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件懸案的告破
結果沒想到……
火焰紋、龍膽紋和龍鱗紋。
沒錯。
幾十立方米的體積不能說不大,但和長陵祾恩殿里的金絲楠木柱相比卻完全是兩個量級,犯得著這麼激動嗎?
其實想想也知道。
因此在古代,金絲楠木異常珍貴。
金絲楠木內襯的實際體積數值,應該也就幾十立方米左右。
木頭……或者說木材,是華夏古代文明中佔有篇幅最大的幾個詞彙之一。
其中在古代,龍鱗紋的價值最高——因為它在寓意上無比契合皇帝的棺材。
翁同再次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些什麼,但最後還是沒有出聲。
翁同的語氣有些微妙,作為明代研究者,他對這個現象自然並不陌生。
「什麼話題?」
這個詞對於任何一位考古界的從業者來說,都是永遠的痛。
在嘉靖皇帝的地宮之下、這個保存著的《永樂大典》的青銅盒內……
「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窮谷不知年歲,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為棺,謂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紋理,堅如鐵石。試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經數宿啟之,色不變也。」
從準確種類上來說。
例如你在網上經常可以看到一段報道:
但這部分人在考古界中的佔比其實真的不多。
翁同不由再次與童懷軍對視一眼,二人同時從彼此的眼中看出了強烈的……
畢竟那可是……
聽到童懷軍的介紹。
拍賣前估價兩百到三百萬,最終成交價為92萬。(polypm.com.cn/assest/detail/0/art5042326100/34/3這是保利官網的歷史拍賣信息)
謝在杭在《五雜俎》中有記載:
「靠,眼瞎了。」
所以一些事情上也不能一味就責怪營銷號無底線,有時候信的人也挺離譜的。
這確實有些奇怪。
想到這裏。
金絲楠木擁有著金色的木纖維,歷來是皇家才能用的木材,有國木之稱。
姜成谷說這話的時候眼中帶著一絲疑惑,龍鱗紋這三個字聽起來咋那麼像志怪小說里的詞兒呢……
因此這四種木材,也被稱為華夏古代四大名木。
因此無論于情于理,永陵的發掘方案都必須做到完美無缺。
不過很快他便回過了神,猛然睜大了眼睛,語氣中滿是不可置信:
按照此前hetubook.com.com的測量,這個『青銅盒』的總體積也就150立方米左右——這裏的體積指的是容積。
只見他認真思索了一會兒,對徐雲問道:
日更三萬·闢謠小課堂又開課了。
「按照紋理的密度、形狀劃分,它一共可以分成三十多個類別。」
同時對於翁同與童懷軍這類考古學家而言,能讓如此珍貴的文物現世,無疑也堪稱人生莫大的成就與榮耀。
「科技與狠活」這個詞橫空出世,搞得人人自危,失真程度離譜到了不知凡幾。
某視頻平台上一個菜農洗菜的視頻,傳來傳去居然變成了黑心商家在給蔬菜浸泡藥液,真是何其無奈……
一旁的童懷軍忽然眨了眨眼,輕咦了一聲。
「老翁,你還記得考古界那個關於金絲楠木的話題嗎?」
如果這些楠木都是金絲楠。
徐雲輕輕點點頭,將這份報告遞到了姜成谷手裡:
畢竟倘若銅殿中的金絲楠木真的是龍鱗紋木,那麼這將勢必成為國內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龍鱗紋金絲楠木文物!
不過與食品圈不同的是。
金絲楠木從一棵小苗長成可用之材需要至少兩百年的時間,加之主要集中在四川和貴州等地,古代運輸起來頗為麻煩。
金絲楠木是楠木之首,而金絲楠木內部也有著不同的品級。
當時的耆英號上有著很多木製品,甚至不乏黃花梨這種名貴木種。
「徐博士,你可能不太清楚,金絲楠木雖然名貴,但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一個特定樹種的名稱。」
「不過從整個項目角度來說,我們今天所完成的只是基礎的一小步。」
某種程度上來說,金絲楠木和玉石有些相似。
但需要解釋的是……
結果在一些營銷號的嘴裏,居然成了長陵大殿鋪的都是金子了。
童懷軍見狀也不在意,深吸一口氣,一字一頓的說道:
興奮!
