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珍.奧斯汀

珍.奧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一位英國小說家,出生在英國漢普郡斯蒂文頓鎮的一個牧師家庭,過著祥和、小康的鄉居生活。兄弟姐妹共八人,奧斯丁排行第六。她從未進過正規學校,只是九歲時,曾被送往姐姐的學校伴讀。她的姐姐卡桑德拉是她畢生最好的朋友,然而奧斯丁的啟蒙教育卻更多得之於她的父親。奧斯丁酷愛讀書寫作,還在十一、二歲的時候,便已開始以寫作為樂事了。成年後奧斯丁隨全家遷居多次。1817年,奧斯丁已抱病在身,為了求醫方便,最後一次舉家再遷。然而在到了曼徹斯特后不過兩個多月,她便去世了。死後安葬在溫徹斯特大教堂。簡.奧斯丁終身未嫁。逝世時僅為四十一歲。

簡.奧斯丁的五部主要作品詮釋評論了18世紀末英國地主鄉紳的生活。她出版的第二部小說《傲慢與偏見》是她在世時評價最高的作品。她小說中的情節常常反映了女性為追求社會地位和經濟保障而把婚姻作為依靠。她的作品批評十八世紀下半葉的感性的小說,而且她的小說是十九世紀向現實主義轉換的一部分。

簡.奧斯丁的五部主要作品都在1811年至1818年間首次出版。1811年至1816年,《理性與感性》(1811)、《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菲爾德莊園》(1814)和《艾瑪》(1815)使她成為了一個成功作家。她還寫了兩部小說,分別是《諾桑覺寺》和《勸導》,在她去世後的1818年出版。她還開始了另一部小說的創作,但沒有完成就去世了,它最終被命名為《桑迪頓》。

作品總覽,總共4筆

曼斯菲爾德莊園/ 外國小說 /

以男女青年的戀愛婚姻為題材,女主角范妮是個出身貧寒的少女,十歲時被姨父母貝特倫爵士夫婦收養。在姨父母家,除了二表哥埃德蒙處處呵護她外,受到眾人的冷落,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但她始終有顆溫柔善良的心腸,辨是非,明大理。她堅決抵制大表哥等人要在家裏排演有傷大雅的情節劇,毫不動搖地頂住了紈絝子弟克勞福德的無理糾纏,始終不渝地暗戀著埃德蒙,特別是在克勞福德小姐對埃德蒙「舊情復發」時,她告誡表哥不要被她的假象所迷惑,最終,她的高尚人品贏得了貝特倫爵士的器重和埃德蒙的愛,小說以范妮和埃德蒙喜結良緣為結局。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勸導/ 外國小說 /

小說講述了一個歷經磨難、終成正果的曲折愛情故事。主人公安妮.埃利奧特是個出身貴族家庭的小姐,與青年軍官溫特沃思真心相愛,並私自訂下終身。安妮的父親和教母認為溫特沃思出身卑微,因此極力反對兩人交往。安妮被迫中斷了與溫特沃思的戀情,但對他的感情卻依然如故。八年後,溫特沃思上校榮歸故里,與安妮舊情難忘,在歷經曲折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該書自出版以來,一直暢銷至今,已被譯成世界上幾十種文字。書中所展現的婚姻與愛情故事感染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讀者的心靈。無論作為語言學習的課本,還是作為通俗的文學讀本,《勸導》對當代中國的青少年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諾桑覺寺/ 外國小說 /

作者最早寫成的一篇小說,一部極精彩的諷刺喜劇。

癡迷於哥德式恐怖小說的鄉村牧師之女凱瑟琳,有時把現實生活也當成傳奇故事中的虛擬世界。她被帶著去巴斯社交場合見世面,結交了虛情假意的索普兄妹,並與正直英俊的富家子弟亨利一見鍾情後,受亨利的父親蒂爾尼上將盛情相邀前去他家做客。在諾桑覺寺這所幽深、古老的宅子裡,凱瑟琳腦海裡浮現出恐怖小說中的可怖情景,上演了一幕幕可笑的歷險記。嫌貧愛富的蒂爾尼上將聽信索普的讒言,出爾反爾,對凱瑟琳冷酷地下了逐客令。然而愛情的忠貞最終戰勝小人的謊言:教堂的鐘聲響了,人人都喜笑顏開。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傲慢與偏見/ 外國小說 /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是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最著名的小說。在1796年到1797年間寫作而成。

1811年奧斯汀校正時,原書名叫《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s),不過後來珍改為現在的書名。1813年由白丘(Whitehall)的軍方圖書館(Military Library)出版社的艾格頓先生(Mr. Egerton)出版。此出版社在1811年出版了珍奧斯汀的著名小說《理性與感性》,口碑不錯,因此決定出版《傲慢與偏見》。寫作地點都是在英國的漢普郡的史帝文頓(Steventon Rectory)。

「有個道理舉世公認:但凡有錢的單身漢,肯定缺個太太。」這句著名的開場白一語道破了此部愛情經典至今仍然廣受歡迎的原因。

班納特家的女兒伊麗莎白和她的幾個姊妹,與父母生活在英國鄉間。黃金單身漢彬格萊和達西的突然出現,讓一家人的生活掀起了波瀾。

班納特太太立馬催著班納特先生去拜訪新鄰居,以免被其他人捷足先登。雙方終於正式認識後,優雅內斂的大姊珍,與彬格萊一見傾心,卻始終遮掩自己的情感;聰明獨立的伊麗莎白,面對達西的真心求婚,卻陷於偏見誤解之中;熱情奔放的幾個妹妹,渴望愛情,卻莽撞衝動……面對母親的催婚,唯有伊麗莎白,一直堅持做自己,最後她終於跨過了「傲慢」與「偏見」,收獲了好的愛情與婚姻。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