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袁了凡

袁黃(1533年12月26日-1606年8月14日),明朝重要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國第一位具名的善書作者。原名表,字儀甫,又字坤儀,後改名黃,更字慶遠,號學海,又號了凡,南直隸蘇州府吳江縣(今江蘇)人,改入籍浙江嘉興府嘉善縣。萬曆進士,曾任主事、拾遺之官,贈尙寶司少卿。崇信佛法,六十九歲時,將一生的體驗寫成著名的勸善文《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融會禪學與理學,勸人積善改過,強調從治心入手的自我修養,提倡記功過格,在社會上流行一時。

作品總覽,總共2筆

了凡四訓白話篇/ 國學古籍 /

《了凡四訓》,是明朝袁了凡寫給兒子的家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具名的善書,也是華人社會備受稱道的經典之作。

本書用的典故很多。了凡先生先是明朝的人,所以說的都是明朝的制度。到了現在,就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了。還有講到佛法的地方,也是不容易明白的。所以作者把那些不容易懂的話,一樣一樣用白話解釋,讓讀者能更方便的從中學習到佛法及因果教育。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了凡四訓/ 國學古籍 /

《了凡四訓》本為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訓子書,該書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融合儒釋道三家思想,以親身經歷闡述命由我作、善惡報應之理,使得該書一問世就成為最受歡迎的家訓之一,風行四百多年。時至今日,其思想和智慧依然鮮活。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