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策

作者:閃爍
國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十章 巨大成果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十章 巨大成果

可以說,共和國在伊拉克的行動,對中東地區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顯然,這就是共和國同時扶持敘利亞與伊拉克的目的。
因為共和國一直在幫助伊拉克擺脫伊朗的影響,而要讓伊拉克獨立強大,就得為其打造一支足夠強大的國防力量,所以裴承毅在巴格達的主要工作就是商討軍事問題,為伊拉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
中東問題歸根結底是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在生存空間上的矛盾,也是伊斯蘭教與天主教的矛盾。雖然在西方世界看來,讓猶太人回到誕生的地區,成立一個以猶太人為主的國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從根本上講,西方列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扶持以色列,是在為曾經犯下的過錯贖罪。道理非常簡單,猶太人已經離開中東地區2000年,如果不是因為英法等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奉行靖綏政策,縱容納粹,也就不會出現數百萬猶太人死於非命的慘劇。也就是說,西方國家為了贖罪,在沒有任何法理基礎的情況下,在阿拉伯人生活了上千年的土地上搞出了一個猶太人國家。不管西方國家提出的理由多麼正當,如同德國人再也不可能回到加里寧格勒一樣,西方國家沒有任何理由為了猶太人,而讓數以百萬計的阿拉伯人失去家園。事實上,中世紀時的耶路撒冷王國就是以色列的寫照。在天主教文明足夠強大的時候,以色列自然高枕無憂。可是沒有任何一種文明能夠長盛不衰,沒有根的以色列也就不可能永遠稱霸中東地區。
不管怎麼比,伊拉克在共和國的「盟國框架」中的地位都不低。
雖然在伊拉克戰爭的前10年,因為美國財大氣粗,真相還沒有暴露出來,所以包括共和國在內的幾乎所有國家都不敢指責美國,但是從2013年開始,隨著美國當局沒有按照承諾從伊拉克撤軍,加上大量秘密資料公佈於眾,越來越多的國家認清了美國的嘴臉,指責美國的聲音越來越大。
直到21世紀30年代中葉,即印度戰爭后,共和國才開始進軍伊拉克。
可以說,從一開始,西方世界主導的中東局勢就存在道義上的缺陷。
根據半島電視台在2042年底公布的一份資料,在2017年到2021年間,共和國出資數百億元,由軍情局出面聘請了大約400名軍事教官,為至少10萬名伊拉克游擊隊的戰士提供和_圖_書戰術培訓,並且通過伊朗,為伊拉克游擊隊提供了5000多枚單兵防空導彈、15000枚攜帶型反坦克導彈、50000挺機關槍、100000套單兵武器等大批武器裝備。雖然這些武器裝備通過伊朗軍隊與情報機構轉交給伊拉克游擊隊,讓伊朗得了人情,但是誰也不能否認這些武器裝備在伊拉克爭取獨立的戰爭中發揮的重大作用。半島電視台公布這份資料后,CNN電視台就在報道中提到,共和國用當年美國在阿富汗對付前蘇聯的辦法,幫助伊拉克游擊隊趕走了美軍。
事實上,拉攏伊拉克與疏遠伊朗就是硬幣的兩面。
問題是,阿拉伯的敵人不僅僅是得到西方世界支持的以色列。從某種意義上講,因為美國在2015年之前單獨稱霸世界20多年,迫於美國的淫|威,很多阿拉伯國家都不再把以色列當做頭號威脅,甚至公開承認了以色列。比如當年埃及為了奪回西奈半島,就在美國的撮合下與以色列修好,並且承認了以色列。所以在大部分阿拉伯國家看來,只要以色列沒有擴張的野心,就不是真正的威脅。同樣的道理,因為長期被西方新聞媒體妖魔化,所以很多阿拉伯國家都把伊朗當成了真正的威脅。別的不說,包括伊拉克在內的所有海灣沿岸國家都認為伊朗才是最大的威脅。
事實上,這裏存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雖然以21世紀20年代中期的情況來看,共和國完全有能力繞過伊朗,直接為伊拉克提供援助,幫助伊拉克走出困境,但是共和國沒有這麼做,而是繼續通過伊朗為伊拉克提供援助。根據一些西方新聞媒體的猜測,共和國把好處給了伊朗,不是不想控制伊拉克,而是沒有這個實力。更重要的是,共和國在20年代經歷了兩場大規模戰爭,即半島戰爭與日本戰爭,並且開始為印度戰爭做準備,所以在國力有限,且不能與美國翻臉的情況下,共和國有所選擇的放棄了伊拉克,不失為明智之策。
伊拉克戰爭就是一場為了控制石油資源的戰爭,一場赤|裸裸的侵略戰爭。
問題是,疏遠伊朗必須有個理由。
