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風雲詭譎、生死沉浮的人生大戲……
古華說:《儒林園》寫的是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的命運,也是我自己和我父輩們的命運。當然範圍要廣泛得多。有人說《芙蓉鎮》類似國畫的工筆加寫意,通過一村又一鎮為時代縮影;我想《儒林園》則有點類似大潑墨,大色塊,以一座千古天牢為人物命運的出發地,集南方北方、城市鄉村、內地邊陲,各個階層一對對小兒女的生死恩怨於一園,來寫社會的大災變,時代的大悲劇……
古華的小說,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風情習的描寫細膩翔實,故事情節極富傳奇,十分引人入勝,人物性格鮮明,對話幽默詼諧,深刻揭示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他的小說可讀性極,高深獲讀者喜愛。 本書收入<貞女>、<「九十九堆」禮俗>和<霧界山傳奇>等三部中短篇小說。
知名作家古華震撼華文文壇的長篇小說《芙蓉鎮》,故事背景設定於1963至1979年間,描寫中國南方農村的社會風情。剛經歷了困難時期,農村經濟復甦之初,胡玉青在糧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隊書記黎滿庚等友人的支持下於鎮上擺起了米豆腐攤,生意興隆。1964年春她用積攢的錢蓋了一座樓屋,落成時正值「四清」開始,就被「政治闖將」李國香和「運動根子」王秋赦作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罪證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農」,丈夫黎桂桂自殺,黎滿庚撤職,谷燕山被停職反省。
接著「文革」開始,胡玉音更飽受屈辱,絕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輕自踐而內心純潔正直的秦書田的同情,兩人結為「黑鬼夫妻」,秦書田因此被判勞改,胡玉音則管制勞動。冬天一個夜晚,胡玉音分娩難產,谷燕山截車送她到醫院,剖腹產了個男孩,孤兒寡母的處境,令她對未來不知所措……
待到三中全會後,胡玉音終於摘掉了「富農」帽子,秦書田摘掉了「右派」和「壞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鎮,黎滿庚恢復了職務,谷燕山當了鎮長,生活又回到了正軌。而王秋赦則發了瘋,每天在街上遊蕩,凄涼地喊著口號……歷經數十年的鬥爭,人事已非,一個可悲可嘆的時代的尾音。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