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焰火
第1424章 論戰
謝力喟然嘆道:「天天被那麼多|人|輪番講課,再看到了現在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兩相對比印證,想不進步都不行啊,現在看起來,過去我們在緬玉打的那些仗實在是低水平的戰爭,虧我們開始的時候還自認為自己身經百戰,就我們這支隊伍,拿原先的裝備和戰術思想來應付現在這場戰爭啊,簡直就是送菜,表現未必能比伊克拉好上多少。」
按說這一隊人馬對戰爭早就熟得不能再熟了,也早就喪失了對戰鬥的好奇和激|情——但架不住這次不一樣啊,這一次手裡的傢伙可跟在緬玉鑽深山老林子時完全不同,一水兒的機械化、信息化裝備,不提坦克大炮那些大殺器,就個人來說都真正武裝到了牙齒,凱夫拉頭盔、重型防彈背心什麼的就不說了,單兵電台、個人手持式GPS定位系統、紅外微光夜視儀居然也是標配,讓人忍不住想要試試這些東西的威力。
謝力沉吟了片刻後點頭道:「振華你說的確對,從這場正在進行的戰爭就能看出,未來的戰場已經
hetubook.com•com很難以前線和後方來簡單區隔了,只能以高價值目標和一般目標來區分,對於高價值目標,總有將火力傾瀉到其上的辦法,按照這種戰術思想,未來的地面部隊與其說是進攻的主力,還不如說是完成最後佔領任務的必要手段,那種幾萬人集結在一地對沖的場景,確實是很難發生了,這種集結在一起的軍隊,也實在太容易被攻擊、被消滅了。」
「現在可不是冷兵器時代了,也完全超越了二戰時的作戰模式。」譚振華道:「可伊克拉人的作戰思想還停留在二戰,企圖重兵集結並尋找與多國部隊在正面戰場決戰的機會,可惜,現代戰爭哪裡還有怎麼正面戰場啊?只要火力的投送能力夠得著,哪裡都可能是戰場,甚至就連前線和後方的區隔都會越發模糊,你看,米國人隨隨便便就能轟炸巴格達,那你說,巴格達到底算前線還是後方?」
所以潘小寶雖然身處戰場,其實真正能稱得上實戰的也就那麼寥寥可數的幾次飛行,在m.hetubook.com.com不疼不癢的地區扔下了幾顆不疼不癢的爆炸物,離他預想的好好過把戰爭癮的距離還十分遙遠。
講真,就現在的裝備水平,謝力覺得拉回緬玉去正面扛下緬軍一個師都不在話下!
想想看吧,實戰哎,這是多少華夏飛行員終其飛行生涯都無法獲得的機會,而他居然就能駕駛著華夏出產的最先進戰機在戰場之上任意翱翔!
可惜的是,他這一隊戰機執行的都是些危險係數較低的任務,甚至就連「扔泥巴」的機會都很少,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利雅得的上空巡邏警戒——米國人顯然不太信任他們這隊人馬的裝備和戰鬥力,所以絕大多數需要承擔一定風險的任務都是米國人自己親自上陣,要不就交給他最鐵杆的盟友比如不列顛上場,別家的人馬基本上也就是負責搖旗吶喊或者在非交戰區上空例行巡邏警戒什麼的,話說,就伊克拉現在的狀況,你還指望他們能派出戰機深入壕沙腹地來玩空襲?
譚振華剛想說這還不簡單,可話還未出和_圖_書口,臉色卻忽然一變,因為他聽見頭頂傳來了一個凄厲的警報!
「從情報上看,在科偉特境內伊克拉部署了42個師54萬人,4280輛坦克、2800門火炮、2800輛裝甲車啊,會那麼容易就被殲滅?」謝力有些不相信譚振華的論斷。
謝力想了想點頭道:「振華你說的對,只有將你說的這些基礎與正確的戰術以及英勇的戰士相結合,才是真正能征善戰的軍隊,當年你為我們搞來了那些東西之後,人還是那些人,可我們的戰鬥力立刻就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就是證明,只是有點遺憾啊,我們都是野路子出身,這次只是臨時抱佛腳地被培訓了短短的時間,等這場仗打完了,要是有機會到正規的軍校里正正經經上上課,系統地學習一下就好了。」
接著,譚振華又笑著對謝力說道:「這才是現代戰爭的模樣,力哥你好好看看米國人的戰術,他們現在已經完全掌握了制空權,也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對伊克拉人想打就打,想走就走,伊克拉人那些龐和圖書大的地面部隊甚至連交戰的機會都沒有,除了被一邊倒地屠殺,我想象不出他們還能有什麼結局,力哥你看著吧,現在米國人的主要作戰目標還是打擊伊克拉的重要設施,削弱他們持續作戰的能力,等這一階段過去,空襲的目標就會變成伊克拉的地面部隊,到那個時候,我恐怕現在蝟集在科偉特境內的50多萬伊克拉軍隊會付出無比慘重的代價,他們或者連撤回國內的機會都沒有。」
可米國人就成天飛在天上炸呀炸的,地面部隊出擊的命令卻遲遲也不下達,難道,他們就打算這樣把伊克拉人炸到投降?
好吧,「任意」這個說法有些用詞不當,每次升空的任務空域都是被嚴格規定好的,他現在必須得服從命令,而且還只能以僚機的身份升空,但,這已經很厲害了好不?打完了這仗,將來再見到同學們的時候,那就有了足夠的吹逼本錢,一想到那些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就好像三伏天吃上個冰激凌,一直爽到心底里了啊喂!
要是再能碰上架不知死活的伊克拉戰機給自己過和*圖*書過空戰的癮就更完美了……
「米國人為什麼要急於地面進攻?」傍晚時分,結束了一天訓練任務的謝力回到營房,見到了正在房間里等著他的譚振華,向他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而後者則如是反問了他。
譚振華鼓掌道:「力哥,你進步得真快,這才沒多久你就認識到了這點,實在難得啊!」
與他現在抱有差不多想法的還有謝力率領的那個「合成營」的戰士們。
譚振華卻道:「力哥,話也不能這樣說,我軍的優良傳統就是有什麼裝備打什麼仗,當年你們手中只有那樣的武器,那也就只能用那樣的戰術、打那種模式的戰爭。況且我們今天看到的戰場,也不是這顆星球上絕大多數國家能打出來的戰爭模式,這需要強大的國力作為後勤支撐,也需要在電磁、信息、協同、火力精確投送等等各方面都有極強能力的軍隊才能做得到,而在這些能力的背後,則是整個國家的工業能力、科研水平、裝備的研製能力為基礎,沒有這些基礎,一切都是空談。」
開戰以後,潘小寶的心裏就期待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