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丹.西蒙斯

丹.西蒙斯(Dan Simmons,1948年04月04日-),1948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1971年在華盛頓大學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此後,從事了18年的初等教育事業。1982年西蒙斯首次發表作品步入文壇,在1987年成為了全職作家。代表作品《海伯利安四部曲》(包括《海伯利安》、《海伯利安的隕落》、《安迪密恩》、《安迪密恩的覺醒》)曾獲得雨果獎、軌跡獎、西班牙科幻小說首獎、日本星雲獎、日本雨果獎、法國宇宙獎,併入圍亞瑟.克拉克獎、英倫科幻獎、科幻紀事獎,被軌跡雜誌票選為1990年前史上十大科幻小說,1997年和2006年兩次入選「最推薦100部科幻奇幻作品榜」。並與《銀河帝國》系列並稱為科幻文學史上不可逾越的兩座巔峰。

作品總覽,總共2筆

海柏利昂2/ 玄幻小說 /

七百年後,地球已經成為傳說,人類跨出太陽系,成為統御宇宙的主要力量。只要一步距離就可穿梭星系,只要一動意念就可接收各式訊息,只要一趟航程就可跨躍時間之流,人類至此也無須再見疾病與死亡。只是繁華興盛之下隱藏著衰敗的未來。人類的領導者——霸聯總裁——擘劃一場豪賭,在「戰爭的動亂下尋得一絲機會」與「維持平和卻絕對走向滅亡」之中,她選擇了以戰爭來挽救墮落的人類。

透過智核的預測,戰爭的最大變數在海柏利昂。於是,七名朝聖者,背負著人類的未來,到海柏利昂,欲解開時塚與荊魔神之謎。這七名朝聖者,他們帶著自身的問題,承擔此一看來毫無希望的重擔。在這段旅途中,他們逐一訴說自己的經歷,教士所轉述的故事是日記體裁的異地探險,是人類學研究報告;上校的故事觸及虛擬與歷史真實;詩人橫亙數百年的生平回顧,也是對創作的永恆追尋,以及「詩」的力量的肯定;學者一家人所受的磨難儘管是個小品故事,卻直接觸動讀者心底最柔嫩脆弱的角落;借用雷蒙.錢德勒名作為標題的〈漫長的告別〉,不單單倒錯冷硬派偵探小說的性別意象而後重新鋪陳,其中所引入的塞爆叛客次文類元素,更貼近整個大系主線劇情的核心;領事講述〈追憶西麗〉的故事,透過不停交錯、切換的時間點,營造出現代主流文藝小說的氛圍,領事也在最後的自述中解開了全書從楔子就開始吊弄的玄虛,讓故事回歸三方勢力的對抗交鋒。

與此同時,人類與邊疆星系驅逐者的戰爭已經開始,第一波就有九個世界將會淪陷,包括保存生態最重要的地方-神之谷、領事的故鄉、索爾溫朝博的故鄉、天堂之門等等。智核建議使用一種危險的武器,並提供九大迷宮世界作為人類的避難所,可是,在時塚中,再次復活的神父杜黑無意間發現智核的巨大陰謀;而受命與驅逐者談判的領事發現,攻擊萬星網,根本另有其人……人類眼看著就要一步步掉向滅亡的陷阱……

在《海柏利昂》中鋪陳的一則則朝聖者故事,看似各自獨立,到了《海柏利昂2》,丹.西蒙斯巧妙的編織成繁複絢麗的太空史詩,輝煌壯闊的氣勢,複雜的時間關係、曲折的空間系統、眾多人物角色,每個人都掌握一部分的解謎之鑰,唯有彼此能夠「感同其情」,才能在各種限制之下,傳遞、組合成最後的希望。

丹.西蒙斯觸發自濟慈的長詩《海柏利昂的隕落:一段夢境》(The fall of hyperion:A Dream),並揉合了西方文學的經典之作,在書中可見到維吉爾《阿涅埃斯紀》、米爾頓《失樂園》、以及但丁《神曲》的,透過他生動鮮麗的文字,結合傳說、神話、信仰、親子之情、浪漫之愛,並加入科技、生態寓言,在末世隱隱然浮現之際,在善與惡的糾纏之中,重新喚起人類之間的關懷與溫暖,重新思考人類的信念與價值。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海柏利昂1/ 玄幻小說 /

宇宙努力地走進未來,未來卻在無意間走進詩裡……

一八一八年,詩人約翰.濟慈寫下<海柏利昂>一詩,藉由希臘神話中泰坦諸神的衰亡,探究生命的真正面貌,了解改變與痛苦也屬於宇宙的永恆定律。但是,他並未完成這首詩,而後,將此詩改寫為<海柏利昂的殞落>。詩的創作,對他來說,就像人類尋求救贖,必須親自走完這段旅程。

改變的必然與隨之而來的痛苦是宇宙恆常的定律,人類世界終將無能避過這樣的結果。於是,小說家探問人類如何尋求救贖,他想到了詩,借用詩題而成《海柏利昂》一書。一段人類尋求救贖的旅程,於焉展開。

在七百年後的人類世界裡,地球已經成為傳說,人類卻已成為統御宇宙的主要力量。在科技文明發展到極至的時候,變化與衰頹隨之而來,末日之勢隱隱浮現,整個銀河硝煙瀰漫,七名朝聖者,踏上朝聖征途,他們要前往時塚,尋找他們生命中未解之謎的答案。

這七名朝聖者,都只是泛泛之輩,即使曾有過顯赫威名卻都早已成為歷史,他們帶著自身的問題,承擔此一看來毫無希望的重擔。在這段旅途中,他們逐一訴說自己的經歷,每個人都有其未解的生命課題,對於教士來說是信仰,對上校來說是生命,對詩人來說是創作,對學者來說是親情,對偵探來說是愛情,對領事來說是承諾。在這六段故事中,每個人都是一座時間的島嶼,橫跨不同的時空,而「愛」正是他們得以存在的憑藉,無論是對親人的細心呵護;對神、對信仰的質疑或執著;從患難與共、情感交流抑或肉慾傾洩而生成的男女之愛,是他們生命的動力,也是他們面對考驗的支撐,唯有愛,才是可以跨越時空的永恆存在。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