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陳修園

陳修園(1766年-1823年),名念祖,字修園,一字良有,號慎修,清代醫學家。福建省長樂縣(今福建省長樂市)湄村人。

陳修園幼年喪父,家徒四壁,跟他祖父陳居廊學習。因為善於作對句,便露頭角。二十歲補諸生,兼從事醫學。後肄業於福州鰲峰書院,乾隆五十年(1792年)鄉試中舉,公車北上,次年未中進士,而留寓京師。當時刑部郎中伊雲林患中風症,不省人事,手足癱瘓,湯米不入口有十餘日,都門名醫均說不治。陳氏用兩大劑藥治癒,於是「名震一時,就診者無虛日」。他出任過知縣。好學精醫,在任直隸威縣知縣時,正值水災,疫病流行,他盡力救治,為當地百姓稱頌。後又治癒內閣大學士和珅之病,和珅誘其做太醫院使,他固辭不就,而託病回家。為普及醫學知識,他廣泛探索名醫著述,以「語語為中人所共曉」為原則進行注釋,編撰了淺顯易懂的通俗醫學著作共七十二種,對普及中醫醫學和提高中醫醫療水平有所貢獻。

作品總覽,總共1筆

時方妙用/ 國學古籍 /

《時方妙用》為清代醫家陳修園所著,刊于清嘉慶八年(1803)。全書共4卷,卷帙不繁,眉目清晰。該書先敘臨床望、聞、問、切四診要點,后在充分總結歷代醫家和作者本人臨證經驗的基礎上,就中風、噎膈、消渴、腳氣等42種臨床常見病證的病因病機、證候、治法方葯等進行了闡發。

全書內容理論聯繫實際,特別是書中所述的一些成方治法,為作者多年臨證經驗的總結,切實可用,療效較高。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