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策

作者:閃爍
國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八十八章 閃電般的戰鬥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八十八章 閃電般的戰鬥

由此可見,如果沒有計算機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也就不可能由計算機來控制交戰行動。
一定要說集束子母彈的技術含量的話,那就是製造子彈藥的材料。
要知道,共和國海軍與美國海軍都為主力艦的大口徑電磁炮開發了集束子母彈!
更重要的是,對比兩種方案的分析結果,並且計算出最優行動,又是一件需要耗費時間的邏輯計算工作。
只不過,這麼迅猛的攻擊,仍然沒有能夠完全打垮第51艦隊。
從概率上講,要想避開集束子母彈的攻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許有人認為應該選擇專門用來對付大型戰艦,特別是型深在20米以上,擁有5層以上甲板的大型戰艦的穿甲彈。事實上,在想辦法讓目標降低航行速度,也就是讓目標無法高速規避之前,穿甲彈的作戰效率非常低,而要癱瘓目標的話,最理想的肯定是採用了特種子彈頭的集束子母彈。
問題是,首先落下的不是美軍的炮彈,而是共和國海軍的炮彈。
這種由電磁炮發射的子母彈,實際上就是一種沒有裝爆炸藥,而且也不依靠爆炸原理來殺傷目標的特種炮彈。說到原理,非常簡單,即利用電磁炮賦予的巨大速度,讓子彈藥以動能來殺傷目標。說到科技含量,也確實不是很高,母彈、也就是炮彈只是子彈藥的運載工具,而且只需要在適當高度上以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來撒布子彈藥,並不需要精密的電子控制設備與制導系統。
整個過程只需要幾秒鐘,中央計算機就向各主力艦下達了新的開火命令。
面對蜂擁而至的彈雨,第51艦隊里的8艘「長灘」級只能勉強招架。
問題是,只確定了方向,而沒有確定距離,還不是完整有效的火控數據。
雖然其他戰艦的火控計算機的性能遠遠比不上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但是這種分流方式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旗艦通信系統的壓力,即旗艦不再需要接受友艦處理的原始信息,只需要獲取友艦的信息處理結果。
這種細節上的差別,既體現出了交戰雙方的主動與被動關係,還決定了交戰結果。
雖然作為艦隊司令,他隨時可以取消計算機的決策權,改成人為決策,但是在沒有絕對必要的情況下,他絕對不會這麼做,因為以往的推延與演練都證明,在艦隊炮戰中,人的決策速度根本滿足不了作戰要求。
就拿這場人類歷史上由電磁炮在1000千米之外決勝負的海戰來說,計算機的作用甚至超過了海軍艦隊官兵。
第一主力艦隊進行第二輪齊射的時候,美軍主力艦投射的集束子母彈已經逼近,即將進入大氣層!
事實上,集束子母彈還有一個其他任何彈藥都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不可攔截」。理論上,1枚850千克級的炮彈能夠配備大約1100枚150克的子彈藥,而世界上任何一種艦隊防禦系統與艦隊攔截系統都無法同時攔截這麼多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子彈藥的體積非常小,而且速度非常快,很難被探測到。這就如同防空導彈可以對付戰鬥機,卻無法對付戰鬥機發射的炮彈,防空系統在面對這些比筷子大不了多少的小型炮彈的時候,基本上只能望空興嘆,把希望寄托在堅實的裝甲上了。
前面提到,第一主力艦隊的中央計算機從收到「偵察炮彈」發回來來的數據到主力艦開火,大約用了2分鐘,而第51艦隊只花了1分鐘。當然,這是在應急機制的情況下做出的反應,即在肯定敵艦已經開火的情況下,艦隊將以最快的方式進行反擊。遺憾的是,因為在美軍中央計算機做出全速反擊的決策時,第一主力艦隊發射的炮彈還在500千米外,而且還在大氣層外飛行,所以美軍艦隊的雷達沒有能夠探測到這些炮彈(當時美軍艦隊沒有啟動主動雷達,而是由被動雷達監視戰場環境,受電離層的干擾,被動雷達無法監視大氣層外的目標),美軍的中央計算機也就沒有辦法確定敵艦隊攻擊到達時間。也就是說,在選擇反擊方式的似乎,美軍中央計算機選擇了全面反擊,即攻擊已經探測到的所有主要目標,而不是集中火力打擊部分主要目標。
