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有關原子彈的二三事兒
他立刻選擇了咬鉤。
李覺開門見山的說道:
所謂原子彈,便是基於這種原子核裂變鏈式反應研發出的核武器。
一種是複合核由橢球體還原到球型,然後放出γ射線(瞬發γ射線),將過剩的能量釋放;
陸光達話剛說完。
之前他就有些奇怪呢。
在化學炸藥爆炸時。
它是指一個較重的原子核,在核反應中分裂為兩個較輕的其他原子核的核物理過程。
還有這回事?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
為了能將這批文獻運送到國內,有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不過在想到現場人多眼雜,徐雲倒也很快理解了李覺的想法:
眾所周知。
「韓立同志,這件事我們稍後單獨再談,你看如何?」
海對面進行了代號「三位一體」、人類史上首次的核實驗。
如今基地的電影院容量有限,18個廠區的員工卻有一萬多人,所以電影票的分配必須安排妥當。
所以在研發核武器的時候兔子們便決定,要搞就搞內爆式的原子彈。
舉個例子。
根據後世解密的進度來看。
這倒和原本歷史的進度差不多。
他望向徐雲的目光立馬變得不一樣了起來。
舉個例子。
他的眼中方才閃過了一絲瞭然。
如果要給原子的研究進度分個級。
以這年頭的國際形勢來說。
隨後徐雲跟著老郭、錢五師還有李覺王老四人在離開會議室后,一同匯合到了李覺辦公室。
「廠長,基地的情況我大致都清楚了,不知道組織上對我工作的具體安排是……」
加之從陸光達開口后,徐雲一直都在關注著這位大佬的表情。
1kg鈾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大約是18000噸TNT當量,所以小男孩核裝料的利用率只有12%左右。
另一種由www.hetubook.com.com於它的激發能較大,複合核快速分裂成兩個獨立的原子核。
合著老郭到貴德縣的目的,原來是為了那些外國文獻啊……
最終通過電雷管同步點火,炸藥球各點同時起爆,產生向心聚焦的壓縮波。
坐在他右手邊的一位國字臉中年人便朝徐雲微微點了點頭。
它就是流體力學。
隨後陸光達又向徐雲簡單了的介紹了一些理論上的進度。
隨後在陸光達的注視下。
與壓攏型原子彈相比,內爆型的結構優勢要明顯高出一截。
在核武器的研製過程中,流體力學屬於一門必不可少的學科。
唰——
生化環材四大學科有個很有意思的稱呼,叫做四大天坑。
「老陸,你可別看我,我啥都沒和小韓說過。」
徐雲聞言一怔。
還有從起爆到碰靶的物質運動的全過程,也都屬於流體範疇。
兩個小時后。
壓縮波會將核裝料球體瞬間猛烈壓緊,增加其密度,使其超臨界狀態,實現自持鏈式反應而導致核爆炸。
徐雲的臉上突兀的出現了一絲『錯愕』:
照片一共有14張,內容就是火球從小到大的畫面。
原子核裂變時發射出來的中子呢,則稱裂變中子。
外文文獻對於兔子們的價值,絲毫不遜色于供應基地的糧食。
一旁的陸光達平靜的點了點頭。
原子彈的本質,就是鈾的核裂變。
「大概在半個月前,陳能寬同志已經推導出了鏈式反應在密度為11.61克每立方厘米時,球體臨界質量的下限。」
產生的高壓下迅速合攏達到超臨界狀態,而引發核爆炸。
而也正因如此。
原子彈也根據結構原理不同,分成兩種類型。
即便是基地要去貴德縣取糧,理論上也https://m.hetubook.com.com不應該讓老郭這樣的研究人員出馬——這種事兒一般都應該由部隊的同志負責,哪怕是保密戰線的同志都比老郭合適。
例如說基地新到了一部電影,是魔都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在裂變過程中。
又比如基地新到了一批感冒藥,每個廠子的配額也都要一通扯皮。
常務會議散場。
徐雲下意識一怔。
材料力學的力學行為,這是人家看家本事!
之前還只是例行彙報情況的陸光達,此時的眼中已經冒出了某種詭異的光。
隨後陸光達頓了頓,繼續說道:
「韓立同志,目前我們在原子彈理論研究的主攻方向一共有三個。」
拓撲學,數學學吧?
若非如此。
老郭見狀立馬搖了搖頭:
當年海對面送給霓虹人的小男孩便是壓攏型結構,核裝料是丰度約80%的富集鈾,重量60kg,爆炸威力為14000噸TNT當量。
另一顆胖子則是內爆型結構,採用石墨水冷鈾反應堆所生產的鈈作為核裝料。
核武器的研製在工程上會接觸很多壓降計算,沿程阻力損失的計算,管線流量計算,這都是流體力學的範疇。
「至於目前項目方面的進展……光達,就由你來向韓立同志做個介紹吧。」
一種是壓攏型,也稱「槍型」。
「其中流體力學有六個小組,分別負責多介質輻射流體力學、爆轟流體力學。」
「其中文獻裡頭有一些資料便和中子狀態方程有關係,所以最近中子理論這塊倒是取得了一些比較喜人的進展。」
在適當條件下。
有限元分析,這是計算機的東西啦?
