當地的主政官員、社會名流之外,在這次的揭幕儀式上,還來了一位重量級的「不速之客」。
有同學就要問了,西漢斯,那是整個歐洲大陸經濟最好的國家了,在即將過去的1989年,其GDP總量有望超過1.6萬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三,而且其經濟是建立在各種高附加價值的高端製造業基礎上,那都是實實在在的能力與財富,也是全球範圍內少有的幾個政府財政有盈餘的國家之一、全球主要債權國之一,它怎麼也要借錢了,而且,還是向譚振華這樣一個外來戶借錢?
那麼,和*圖*書和一國的財政部長能談什麼呢?
自從1987年「黑色星期一」事件發生以來,以西漢斯為主要突破口,「紅旗資本」以及其旗下的「恆隆銀行」就像「救世主」一樣空降慕尼黑,並以該市為前進基地,趁著市場現金緊缺的時機,以金錢開路、揮舞著支票本大肆開疆拓土,很快就在歐洲腹心打下了一片大大的江山,經過了一年多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了西漢斯銀行業內一支不可小視的力量,按其營業規模來算,可以排進西漢斯前十五位,特別是在慕尼黑,「恆隆銀行」與慕尼黑的主要企業幾乎都建立了良好的往來合作關係,而「紅旗資本」更是成為了慕尼黑多家重量級企業的股東,有些甚至成為其董事會成員之一。
接下來就要說服蘇俄。
當然是談錢。
這可是一個天大的難題,要知道東漢斯可是整個東方陣營與西方陣營對峙的最前線,是蘇俄人經營了幾十年的堡壘和前進基地,光其在東漢斯的駐軍就和_圖_書達到了驚人的38萬之多,更在此修築了無數永久、半永久性的工事、堆積了無數戰爭機器,「東漢斯國家人民軍」號稱整個華約之中戰鬥力僅次於蘇俄的軍隊,更有威名赫赫的KGB座下第一大情報組織「史塔西」為耳目,怎麼可能輕易放棄?
這種要求當然是無法拒絕的。
在「紅旗資本」香江總部召開的只有三人參加的這次秘密會議結束之後,譚振華就與郭釗德一起聯袂飛往了慕尼黑,名義上當然是出席「紅旗資本」歐洲總部的落成儀式。
在這種情況下,「紅旗資本」在此設立地區總部實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正好,BMW新總部落成,原先的老樓就被譚振華順手接盤,在經過了半年多的裝修出新之後,於1989年11月8日正式揭幕,「紅旗資本」的歐洲總部將和「恆隆銀行」歐洲總部一同遷入這棟大廈,聯署辦公。
看起來這是一件非常難以完成的任務,但科爾總理卻對此很有信心,因為他手裡掌和圖書握著一樣非常重要的籌碼——錢!
科爾表示:「……有道理,我給!」
要知道失業率和新增工作崗位這兩個指標在西方社會經濟學中是相當重要的數據,更是衡量官員執政政績以及當地經濟景氣程度最直接的數據,當然也是影響他們能否在下一屆的選舉中繼續執政的重要因素。
米國人對兩漢斯的統一其實是持支持態度的,他們最初的條件只是,統一之後的漢斯必須留在西方陣營、加入北約、米國駐軍;因為實現了這幾條,東西兩個漢斯的統一就可以視之為西漢斯對東漢斯的徹底吞併,從意識形態領域的戰爭來說,是以米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在對東方陣營的戰爭中獲得的大勝,只要統一后的漢斯還在北約的框架之內,還有米軍基地、有米國大兵駐守,以米國現在的國力,他還會怕漢斯人反上天去么?
檯面上講的都是場面話,不過誰都知道,這位財政部長此時此刻不期而至地出現在這裏,其目的肯定不是參加一場揭幕儀式、說和*圖*書幾句無關痛癢的漂亮廢話那麼簡單。
科爾表示:「……我加錢!」
準確地說,是談借錢。
再加上譚振華和郭釗德這兩位,那現在都是在全球商業和金融界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此次聯袂而來,也體現了他們對這座歐洲總部的重視,是以,巴伐利亞州長和慕尼黑市長在受邀之後,都欣然出席了這座裝修一新的總部大廈的揭幕儀式。
不過支持歸支持,條件還是要談地么,現在米國正在發起對整個東歐意識形態領域的顛覆戰爭,要收買那些國家的「精英」;要發動各種形式的罷工、遊行示威;要開動各種宣傳機器一面鼓吹西方社會制度的優越性一面造謠抹黑現在的政府;要向各「社會活動家」以及那些國家的社會各階層許諾各種好處——雖然事後肯定可以賴掉一部分,但總歸還是要支付一些的對不?
這就叫「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誰讓本屆政府總理科爾胸懷大志,憋著一定要干成一樁名留青史的大事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