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策

作者:閃爍
國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十一章 新戰術思想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十一章 新戰術思想

按照CNN的報道,共和國海軍的「綜合海上基地」項目在2042年就立項了,雖然一直處於開發階段,遲遲沒有按照軍備標準進行建造,但是在10多年內,共和國海軍每年都能獲得一筆金額不低於150億元的特別開發經費,其中近三分之一用在了該項目上,所以該項目才能在2055年以最快的速度由開發轉為建造。
事實上,也沒有必要完全公開。
說明白一點,海軍不再是進攻力量,而是支援力量。
事實上,共和國與美國在海軍改革上均未冒進,而是在確保航母戰鬥群的基礎上,穩步推進改革。
問題是,海軍的重要性誰也不能否認。
說直接點,在新的戰術體系下,傳統意義上的海軍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相對而言,美國海軍的處境更為艱難。
到21世紀50年代,海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由此可見,海軍擴軍與備戰的關鍵不是建造了多少戰艦,而是在新的戰術思想上做出了多大努力。當然,既然是備戰,自然少不了基層動員。與其他軍工企業一樣,具備建造軍用艦艇能力的造船廠從2050年就開始擴大規模,提前建設大型船台,培養技術工人,以便在戰時迅速擴大產能。
同樣的,美國海軍沒有搶先發展類似的海上力量,也與生存問題有直接關係。
換個角度來看,美國需要一支更加強大的海軍。
按照五角大樓在2050年提交給白宮的一份秘密報告中提到的相關內容,美國要想維護全球霸權地位,海軍規模至少得是共和國的1.5倍。雖然這一論斷沒有多少憑據,顯得過於武斷,但是幾乎所有美國人都認為,只有一支比敵人更加強大的海軍,才能捍衛美國的根本利益。
可以說,共和國海軍稱霸海洋的時候,也就是共和國贏得大戰勝利,稱霸全球的時候。
總而言之,海軍備戰更重視長遠建設,而不是一時功利。
可以說,這也是適應現實的發展方向。眾所周知,即便沒有天軍,隨著空軍的戰術打擊範圍逐步擴大,在戰術戰鬥機的作戰半徑都向5000千米看齊的時候,以航母為核心的海軍艦隊的存在價值必然大大降低。如果算上幾乎具備全球作戰能力的天軍,海軍艦隊在打擊任務中的地位更加不保。
因為這一計劃關係到了海軍的未來發展方向,所以其具體內容沒www.hetubook.com.com有完全公開。
早在2050年,共和國就在國防藍皮書中提到,21世紀下半葉的海軍,除了肩負起維護航運,應付非傳統安全威脅之外,在大規模戰爭中,海軍主要為其他進攻性軍兵種提供前進基地與部署平台。
所謂的「綜合海上基地」,實際上就是擴大版的「海上基地」。
換個角度看,共和國與美國簽署了《斯德哥爾摩協議》,表明兩國都接受了新思想。
與在中東戰爭期間初露崢嶸的「海上基地」相比,「綜合海上基地」最大的特點就是規模大得多,由此帶來的好處就是作戰能力更加全面。按照CNN報道,「綜合海上基地」採用了靈活搭建的設計方式,即除了核心部件之外,可以根據作戰需要,以及所在海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組件規模,由此來決定基地的綜合能力。在最大戰力狀態下,整個基地由上百組件,也就是上百艘模塊化運輸船組成,總噸位超過1000萬噸,不但能夠支持任何性質的航空力量,還能為空天戰機提供支持,並且為3個戰鬥單位的6萬地面部隊提供支持,成為名副其實的海上軍事基地。在最低標準下,基地也有十多個組件,總噸位超過100萬噸,除了機動性能之外,其他作戰能力均超過「重慶」級航母。當然,「綜合海上基地」也並非盡善盡美,其最大的問題就是生存能力非常糟糕。為了避免受到《斯德哥爾摩協議》限制,「綜合海上基地」中,只有承擔全部電力供應的核心組件按軍用標準建造,其他組件均按照民用標準建造。加上不佳的機動性,「綜合海上基地」的生存能力遠不如戰艦,甚至比不上一些輔助類艦艇。
由此產生了兩個問題,一是海軍擴軍不易,二是海軍擴軍敏感。
問題是,不管是空軍、還是天軍,都需要將基地建立在地面上,或者說,人類的生產生活還離不開大地。如此一來,全面戰爭中,佔領敵國領土仍然是奪取勝利的必要手段。受此影響,進攻力量就有兩層含義,一是火力投送,二是兵力投送。
