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走進不科學

作者:新手釣魚人
走進不科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電解開始的微觀世界

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電解開始的微觀世界

這就像是一個只掌握了基礎演算法的初中生,在跨階學習麥克斯韋方程組一樣。
你所說的三個例子里,似乎都有提及氧原子這個詞?」
「于其水內睹見中有……無量眾生。」
距離微觀理論被匯總成體系那就更遠了,保底都有七八百年呢。
「老爺,不知您可讀過三藏法師義凈所譯的《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
這些才是看不清摸不著的東西。
你和他去解釋離子、質子、原子序數這些內容,實際上是沒多大意義的。
這句話的原意是莊子在諷刺惠施,說他喜歡通過詭辯製造怪異之說。
在後世,物質從最大到最小差不多是這樣的:
這些微生物進入中侯體內后,令中侯的血液裡帶上了大量的毒素。
隨後徐雲深吸一口氣,並沒有直接解釋概念,而是問道:
這些東西凡人肉眼必然無法得見,你又是如何知曉它們存在呢?」
看上去有些不明所以。
它指的是佛教中精通經律論三部藏經的法師,義凈則是其中名氣不算很大的一位。
「然也。」
這些微生物有些對人體有益,有些相對中立,而有些則極具危害。
與先前的物質微粒結構一樣。
這句話涉及到了一定的微觀概念——尤其是在眼下這個環境里,老蘇引用它的意思自然也不必多言。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徐雲點點頭,肯定道: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目前的理論和技術正走到了夸克級,夸克、輕子、膠子等共有62種「基本」粒子,其中光子則又要更特殊一些。
有些時候用學術上的不嚴謹去換取知識和*圖*書的通俗易懂,其實可能是一件好事。
徐雲對於微生物的解釋同樣寬泛了一點:
好傢夥。
作為一位大醫學家,老蘇自然很清楚。
老蘇眨了眨眼,注意到了一個詞,便好奇道:
其中氯原子和氫原子結合後會形成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溶於水,就會形成我們所見的鹽酸。」
「中侯的病嘛……雖然也可以說和原子有關,不過更準確的說法則是……
說著徐雲又虛抓了一把空氣,對老蘇道:
自己所說的這番話,對於老蘇而言是何等樣的衝擊,說是天傾地覆也不為過。
當然了。
因此也可以說,世萬物皆由原子構成。」
這是一個比較原始的認知,所以老蘇對『微生物』的說法反倒是挺容易就聽懂了。
「細菌?」
原子核可以分解為質子、中子。
老蘇微微頷首,就在徐雲以為他準備再問些與微粒結構有關的問題時,忽然話鋒一轉:
例如中侯的病,便是由大腸桿菌和腐生葡萄球菌、革蘭陽性菌引起的菌血症和敗血症,算是一種重症。
徐雲點點頭,指了指面前剩餘的粗鹽溶液:
要是老蘇出生在後世,恐怕也將會是一個超級超級天才。
不說是微觀概念,至少至少算是對致病源的判斷,這點總沒毛病吧?
可若是按照徐雲所說……
「阿瑜率滿阿尼盧陀以天眼觀水,遂便分明,于其……」
因此徐雲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氯化鈉是離子化合物,由一個鈉離子和一個氯離子以離子鍵的形式組成』。
不過為了避免撕逼,咱們保守一點。
不過這句話要到明代才會由讀體律師在《www.hetubook.com.com毗尼日用錄》所記錄,因此眼下徐雲只能引用《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這部書了。
風寒是寒邪,肺癆是疫邪。
在後世很多人談到微觀世界,經常會引用到另一佛偈:
他將細胞結構這個關鍵分辨點給暫時隱去了,直接把細菌和病毒性質歸類在了一起,目的也一樣,還是為了好讓老蘇理解嘛。
你我所處的世界之中,無論是空氣、器物,甚至人體的血液之中,亦是有無量眾生呢?
果然來了。
或許是有先前物質微粒打底的原因。
只見他轉頭看向徐雲,口中誦道:
徐雲點點頭,心中微微舒了口氣。
很明顯。
這些微粒名叫分子,而分子又由原子組成,原子便是世間最小的東西。
「沒錯,它的組成分子叫做碳酸鈣和二氧化硅,由鈣原子、碳原子、氧原子和硅原子組成。」
一尺長的棍子,不斷取走其中的一半,那它是不是無窮盡的呢?
或者說微粒?
老蘇重複了一遍:
這個詞可不是誇張的描述,實際上在空氣中,有著大量難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微小生物。
老蘇知道這句話就好。
老蘇同樣撈了一把空氣,看著空蕩蕩的手掌,忽然想到了什麼。
這一道道青筋之中,流動的便是人體的血液。
眼下是公元1100年,距離微觀世界被真正的科學儀器發現,還有整整五百多年的時間。
