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策

作者:閃爍
國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八十九章 雅浦海戰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八十九章 雅浦海戰

就在僅僅2分鐘前,美軍第51艦隊就遭到了集束子母彈的覆蓋式打擊,8艘主力艦全部遭到重創,不但航行速度迅速降低到30節以下,還因為電子設備、通信設備、部分火力單元的控制系統受損而導致6艘主力艦完全喪失戰鬥力,2艘部分喪失戰鬥力。貌似強大的第51艦隊幾乎在一瞬間喪失了作戰能力!
由此可見,即便不計算近失彈,命中率都接近20%。也就是說,在對付靜止目標的時候,「秦」級上的大口徑電磁炮的命中率非常高。如果算上近失彈的話,命中率更是在40%以上,達到了大口徑電磁炮的平均水平。
有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共和國海軍的傳統,即下手狠毒。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在這輪炮擊中,8艘「長灘」級主力艦總共挨了11枚炮彈,即平均命中率達到了1.5%以上,大約是第二輪炮擊的2倍,算上近失彈的華,平均命中率則在4%左右。
從充分利用彈藥的角度出發,還得考慮在未擊中目標的情況下,如何讓炮彈對目標構成威脅。事實上,從作用原理來看,因為海水為液體,而液體的可壓縮性非常差,是衝擊波的理想介質,所以就算沒有命中目標,而是在目標附近爆炸,也能夠對目標產生破壞,而要使破壞效果最大化,就得把爆炸產生的能量集中在目標的方向上。
問題是,第一主力艦隊仍然沒有善罷甘休。
事實上,任何一支海軍都有這樣的傳統。不管怎麼說,只有沉到海底的敵艦,才是沒有威脅的敵艦。
問題是,以當時的情況,如果單純是「心狠手辣」,第一主力艦隊就應該炮擊第51艦隊里的護航戰艦,而不是8艘註定要沉沒的主力艦。也就是說,第一主力艦隊再次炮擊第51艦隊的主力艦,肯定有別的原因。
從理論上講,在不考慮制導炮彈的情況下,炮戰打的就是概率。
受此影響,第一主力艦隊的8艘「秦」級主力艦才進行了第三輪炮擊。
由此可見,900千克級穿甲彈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非制導彈藥。
因為僅僅在數天之後,塞班島上的共和國陸戰隊就在航空兵與火力支援艦隊的支持下登上了提尼安島,而共和國海軍還趁此機會重點打擊了關島,所以美國當局的虛假宣傳很快就露了老底。
這裏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有效的探測手段。
對標準排水量為65000噸的戰艦來說,5%的份額相當於3250噸,而正常情況下,標準排水量為15萬噸的超級航母上,專門用來提高裝甲防護能力的系統也不到5000噸,由此可見,3250噸的防護質量具有多麼重大的意義。事實上,「秦」級用來提高防護水平與生存能力的系統絕對不止這麼點,其中僅與提高生存能力、特別是在遭到打擊后的持續作戰能力的備份系統就佔到了戰艦排水量的7%,即大約4500噸。從很大的意義上講,「秦」級最重視的不是如何防止被炮彈打穿,而是如何做到被炮彈打穿之後還能繼續作戰,而且儘可能的保存戰鬥力。
從實際情況出發,產生決定作用的肯定是「秦」級的被動防禦系統。
正是如此,在遭到第二輪炮擊之後,第51艦隊的8艘主力艦不但沒有1艘戰沉,還沒有1艘喪失航行能力,仍然在向南轉向。
由上可見,一種先進的引信,絕對是炮彈威力的倍增器。
第四輪炮擊僅僅持續了10秒鐘。
與100多年前的海上炮戰相比,21世紀50年代的炮戰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多出了很多高科技手段。
由此可見,第一主力艦隊主動撤退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無法繼續作戰。