由此可見,海軍改革來得並不輕鬆。
問題是,美國當局沒有理由讓共和國只建造250萬噸戰艦。
用胡荊安的報告來說,共和國不可能在2年之內戰勝美國,也就不用指望海軍能在2年之內奪取制海權和圖書
海軍最特殊的地方,就是擴軍的敏感性。眾所周知,《斯德哥爾摩協議》以戰艦的總噸位來限制各國海軍規模,就是切中了海軍的要害。沒有戰艦,海軍將一事無成,而建造戰艦所需的時間遠遠超過了武裝地面部隊。
雖然這話有點直接,但是正好說明了問題。
明白這層道理,也就不難明白,共和國與美國為什麼能夠接受一份對海軍建設做出了嚴厲限制的常規軍控條約了。
以共和國海軍為例,1艘「重慶」級航母的標準排水量就高達15萬噸,組成航母戰鬥群至少需要1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1艘攻擊潛艇、1艘快速戰鬥支援艦與1艘快速綜合補給艦。照此計算,1支最低標準的航母戰鬥群的戰艦總噸位將近25萬噸。換句話說,共和國海軍最多只能擁有15支航母戰鬥群。因為航母戰鬥群只是海軍的核心力量,而不是海軍的全部,一支強大的海軍中,還必須包括兩棲突擊艦隊、以及多支護航艦隊,即便可以將部分護航戰艦的噸位控制在1500噸以下,而且在平時不添加全套武備,以此避開約束,共和國海軍也最多只能將戰艦總噸位的一半用來打造航母戰鬥群。換句話說,共和國海軍最多只能擁有7支以「重慶」級為核心的航母戰鬥群。受此影響,「重慶」級航母與前2級航母一樣,僅僅建造了3艘。正是如此,共和國海軍才保留了3艘「上海」級與3艘「北京」級航母,將航母戰鬥群的數量維持在9支。當然,隨著3支「重慶」級航母戰鬥群服役,加上對「上海」級與「北京」級的現代化改進,與2041年時相比,共和國海軍的戰鬥力提高了將近1倍。
事實上,這也是共和國遲遲不肯將「綜合海上基地」由圖紙變成實物的根本原因。
如此艱難的處境,讓共和國與美國海軍不得不在適當的情況下,加快新式戰術思想的實踐步伐。說直接一點,就是在戰爭爆發前,適當打造新的海上力量。
正是如此,《斯德哥爾摩協議》的談判工作才拖了10多年。
以2050年之後的情況來看,即便共和國的國防開支一漲再漲,增幅連續數年都在15%左右,但是受前期起點太低影響,實際軍費仍然不夠支出。更重要的是,擴軍本來就是無底洞,再多軍費也滿足不了軍隊的需求。換句話說,如果海軍也和-圖-書跟著擴軍,拋起造艦競賽,恐怕共和國早就因國力透支而倒下來。正是因為海軍沒有跟著大規模擴軍,所以陸軍才能在戰爭爆發前全面換裝,為大戰做好準備。
正是如此,即便在處境極為艱難的時候,美國都沒有放鬆海軍建設。
比如按照2050年前後的水準,建造一艘「重慶」級航母至少需要7年、即便以戰時標準建造,提前預定各種零配件,也需要2年才能完成平台建造,然後需要1年才能形成戰鬥力。受建造流程等因素限制,除了小型艦艇與不按軍用標準建造的輔助艦艇之外,其餘戰艦的戰時建造周期均在2年左右,最短不會低於1年,最長不會超過3年。與之相比,如果完全按照戰時標準,共和國的軍工廠能在1個月內生產出3個戰鬥單位的主戰裝備,其總噸位相當於20萬噸,即超過了1艘「重慶」級航母。由此可見,海軍裝備的建造周期遠遠超過了陸軍裝備的製造周期。
問題是,海軍戰術思想變革所承擔的風險遠遠超過了陸軍。從歷史上看,沒有一次海軍戰術思想變革是在沒有任何實戰基礎上進行的。換句話說,海軍變革幾乎全部在戰爭期間進行,均有實戰依據。拿最近的一次變革來說,即航母取代戰列艦、艦載航空兵取代堅甲重炮,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完成的,而在此之前,就算美日英等國的海軍將領都認識到航母將在下一場海戰中全面取代戰列艦,成為海上霸主,可3個海上強國均沒有放棄戰列艦,而是在首先確保主力艦隊的情況下,試探性的建造航母,直到戰爭爆發,且航母的戰鬥力得到證實之後,才將重點放在了航母上。即便如此,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美日英三國都沒有放棄戰列艦的建造工作,而且最後一艘戰列艦直到二戰結束40多年之後,才從美國海軍正式退役。
更重要的是,《斯德哥爾摩協議》只對傳統意義上的海軍做了限制,卻沒有對未來海軍做出限制。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該協議沒有對戰艦之外的輔助艦艇,也就是那些在未來海戰中具有決定性價值的海上平台做出任何限制。