處理信息的根本目的是要從眾多沒有用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即從「偵察炮彈」發回來的各種頻譜的偵察照片中找出目標。為此,必須對處理后的信息做對比分析,才能從中找出有用的部分。
得益於此,在1點35分,也就是第51艦隊被「偵察炮彈」發現后大約5分鐘,「秦」號上的中央計算機就從海量偵察信息中找到了擁有的那幾份,並且由此確定了第51艦隊的準確位置。
要知道,用集束子母彈擊沉敵艦的概率微乎其微,而且作戰效率非常低下,因此在癱瘓敵艦之後再使用集束子母彈的意義就不www•hetubook•com•com大了。更重要的是,不但戰艦上配備的集束子母彈不是很多,而且集束子母彈的價格也是穿甲彈的好幾倍。如果考慮到先進戰艦上都有輔助推進設備,而且大部分戰艦在遭到集束子母彈攻擊之後不會完全喪失機動能力,就更加有應該攻擊得手之後使用穿甲彈擊沉敵艦。
1點38分,美軍主力艦還在投射「偵察炮彈」,第一主力艦隊里的8艘「秦」級主力艦已經拉開陣式,做好了開火準備。
這就是第一主力艦隊投射「偵察炮彈」的時候發出的電磁輻射。
事實上,即便沒有點燃敵艦,也能通過密集的彈雨讓敵艦的關鍵設備受損。
與美軍指揮官一樣,張雪峰也將戰術指揮與火力控制交給了旗艦與各艘戰艦上的火控計算機,而與美軍指揮官不一樣的是,張雪峰是按照作戰守則設置為自動交戰模式,而不是在得到計算機的提示之後做出決策。
因為採用了阻力最小的外形,加上母彈上有俯衝加速發動機,而且是以離心旋轉的方式拋灑子彈藥,所以子彈藥的速度不成問題。按照共和國海軍的測試,在15000米的高度上拋灑時,子彈藥落到海平面上的速度在15馬赫到20馬赫之間,而這個速度能夠確保子彈藥擊穿任何戰艦的裝甲與數層甲板。即便如此,共和國海軍集束子母彈的子彈藥仍然採用了穿甲彈的特種合金(表面有隔熱塗層)。問題是,子彈藥沒有裝填爆炸藥,而且質量有限,如果只能穿透戰艦的裝甲,對戰艦的損壞不會太大。這就如同子彈在人體上留下一個窟窿,實際殺傷效果肯定不理想。為了增大破壞效果,就得在子彈藥的結構上做文章。共和國海軍使用的子彈藥就是一種複合彈藥,從結構上看,最前端是由材質較軟的銅合金製造的風帽(主要就是降低風阻);接著就是用特種合金早的主彈桿,該部分大約佔了三分之一的長度;後面是同樣佔三分之一長度的高密度易碎鉛合金段,這一部分的主要用途除了提高子彈藥的平均密度之外(提高彈藥的平均密度更加有利於保存動能),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在進入敵艦之後迸裂,以產生的高速碎片殺傷周圍人員、破壞艦體內部的器材;最後是一種在撞擊後會自燃的特種材料製成的穩定尾翼,而該部分的作用除了穩定彈道之外,就是在命中敵艦之後引燃敵艦內部的易燃材料。
如同前面提到的,中央計算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護航戰艦發射「偵察炮彈」。
受此種種因素影響,美軍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花了大約6分鐘才完成戰術決策。
要知道,集束子母彈的飛行速度肯定不會比穿甲彈快,飛完1200千米,大約需要150秒,大約2分半。也就是說,這些炮彈是在1點41分左右落下的。根據美國海軍第51艦隊的作戰記錄,美軍的偵察炮彈是在大約1分鐘前,也就是1點40分左右發現了1200千米外的第一主力艦隊,並且甄別出了8艘「秦」級主力艦。更加重要的是,美軍發射的部分「偵察炮彈」攜帶了磁場感測器,而這些感測器足以探測出第一主力艦隊在主炮開火之後產生的磁場擾動,也就足以做出第一主力艦隊已經開火的戰術判斷。
結果顯而易見,在斷定高速航行時會有巨大風險之後,計算機自動控制戰艦減速。
從戰術角度上講,在主力艦上配備集束子母彈,就是為了在戰鬥開始的時候,讓敵艦癱瘓在海面上,為使用穿甲彈創造機會。