接著陸光達深吸一口氣,將心中某些不適合在現在表達的情緒驅散,繼續說hetubook.com.com道:
而第二種嘛……
只見他下意識拿起面前的鋼筆,左右手各捏著筆尖和筆尾,開口說道:
在徐雲穿越來的後世。
流體力學的玄乎不是因為它的就業前景,而是因為學科太雜了。
原來如此……
當代流體力學的初代掌門叫做傑弗里·泰勒,他曾經做過一件載入史冊的事情:
其中有徐雲在後世已知的情況,也有些是未知的。
會有大量的中子、β、γ射線和中微子產生,並放出巨大的核裂變能。
李覺聞言與老郭對視了一眼,很快說道:
但實際上。
「至於高溫高壓下的物質性質則涉及到了核裂變的相關框架,這方面的研究目前由陳能寬同志負責。」
它的原理是利用普通烈性炸藥,製成球形裝置。
30%左右?
振蕩的結果出現兩種情況:
倘若擱在古代。
這就是鏈式裂變反應。
兔子們大概在明年11月左右就會完成理論的基本推導,然後在後年的3月份連同設計方案一起搞定。
接著用中子轟擊鈾原子核,結果原子核分裂成兩塊中等質量數的裂變碎片,同時釋放出大量能量和2~3個快中子。
隨後他沉吟片刻,抬頭看向了上首的李覺:
他在這段介紹里埋下了某顆鉤子,不知道徐雲能不能意識到那個信息呢?
當然了。
便是徐雲所說的內爆型,也叫作壓緊型。
「至於中子物理則是我負責的範疇——哦對了,韓立同志你不是在貴德縣被老郭他們發現的嗎?」
接著在1947年。
這玩意如果能修至巔峰會有多離譜呢?
流體力學這門學科之恐怖,可見一斑。
這個概念是在1938年由德國化學家奧托·哈恩與弗里茨·斯特拉斯曼最先確認,1939年初奧托·哈恩提出了「分裂核」和*圖*書的概念。
鈾-235原子核吸收一個中子后,使複合核處於激發態而發生振蕩。
果不其然。
待徐雲坐穩后。
陸光達便猛然看向了徐雲身邊的老郭。
況且被陸光達這種功勛前輩釣魚,那可一點兒都不寒磣。
好在這也不是李覺和老郭他們第一次開這種會了,因此這些問題很快都被有條不紊的給出了安排。
陸光達聞言,整個人的呼吸都隱隱停滯了幾分。
在這四大學科之外,還有一門學科同樣也很玄乎。
徐雲大致對基地的情況有了一定了解。
流體力學要學連續介質力學,這是物理的方向之一。
接著將小於臨界質量的核裝料——也就是鈾-235或鈈-239製成小球,置於炸藥球中心。
「你有辦法變出來夠一萬人過冬的糧食嗎?——五千人也行。」
回過神后。
當年海對面曾經很大方的送了兩枚給霓虹人,可惜霓虹人太菜了,沒接穩。
畢竟這屬於增加自己信望的舉動,其他知識儲備豐富和了解原子彈原理可是兩回事。
徐雲不了解的是。
「球體的臨界質量?陸主任,莫非基地要搞的是內爆型的原子彈?」
舉個例子。
海對面出於擴大國際影響力考慮,公布了一組爆炸火球的照片。
1千克鈾-235裂變釋放的能量相當於2700噸標準煤燃燒釋放的能量,兩者是270萬倍的關係。
錢秉穹一開始也不會想著讓錢五師來負責這方面的研究了。
「當時老郭去貴德縣的目的,就是為了取回一批國外的參考文獻。」
這些中子會被其他鈾核吸收,再引發裂變,就像鏈條一樣環環相扣,一代代地傳下去,形成自持的鏈式反應。
它是老工科……
最終折騰計算機的得出了一個結論:
當然了。
「爆轟流體力學的負責人https://m.hetubook.com.com是郭友來同志,多介質輻射流體力學的負責人則是我身邊的這位周毓麟同志。」
片刻過後。
陸光達便飛快的瞥了眼徐雲,觀察起了這位『顧問』的反應。
保不齊史書上就會多一句【論道至深夜,同榻抵足而眠】的記載了。
徐雲話音剛落。
土力學,這土木的看家本事吧?
「分別是流體力學、高溫高壓下的物質性質、以及中子物理。」
這種現階段算是絕對機密的事情,對於徐雲這類後世來人而言倒並不算特別困難。
再往後的一年半時間,基地差不多都是在把理論原理拓展到應用……也就是現實領域。
結果傑弗里·泰勒靠著這張圖片,設計出了一個無量綱量,精確的計算出了原子彈的當量是1.765萬噸……
聽到李覺的這番話。
「這點我可以用我個人的黨性保證,韓立同志此前對於我們的研究毫不知情。」
於是乎。
它的爆炸威力為21000噸TNT當量,核裝料利用率為21%。
這類原子彈是利用一種「炮筒」裝置,將兩塊小於臨界質量的裂變物質。
當然了。
李覺大致分配了下一周基地的各類事務規劃。
想到這裏。
1945年7月16日。
因此在意識到這番話里的鉤子后。
隔壁物理接受它是樓下數學的,樓下數學的傾向於它是折騰計算機的。
「韓立同志。」
理論計算。
「沒問題。」
李覺輕輕點了點頭。
機械設計基礎,這機械鐵定學吧?
學土木的認為它是搞機械的,搞機械的覺得它是乾材料的。
那麼在拋開零部件、炸藥這些應用領域的不管,目前基地在純理論方面的進度大概是……
乾材料的視它為扯光儀的,扯光儀的感覺它是隔壁物理的、
而正如同華山派分成劍宗和氣宗一樣。
說完這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