按照《斯德哥爾摩協議》的規定,共和國可以擁有與美國同等規模的海軍,即共和國與美國海軍的戰艦總噸位均為375萬噸(最初規定為250萬噸,因為美國海軍的總規模已經和*圖*書超過了250萬噸,所以在經過多次補充談判之後,將上限提高到了375萬噸)。看上去,這個標準非常高,可實際上根本算不了什麼。
不管怎麼說,共和國是《斯德哥爾摩協議》締約國,常規軍備受其他締約國監視,而海軍戰艦又無法像陸軍裝備那樣,建造好之後就封存起來,以免落下口實。也就是說,除非共和國單方面撕毀協議,不然就無法像陸軍那樣,提前進行擴軍。毋庸置疑,單方面撕毀協議的代價過於巨大。暫且不提這會對世界格局產生多大影響,由此背上主動製造戰爭的罵名就足以讓共和國的領導人三思了。正是如此,在陸軍的啊規模擴充軍備的時候,共和國海軍反而沒有什麼動靜。
由此可見,海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那就是充當兵力投送基地。
雖然在空天軍(共和國空軍與天軍合併之後,只保留了天軍,空軍正式撤編,而美國將空軍與天軍合併之後,保留了空軍,將天軍撤編)大行其道的時代,海軍的地位也非常尷尬,早就有人提出了「海軍無用論」,認為海軍應該像空軍一樣,被歷史淘汰。但是兩個超級大國均沒有動海軍的主意,只是在軍種性質、即作戰用途上做了調整。
2055年,共和國海軍就獲得了一筆總額7500億元的特別採購費用(其中5000億元在國防預算之中,另外2500億元在當年年底追加),用來開發採購3套「綜合海上基地」,以彌補略顯不足的海上戰鬥力與軍事投送能力。
可以說,整個談判中,最艱難的部分就是海軍軍控。後來,將海軍戰艦噸位由250萬噸提高到375萬噸,也是美國的主張,而且是以美國要挾退出協議,使《倫敦條約》第三階段削減工作泡湯為要挾產生的結果。
正是不易,才顯敏感。
當然,共和國海軍與美國海軍的日子都不好過,面臨的問題也差不多。
與陸軍相比,海軍的情況要複雜一些,但是大體上相差不大。
換個角度看,這也成就了共和國陸軍。
毋庸置疑,在火力投送方面,空天軍的優勢無與倫比。即便在戰術層面上,陸軍的遠程炮兵也比海軍艦隊更有效率。問題是,不管是美國、還是共和國,都沒有足夠的外海軍事基地。比如在大西洋上,共和國只在阿根廷與奈及利亞有幾處軍事基地,而且與本土的航線里程均接近2萬千米,和_圖_書很難在戰時確保其安全。同樣的,在印度洋上,除了澳大利亞西部地區的幾座軍事基地之外,美國就只有迪戈加西亞海空軍基地可以利用,而這座基地距離共和國的生命航線非常近,肯定是共和國的必爭之地。
如此一來,在共和國繼續保持9支航母戰鬥群的情況下,美國海軍至少需要保持12支航母戰鬥群,才能向國人交代。雖然為了提高航母戰鬥群的戰鬥力,美國海軍一再削減其他艦艇,比如將兩棲突擊艦隊的數量削減1半,將支援輔助艦艇的數量削減三分之一,從而使艦艇總噸位的三分之二都用在了航母戰鬥群上。但是按照前面的計算,美國海軍最多只能擁有3艘新式航母,其餘9艘航母均為2040年之前建造的老式航母。也就是說,即便美國海軍在2055年之後保留了12支航母戰鬥群,其實際戰鬥力仍然不會比共和國海軍高多少,雙方基本上在同一起跑線上。
從實際情況出發,美國對海權的需求遠遠超過了共和國。從總體戰略來看,共和國的海洋戰略基本上是「西攻東守」,即竭力確保印度洋的霸權,在西太平洋上以防禦為主。原因非常簡單,共和國的主要盟國都在印度洋周邊地區,集中分佈在東南亞、南亞、海灣、中東與東非等地。更重要的是,共和國所需的主要資源中,將近80%需要經過印度洋。即便進軍南大西洋,也可以走印度洋航線,而不是太平洋航線。因此,共和國海軍的首要任務就是確保印度洋的海權,而在西太平洋上,只需要守住由琉球群島構成的外圍防線,保證本土不受到直接攻擊就足夠了。受實際情況約束,美國海軍必須兩面開弓。西面,美國海軍必須全力進軍西太平洋,保護日本、菲律賓與澳大利亞,特別是確保菲律賓的安全。東面,美國海軍也不能鬆懈,除了必須全力保證連接英國的北大西洋航線之外,還要為進軍地中海、登陸非洲大陸、掃蕩南大西洋做準備。更重要的是,美國要想在世界大戰中擊敗共和國,就得充分利用澳大利亞這顆棋子,而利用澳大利亞的最好辦法就是以澳大利亞為基地,挑戰共和國在印度洋地區的霸權。也就是說,美國海軍需要以澳大利亞為根據地,進軍印度洋。由此可見,共和國海軍只需要在一條半戰線上作戰,美國海軍卻需要在三條戰線上作戰,雙方的處境可想而知。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