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策

作者:閃爍
國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十章 第一軍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十章 第一軍

如此一來,很多人都認為,這等於回到了老路上,只是換了個稱呼而已。
用外界的評論來說,共和國軍隊在堅持了數十年的進攻戰術之後,終於回到了攻守平衡的道路上來。
眾所周知,地面戰鬥單位就是共和國陸軍在第三次軍事改革中採取的具體行動,而且在中東戰爭期間收到了顯著效果。根據共和國陸軍做的評估,如果沒有這次改革,而是用印度戰爭時期的編製去打中東戰爭,至少需要動用75萬兵力。也就是說,即便沒有因為第三次軍事改革而縮編,共和國陸軍也要在戰爭期間擴充兵力,根本不可能用8個戰鬥單位、大約16萬地面部隊挫敗數十萬美軍。
按照21世紀的標準,即便是地面主戰裝備,其平均服役時間也在20年以上,一些價值昂貴的主戰裝備,比如主戰坦克,平均服役時間更是長達30年以上。比如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發的M1系列主戰坦克,直到2020年仍然是美軍主力。由此衡量,持續20年的戰略轉型確實過於局促。
單就戰鬥力而論,共和國陸軍絕對是世界第一。
中東戰爭之後,未來陸軍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前面提到,美國就是在這個時候提出了「攻守平衡」的陸軍轉型思想。暫且不論美國的觀點是否正確,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共和國陸軍並沒急著提出改革計劃,甚至沒有出現新的戰術體系。在很多人看來,共和國陸軍受戰爭與軍事改革雙重限制,在共和國的總體戰略又擴張轉為收縮的前提條件下,陸軍改革自然無從談起。
雖然有足夠的情報證明,中東戰爭之後,美國陸軍得到高度重視,改革的步伐甚至一度走在了共和國陸軍的前面,但是每個共和國陸軍軍人都有信心,在下一場戰爭中戰勝最強大的對手。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一次戰略轉型只持續了20年,顯得過於倉促。
根據新的編製體系,在保留戰鬥單位的條件下,對戰鬥單位的性質做明確劃分,即針對不同的作戰用途,確定不同的戰鬥編製。比如守衛本土的戰鬥單位均得到加強,成為名副其實的重裝甲部隊;駐紮在本土、卻以對外行動為主的戰鬥單位遭到精簡,戰略機動能力進一步提升,成為貨真價實的戰略反應力量;駐紮在海外的部隊則根據實際情況,對編製進行具體調整,比如駐紮在https://m.hetubook.com.com那霸的戰鬥單位更擅長兩棲作戰,駐紮在柬埔寨的戰鬥單位則更加擅長戰術突擊作戰與叢林作戰,駐紮在南亞的戰鬥單位則更加擅長長途奔襲。總而言之,面對不同的戰場與不同的敵人,具備不同的作戰能力。
拿重裝甲部隊來說,如果完全按照陸軍制訂的戰術標準,主戰坦克的戰鬥質量將超過45噸,從而失去戰術空運能力,或者只能在拆解之後才能用戰術運輸機空運,從而使部隊的機動能力大受影響。更重要的是,45噸的主戰坦克要比30噸的主戰坦克貴得多,平均採購價格高出了大約40%,如果考慮到維護、保養等等,長期裝備費用將高出50%以上,從而使軍隊難以承受。
當然,裴承毅也對共和國陸軍充滿信心。
問題是,戰鬥單位並非盡善盡美,
必須承認,特事特辦也是迫不得已。
問題是,落到細節上,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問題是,2035年之後的軍備發展速度比21世紀初快了許多。
由此看得出來,從2050年開始的陸軍編製改革的一大特點就是再次提高了地面部隊的靈活性。這也正是現代戰爭的一大特點,即在高強度的對抗中,部隊的靈活性往往決定了實戰表現。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東戰爭,用美國陸軍在戰後做的總結來說,在投入了30多萬地面部隊,加上以色列與土耳其的上百萬地面部隊,也沒有能夠戰勝僅有16萬的共和國陸軍,最大的問題就是美國陸軍過於死板。雖然這一評判有失偏頗,比如美以土聯軍要面對的不但是16萬共和國陸軍,還有敘利亞、伊拉克與伊朗的上百萬大軍,如果沒有這三個國家的地面部隊,共和國陸軍也不可能擊敗如此多的敵人,但是從根本上講,美國陸軍的評價正中要害,即數十年沒有打過大仗的美國陸軍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與共和國陸軍這樣的一流對手交戰,從一開始就死板守舊,喪失了主動權,因為沒有靈活性可言,所以直到戰爭結束也未能奪回主動權。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舉足輕重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這不是名義上的第一,而是貨真價實的第一。