雖然這種探測手段並不精確,即無法準確測出炮彈的飛行速度與飛行方向,但是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卻能夠起到早期預警的作用,讓艦隊有足夠的時間開啟雷達。具體實施時出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太空垃圾的干擾作用。換句話說,要從成千上萬(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已探明直徑超過10厘米的太空垃圾超過2000萬個,而在大戰期間,受交戰雙方攻擊太空設施的影響,這個數字至少增加了2倍,即尺寸與電磁炮炮彈相當的太空垃圾數量在6000萬個以上)的具有相似飛行軌跡的太空垃圾中找出幾個、幾十個、乃至幾百個真具有威脅的真目標,即便算不上大海撈針,龐大的數據計算量也能讓世界上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無能為力。
相對而言,粒子束武器也不太理想。除了攔截距離偏短的問題之外,粒子束武器對集束子母彈的破壞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改進彈體結構,比如將子彈藥沿母彈的中心軸勻稱排列,並且分為前後幾層,就能將粒子束和_圖_書武器的破壞降到最低,即只有部分子彈藥因為結構遭到破壞而無法對戰艦構成威脅,大部分子彈藥仍然具有殺傷力,而且攻擊過程不會受到影響。
雖然有人把第一主力艦隊迅速撤退與近在咫尺的空中威脅聯繫了起來,甚至還有人認為這與第51艦隊護航戰艦的對海打擊能力有關,畢竟美軍的攻擊機群肯定會迅速趕來,而第51艦隊里的30多艘護航戰艦上有上千枚重型反艦導彈與具備對海攻擊能力的遠程巡航導彈,這些都能對第一主力艦隊構成巨大威脅,但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海南島」號與「台灣島」號海上基地就在附近,而且都部署了數百架制空戰鬥機,所以美國海軍的航空兵很難對第一主力艦隊過程威脅,而第51艦隊護航戰艦的首要任務是保護主力艦,而不是代替主力艦與第一主力艦隊決戰,也就沒有理由在主力艦遭到毀滅性打擊之後,留下來任第一主力艦隊宰割。
雖然從理論上講,攔截已經進入彈道末段的電磁炮炮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對於飛行速度超過20馬赫的電磁炮炮彈來說,從高度大約80千米的電離層底部到海平面,也就是10多秒的事情,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從發現到擊落的整個攔截過程,絕非容易的事情。但是實際操作中,特別是在對付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炮彈時,這10多秒的時間仍然顯得比較充足。
當然,第三輪炮擊的命中率能夠提高,與8艘「長灘」級主力艦遭到重創,不但航行速度一下降到12節以內、連轉向機動都變得不太靈活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第二輪炮擊取得的戰果,也就不會有第三輪炮擊的結果。
共和國海軍的900千克級穿甲彈使用的就是一種「智能引信」,按照共和國海軍公布的相關資料,這種專門為大口徑電磁炮所配備的穿甲彈研製的引信具備場景感應能力,即能夠根據所處環境選擇最佳的工作模式。如果從技術上分析的話,肯定沒有多少人看得明白,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就能說明問題。在對付航母、主力艦與巡洋艦這類排水量在20000噸以上的大型目標時,智能引信會讓炮彈在接近艦底、或者是在穿透了艦底的時候再引爆,即直接打擊目標的水線以下部位,如果能夠炸斷目標的龍骨,就能一舉擊沉目標。在對付驅逐艦與護衛艦等小型目標、以及商船等結構強度很差的民用船舶的時候,智能引信會讓炮彈在艦體內部爆炸,產生最大破壞效果,盡量殺傷戰艦上的官兵,破壞船隻內的物資。如果沒有落到戰艦上,而是落到了戰艦附近的海面上,智能引信則會選擇聚能爆炸模式,即通過控制戰鬥部裝葯的引爆順序,使爆炸產生的能量朝向戰艦,而不是朝向大海。
大約2點15分,第一主力艦隊在旗艦「秦」號的率領下,轉向駛往那霸。
在第一主力艦隊遭受打擊的時候,第51艦隊也遭到了第二輪炮擊。
以當時的情況,因為第一主力艦隊要提前撤退,而第51艦隊的護航戰艦不但沒有離開戰場,還能在天亮之前趕到受損的主力艦身旁,所以為了保證能夠擊沉8艘「長灘」級主力艦,張雪峰選擇了再進行一次炮擊。
在艦隊作戰中,除了讓小口徑電磁炮碰碰運氣之外,幾乎沒有別的攔截辦法。如果對付的只是幾枚、或者10多枚集束子母彈,在用小口徑電磁炮進行攔截的同時,加大機動範圍(作戰時,主力艦肯定全速航行),比如增加轉向角度,避免遭到毀滅性打擊(即受攻擊后喪失作戰能力)的把握還是比較大的。問題是,面對數十枚集束子母彈的時候,就算能夠擊落其中10多枚,也很難逃齣子彈藥的覆蓋區域。
