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進代理公司——林海項目
與Mr李的這場談話,不是嚴格的面試,主要是Mr李激|情澎湃的宣講,從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到職業生涯規劃,從系統化的培訓到人生未來道路的成長,抑揚頓挫,鏗鏘有力,不得不說Mr是一個一流的演講家。一般已有1年銷售經驗的置業顧問基本都不會去代理公司,因為行業內人士都知道,代理公司不管吃不管住,底薪低,結佣慢,提點低,一般代理公司的提點只有總房款千分之一,甚至還有不到千分之一的情況,相當於只有開發商給置業顧問提點的1\u002F2或者1\u002F3,甚至1\u002F4。因為被誤解,YY內心是有一股憤懣不平的,YY沒有任何背景任何關係,不能依靠誰,只有提升自己的能力,只能靠自己,YY要通過一個組織快速的學習,快速的成長,從而看到這個行業更豐富的風景,通過快節奏的工作氛圍站到職業生涯的更高的山峰,所以YY義無反顧毫不猶豫進了代理公司,開闢新的戰場。這個時候YY最喜歡聽的一首歌是「I believe I can fly」,這是一首激勵曲,激勵著YY不畏艱難勇往直前。
代理公司的薪資待遇,置業助理底薪1160元,置業顧問1360元,高級置業顧問1800,未扣完五險一金。傭金也是經歷了千辛萬苦,甲方先結給代理公司,代理公司下個月才能結給置和*圖*書業顧問,而代理合同中又有很多不合理的或者不平等條約,比如罰佣,比如扣佣,比如預留5%—10%的傭金到交房時再結,甚至一些開發商因自身資金流本來就比較緊張,總是遲延支付傭金,而後來林海項目就是這種情況,YY在林海項目呆了8個月,賣了60多套房子,累計應該拿到傭金近3,卻有近1\u002F3的傭金因開發商的種種原因沒有結回來,後來開發商也被行業內的龍頭併購。而且後來YY調到天仙湖工作的時候,很多都拆了傭金。
直到2015年上半年D代理公司的晉陞機制都是置業助理(剛畢業,無任何經驗)—置業顧問—高級置業顧問—二梯隊(高物學院)—副銷售經理—銷售經理—高級銷售經理—資深銷售經理—副營銷總監—營銷總監—高級營銷總監—資深營銷總監—事業部總。置業助理給公司創造15萬的實收就可以晉陞置業顧問,或者面試時有一年以上銷售經驗的入職時就可以直接是置業顧問;置業顧問給公司創造40萬的實收就可以晉陞高級置業顧問,或者面試時有三年以上銷售經驗的入職時就可以直接是高級置業顧問;高級置業顧問基本上就可以參加高物學院的培訓,培訓管理知識,就通過層層篩選選拔從而升任銷售經理。
當時D代理公司入職還有個特別的規定就是:必須經過和-圖-書副總山先生的面試。山先生的面試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不複雜,因為他的面試和別人的不一樣,其他地方的面試都是面試者一個一個單獨面試,都是自我介紹完之後,面試官問,面試者答,而山先生的面試一大群人坐在一間辦公室里,大約人數有30—40個,一個辦公室滿滿都是人,有一個主持人在台上,看誰舉手快,誰最能讓主持人關注到,然後主持人點到台上臨時發揮即興表演3分鐘,可以唱歌,可以朗誦,可以講故事,可以即興演講,這個過程中,山先生從來不會問任何問題,他只坐在一個角落裡偶爾閉目養神,偶爾注目聽,另外一周只面試一次,一次最多只點5—10名置業顧問。這種面試的原理是:這份工作是不是你非常想要,如果你非常想要這份工作,那你就一定會想方設法去得到這份工作,如果一個人很想要這份工作,就一定會珍惜這份工作並努力。聽說很多人過了一周又一周都沒有被爭取到面試機會,2013年的7月,那時面試置業顧問的真多,所有人都誤以為房地產野蠻發展的時代還在延續,所有人都誤以為這是個隨隨便便就年薪幾十萬的高薪職業,所有人包括30多歲的大姐大哥,20歲出頭剛畢業的中專大專本科畢業生都有,而進代理公司的門檻相對是非常低的,不一定需要形象氣質佳,不一定要學歷,不要
和圖書