因為從理論上講,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不可能同時處理這麼多的信息,而且中央計算機還要負責處理艦隊作戰的其他信息,不到萬不得已不能佔用中央計算機的全部資源,所以在收到「偵察炮彈」發回來的偵察信息的時候,中央計算機不會立即處理,而是將最先接收到的數據交給其他戰艦上的火控計算機。由於採用了同步接受技術,即與旗艦同時接收了由「信號中轉器」發回來的信息,所以在接到由旗艦發來的密碼之後,其他戰艦上的火控計算機就能對偵察信息進行分析。一般情況下,為了降低控制環節麻煩,各戰艦會優先處理本艦發射的「偵察炮彈」發回來的信息。
問題是,火控計算機的性能確實不會高到哪裡去,而信息量又大得驚人,所以最終還是得由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來處理友艦處理不了的信息。因為信息傳輸速度太快,所以友艦加入信息處理工作的時候,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也開始處理相關信息。
與控制護航戰艦發射「偵察炮彈」一樣,在計算能力沒有被完全佔用的情況下,炮擊全部由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控制,即由中央計算機下達具體的炮擊指令,各艘戰艦上的火控計算機www.hetubook.com.com(因為8艘「秦」級中只有2艘是按照旗艦標準建造的,所以有6艘只配備了性能相對落後的火控計算機)只需要照命令開火。
大約在1點36分左右,第51艦隊的8艘「長灘」級主力艦開始發射「偵察炮彈」。
可以說,這個由邏輯計算產生的錯誤非常致命。
前面已經提到,發現行蹤暴露之後,美軍指揮官把戰術決策交給了中央計算機。
實際戰況與共和國海軍的施展測試相差不大。
毫無疑問,肯定有這樣的信息。
配合專門為中央計算機開發的目標識別軟體,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計算機的工作負擔。
從美軍「偵察炮彈」的落點分佈來看,中央計算機將850到900千米這一區域確定為第一主力艦隊最有可能出現的區域。這也無可厚非,畢竟美軍掌握的情報中,共和國海軍護航戰艦上的電磁炮的最大射程也就在850千米左右,而通過「偵察炮彈」的濺落彈道,可以大致斷定使用了增程技術,即用火箭助推發動機改變了彈道,延長了射程,所以最大射程肯定不止850千米。
關鍵時刻在這個時候到來。
按照這一反擊決策,8艘「長灘」級主力艦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第一輪齊射。
顯然,這樣的工作,只能由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負責。
可以說,這個時候計算機的邏輯分析就有嚴重問題了。
拿處理1000枚「偵察炮彈」的火控信息來說,如果用2010年性能最強大的個人電子計算機來處理這些信息的話,至少需要持續工作1000年,如果用2020年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的話,也需要大約1年,如果用2030年的第一代神經網路計算機的話,則大約需要24小時,而使用「秦」號上的中央計算機,只用了100秒。
可以說,美軍中央計算機在這個環節上表現出來的邏輯分析能力,不但證明了其強大的計算能力,還證明美軍擁有一批才華出眾的軟體工程師,以及美國在具備初級人工智慧的神經網路計算機領域的研究已經取得重大突破。
隨著「偵察炮彈」到達目標上空,感測器開始工作,偵察信息通過「信號中轉器」傳回艦隊,真正的運算高峰才正式到來。
發射「偵察炮彈」是小事,可是要同時控制這麼多的「偵察炮彈」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別的不說,建立1000多個高速通信頻道就很不現實。當然,肯定有解決辦法,而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在偵察區域與艦隊之間建立信息處理中轉站。條件允許的話,應該用攜帶了高性能計算機的偵察機、或者艦隊里的垂直起降巡邏機來扮演這個角色。顯然,在這個時候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如此一來,就只能使用一種與「偵察炮彈」一樣,具有特別結構與特殊使命的「彈藥」,這就是攜帶了信號處理系統與高速數據鏈「信號中轉器」。因為是在極端情況下使用,而且這種時候往往意味著艦隊的垂直起降巡邏機無法及時到達,所以與「偵察炮彈」一樣,「信號中轉器」由電磁炮發射。不同的是,「信號中轉器」發射時所需的能量低得多,飛行速度也就慢得多,而且不需要在大氣層外工作,而是要進入大氣層,再依靠攜帶的升里系統,在距離地面大約20千米的高度上持續工作數分鐘。為了避免落入敵手,泄露機密與先進技術,在工作結束之後,「信號中轉器」還會自毀。