在這輪炮擊中,每艘「秦」級主力艦上的6門大口徑電磁炮都以最快速度投射了30枚900千克級穿甲彈,而且每一枚穿甲彈的彈道都做了特別設定。因為電磁炮是垂直發射,炮彈是在飛行途中,即離開大氣層,進入外層空間之後,再由彈載計算機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序控制姿態發動機來調整炮彈的飛行彈道,並且在再入大氣層的時候,對彈道進行精確度更高的第二次修正。所以炮彈在發射的時候,是不會存在角度偏差的,而且彈道修正數據都是在發射的時候,即炮彈通過位於炮口的電磁感應線圈的時候,由火控計算機以電磁感應的方式寫入彈載計算機。
問題就是,是什麼攔截方式才是合適的攔截手段。
到這個時候,戰鬥基本上可以宣告結束了。
這麼說沒有錯,可是如何正確使用卻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這些特殊用途的炮彈就包括集束子母彈。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在1點50分之前和*圖*書,也就是在第三輪炮擊之後,8艘「長灘」級不但完全喪失戰鬥力,而且都喪失了航行能力,只有2艘能夠用僅存的姿態控制推進器以不大到4節的速度航行,另外6艘都癱瘓在了海面上。因為「長灘」級與「秦」級一樣,採用了不穩定結構,在靜止狀態下,戰艦的吃水更大一些,而且艦體並不平穩,所以很難控制住進水量,加上主動力系統癱瘓,也就無法排出艦體內的海水。更要命的是,900千克級穿甲彈的威力打到足以讓任何能夠由人力操控的堵漏設備成為擺設,所以美軍官兵根本無法阻止海水從破損處湧入戰艦內部,也就無法阻止戰艦下沉。可以說,只要共和國海軍的第一主力艦隊還在戰場上活動,即第51艦隊里的護航戰艦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無法靠近遭到重創的主力艦,更無法幫助主力艦止損,8艘「長灘」級主力艦肯定會沉沒,而且肯定會在天亮前沉沒。
當然,不管有多好的引信,也得先讓炮彈擊中目標、至少得讓炮彈落在目標附近才能發揮作用。
發現再入大氣層的集束子母彈之後,第一主力艦隊做了嘗試性的攔截。雖然根據共和國海軍公布的戰報,在這場僅僅持續幾秒的戰鬥中,8艘「秦」級主力艦上的新式攔截系統至少擊落了6成的集束子母彈,但是根據更加可靠的信息來源,特別是「秦」級主力艦在接下來的幾場戰鬥中的表現,有理由相信,海軍故意誇大了戰果,攔截率肯定不到6成,應該在1成左右。這種針對戰果的誇大宣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別是在戰爭期間,從鼓舞士氣與震懾敵人的角度出發,都需要適當的誇大勝利戰果。如果考慮到保護先進技術,特別是敵人還沒有掌握的技術,就更有必要誇大某種已經公開的武器系統的作戰效率,使宣傳與戰果吻合。
當然,有的時候還得把運氣包括進去。
這個時候,美軍第51艦隊的護航戰艦已經載著8艘主力艦上倖存的300多名官兵,踏上了返回珍珠港的航途。
也就是說,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被動防禦手段上。
雖然只有3艘「長灘」級主力艦因為彈藥庫或者動力艙被直接擊中而當即沉沒,但是其餘5艘「長灘」級也失去了返回關島的機會。事實上,在炮擊結束后不久,5艘還沒有沉沒的「長灘」級主力艦的艦長就下達了棄艦令。
關鍵就是能不能及時進行攔截,而且是有效攔截。
與第二輪炮擊相比,這次開火時間僅有30秒。因為距離第二輪炮擊過近,電磁炮的加速器還沒有完全冷卻,所以無法達到最大射速,只能以1分鐘30枚的速度投射炮彈,即枚搜戰艦向目標投射90枚穿甲彈。
第一主力艦隊持續了1分鐘的第二輪炮擊,算得上是這場海戰中的第一個高潮。
問題是,對主力艦本身來說,大口徑電磁炮投射的炮彈也是致命威脅。
這些國家的選擇,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展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事實證明,5%的差距不但能夠決定幾艘戰艦的命運,還能決定一場海戰的結局、甚至能夠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雖然計算機的性能對炮擊命中率有影響,但是影響不是很大,特別是在計算機的性能已經強大到能夠指揮艦隊作戰的情況下,指揮幾門電磁炮進行炮戰,自然算不上是高難度的計算工作。
可以說,受攔截手段限制,攔截集束子母彈的難度非常大。
這些炮彈的命中率到底有多高呢?