也就在這個時候,伊拉克開始疏遠伊朗,尋求獨立發展。
事實上,哪怕在伊朗戰爭期間,連沙特與科威特這些把伊朗視為頭號威脅的阿拉伯國家都迫於宗教因素,公開譴責美國https://m.hetubook.com.com製造戰端,共和國也沒有與伊朗走得很近,而是把俄羅斯頂在了前面。雖然這麼做的主要原因是要避免與美國直接對抗,因為當時共和國剛剛經歷了東海戰爭,而且正在為平定南海地區做準備,所以不大可能為了伊朗與美國鉚上,但是共和國對待伊朗的政策非常明確,即為伊朗提供一切可以用來對抗美國的便利條件,卻不與伊朗結盟。事實上,共和國一直沒有在與伊朗結盟的問題上挑明態度,甚至在伊朗申請加入集約集團的時候,共和國也在相仿設法的製造麻煩。
雖然CNN的報道沒有得到證實,但是其可信度非常高。
事實上,從伊拉克在中東戰爭中的表現就看得出來。作為一個剛剛在廢墟上站立起來的國家,伊拉克軍隊能在戰場上有如此好的表現,除了得到了共和國的支持之外,還與提前做好準備有很大的關係。別的不說,伊拉克軍隊的精悍編製體系就更加適合在土耳其東南山區作戰,而伊朗軍隊因為編製過於龐大,表現反而不如伊拉克軍隊。要知道,伊拉克軍隊進行現代化改編,就是2037年的事情。
實際上,裴承毅的擔心有點多餘。
要明白這其中的關係,就得從共和國的整體戰略入手。
眾所周知,中東是世界的「十字路口」,從中世紀開始,這裏就是各大帝國與世界列強的必爭之地。前面已經提到過,共和國要想走出周邊地區,由一個擁有世界影響力的超級大國變成一個擁有世界控制力的超級大國,就得在中東問題上做文章,而且得代替美國控制中東地區。中東戰爭爆發前,裴承毅提到了用「道義」抗衡「霸權」,從而取代美國。毫無疑問,共和國的領導人不可能看不到如此重要的問題。可以說,從2013年開始,也就是共和國開始在外交上譴責美國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的所作所為的時候,就已經在使用「道義」的力量了。在此之後,共和國的所有中東政策都與「道義」有關。選擇「道義」,不但是推陳出新,標榜共和國提倡的價值觀,而是對準了西方世界的死穴。
與敘利亞相比,因為擁有更多的資源與人口(2044年有大約4000萬人),所以伊拉克在共和國的中東戰略中擁有更高的地位。雖然在短期內,共和國仍然會以敘利亞為重,但是從長遠來看,伊拉克至少能夠獲和*圖*書得與敘利亞同等的地位。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東戰爭之後,伊朗與共和國矛盾不斷,就與共和國的「伊拉克政策」有直接關係。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伊朗找不到更好的靠山,內賈德要想推行經濟開放政策就得依靠共和國的投資,恐怕在中東戰爭之前,伊朗就會因為共和國支持伊拉克獨立發展而與共和國分道揚鑣。
前面就提到過,阿拉伯世界走向統一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完成民族統一的基礎實力。雖然不大可能通過戰爭來完成統一,但是要想把阿拉伯世界統一到一個政府之下,必須擁有一股足夠強的向心力,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得在阿拉伯世界中扶持一個足夠強大的國家,或者是國家聯盟。
雖然這是個還沒有落實的成果,但是比起後面的遭遇,這絕對是個了不起的成果。
正是如此,裴承毅在2044年3月份的中東之行的第二站就是巴格達。
當然,裴承毅沒有忘記另外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提出在伊拉克國防軍與敘利亞國防軍的基礎上,成立一支「阿拉伯聯盟軍事力量」,並且承諾為這支軍事力量提供非物資方面的各種援助。為了讓伊拉克當局能夠接受這個提議,裴承毅提出了分成幾個階段組建聯盟軍隊的辦法,比如首先由雙方各派遣一支旅級部隊組成一支「聯盟軍」,通過合作訓練與執行非戰鬥任務來促進相互了解,然後再穩步擴大規模,並且在相互交流的時候就成立聯合指揮部的事情進行談判。
因為與伊朗的特殊關係、中東地區的複雜局勢,所以共和國肯定不會與伊朗翻臉,甚至不會直接打壓伊朗。如此一來,要想讓阿拉伯國家相信共和國不會扶持伊朗,就得在某些關鍵問題上有所作為。
CNN的報道非常形象,也非常客觀。
問題是,共和國並沒因此入主伊拉克。
可以說,共和國一直支持伊拉克獨立發展,就是做給其他阿拉伯國家看,讓阿拉伯人相信,共和國才是阿拉伯世界的朋友。
設想一下,如果敘利亞能夠與伊拉克走到一起,即便不能合併為一個國家,只要能夠成立一個緊密的國家聯盟,也就是邦聯性質的國家集團,就能在阿拉伯國家中產生非常強大的號召力。至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比如是通過戰爭來完成統一,還是通過感召來完成統一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必須儘快讓這兩個阿和*圖*書拉伯國家走到一起,在共和國的幫助下成為阿拉伯世界的中心。