從時間上推算,第51艦隊花了6分鐘才完成準備工作,所有有人認為,「長灘」級的中央計算機不如「秦」級。顯然,這一認識有點偏頗。對第51艦隊反映速度影響最大的絕對不是旗艦中央計算機的性能,而是決策方式與決策過程。
因為「偵察炮彈」已經鎖定8艘美軍主力艦,加上補充偵察時獲得的第二組情報,中央計算機能夠對兩組情報進行交叉對比,從而大致斷定8艘美軍主力艦的航行狀態,特別是航行速度、方向、轉向角速度等等重要航行數據,由此估算出活動範圍,最終根據8艘美軍戰艦的活動範圍來安排炮擊。所以在安排火力數據的時候,中央計算機為8艘「秦」級主力艦平均分配了打擊任務,均向指定區域投射炮彈。
根據美國海軍第51艦隊的作戰記錄,幾乎在同一時刻,8艘「長灘」級就遭到了密如雨點般的彈雨攻擊。雖然「長灘」級配備有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戰列艦之後,世界上最厚重的裝甲,而且採用了多種形式的裝甲混合部署的方式,比如在戰艦最外層是由高強度合金構成的單一裝甲、第一層水平甲板則得到複合裝甲的強化、第二層水平甲板(物資甲板)則由電裝甲強化、關鍵設施還得到了裝甲盒的強化,總而言之,「長灘」級的裝甲防https://m.hetubook.com•com護級別要比之前的所有大型戰艦,包括航母都要強大,裝甲的綜合防護能力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戰列艦之上。但是面對那些速度高達每秒5千米的小型穿甲彈,「長灘」級的防護裝甲幾乎成了擺設,不但分三層設置的整體裝甲被洞穿,連一些關鍵設備的裝甲盒都被打穿,只有極端重要的某些部位,比如反應堆艙、彈藥艙、動力艙安然無恙。問題是,即便反應堆與推進系統完好無損,因為輔助控制系統、電能傳輸系統等等與航行有關的,甚至對航行安全性有決定性影響的設備與設施均遭到打擊。
在集束子母彈的攻擊結束后大約10秒鐘,「偵察炮彈」再次抵達第51艦隊上空,並且及時發回了戰場信息。因為第一輪齊射使用的是集束子母彈,而不是能夠將敵艦擊沉的穿甲彈,所以第一主力艦隊的中央計算機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甄別打擊結果,只需要掌握目標的航行情況,算出新的火控參數。
不得不承認,美國的計算機技術確實非常先進。
雖然美軍開火產生的電磁輻射也被第一主力艦隊里的被動雷達探測到了,而且迅速測出了方向數據,但是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沒有調整戰術行動,原因很簡單,美軍艦隊的方位數據與之前得到的火控數據基本吻合,邏輯分析的結果是沒有必要調整火控數據,即之前獲得的火控數據有更高的可信度。
前面提到,美軍指揮官是在中央計算機的提示下,選擇由計算機控制戰術行動。接到這個指令后,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並沒在兩種方案之間做出可行性選擇,即沒有按照某一方案採取行動,而是選擇了最優化,即對兩種方案的分析結果進行對比,再計算出最有可能找到敵艦隊的行動方案。
完成邏輯計算之後,中央計算機得出了目標的大致分佈情況,準確的說,是以概率的方式確定了目標的分佈範圍。即將目標可能出現的海域劃分成數個、數十個、甚至數百個區域,計算出目標最有可能出現的區域。一般情況下,目標出現在某一區域的概率最大,而相鄰區域的出現概率按照指數函數依次遞減。作為邏輯工具,計算機絕對不會憑藉經驗來判斷目標的行蹤,在指揮戰術行動的時候,也是完全由邏輯決定。受此影響,中央計算機肯定會讓艦隊首先用向目標最有可能出現的區域投射「偵察炮彈」,然後依次搜尋鄰近區域,直到找到目標。
對於最大航行速度在60節到70節的大型戰艦來說,12節的速度,等於癱瘓在海面上。
