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鍾肇政

鍾肇政(1925年1月20日-2020年5月16日),台灣小說作家,為台灣客家人,生於日治時期臺灣新竹州大溪郡龍潭庄字九座寮(今屬桃園市龍潭區)。在台尊稱其為台灣文學之母,與賴和相互輝映。鍾肇政曾任國民小學教師、東吳大學東語系講師、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總統府資政。

鍾肇政長年筆耕不輟,在台灣文壇與葉石濤齊名,兩人被並稱為「北鍾南葉」。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已出版《鍾肇政全集》38冊。鍾肇政也是「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共同發起人。

2020年5月16日晚間7時於家中過世,當晚客家委員會在facebook專頁發文悼念,並稱他為「台灣創作力最旺盛的文學家」,總統蔡英文於6月14日告別式上追頒一等景星勳章暨頒贈褒揚令。

作品總覽,總共6筆

濁流三部曲2:江山萬里/ 現代小說 /

本書為鍾肇政所著「濁流三部曲」第二部《濁流》。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客家籍作家鍾肇政的大河小說,作於1961年至1963年。三部曲分別為《濁流》、《江山萬里》、《流雲》。故事背景大約是日治末期至光復後半年(1943-1946),描述來自大科崁五寮的青年陸志龍先任國小助教,再進軍中當學徒兵,光復后回到家鄉的生活。此系列被認為是台灣文學第一部大河小說,也被認為是鍾肇政最具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的作品。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濁流三部曲1:濁流/ 現代小說 /

本書為鍾肇政所著「濁流三部曲」第一部《濁流》,敘述主角台灣郎接受日本「皇民化教育」,最後覺醒的故事。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源頭,作者細膩的描繪自身的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其中也有纏綿的愛情,形成視野寬闊的巨著。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更可以讓許多新一代的讀者回顧父祖輩那段充滿心酸、屈辱、迷惘,卻又隱約摸索企盼未來的時代。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魯冰花/ 現代小說 /

鐘肇政於民國五十年,三十七歲時,發表在「聯合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魯冰花本是黃色的小花,種於田裡或茶樹間,開花後,被犁入泥土,肥沃土地,它象徵書中早夭的美術天才兒童,雖早夭,但啟示了人們的心。

《魯冰花》這部長篇小說,十多年前已被拍攝成電影,當時這部電影與主題曲頗受歡迎,成為七○年代大家的共同記憶。書名「魯冰花」,乃由Lupin音譯而來。Lupin屬羽扇豆科植物,它開滿鄉間小道,點染農村景緻,而在花葉凋零後被視作農村的花肥,隱喻著平凡而高貴,美麗與哀愁的主題。

美術老師郭雲天由大城市調到水城鄉小學任教。水城鄉山水秀麗但貧富懸殊,雲天發現班上的學生古阿明是個繪畫小天才。

阿明家境貧窮,調皮搗蛋,學業不好,但對色彩和周圍事物有極敏銳的感覺和想像力,於是極力推薦阿明代表學校參賽,卻遭大部分老師抵制,硬推選有錢有勢的鄉長的兒子。

眼見學校老師們的勢利短見和愚劣,郭雲天失望回城,與阿明道別時帶上了阿明一張畫離去作記念。阿明已受肝病折磨,他父親無力讓他治院,向鄉長借錢又被無情拒絕。在一個小雨綿綿的陰天,阿明在描繪家鄉的美麗景色時靜靜地睡著般走了。

不久,消息傳來,郭老師把阿明的畫送參一世界比賽,獲第一名獎。於是整個水城鄉地區幾乎人人都為本地出了個天才而臉上有光。。最後,幾個親朋一起去給阿明上香並把阿明所畫的畫都燒給阿明,阿明爸爸把這個榮耀的獎狀也一併燒掉。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臺灣人三部曲3:插天山之歌/ 現代小說 /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用一個家族發展的歷史,來透視全體臺灣社會,印證一個時代。整體而言,《臺灣人三部曲》佈局場面宏大,結構井然氣魄雄偉,評論家葉石濤稱讚它是「一部民族史詩的風格,一卷本省人民悲歡離合多采多姿的敘事詩;闡釋民族和土地絕對不得割裂的思想」,最能展現本書的核心精神。

第三部《插天山之歌》以台灣光復前後為背景,寫陸家七世孫陸志驤自東京潛回台灣從事秘密抗日工作,被日寇追緝跟蹤而隱蔽于插天山的故事。小說雖然只寫陸志驤逃避追捕的經歷,但透過周圍鄉親們對他的愛戴保護,也反映了廣大台灣人民的愛國熱情和當時的時代風貌。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臺灣人三部曲2:滄溟行/ 現代小說 /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用一個家族發展的歷史,來透視全體臺灣社會,印證一個時代。整體而言,《臺灣人三部曲》佈局場面宏大,結構井然氣魄雄偉,評論家葉石濤稱讚它是「一部民族史詩的風格,一卷本省人民悲歡離合多采多姿的敘事詩;闡釋民族和土地絕對不得割裂的思想」,最能展現本書的核心精神。

第二部《滄溟行》以陸家第六代子孫陸維梁從事的抗日和民主運動為主線,再現了台灣抗日中期的鬥爭風貌。陸維梁生活的時代,台灣人民的武裝反抗由於受到敵人的殘酷鎮壓而漸趨低落,台灣的一些先進知識分子從中國大陸的新文化運動受到啟發,轉向教育和發動民眾從事合法的民主運動,以反抗日本統治當局。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臺灣人三部曲1:沉淪/ 現代小說 /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用一個家族發展的歷史,來透視全體臺灣社會,印證一個時代。整體而言,《臺灣人三部曲》佈局場面宏大,結構井然氣魄雄偉,評論家葉石濤稱讚它是「一部民族史詩的風格,一卷本省人民悲歡離合多采多姿的敘事詩;闡釋民族和土地絕對不得割裂的思想」,最能展現本書的核心精神。

第一部《沉淪》著重反映1895年清政府割讓台灣,台灣同胞為抵抗日軍入侵而進行的奮勇鬥爭,這是台灣抗日運動的武裝鬥爭階段。小說著重描寫陸家子弟兵在陸家四世後裔陸仁勇的率領下慨然出征,與台灣各路義軍一起,用鮮血寫下的氣壯山河、保家衛國的悲壯史詩。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