老蘇的接受速度,竟然恐怖如斯!
徐雲沉默片刻,忽然笑了:
隨後他組織了一番語言,繼續道:
由於人到晚年氣血衰敗的緣故,他手上的青筋極為顯眼。
說起三藏法師,很和-圖-書多人腦海中可能都會冒出《水滸傳》里玄奘的那顆大腦門。
剎那之間,老蘇只覺一股酥麻感驟然從尾椎竄起,直達頭部。
「沒錯,氧、碳兩類原子,基本上算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原子之一,所以出現的次數肯定也要高點。」
畢竟他也是個准權威級的醫師,對於『微生物』的概念,相對性的有那麼一絲認知上的契合。
「老爺,那您可曾想過……
這……這怎麼可能呢?
「其實不僅是溶液,又比如我們的空氣里,就有氧原子、碳原子形成的氣體分子顆粒存在。
「老爺,您聽過顯微鏡嗎?」
隨後老蘇用手指敲了敲徐雲做實驗的桌台,石桌發出了哐哐的沉悶聲:
在雙方間隔著接近一千年……或者說相差了一個完備的科學理論體系的前提下,這已經是老蘇能找的最合適的句子了。
接著徐雲觀察了一番老蘇,見他逐漸從衝擊力回過神后,便繼續說道:
「小王,為何鹽水經過這般處理,竟然能生成如此劇毒之物?」
「小王,那麼按你所說,正汝的病情也是由分子或者原子引起的了?」
或者通俗點說……
看著彷彿有無數話想說卻不知如何開口的老蘇,徐雲的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老爺,您還記得我之前引的那句話嗎?空氣中也有芸芸眾生。
「比如食鹽水,它是由氯化鈉分子和水分子構成的物質。
不過很快,他便理解了徐雲的意思。
這裏的後世不是指21世紀,而是指封建王朝時期,差不多從唐初到明末吧。
不過眼下那位神霄派的祖師爺林靈素還處於成名期,距離史上滅佛的巔峰期還有一定距離。www.hetubook.com.com
老蘇聞言,先是一愣。
「小王,若是老夫沒記錯的話……
不過實際上,三藏法師和之前介紹過的盧卡斯教授一樣,都是一種「職稱」。
徐雲的這番話用後世的眼光來看,其實並不算嚴謹。
這些毒素從傷口通過周天循環抵達全體各處,這才使其重症昏迷。」
所有肉眼可見的物質,其實都是由細小的微粒組成?」
他下意識的低下頭,看了眼自己的手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那您可記得書中的一句話?」
只見他思索了一會兒,還是出聲問道:
「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
其實別說老蘇,但凡是個古代人見到先前的那一幕,心中都必然會產生疑惑。
徐雲這番與這個時代眼中相悖的話說出來后,老蘇的反應倒是沒那麼失態。
有那句佛偈開頭,這個話題的衝擊度已經被降到了最低。
徐雲有些意外的愣了幾秒鐘,回過神后沉默片刻:
徐雲深吸一口氣,解釋道:
難道這血液之中,也有著芸芸眾生?
在風靈月影宗的手札里,將其稱之為微生物。
院子里。
細菌致病。」
質子、中子可以(理論上)分解為夸克。
但想到徐雲先前所做的舉動,他最終只是張了張嘴,沒有說話。
「原子?分子?」
又比如提及化學性質的時候,鈉、氯、氫、氧用元素來描述會更為準確一點。
原子可以分解為原子核和電子。
徐雲話沒說完,老蘇便下意識的接道:
這些顆粒被吸入人體,其中部分便提供了我們人體存活所需的能量。」
星系可以分解為星球,星球可以分解為分子、原子。
畢竟中醫對於很多https://www.hetubook.com.com病的描述都是以『感』字開頭的,又例如常聽的『邪氣/陰氣/濁氣入體』等等。
這個概念已經涉及到了世界觀的認知問題,老蘇下意識的想要反駁些什麼。
面對老蘇的疑問,徐雲頓時心中一肅。
不過對於老蘇這個初學者而言,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儘早確立微觀認知,因此物質的細分反而沒那麼重要:
分子可以分解為原子。
「小王,按你所說,這個石桌也是由分子組成的?」
中醫認為人的身體運轉有一個正常運行狀態,凡是導致這個運行狀態產生問題的因素就是邪。
實話實說。
其實一個疫字就足以說明很多事了。
不過聽進去歸聽進去,不代表接受了這個概念,老蘇的性子顯然也不是那種聽風就是雨的人。
包含了氯、鈉、氧、氫等原子。
加之唐宋時間跨度不長,因此老蘇對於義凈的這部作品還是有所聽聞的:
二者明明相隔著難以逾越的壁壘,但那個初中生卻硬是找到了一個線性組的廣義解。
這是他事先預料過的情形,也是今天他的目的所在。
因此他很清楚。
整個宇宙可以分解為各個星系團、星系。
「哪句話?」
但後世的理解逐漸歪了樓,將其看成了一種探究世界本源的疑問:
徐雲聞言先是一愣,旋即猛然瞪大了眼睛,倒吸一口涼氣。
「微粒?」
「老爺,按照風靈月影宗的手札所記,世間萬物皆由更細小的微粒組成。
這句話出自《莊子·天下篇》。
其實呢。
「原子也好,微生物也罷。
徐雲已經對老蘇的敏銳度有些見怪不怪了,乾脆利落的又點了點頭:
這個書名也能多水幾個字,倒也挺好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