如此一來,也就能明白第一主力艦隊為什麼要第四次炮擊第51艦隊的8艘主力艦了。
在下達撤退命令之前,張雪峰還給艦隊里的護航戰艦下達了一條攻擊命令,即用重型反艦導彈與具備對海攻擊能力的遠程巡航導彈發起第五輪攻擊。
能夠找到的原因只有一個,即第一主力艦隊不會等到天亮才返航。
當然,這樣的設計思路有利有弊。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小題大做,以21世紀中葉的科技水平,彈藥引信根本算不上是高科技產品,甚至與高科技沾不上邊。
只不過,這次攻擊的不是第51艦隊的主力艦,而是護航戰艦。
被動探測系統出現之前,這個問題還不是很突出。因為電離層並不是吸收與反射所有波段的電磁波,而是有一個波段窗口,所以可以跟蹤距離地面數千千米、甚至數萬千米的人造衛星的雷達也能探測與跟蹤電磁炮的炮彈。
總而言之,只要炮擊密度足夠大,就一定能夠擊中目標。因為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無法保證有足夠大的炮擊密度,所以在作戰的時候,必須精確、合理的使用打擊力量,提高炮彈的命中率。在100多年前,這一工作是由戰艦上的槍炮長或者其他軍官用最原始的計算工具來完成和圖書的,而在21世紀中葉,這一工作則交給了戰艦上的火控計算機,由計算機算出最佳炮擊方式。
面對來襲的炮彈,第一主力艦隊的準備也很不到位。
美國當局也做了類似的宣傳,即在馬里亞納群島西部的海戰中,擊潰了共和國海軍的第一主力艦隊,在殲滅敵主力之後,迫使敵艦隊退守那霸,放棄了攻擊提尼安島與關島的作戰行動。
相對而言,第三輪炮擊的結果反而要理想一些。
與穿甲彈這類彈一裝葯的炮彈相比,集束子母彈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即在彈道末段必須減速,才能讓子彈藥撒布在有效範圍之內。受此影響,集束子母彈都裝有加速火箭發動機(準確的說,有關是減速火箭發動機,工作原理就是向側前方提供一個反向推力,讓炮彈緩慢減速,並且通過調整噴關的噴射角度,賦予炮彈繞中心軸線旋轉的角速度,產生投灑子彈藥所需的離心力)。更重要的是,因為子彈藥是一些質量僅有幾百克、甚至百十克的金屬桿,本身就欠缺穩定性,過遠的飛行距離不但會增大撒布範圍,還會降低穿甲能力,所以集束子母彈一般會將投灑子彈藥的高度控制在5000米到15000米之間,具體與子彈藥的質量與穩定性有關(質量越輕、穩定性越差,投灑高度就越低)。受此種種影響,集束子母彈再入大氣層后,在投灑子彈藥前的飛行時間大約是其他炮彈的1.5倍,而且投灑子彈藥時已經進入艦隊防禦系統的攔截範圍。
這輪炮擊之後,8艘「長灘」級主力艦算上沒救了。
再從對主力艦的戰術使用來看,也就不難明白,為什麼不在主力艦隊里增添幾艘攜帶戰鬥機執行防空作戰任務的航母了。說白了,遭到集束子母彈這些「特種炮彈」攻擊時,就算航母能夠撐住,也會因為飛行甲板遭到徹底破壞而喪失作戰能力,成為運載上千名官兵的浮動棺材。再從主力艦與航母的對抗來看,航母攜帶的艦載航空兵拿主力艦沒有辦法,而主力艦上的大口徑電磁炮能夠輕而易舉的使航母遭到重創,除非航母永遠躲著主力艦,即被主力艦趕出作戰海域,不然堅持到最後的肯定不是航母。
與之前的幾次海戰一樣,在掌握確切消息之前,共和國當局與美國當局均未公布任何有關消息,甚至進行了消息封鎖。因為在進入戰爭狀態之後,為了取得勝利,政府有權封鎖新聞,所以雙方的這種做法均無可厚非。同樣的道理,在有助於戰爭的方向上,交戰雙方還會發布經過處理的信息,即雙方新聞媒體公布的消息,均由宣傳部門與情報部門審查過,部分新聞報道甚至是由宣傳部門與情報部門安排。
按照這一基本戰術思想,炮擊戰術就非常明確了。
