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羅蘭

羅蘭(1919年10月10日-2015年8月29日) ,本名靳佩芬,河北寧河人,台灣女廣播人、作家。

1959年,開始使用「羅蘭」為筆名在廣播與報刊發表散文小品,后以《羅蘭小語》等系列聞名。因她44歲才出版第一部散文集《羅蘭小語》,被稱為「屬於秋天的作家」。

1969年以《羅蘭散文》獲第四屆中山文藝獎散文獎項。1995年以《歲月沉沙三部曲》獲第二十一屆國家文藝獎的傳記文學類獎。

2015年8月29日凌晨因心肺衰竭在台北病逝,享壽96歲。

作品總覽,總共4筆

西風.古道.斜陽/ 現代小說 /

這是一個發生在對日抗戰期間,天津附近農村一個大家庭里的故事,在故事中,可以看到人性的善良,可以看到生命的無奈,也可以找到羅蘭女士年輕時候的影子。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綠色小屋/ 現代小說 /

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造物主給愛情以「獨佔」與「見異思遷」的雙重性,致使人間愛情的舞台永不落幕。愛情實在也是與性無關的高格調的精神的奏鳴。惟人的自尊才能抗住愛情危機和失敗所帶來的困惑、頹傷和煩惱。

在淡淡的憂傷、溫婉柔情中呈露著迷人的愛的幻想和光澤……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羅蘭散文/ 雜文隨筆 /

主要內容包括:談零食、談朋友、書與我、痛苦的經驗、寂寞的感覺、累贅的東西、我結婚的時候、幾種友誼、人間能得幾回聞、現代父子等。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歲月沉沙1.薊運河畔/ 傳記回憶 /

羅蘭女士繼她享譽海內外的「羅蘭小語」、「飄雪的春天」、「綠色小屋」、「詩人之國」等名著之後,寫下這部大時代的三部曲——「歲月沉沙」。作者從她父、祖的時代,古老中國的新舊交接處寫起,穿越抗戰、播遷來臺、兩岸恢復交流,中國現、當代史的三個重要階段。她不從歷史重大事件談起,以她所經歷過的生活、親身的感受與透視,來反映大時代的變遷。配上作者如歌行版般的散文筆調,言近旨遠,可讀性極高。

第一部《薊運河畔》,敘述出生到抗戰。她出生於近代中國工業的發源地——天津附近的大家族,家道中落,父親進入塘沽久大精鹽公司——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典範,她就讀於該公司附設的員工子弟小學,是一所充滿現代精神,容納了嶄新教育方法的實驗小學。從這所小學畢業後,她選擇就讀河北女師,這所學校溫厚而又開明,樸實而又自由,培養她不慕榮利,獨立自主的人格,和喜愛音樂的天性,後因七七事變爆發,作者全家不得不留守,在淪淊區教了八年音樂。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