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星灼 第1602章 鋼鐵之基

第八卷 星灼

第1602章 鋼鐵之基

因為發現的這片鐵礦石富集區,名叫西芒杜。
礦產開發,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行業,需要注意的事很多,技術手段是一方面,各礦山擁有國的政治格局又是另一方面,而且舊有的行業格局也是很大的阻力,所以在經過多次研究之後,吳覺溫聽從了譚振華的建議,將目光聚焦到了舊格局阻力相對比較小的地區——非洲。
但是要達成這個目標,要走的路並不平坦。
吳覺溫很快就在非洲進行了一些嘗試性質的投資,這些投資有些獲得了成功,有些則失敗了,而失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非洲的政治格局實在太動蕩了,有時候你剛和政府談好了一切事項,可一轉眼,這個國家就發生了政變,原先的政府不存在了,消失了,於是一切都作廢。
早在1991年,「香江紅旗礦業集團」成立之初,譚振華就正式開啟了他大規模進軍全球自然資源領域的步伐,並且,這家集團企業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樹立了要成為這一領域內巨無霸企業集團的遠大目標。
成本上漲,競爭力自然就會下降,而且彼時的華夏絕大多和-圖-書數鋼鐵廠銷售的主要是粗鋼,產品的附加值很低,就更依賴於價格競爭,這麼算下來,其實還是買進口鐵礦石划算。
而當這個地區的名字傳到了譚振華耳中的時候,就連他也坐不住了,決定這次要親自出馬,想盡一切辦法也必須將這處礦山拿下。
所以你看,資本最喜歡的就是壟斷經營,因為壟斷經營能帶給資本家超額的利潤而不用付出額外的成本和勞動。
不過在本時空,這三大企業想要繼續複製這種成功模式,顯然會相當有難度,因為有一位少爺不樂意。
什麼兄弟你問2015年之後?
顯然,這麼大的鋼鐵產量,僅僅只以華夏本國開採的鐵礦石是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的。
而且這是建立在之前4年,每年分別以18.8%、71.5%、19%、9.5%的幅度上漲的基礎之上!
剛開始的時候,集團還僅僅是將目光瞄準在集團CEO吳覺溫大少爺的祖國緬玉境內,除了合併抹谷鈾礦、太公當鎳礦的經營權之外,又陸續開發了「時瑞」油氣田、「孟育」銅礦等,但隨著年齒漸長,https://www.hetubook.com.com為人處世日益成熟,他對於事業的追求也越來越大胆,越來越上心,一個小小的緬玉顯然已經不能滿足他的胃口了。
(以上數據為史實,筆者注。)
以儲量來說,在全世界已探明的約1700億噸鐵礦石儲量中,華夏佔據210億噸,排名全球第四,真心不能算少了,但譚振華卻知道,未來,華夏缺鐵礦石缺得非常非常非常厲害。
這導致華夏除了每年都不得不花費大量外匯購買鐵礦石之外,還因此被人多次拿捏,付出了很高的學費。
這讓吳覺溫不免打起了退堂鼓。
缺鐵礦石,那是因為,鋼鐵,是國民經濟建設最基礎的物資之一,而華夏又號稱「基建狂魔」,整個國家以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高速用了僅僅幾十年的時間一路飛奔地從農業社會進化到工業社會,而且還是全球最大的那一個,因此對所有自然資源的需求量都是以幾何級數的方式增長的,有一個段子這樣形容,全球鋼鐵產量最大的是華夏,第二名是華夏河北,第三名是華夏河北唐山……就以2015年為https://www•hetubook•com.com例,華夏一國的鋼鐵年產量就達到了80383萬噸粗鋼,佔世界總產量的50.3%——換句話說,華夏以一己之力,戰勝了全球其他所有國家的總和。
這一路走來,短短几年時間,「紅旗礦業」已經儼然成長為國際礦產和石油行業的新星,而吳覺溫的名字,也早就成了國際財經雜誌的常客。
新星什麼的,怎麼是志存高遠的吳覺溫追逐的目標呢?有譚振華這位差不多同齡的朋友兼合作夥伴珠玉在前,年輕氣盛的他認為,將「紅旗礦業」打造成國際礦產領域的王者,才不負他平生之志!
嗯,之後啊,華夏一門心思地想要去產能,畢竟煉粗鋼這產業吧,既不環保又不經濟,適度就好,太多了也不行。結果去產能去到2019年,一看當年鋼產量達到9.963億噸,佔全球當年總產量的53.3%……
以平均數而論,全球平均鐵礦石的品相為含鐵量45%左右,而華夏卻只有33%,差了整整12個百分點,而這就意味著,以大多數華夏鐵礦的出產,其生產的成本天然就比採用進口鐵礦石要高—m.hetubook.com.com—這很好理解對吧?你用了同樣的能源等消耗,煉了同等噸數的礦石,得到的成品卻要比別人少,這成本不就自然上漲了?
可就在這個時候,分散在非洲幾個友好國家的探礦隊中的一支傳來了一個重大消息——在幾內亞發現了一處鐵礦石富集區,品相很好,面積很大,預計儲量會很豐富。
而且這還能保護國內的資源和環境不是?
國際鐵礦石的定價權,長期被不列顛力拓(TioTinto)、奧大利亞必和必拓(BHP&FMG)、巴茜淡水河谷(Vale)這三家壟斷巨頭所把持,並且還通過對礦山的交叉持股、收購有潛力地區的探礦權和採礦權、統一價格聯盟等方式壟斷國際鐵礦石市場價格,賺取了超額的利潤——比如在譚振華前世的2007~2008年度,彼時的華夏正是基礎建設和房地產開發最為火熱的時候,對鋼鐵的需求量極大,於是這三家聯手,一口氣將鐵礦石的價格推高了79.8%!
本來呢,進口資源,加工產品,供給內需或者國際市場,這是工業國的標準行為,但可氣就可氣在,彼時的華夏作為全球最和_圖_書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卻幾乎沒有對鐵礦石定價的權利!
而且這裏的基礎建設水平極為落後,衛生狀況也非常差,當地人的受教育水平也很低,導致勞動力效率極低,開發礦山的初期投入成本很高,那如果沒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和可靠的,能夠長期延續的政策,在這裏投入,很容易便會賠光本錢。
而且非常不巧的是,華夏國內的鐵礦石雖然儲量不少,卻得了和其他大多數自然礦藏一樣的毛病——品相很低。
於是很快的,「紅旗礦業」便將觸手伸向了東南亞地區,與倭國爭奪菲律冰、印尼等國多處鎳礦的開採權並憑藉「紅旗資本」強大的資金實力斬獲頗豐;與傣國西那瓦家族聯手拿下了春蓬府、拉廊等多處錫礦、螢石礦;還藉助第一次海灣戰爭后譚振華在伊克拉獲得的油井進軍中東油氣開採;隨即利用譚振華在烏克欄打下的人脈基礎在克里米亞地區也插上了一隻腳,利用混亂的時局「大肆侵吞烏克欄國有資產」,以極為便宜的價格收購了一些當地的中小型煤礦和鐵礦,組建了烏克欄「紅旗煤鋼聯合體」並在很短時間內就成長為烏克欄排名第三的鋼鐵集團……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