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莊周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莊氏,名周,一說字子休,約與孟子同時,宋國蒙人,曾任漆園吏。為中國戰國中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西元742年,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經,在四庫全書之中歸類為子部道家類。宋徽宗時,追封為「微妙元通真君」。

關於莊子的歷史記載頗少,其生前默默無聞,死後也長時間少有人問津,以致家世淵源、師承關係、生卒年月均不甚明了。在戰國時期的人之中,除了荀子在《解蔽》中有「莊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一句批評的話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評論留傳下來,甚至同時期的孟子對他也隻字未提。後世了解莊子,主要是通過《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及《莊子》一書。《列傳》對莊子僅有二百多字的記載,但目前看來,這是歷史書中對莊子所作的最早的較詳細記錄,可將其作為了解莊子其人的基本線索;而關於莊子的詳細情況,則大部分要來源於《莊子》一書。

作品總覽,總共1筆

莊子/ 國學古籍 /

《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體現道家學說的一部極其重要的作品,是中國古代精神自由史上的第一名著,在中國古典文學、哲學、藝術思想史上均具有不可動搖的「絕對經典」地位。現今通行的《莊子》一書,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以其深邃的思想內容和奇詭的創作手法,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是一部洋溢著浪漫主義氣息的古代詩意散文集。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