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星灼 第1638章 等不及了

第八卷 星灼

第1638章 等不及了

而劉大想和江河甫更知道,當這台「渦扇20」研製成功的那一刻,華夏將完成大涵道比航空發動機的最後一塊拼圖,從此,華夏的運輸機將不用再擔心被外國公司卡住脖子,他們無比期待那一刻的到來。
隨著兩台發動機爆發出巨大的轟鳴聲,這架古怪的飛機開始在跑道上滑行起來,速度越來越快,並終於脫離了地面的束縛,躍升入藍天之中,越飛越高,化為地面一眾仰望著它的人們眼中的一個小小黑點。
雖然就研製一台航空發動機的整體過程來說,到了這一步,也才不過是走到了一半而已,接下來的路還有很長,但能夠用僅僅5年時間就推動一型全新的發動機走到這一步,也充分說明,華夏對渦扇發動機的研製進程已經掌握得相當充分、熟練了,有漸漸走向設計「自由王國」的趨勢。
除此以外,為了模擬各種溫度環境下發動機的工作狀態,它還需要消耗大量的天然氣,比如其加溫器運行一天所消耗的天然氣相當於一個中小城市一天的消耗量,而降溫裝置的製冷量足夠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在夏天人人享受空調!
這架古怪的飛機被牽引到了跑道的盡頭,緊接著,牽引車就離開了,一名身穿紅馬https://www.hetubook.com.com甲的地勤站到了它的前方,舉起了一面小旗,隨著小旗的揮動,這架飛機開始了一連串好似變形金剛般的科幻表演——剛才還收攏在機身後部的機翼,在液壓裝置的驅動下,緩緩張開,然後以一個均勻的速度,向前伸展,再伸展,最後「咔」的一聲,合攏了!
當盛京的3601所里,一場新老交替的交接班行動悄然展開的時候,遠在西京飛機製造廠所屬的一座機庫大門正在緩緩打開。
這是當初的「路線之爭」會議中,株洲廠所對譚振華的承諾,5年時間,他們必須完成在「渦槳6」的基礎上發展出這型發動機的工作,看來,費秉方完成了當初的承諾,時間剛剛好,就是性能參數上尚未100%地達到要求,對這一點,譚振華表示理解,事實上,能做到今天這個地步,他已經非常滿意了,任何一款發動機,都需要時間和飛行小時數的沉澱,並通過不斷地改進才能慢慢達到最佳,他相信,已經攻破了「自由渦輪」技術壁壘的華夏渦槳發動機,在材料、工藝等各方面持續進步的推動下,必將一步步地前進。
這是一架外形頗為古怪的https://m.hetubook•com•com飛機,它有著與「運7」近似的機頭,但身材卻明顯短了不少;它的起落架超乎尋常的粗壯,雙翼竟然也不是張開的,而是以一個奇怪的角度收攏在它的機身後部;在它的背上,背負著一個大大的盤狀物體,看那複雜的鉸鏈和傳動機構,這個盤狀物應該還具有旋轉的功能;它的機尾更是古怪,不是運輸機通常的單尾翼,也不是有部分飛機採用的雙尾翼,而是足足有4個尾翼!
劉大想和江河甫這一對老搭檔肩並肩站在SB101高空試車台下,看著一群年輕人忙碌著將一台全新型號的發動機緩緩地吊裝上去,三天之後,這型發動機就將進入全新的研製階段——高空試車。
因為西京廠方面並不是單純按照授權圖紙一模一樣地生產,他們還與伊夫琴柯一起,對這兩個成熟型號發動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包括為這兩型發動機適配FADEC系統,包括以國產材料對發動機進行零部件的更替,包括生產工藝改進等等,這些改進使得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可維護性、排放標準等一系列的性能數據都得到了提高,油耗則相對降低,且價格相比烏克欄原裝貨還要便宜一些,導致最後的結和*圖*書果就是——在羅剎和其他很多獨聯體國家中運行的各類使用了這兩型發動機的飛機用戶,都更願意向西京廠訂購發動機來維護他們的機隊。
龔國正也仰望著天空中的這個小小的黑點,有微風拂過,吹亂了他一頭花白的頭髮,而他卻渾然不覺,直到陳義堅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才轉過臉來,與陳義堅相視一笑,然後肩並著肩,一起向塔台的方向慢慢行去,風中傳來了他低沉的話語:「老陳,所里的小夥子們越來越棒了,那個小董,董建鴻的表現尤其突出,完全可以接我的班了,我想我可以退休啦……」。
這座試車台的試驗艙(暨高空艙)內徑3.7米,長度22米,最大模擬高度25公里,最大模擬M數2.5,試驗對象是流量為120千克/秒以下、最大推力200千牛的渦噴和渦扇發動機。
這,應該就是它的名字吧?
這不僅僅是航空發動機這一個行業的進步能做得到的,更得益於這些年華夏在各類合金和複合材料、液壓、電子、精密機械加工等各領域能力的集體提高——事實上,以伊夫琴柯設計局完整授權,西京發動機廠生產的D136/D18T這兩大型號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遠hetubook.com.com比烏克欄馬達西奇生產的原裝貨要好。
可別小看了這個小小的試驗艙,為了能保證這台試驗艙正常工作,需要為其提供高達17萬千瓦的電能,其一天的用電量相當於一個250萬人口的中型城市日生活用電量總和!
駕駛艙中,試飛員眼前的大屏幕上,刷新了一連串的自檢數據,一切正常,耳麥中傳來了塔台的命令聲,試飛員依次啟動了機翼左右兩側的兩台渦槳發動機——這是株洲6608所在「渦槳6」的基礎上,應用了「自由渦輪」技術發展而來的全新型號,最大推力達到了3530千瓦、4800軸馬力,平均使用功率超過4300軸馬力,而自重只有950公斤,功重比達到了3.72,因為該發動機應用的技術對比老「渦槳6」完全可以算完成了一次更新換代,所以,這型發動機已經得到了一個全新的型號名稱:「渦槳10」。
他們已經有些等不及了!
當「空警100」展翅飛入了藍天的時候,在位於蜀中的江油市某座秘密試驗場上,也正進行著緊張的施工。
在華夏,除了「國」字型大小的工程,恐怕也就譚振華燒得其起這錢了——事實上,現在正在進行著緊張的吊裝作業的,就是他投資的多款航空發動和-圖-書機其中的一款——代號「渦扇20」的15噸級推力大涵道比發動機。
所以說,航空發動機是用錢燒出來的,那是一點也不假,就算不計算這座高空台的建設成本,僅使用它一天的花費,那也是個天文數字。
「渦扇20」,也是當年「路線之爭」會議上確定要發展的重點型號之一,該發動機採用了三轉子體制,參考引進的D18-T發動機數據縮比改進而來,涵道比5.6,因為得到了伊夫琴柯設計局傾力參与,因此進展神速,僅5年時間,就接連邁過了核心機研製、增加低壓壓氣機段、原理樣機階段、工程試驗樣機階段等多個關鍵技術性節點,到今天,工程樣機已經要登上高空台進行試驗了。
SB101高空試車台,1965年開始動工,直到劉大想成為它的第三代主持設計師,才終於在1995年建設完成通過了國家驗收,歷時整整30年,而這座亞洲第一高空試車台的建成,也標志著華夏終於進入了國際航發研究領域的第一梯隊,有了完整的測試手段。
隨著飛機被牽引出了機庫,在它機身駕駛艙下噴塗著的那一行大大的字也全部暴露了出來——空警100。
在一輛電動車的牽引下,一架飛機慢慢地從機庫的陰影中顯露出了真身。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