有銷售經驗,只要你想,只要你有慾望肯努力。當然這個職業的流動率也是非常大的,這種面試的形式,讓太多人感受到競爭的激烈,這個行業和這個職業的火熱,等到2014年房地產行業的越來越低谷,D公司也不再實行這種面試方式,這種面試方式也被很多面試者所詬病,認為不公平。YY算是這一群人中的半個美女,所以幸運的是YY第一周就被主持人點到,並順利通過了副總山先生的面試。YY在代理公司堅持了3年零7個月。
Mr李23歲升到這個職位當然除了他自身優秀外,還有代理公司的平台,代理公司不是靠關係靠資歷生存的地方,而是靠業績,只要業績達標就可以參与晉陞。
YY進新項目的第一件工作還是記說辭,這個項目的說辭內容很多,但毫無條理和頭緒,需要置業顧問自己梳理,YY對風輪項目那份優質說辭是滾瓜爛熟,根據那份說辭的結構,YY很輕鬆的知道哪些是必說的哪些只是業餘談資,哪些是先說的,哪些是后說的,YY很快梳理出一份精簡說辭。在開發商(甲方)過說辭時,被表揚說辭是說的最好的。
見到銷售經理Mr李,93年,1.8m的身高,體重160—180,戴眼鏡,國字臉,骨骼大,比較魁偉,看起來像85年左右,處事上也較為沉穩,這個年齡達到這樣的程度,一般要麼是家庭氛圍的教育和熏陶www.hetubook.com.com,要麼是出社會參加工作比較早加上自己又比較上進好學歷練的多,他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
在林海項目YY經歷過3次開盤,未轉正前拿著1160的底薪,轉正後扣完五險仍然拿著1000出頭一點的底薪,半年才開始結傭金,YY在項目對面與同事合租300元\u002F月的安置房,並沒有賺到錢,這段時光應該是YY職業生涯中最苦的日子。最先進林海項目的那24個置業顧問中,呆在D公司最久的是YY,很多都跳到了別的項目,甚至有轉行的,這個項目讓很多熱血澎湃的人認識到房地產行業並不是大家相像的那麼光鮮亮麗,不是所有人都誤以為的高收入,它一樣遵循著二八法則,只有20%的人賺錢,80%的人是不賺錢的,而像林海這個項目,YY一直名列前茅基本每個月都是銷冠,甚至一個人的業績相當於團隊一半的業績的時候,YY都沒有賺錢,何況是其他人。
林海項目售樓部9月1號售樓部才開放,在紅星美凱龍展廳的一樓有臨時接待點,步步高超市有展點,這個項目是D公司獨家代理,整個團隊有24個置業顧問,YY聽說這個項目4月份就進場了,很多置業顧問也守盤守了很久,臨時展點一張桌子,一個凳子,兩個展示牌,一個置業顧問,幾個行銷,甚至沒有行銷,就是一個臨時接待點,需要置業顧問自己發單拓客戶,有時有客戶www•hetubook.com.com主動問,在房地產的淡季,蕭條期和衰退期,售樓部自然上訪客戶量不大的情況下,這種臨時接待點對於項目的推廣,客戶的積累還是非常有用的。
紅星美凱龍作為臨時展點的客戶量並不大,不是每一個置業顧問都有機會接到客戶,大部分的時間都是Call客,或者去超市的展點派單拓客,宣傳項目,或者帶著行銷(一般是學生或者是大媽大嬸大叔級的兼職)去掃門面掃專業市場,Mr李每天每人都會發放幾張call客號碼,代理公司和甲方都未配有Call客機,都是用自己的手機打電話,電話費也沒有報銷,每天基本上都是7點起床上班,晚上9點—10點才回到家,一周休一天,周一到周三休,而Mr李是一個要求很高的人,甚至有些置業顧問一個月都是停休的,這個是他上任銷售經理的第一個項目,甲方的施壓,他自己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剛上銷經的人都是一步一個腳印不放鬆一點,尤其年輕氣盛的他是一個不容許自己輸的人,這一點YY和他有很相像的地方。
回到C城市后,YY到D代理公司面試,首先看到的是開放式的辦公區域,幾十號人都在辦公,有銷售的,有策劃的,還有其他部門的,辦公桌上到處是文件,辦公人員也是健步如飛,一副繁忙緊張的景象,快節奏,每個人都忙碌的奮戰在最前線的樣子。現在的D公司的辦公區域,非周一集中開會現在都是非常安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