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勒.克萊喬

尚-馬利.古斯塔夫.勒.克萊喬(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1940年4月13日-),生於法國尼斯,持有法國和模里西斯雙國籍,法國當代文學大師,是20世紀後半期法國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

一九四〇年出生於尼斯。二十三歲時,即以第一部小說《筆錄》榮獲法國四大文學獎之一的「賀那多獎」。

一九八〇年,再以《沙漠》一書獲頒法蘭西學院「保羅.莫杭大獎」。

一九九四年,法國LIRE雜誌舉辦讀者票選「最喜愛的作家」,克萊喬榮膺榜首。

一九九八年,他又獲頒「摩納哥皮耶王子文學獎」,以表彰他在文壇上卓越的創作成就。

二〇〇八年,克萊喬更進一步榮獲文壇最高榮譽「諾貝爾文學獎」的肯定,文學之路攀上顛峰。

克萊喬的作品多以漂泊不定的邊緣人物為主角,這些人物的存在,以一連串的遷徙建構起來,漂泊則是他們自由的標記。他的作品也常反映出他對原始部落、消逝的古老文化的關注,他認為這些原始文明遠比建立在理智上的歐洲文明來得強烈、熱情,對世界也有更為感官性、直覺性的認知。為此,他在文字的運用上,也以激發讀者的感官為主,表現出「小說的本質不在於呈現重建過的真實感,它有點像舞蹈……能讓一旁觀舞的人覺得『腳癢』」。他另著有《金魚》、《洪水》、《巨人》、《奧尼查市》、《漂泊的星》、《飢餓間奏曲》等書。

作品總覽,總共1筆

飢餓間奏曲/ 外國小說 /

《飢餓間奏曲》(Ritournelle dela faim)是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喬得獎後第一部作品!作者以母親在二次大戰前後的成長經歷,寫下這部《飢餓間奏曲》。

在歌舞昇平的花都巴黎,布杭家族的獨生女艾蝶兒在鍾愛她的舅公照拂下寂寞地成長。在山雨欲來的大戰前夕,艾蝶兒與舊俄貴族之女榭妮亞、失怙的英國青年羅宏,在人生路口找到了彼此,一起對抗著紙醉金迷表象下的虛無暗流。然後,艾蝶兒的舅公過世了,他將遺產以及與艾蝶兒一同設計的「紫房屋」重建計畫留給了她。但在戰爭的陰影下,這只是家族崩裂的第一個徵兆,而蟄伏體內的飢餓本能也讓艾蝶兒發現,她第一次有機會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