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寇特.馮內果

寇特.馮內果(Kurt Vonnegut1922年11月11日-2007年4月11日),美國作家,黑色幽默文學代表人物之一。

馮內果在1922年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印第安納波利斯。曾在康乃爾大學取得化學學士學位。戰後於芝加哥大學取得人類學碩士學位,當時同在攻讀人類學的還有索爾.貝婁。

他著有十多本小說和許多的短文、評論,極受好評;曾被許多作家公認為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英國作家格雷安.葛林亦曾公開推崇他為「美國當代最好的作家之一」。

馮內果的寫作靈感多來自二次世界大戰在德國德勒斯登戰俘營逃過恐怖大轟炸的親身經歷。馮內果的《第五號屠宰場》被譽為是20世紀美國評等最優的小說之一,還有《貓的搖籃》和《王牌戰將》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慘烈的德國突出部之役後,23歲的馮內果於1945年遭德軍俘虜。馮內果被囚禁在德國東部薩克森州的德勒斯登戰俘營時,德勒斯登遭英美聯軍發動大轟炸,馮內果與戰俘躲在地下儲肉室,整座城市在炮火烈焰中被燒成廢墟,他是僅有倖存七名美軍戰俘之一。

此經歷也成了他在1969年越戰正如火如荼時出版《第五號屠宰場》故事的核心,小說出版後興起一股閱讀熱潮。這本小說描述一名士兵躲在德勒斯登地下屠宰場「流離於時間之中」的超自然人文小說,首頁一行紀念文寫道「約莫所有的事就這麼發生了」。

馮內果於1994年宣稱「上帝已經要我停止寫作」,但之後隨即出版了半自傳體的《時震》(Timequake),在書中他誓言絕不再提筆。不過他在接受訪聞時談到:「當一個作家垮掉、也就是當他真的被關進瘋人院時,才是他真的無法再提筆的時候」。馮內果在宣布封筆退隱數年後的2002年,年屆80歲的他,重新提筆進行新的寫作計劃,新小說的書名叫做《如果上帝仍在》(If God Were Alive Today),小說主角是一個出生於「嬰兒潮」世代,在紐約從事脫口秀表演的喜劇演員。

這位幽默科幻和黑色喜劇著作創始人馮內果,在2007年3月間不慎跌倒,傷及腦部,在2007年4月11日在紐約市病逝,享壽84歲。

作品總覽,總共1筆

第五號屠宰場/ 科幻小說 /

1945年,德勒斯登遭到大轟炸時,馮內果本人正巧身在德國。他和其他戰俘一起,在「第五號屠宰場」地下貯存獸肉的地窖裡捱過了一夜,逃避了頭頂上的一場狂轟濫炸。二次大戰的親身經驗,衍生出了這部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反戰書之一。

馮內果運用科幻小說的技巧,讓主人翁畢勒在德勒斯登一場因空襲而起的大火中九死一生後,展開了一場自由穿梭時空的冒險之旅。這次的經歷讓他認識了四度空間,也學會了如何看待死亡。在《第五號屠宰場》裡,無論戰場上或時空旅行中,馮內果描述許多面臨生死邊緣或受苦受難的人所採取的方式皆是冷靜超然--把自已掩埋在池底下、地底下或是宇宙底層,人類可以無視時間與空間的存在,任憑自己的心靈自由飄蕩,八方馳騁。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