「好了各位,今天我們的探測過程很順利,結果也相當喜人。」
「童教授,不知您和翁教授所說的龍鱗紋是指……」
他便想到了1850副本中在耆英號上的所見所聞:
金絲楠木啊。
另外內有六十根最大直徑1.17米、高14.30米的楠木巨柱支承。
在所有種類中,金絲楠木最貴的紋理只有三種:
這其實是一hetubook.com.com種很不公平的做法。
二人的表情頓時一僵,目光肉眼可見的黯淡了下來。
眼見二人頗有些自嗨的趨勢。
「我去……居然有這回事?」
其中祭祀永樂帝的地方,就是祾恩殿。
的確。
而在眾多木材中,又以楠木、樟木、梓木和椆木為貴。
而龍膽紋、龍鱗紋、金玉滿堂紋、玫瑰紋、葡萄紋癭木這些則比較稀有,價值比較高,歷史上曾經拍出百萬甚至千萬的價格。
實話實說。
扣掉中空用於盛放《永樂大典》的部分。
此時的翁同還沒完全回過神,一時半會兒沒跟上童懷軍的節奏,懵懵然的問道:
楠木。
而翡翠的內部,則又可以根據品質劃分出玻璃種、冰種、糯種、豆種等等。
「等等,老翁,我好像懂了!」
隨後姜成谷深吸一口氣,認真的將報告收好,對眾人說道:
金絲楠木也是如此。
這些年這類標籤非但沒有縮小,反而越擴越大。
興奮!
看到這裏,可能有同學會表示疑問:
千萬級的金絲楠木拍賣實際上也沒那麼多,有不少新聞依舊也被誇大過。
想到這裏。
【考古學家就是拿著許可證的盜墓賊】這句話,很大部分的『依據』便是源自當初的定陵事件。
不可否認,有些考古學界的從業人士確實存在著極強的私慾,他們挖掘皇陵就是為了滿足個人利益。
「萬曆下葬的時候李自成才14歲,還在寺廟當小和尚呢,哪可能去燒故宮?」
所有龍鱗紋的金絲楠木除非真的在體積上不合適,否則基本上都會用作皇帝的棺木材料。
「無論是地宮內的文物、《永樂大典》還是金絲楠木,都堪稱國寶級的發現,並且大概率保存的非常完好。」
即便是皇帝這種封建時期的頂級存在,死後能有一具金絲楠木做的棺材都算是規格很高了。
「接下來我們面臨的挖掘環節才是真正的難點所在,畢竟……定陵的教訓實在是太慘痛了。」
這玩意兒要真是金子,還保留的到現在?
這些楠木都屬於標準的無紋細葉楠,算是楠木下屬的一個分類。
其中比較常見的有金絲紋、山峰紋等,主要用來做小型的木質器具。
當時端華連傳國玉璽和《永樂大典》都敢拿出來做交易,理論上來說應該必然m.hetubook•com•com有金絲楠木才對。
但希生從頭到尾,卻連一次金絲楠木都沒有提過。
然而很遺憾的是。
「但如果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龍鱗紋金絲楠木數量下滑的時期並不是明末,而是在萬曆前後。」
居然貼附著一層的金絲楠木?
「徐博士,重力梯度儀的探測結果都介紹完畢了嗎?」
「那就是唐、宋、元、明這四個朝代的龍鱗紋金絲楠木,在使用數量上都算正常——雖然這幾個朝代的很多皇陵尚未被挖掘,但從相關史記中卻可以找到某某皇帝的墓葬標準,或者就是收藏領域可以見到一些不適合做棺木的龍鱗紋製成的小件。」
「那就是庫存用於製作棺木的龍鱗紋金絲楠木,在李自成燒故宮的時候焚毀了。」
還真有可能?
翁同下意識扭頭看向了好搭檔。
當然了。
童懷軍重重點了點頭。
因它成品后敲起來有金石之聲,所以古人才叫它「金磚」。
全殿佔地1956平方米,殿內都是金磚鋪地。
翁同也跟著點了點頭。
「老童,你的意思是……下面的金絲楠木,是龍鱗紋木?」
姜成谷最後的這句話猶如一盆冷水,重重的潑到了翁同和童懷軍的身上。
定陵。
只見他右手握拳,重重在左手掌心處一敲,對翁同說道:
但實際上呢。
某種程度上來說。
考古學界就和此前提及到的華夏科學界有些類似:
徐雲頓時一愣:
也就是「水不能浸,蟻不能穴」。
而就在翁同震驚于嘉靖的大手筆之際。
無紋細葉楠和金絲楠就相當於小熊貓之比于大熊貓,除了名字有些相似之外,實際上天差地別。
而永陵內的龍鱗紋金絲楠木面積有一百五十多平米,足足可以製備接近20副帝棺……
姜成谷、翁同等人的目光,近乎同時鎖定了一旁的……
而且奇葩的還有大把人信,一個個囔囔著要去偷挖金磚……
從普通的柴火到傢具、建築、棺材……可以說古代人民從出生到死亡都無法脫離與木材的交集。
徐雲:
如此完美的木材也有自己的小脾氣,那就是生長極慢。
這是一種堪稱完美的木材。
加之皇陵這玩意兒又沒法撬開去檢查,因此一直以來都沒啥特別大的探討價值。
不過比起神色逐漸飛揚起來的翁同二人,一旁的姜成谷則www•hetubook.com.com要冷靜的多。
屍體在金絲楠木內躺起來很舒服,腰部支撐感很穩,而且復活的時候不容易中暑和感冒。
不過眼下看來。
待童懷軍介紹完龍鱗紋的價值后,翁同便補充道:
「以至於到了康麻子……咳咳,康熙時期,連個龍鱗紋金絲楠木棺材都很難湊齊。」
眾所周知。
「……」
【2013年的一個拍賣會上,一件金絲楠木雕松鼠葡萄落地罩拍出了3000萬人民幣的天價……】
徐雲的驚訝還真不是裝出來的,他確實不了解這個情況。
比如近些日子的食品圈。
玉石可以根據品種分成翡翠、和田玉、獨山玉等,其中翡翠又被稱為玉石之王。
那麼乾隆還有必要在修繕明陵的時候「拆大改小」,費盡腦汁才從整座十三陵中摳出了大大小小几十塊金絲楠給自己做棺材?