雖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將伊拉克戰爭當做「全球反恐戰爭」的一部分,但是事實就是事實,早就有證據證明,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伊拉克既沒有美國與英國情報機構宣稱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核武器、生物武器與化學武器),也沒有像美國當局後來宣稱的那樣,與基地等恐怖組織有往來。
毫無疑問,伊拉克就是「關鍵問題」。
這就如同製造戰爭一樣,總得想辦法找個理由。
總而言之,從一開始,共和國就沒有把伊朗當成真正的盟友。
因為要在「道義」上做文章,所以共和國必須與阿拉伯世界站在一起。
毫無疑問,這兩件事情肯定有內在聯繫。按照CIA在2043年初,也就是半島電視台為共和國拉攏伊拉克造勢之後不久透露給CNN的一份絕密資料,2037年左右,共和國就與伊拉克當局簽署了一份秘密協議,即在支持伊拉克擺脫伊朗控制的時候,幫助伊拉克完善國家基礎設施,並且以投資的方式幫助伊拉克實現工業化。作為回報,伊拉克不但會向共和國企業開放市場,還將在中東問題上全力支持共和國。
從這個時候開始,共和國開始有計劃的拉攏伊拉克。
中東戰爭之後,因為伊拉克不是戰區,沒有遭受戰火摧殘,所以共和國的援助以民間投資為主,其中就包括在伊拉克南部的巴士拉投資開發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與石油綜合處理工業園。在這個項目上,三堅集團、葉宏集團等多家共和國的超級跨國企業總共出資數千億元,其中第一批投資就達到了1500億元。一期工程在2044年底完工後,工業園每年能夠處理250億方天然氣(液化裝罐,然後從巴士拉與科威特的塞比耶堡啟運)、1.4億桶石油(相當於2億噸石油,主要就是按照化工企業的要求進行初步處理)。二期工程將在2050年完工後,除了天然氣的年處理能力提高到500億方之外(預計到時候共和國的天然氣年進口量將達到800億方),還將具備年產化肥7000萬噸的能力(預計到時候共和國的化肥年進口量將達到3000萬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泰國、越南等國還需要進口大約5500萬噸化肥),以及2500萬噸工業級化工原料(主要就是人工橡膠、合成塑和-圖-書料,而預計到時候共和國每年需要進口大約1500萬噸)的生產能力。三期工程將在2055年完工,工業園將具備完整的化工產業鏈條,除了繼續向共和國等市場輸出液化天然氣、化肥、化工原料等初級工業產品之外,還將輸出工業製成品,並且成為海灣與中東地區最主要的化工工業與加工工業基地。因為到時候從巴士拉到拉塔基亞,貫穿伊拉克、敘利亞與庫爾德斯坦的中東鐵路的擴容工程將全線完工,所以該工業園還將輻射到北非等阿拉伯地區。
如此一來,共和國與伊朗的關係肯定不可能過於親密。
在伊朗戰爭爆發前,共和國在伊拉克的投入非常有限,影響也不是很大。用當時共和國外交部長黃國巍的話來說,共和國在伊拉克以感情投入為主。也就是說,在美國獨霸伊拉克的時候,共和國最多為伊拉克提供一些人道主義援助,向伊拉克派遣醫療隊伍,幫助伊拉克進行戰後重建等等。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之前,共和國與伊拉克的關係就比較特殊,不然當年共和國也不會在安理會表決的時候投棄權票。海灣戰爭后,共和國一度想拉攏被西方世界集體封鎖與制裁的伊拉克,比如為伊拉克提供了大量人道主義援助,派遣工程隊伍去伊拉克撲滅油田大火等等。問題是,來自得克薩斯州(美國的產油大州,也是美國石油企業最集中的州)的布希家族壓根沒有打算放過薩達姆,所以海灣戰爭結束后10多年,隨著紐約雙子塔在航空煤油點起的漫天黑煙中倒下,美國大兵再次殺入兩河流域,用一次漂亮至極的閃電戰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並且找到了藏在地下室里的薩達姆、最終將這位中東地區與阿拉伯世界中的鐵腕政治家送上了絞刑架。伊拉克也從此進入了一個血與火交織的時代,一個由英雄創造歷史的時代。
直到伊朗戰爭爆發,共和國才在伊拉克問題上與美國正面對抗。
一項持續了30多年的政策,也該結出果實了。
因為伊拉克與敘利亞的軍隊已經在中東戰爭中合作過,而且在停火后,伊拉克還派遣軍隊參加了敘利亞北部地區的救災行動,所以伊拉克當局對成立聯合軍的提議很有興趣,加上共和國願意提供幫助,伊拉克當局更加不會拒絕了。因為已經在大馬士革得到了敘利亞當局的肯定答覆,所以裴承毅在巴格達取得了阿拉伯6國之行的第一個成果。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