2047年的時候,隨著顏靖宇將國防工作全權委託給出任安全副總理的裴承毅,共和國陸軍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當年年底,裴和圖書承毅就在陸軍高級將領會議上,以國防部長與陸軍現役上將的身份宣布,將根據新的戰術體系進行改編。因為新的戰術體系在當時還沒有得到確定,所以首先進行前期準備工作,直到2050年,陸軍改編才正式開始。
當然,共和國陸軍也不例外。
由此可見,共和國陸軍沒有放棄進攻,而是強調了防禦的重要性。
正是如此,從2050年到2054年,共和國陸軍的改編工作進行得並不順利。用袁晨皓的話來說,在這5年間,陸軍的改編工作一直在按部就班的進行。直到2055年,陸軍改編工作才提速。到2057年初,僅僅1年半的時間內,10個戰鬥單位的裝備就全部到位,而且幾個主力戰鬥單位還得到了額外照顧,比如第十戰鬥單位的裝備就超編了20%,為後來擴充兵力打下了基礎。按照計劃,最遲到2057年底,10個預備戰鬥單位的裝備也將到位,而且都將按照戰鬥單位的標準配備。
問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不僅僅是陸軍。
因為第三次軍事改革是在戰略態勢大轉變的背景下進行的,即共和國由戰略擴張轉為戰略收縮,所以陸軍轉型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即針對中等國家的地區戰爭,或者與大國的有限局部戰爭為主,並不要求打贏世界大戰。如果從2035年算起,到2055年,剛好維持了20年。
暫且不論這一戰術體系是否得當,該體系對陸軍發展造成的影響就不可低估。
事實上,早在中東戰爭之前,共和國陸軍就有了改革思潮。
比如在2055年的時候,共和國陸軍仍然只有10個戰鬥單位與10個預備戰鬥單位,主力部隊的總兵力僅為30萬(預備戰鬥單位僅有半數兵員),主戰武器卻足以武裝55萬作戰部隊。也就是說,戰爭爆發后,共和國陸軍能夠在不對主戰部隊造成嚴重影響的情況下,將部隊規模擴充近一倍。
相對而言,對共和國戰爭準備影響最大的還是軍隊換裝,也就是武器裝備。
當然,新的編製體系必須建立在龐大的物質基礎之上。仍然以第十戰鬥單位為例,按照陸軍制訂的作戰守則,即便在和平時期,也得按照最高標準為第十戰鬥單位提供全套武器裝備,也就是說,要為10輛主戰平台提供7套主戰坦克配件與7套步兵戰車配件,即配件的數量為主戰平和*圖*書台的140%。如此一來,裝備開支自然非常驚人。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共和國陸軍提出了「均衡戰術」。
判斷一個國家的基本軍事戰略,就得看一個國家的陸軍。
從戰術層面考慮,共和國陸軍繼續加強優勢,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前面已經提到,在軍隊全面換裝之前,以裴承毅為首的共和國軍人花了好幾年來研究未來戰爭,重點探究大戰略。說準確一點,就是在未來戰爭中,共和國軍隊是以攻取勝還是以守取勝。
在很多人看來,2050年的改變,幾乎是2037年改編的逆向版。
拿美國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90年代初,因為直接對手是擁有強大裝甲力量的蘇聯紅軍,而美國的優勢是強大的戰略空軍與世界第一的全球海軍,所以美國陸軍選擇了防禦戰略。比如在此階段,美國的主戰坦克就要比同時代的蘇聯主戰坦克大一圈,具有更強的生存能力,卻缺乏機動性。到21世紀初,美國獨霸全球,國勢更是如日中天,在全球範圍內都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對手,所以美國陸軍放棄了傳統戰略,轉而祭起了進攻大旗,在數場戰爭中均以攻代守,打了好幾場漂亮仗,其中以伊拉克戰爭最具代表性。在此期間,美國陸軍率先走上了輕型化道路,眾多缺乏戰略機動能力的重型裝備遭到淘汰。2017年的伊朗戰爭算得上是美國陸軍再次轉型的轉折點,因為輕型化陸軍無法適應嚴酷的地面戰鬥,美軍在伊朗戰場上一敗塗地,所以在此之後,美國陸軍再次選擇了戰略防禦,提高了對重型裝備的重視程度。而在此時期,美國的國力正在走下坡路,國際地位也大不如前,美國陸軍轉型成為美國轉型的縮影。直到2035年的印度戰爭,隨著大蕭條的餘波逐漸散去,全球經濟開始回暖,加上共和國在印度戰爭中的出彩表現,美國再次走上了爭霸道路,其基本戰略由守轉攻。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美國陸軍的基本戰略也轉向進攻,並且在數年之內裝備了一大批以戰略機動能力見長的主戰武器,不然美國陸軍也無法在2041年的時候,在中東戰場上向共和國陸軍叫板。中東戰爭之後,美國陸軍率先提出了「攻守平衡」戰略,即在高度重視部隊戰略機動性的同時,著重提高主戰裝備的戰場生存能力,致力打造一支進可攻、退可守的均衡https://m•hetubook•com•com陸軍。眾所周知,中東戰爭之後,共和國與美國形成了新的戰略平衡,兩個超級大國都難以在短期內擊敗對手,戰略均勢已經形成,