事實上,沒有一種大口徑電磁炮的炮彈是純粹意義上的非制導彈藥。問題是,這些採用了彈道修正技術的炮彈在彈道末段,即再入大氣層之後,都放棄了制導手段,以避免遭到敵人強制電磁干擾系統的影響。也就是說,採用了彈道修正技術的彈藥只能適當的縮小炮彈的撒布範圍,而不可能做到精確打擊,更不可能根據目標的運動情況來調整彈道,打擊移動目標的效率肯定不會高到哪裡去。
因為無法以不暴露行蹤的方式發出戰報,所以直到4個小時后,也就是5月12日6點15分,在第一架共和國海軍派出的遠程海上巡邏機到達第一主力艦隊上空的時候,張雪峰才讓通信參謀用激光定向通信設備發出了捷報。
根據美國海軍的作戰記錄,這一次8艘「長灘」級主力艦總共挨了75枚炮彈。
事實證明,兼顧各項戰術性能的綜合設計,讓第51艦隊的8艘「長灘」級主力艦變得異常脆弱,根本經不起戰火考驗,也就肩負不起主力艦的重任。
萬幸的是,在攻擊海面目標的時候,電磁炮炮彈需要再入大氣層。
雖然實戰情況要比理論稍微差一點,比如在共和國海軍測試穿甲彈威力的時候,就用了大約10枚穿甲彈才擊沉了用來模仿「秦」級主力艦的靶艦,但是與測試不同的是,實戰更加講求效率,而且以癱瘓敵人為主,而不是以擊沉敵人為主。說得直接一點,只要能夠讓敵艦癱瘓在海面上,總有辦法擊沉敵艦。
不管美國民眾在新聞管制與封鎖下,能否知道真實情況,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共和國陸戰隊登上提尼安島的時候,絕大部分中立國選擇相信共和國的宣傳,即在雅浦海戰中取勝的是共和國海軍,而不是美國海軍。
這就是炮彈的引信技術。
不得不說,美國當局的宣傳有點過頭。
做完最後一件事情后,張雪峰才下達了返航命令。
前面提到過,除了迎擊第51艦隊之外,第一主力艦隊還應該在條和*圖*書件成熟的情況下參与攻打提尼安島的作戰行動。這裏提到的條件成熟,無非是兩種情況,一是沒有與第51艦隊決戰、而且第51艦隊沒有出現在馬里亞納群島附近海域,二是在擊潰或者殲滅第51艦隊之後,仍然有足夠的戰鬥力。
從理論上講,發現再入大氣層的炮彈並不難,除了炮彈對電磁場產生的擾動能夠被被動雷達探測到之外,高速飛行時與空氣摩擦產生的高溫也能被紅外探測儀發現,而且均可以做精確定位。
前面多次提到,與傳統火炮相比,電磁炮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外彈道。得益於較高的初速,電磁炮具有獨特的外彈道,即大部分都在大氣層外。為了盡量縮短在大氣層內飛行的時間,從第一代軌道電磁炮開始,所有大口徑電磁炮都採用垂直或者近垂直的投射方式。雖然說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射程,但是也由此帶來了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炮彈的低可探測性。換句話說,在大氣層外飛行的炮彈更難被發現,讓幾乎所有炮兵雷達都成了擺設。
問題是,隨著被動探測系統問世,而且迅速普及,幾乎所有主動探測手段都被打入冷宮。拿海軍來說,雖然每艘戰艦上都有雷達,而且都有好幾部雷達,但是按照共和國海軍的戰鬥條令,除非受到攻擊或者即將受到攻擊,不然不得啟動主動探測雷達。受此影響,即便在戰場上,共和國海軍艦隊也得關閉雷達,也就無法及時發現在大氣層外飛行的炮彈。為了解決早期預警的問題,共和國與美國也在被動探測手段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即利用電離層的波段窗口,探測電磁炮的炮彈在高速飛行時對地球磁場產生的擾動。