它色黃而燦如金絲,精美異常。
這是2013年燕京保利舉行的一次拍賣,這個藏品的LOT號為6100。
張子昂。
一旁的徐雲不由輕咳一聲,對童懷軍道:
對於古代平民階層來說,無紋細葉楠的價值依舊不菲。
整座長陵從永樂七年開建,到宣德二年完工,前後有18年之久,僅地宮就修了四年。
古代的金磚又稱細料方磚或「澄漿磚」,是燒自江南蘇州的一種特殊磚石,燒制工藝很複雜。
同時這四大名木的內部依舊也有著位次之分,其中被冠以其首的便是……
它從燒制到完工,前後足足要190天,比廚邦醬油還多一個禮拜。
不對吧。
同時以嘉靖那個自私的性格,做出這種事情也完全不令人感覺意外。
上一個把握住類似機會的是中科院,隨著暗物質發布會的一炮打響,如今華夏科學院的形象已經徹底從陳佩斯轉變成了朱時茂。
今天翁同大腦宕機的次數,比過去十年加起來的都還要多出一大截。
很多營銷號的嘴裏,這些楠木便被冠以了『金絲楠』之稱。
「關於這個現象,目前傳播度比較高的說法是這樣的:」
只是不過華夏考古界未解的現象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龍鱗紋金絲楠木數量的下滑只能算是一個很偏的領域。
畢竟當時希生背後站著的,可是赫赫有名的鄭親王,愛新覺羅·端華呢……
而在今天宕機的所有事件中,又以眼下這個消息最和*圖*書為令翁同詫異。
這些柱子只是普通的楠木,而非金絲楠。
「有關龍鱗紋金絲楠木在明清之間呈現了斷崖式下滑的現象。」
長陵祾恩殿確實有一片很有名的楠木大柱,這也算是國內最知名的楠木建築之一了。
又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種品類。
不過很快。
還有淡淡的清香,能夠防蟲耐腐,埋在地下可數千年不腐爛。
躺過金絲楠木棺材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整座大殿建築在三層漢白玉台基之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象徵著皇帝的「九五之尊」。
而金絲楠木呢。
翁同頓時一愣,看起來有些意外。
「可從明朝中期開始,龍鱗紋金絲楠數量就開始斷崖式下跌了。」
姜成谷接過報告看了眼上頭密密麻麻的公式,一拍額頭:
此時的童懷軍看起來似乎有些興奮,只見他無視了周圍的徐雲和潘院士等人,徑直對翁同問道:
因為在代入了童懷軍的猜測后,翁同忽然感覺……
開玩笑。
「不過隨著考古學的發展,考古學家們逐漸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兩院院士多達1700多人,但就因為極少部分院士的黑料,導致整個華夏科學界都被扣上了學術不端的標籤。
無紋細葉楠的強度很高,但這種木材沒有或者只有少部分紋理,除了皮實外幾乎沒什麼價值——當然,這句話主要針對的是皇家。
眼下的考古學界,得到了永陵這麼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當然了。
同時不易變形,很難開裂,觸感冬暖夏涼。
而就在徐雲有些出神之際,翁同又補充道:
噔噔噔噔。
皇帝是龍嘛,龍鱗做成的棺木,簡直就是他們的定製buff。
對於任何博物館來說,這都是妥妥的鎮館之寶。
總而言之。
不過童懷軍並沒有get到姜成谷的意思,只見他稍作沉吟,便開口道:
「沒錯,文物和布局上比較重要的結果就是之前說的那些,剩下的就是結構方面的數據了。」
當然了。
類似的謠言還有和楠木大柱同處一殿的金磚。
畢竟假設厚度相同的話,一副帝棺的表面積也就8平米左右。
長陵指的就是永樂大帝的陵墓,也就是十三陵之首,面積最大的一座陵墓。
倘若嘉靖真的把明朝儲備的那些龍鱗紋金絲楠木用來做成了銅殿的內壁,那麼這個現象也就有了個合理的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