按照楊少勇的報告,到2057年底,隨著改編換裝全面到位,共和國陸軍的戰鬥力將達到新的高度。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戰爭初期,通過動員退役軍人,陸軍的主戰兵力能夠在10天之內由30萬擴充到60萬(10個戰鬥單位全部超額編製),組建10個主力戰鬥單位與10個普通戰鬥單位。如此一來,共和國陸軍能夠同時應付兩個方向上的大規模地面戰鬥,並且在其中一個方向上主攻。如果同時在3個方向上作戰,在完成第一階段戰爭動員,即開戰後2個月,陸軍就能在至少1個方向上奪取主動權。
總而言之,有錢好辦事。
正是如此,50年代的大換裝具有鮮明特徵。
與美國陸軍的「攻守平衡」相比,共和國陸軍的「均衡戰術」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即以建立一支進可攻、退可守的地面部隊為目標,通過研製新式武器裝備,實現打贏世界大戰的最終目的。
轉型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共和國陸軍。
由此可見,到2050年的時候,隨著新一代主戰裝備進入正式研製階段,共和國陸軍必須確定新的戰術指標,也就得為總體戰略下個定論。
雖然現代戰爭中的技術特點越來越明確,非接觸性戰鬥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就連陸軍都將視距外打擊放在了首位,但是在大規模戰爭中,陸軍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仍然是「第一軍」。中東戰爭就已證明,不管戰爭發展到什麼形態,在人類還不能離開大地的情況下,陸軍仍然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力量。更重要的是,陸軍的形態,往往決定了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形態。原因非常簡單,陸軍是一支攻防兼備的力量,與其他軍兵種有顯著區別,比如海軍是戰略防禦性軍種、空軍與天軍是戰略進攻性軍種,而陸軍則因不同的形態,具備不同的性質。
美國陸軍的發展規律也相差不大,即大部分裝備的服役周期只有20年。
問題就在這裏,新的編製體系,需要更多的投入。
如果僅看表面現象,確實很容易迷惑,讓人覺得只是將以往野戰軍的稱呼換成了戰鬥單位。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發現,這絕對不是換個稱呼那麼簡單的事情。與以往的https://m.hetubook.com.com野戰軍相比,新的戰鬥單位最大的特點就是編製上的靈活性。拿第十戰鬥單位來說,雖然名義上是共和國陸軍頭號戰略機動部隊,性質類似於以往的77軍,編製上也與77軍相當,即在確保部隊戰略機動能力的前提條件下,盡量提高部隊的獨立作戰能力與持續作戰能力。但是第十戰鬥單位並不是一支一成不變的作戰力量,哪怕是其主戰裝備,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隨時進行調整。比如將主戰平台按照攻堅戰的標準配備,即增加主戰坦克的數量,減少步兵戰車的數量,第十戰鬥單位就是一支貨真價實的重裝甲部隊,能夠承擔任何性質的攻堅任務,而且不會比其他戰鬥單位差。當然,這麼做的話,肯定需要一些時間,更需要物質基礎,比如必須為其提供的改裝套間等等。其他戰鬥單位也不例外,均可在必要的情況下,通過調整裝備編製來改變作戰性質。按照共和國陸軍在2055年制訂的作戰守則,在儲備充足時,任何戰鬥單位都應該具備在24小時之內完成改編的能力。
以共和國的裝備發展規律來看,陸軍大部分主戰平台的服役周期只有20年。比如在印度戰爭中大顯神威的DZ-31系列主戰坦克與DB-30步兵戰車到2050年前後就面臨性能落後的尷尬處境,並且從2055年開始,陸續被新的主戰平台取代。由此計算,這兩種主戰平台的平均服役周期也就只有20年。
由此可見,陸軍的發展規律,實際上就是國家實力的縮影。
當然,實際情況遠沒有這麼簡單。
由此可見,共和國陸軍已經脫胎換骨,絕對是名副其實的鐵軍。
2057年之前,也就是楊少勇等人調入國防部之前,軍隊換裝的事情一直由裴承毅親自負責,具體工作則由後勤處負責。雖然沒人否認裴承毅在這件事情上的貢獻,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作為國家副元首,裴承毅不可能事無巨細,什麼都要過問。事實也確實如此,到楊少勇接手的時候,裴承毅只制訂了總體換裝計劃。萬幸的是,特殊時期、特別處理,在裴承毅的安排下,換裝工作在2055年之前就開始了,部分換裝工作甚至走在了計劃的前面,並沒完全按照規矩辦事。
這麼做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迅速擴軍。
不管怎麼說,裴承毅是前陸軍上將,而且是共和國開國元勛之後,最接近大將的陸軍上將。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