雖然共和國海軍並未公布「秦」級的裝甲防護系統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是從接下來的戰鬥就看得出來,多出來的5%裝甲份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就在遭到美軍第51艦隊反擊后大約2分鐘,即1點43分左右,8艘「秦」級主力艦打出了本此戰鬥的第三輪齊射,接著在大約15分鐘之後,也就是1點59分之前,第一主力艦隊進行了最後一次齊射。由此可以大致斷定,遭到打擊之後,第一主力艦隊沒有喪失作戰能力,8艘主力艦均能繼續戰鬥。因為第一主力艦隊在1天之後,也就是5月13日凌晨就回到了那霸,所以還可以由此推斷,8艘主力艦至少能夠維持大約60節的最大航行速度,只是受戰鬥創傷影響,無法繼續執行作戰任務,不然也不會返回那霸。
事實上,第一主力艦隊撤出戰場后直接返回那霸,並且在那霸駐紮了將近3個月,等到共和國陸戰隊登上了提尼安島,並且消滅了島上的美軍之後,才再次返回戰場,就足以證明在雅浦海戰中,第一主力艦隊的8艘「秦」級主力艦肯定受到損傷,而且情況要比共和國海軍公布的嚴重得多。
準確的說,是與美國海軍的「長灘」級相比,「秦」級防護系統所佔的比重僅僅高出了5%,而就是這5%的微弱差距,讓兩種戰艦在面對幾乎完全相同的攻擊時,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
與第51艦隊相比,第一主力艦隊只有5%的優勢。
除去概率因素之後,對炮戰影響最大的就是彈藥性能。
按照共和國當局的宣傳,在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之後,共和國海軍第一主力艦隊在馬里亞納群島西部海域殲滅了美國海軍規模最龐大、由數十艘大型戰艦組成的第51艦隊,並且迫使美軍主動從馬里亞納群島海域撤退。
因為在第四輪炮擊之前停歇了15分鐘,讓電磁炮加速器得到充分冷卻,所以第四輪炮擊能夠以最大速度開火,即在10秒鐘內投射8枚炮彈。當然,讓第一主力艦隊將第四輪炮擊的時間縮短到10秒鐘的原因不是沒有炮彈了,也不是穿甲彈用光了,而是對付癱瘓在海面上的敵艦,這就足夠了。
由前面提到的可以得知,在第二輪打擊中,每艘「秦」級主力艦均向目標投射了180枚炮彈。
以當時的情況,張雪峰肯定從「偵察炮彈」發回來的戰場情報中得知仍然浮在海面上的5艘主力艦已經失去了搶救的價值,而且很快就會戰沉。也就是說,張雪峰下令攻擊美軍護航戰艦,不是為了阻止美軍搶救受損的主力艦。戰後,就有很多人認為,張雪峰此舉的首要目的是要阻止美軍搶救落水官兵。原因很簡單,美軍護航戰艦有30多艘,而且大都具備艦隊防空能力,而第一主力艦隊護航戰艦最多只有1000餘枚具備對海攻擊能力、而且射程超過1200千米的反艦導彈。以美軍第51艦隊的防禦能力,在不受到干擾的情況下,肯定能夠攔截這些反艦導彈。也就是說,攻擊護航戰艦的意義並不明顯。https://m.hetubook.com.com如果張雪峰的目的是要擊沉美軍護航戰艦,就應該在發起導彈攻擊之後,也就是在導彈到達前3分鐘,讓8艘「秦」級主力艦用主炮轟擊美軍護航戰艦。顯然,張雪峰沒有這麼做。正是如此,即便沒有辦法證明張雪峰想讓8艘「長灘」級主力艦上的美軍官兵葬身大海,也有理由相信,他的指揮讓共和國海軍浪費了1000多枚昂貴的反艦導彈。萬幸的是,這場海戰的勝利結局,特別是全殲美軍第51艦隊主力艦的結果,足以抵消任何浪費行為。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第一主力艦隊在凌晨2點前進行了第四次,也是這場海戰的最後一次炮擊。
當然,彈藥性能指的不僅僅是炮彈的威力。相對而言,在炮彈的威力大到足以摧毀任何一種大型戰艦的情況下,威力已經是次要問題,重要的是如何將威力發揮出來,並且發揮到關鍵點上。
面對第51艦隊的反擊,第一主力艦隊的命運會不一樣嗎?
毫無疑問,這個命中率不但算不上高,還算得上是非常低。
顯然,高能激光算不上合適的攔截手段。雖然從理論上講,高能激光能夠燒穿集束子母彈的彈殼,破壞加速火箭發動機(甚至有可能引爆火箭發動機的推進劑),使集束子母彈失穩,也就無法投灑子彈藥,而沒有投灑子彈藥的集束子母彈對戰艦幾乎沒有威脅。但是只需要採用一些非常簡單的措施,比如將集束子母彈的隔熱層塗得厚一點、將加速火箭發動機設置在炮彈的尾部等等,集束子母彈就能有效抵禦高能激光。說得直接一點,即便能夠持續照射,高能激光要想使集束子母彈失穩,也要照射好幾秒鐘,而理論上,留給攔截系統的攻擊時間肯定沒有這麼多。
總而言之,雅浦海戰後的宣傳,比海戰還要激烈。
也許有人認為以動能原理殺傷目標的電磁炮要好一些,問題是用於艦隊防禦作戰的小口徑電磁炮的射高都非常有限,往往只能對付10000米以下的目標,對於在10000米以上的集束子母彈基本無能為力。同樣以動能原理殺傷目標的防空導彈的射高在10000米以上,卻受過慢的速度限制,很難趕在集束子母彈開始散布子彈藥之前將其擊落。
與集束子母彈發起的第一輪打擊相比,由穿甲彈擔綱的第二輪打擊沒有那麼密集,卻更加震撼。
直到「雅浦海戰」,這種極端設計思路才得到證實。
因為子彈藥是純粹意義上的非制導彈藥,所以干擾手段派不上用場,所謂的被動防禦手段,僅指戰艦的防護裝甲。
根據美國海軍的作戰記錄,在1點45分左右,第51艦隊的8艘主力艦遭到第二輪炮火打擊,在接下來的大約1分鐘之內,8艘主力艦總共被擊中14次、另外還有大約22次近失彈對戰艦造成了損傷。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主力艦隊8艘「秦」級主力艦第二輪炮擊的命中率不到1%,即便算上近失彈也只有2.5%。
更重要的是,第一主力艦隊有兩個任務。
從理論上講,1枚穿甲彈就能癱瘓1艘主力艦,2到3枚穿甲彈就能擊沉1艘主力艦。
由此可見,只要有合適的攔截手段,就能攔截集束子母彈。
這個時候再來看「秦」級的重防護設計思想,也就不難明白其重大含義了。
從負面影響來看,最顯著的莫過於讓「秦」級成為了一種單純的「炮艦」,即除了電磁炮之外,沒有其他有效的攻擊手段。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防護與生存系統佔據太多的份額之後,又要確保航行速度、持續作戰能力等等戰術指標,也就只能犧牲火力、犧牲戰艦的多用途能力。
在「雅浦海戰」之前,沒人敢肯定這種劍走偏鋒的設計思路沒有錯,能夠給海軍帶來勝利。事實上,就連「秦」級的總設計師都認為這種極端設計思路會產生嚴重影響,不但會使戰艦的作戰使用受到限制,還會影響戰艦的戰鬥力。
就拿900千克級穿甲彈來說,這種下落時速度接近30馬赫的炮彈,即便在遭到阻擋的情況下,也能在大約50毫秒內擊穿1艘大型航母包括艦底在內的所有10多層甲板,落入海水之中。由此可以算出,如果不能在擊中目標后的100毫秒內引爆,就算在海中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仍然能夠對艦體造成損傷,也不會嚴重到讓戰艦喪失戰鬥力與航行能力。即便在戰艦內部引爆,因為穿甲彈的裝藥量並不大,所以引爆位置對發揮穿甲彈的威力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比如在機庫內引爆就不如在機艙內引爆、而在機艙內引爆又比不上在航空彈藥艙內引爆。由此可見,要想做到一擊斃命的話,就得在炮彈的引信上做文章,讓炮彈能夠在最佳位置引爆。
從這一列的戰鬥就看得出來,注重防護的設計思路沒有錯。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