按照共和國海軍的戰術交戰程序,旗艦的中央計算機會將戰術行動分為三個階段,即偵察與搜索、攻擊、以及甄別,而後兩個階段可以重複進行,即在甄別出目標沒有被摧毀的情況下,將重複攻擊,直到將目標摧毀。雖然這一戰術決策程序非常簡單,但是實施起來卻非常複雜。
在第一輪齊射中,每艘「秦」級主力艦上的6門電磁炮均進行了8發急促射擊,即以最快的開火速度,在10秒鐘內投射8枚炮彈。也就是說,每艘美軍的「長灘」級主力艦均遭到了48枚集束子母彈的攻擊。在炮彈飛行的2分半中,以60節速度航行的「長灘」級能夠行駛大約4500米,結合戰艦的轉向機動能力,大致可以得出48枚炮彈需要覆蓋的海域面積為1200萬平方米,而在確保10%的子彈藥命中率(即1枚集束子母彈投下的子彈藥中有10%命中目標)的情況下,集束子母彈在對付「長灘」級這類尺寸的戰艦時,最大覆蓋面積為40萬平方千米,因此理論上只需要30到40枚集束子母彈就能覆蓋1艘「長灘」級主力艦,並且保證10%的命中率。按照共和國海軍的實戰測試,只需要5%的命中率,即50枚子彈藥命中,就能使一艘5萬噸級的大型戰艦將航行速度降低到30節以下,在10%命中率的情況下,則能使戰艦的航行速度降低到12節。
關鍵就是距離參數。
必須承認,美軍的火速反應產生了作用,而且是非常明顯的作用。
當然,計算機的缺陷還不止這麼一點。
如果在以往,花幾分鐘搞清楚情況不是什麼大問題。即便在低強度戰鬥中,多花點時間做戰術決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問題是,在敵人就在附近,而且打擊即將到來,還在決策上花費太多的時間,這就絕對不應該了。換個角度來看,如果不是由計算機來決策,而是由人來決策的話,即便人的邏輯思維速度要比計算機慢得多,也能夠憑藉豐富的經驗,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這個時候,第51艦隊的旗艦正在向其他7艘主力艦分配火控數據。
8艘主力艦均做好準備之後,第一輪齊射就開始了。
在下達了攻擊命令之hetubook.com.com後,張雪峰就將戰術決策權交給了旗艦的中央計算機。
毫無疑問,第一主力艦隊不會給美軍艦長這個機會。
正是如此,甄別攻擊結果才顯得特別重要。
萬幸的是,某些時候,一套高效率的軟體與一些關鍵信息,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這個環節上,最關鍵的不是確定炮擊數據,而是選擇彈種。
如果由人來判斷,肯定會聯繫到共和國海軍新型電磁炮高達1200千米的射程,因此會將護航戰艦發射的「偵察炮彈」的射程假定為1200千米,甚至想得更遠,由此來安排反制行動的話,首先就得偵察1200千米附近的海域。問題是,計算機在做邏輯分析的時候,沒有參考這些因素,而是按照護航戰艦主炮的射程,逐漸遞加。如此一來,首先需要偵察的就是850千米以上的海域。
僅從火力控制的角度出發,攻擊階段的控制難度還低得多。
實際上,在1點27分的時候,第51艦隊的被動探測系統就接受到了第一主力艦隊的電磁輻射信號。問題是,發射「偵察炮彈」的不是主力艦,而是艦隊里的護航戰艦。更要命的是,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共和國海軍的巡洋艦與驅逐艦不但在炮擊馬里亞納群島上的美軍軍事基地,還在琉球群島的靶場進行訓練,所以戰場上相似的電磁輻射非常多。更加重要的是,被動探測系統很難準確測量出這種瞬間電磁輻射的距離,只能大致測出方位,而第51艦隊與第一主力艦隊連線的延長線就是琉球群島中部,而那邊有好幾座海軍靶場。受到這些因素影響,美軍的中央計算機並未將其判斷為威脅,也就沒有對其進行處理。直到「偵察炮彈」成批量的出現,美軍的中央計算機才在對比分析的時候,將那些高頻率的電磁輻射定性為威脅,並且大致斷定為第一主力艦隊的護航戰艦在使用電磁炮時發出的電磁輻射,並且由此確定了第一主力艦隊的大致方向。
不管怎麼說,集束子母彈不但能夠讓目標減速航行,還能夠癱瘓目標的電子設備與探測設備,甚至有機會摧毀目標的通信設備,從而使目標喪失打擊能力。
前面已經提到,8艘「長灘」級在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時候,因為補充彈藥耽擱了幾個小時,在此期間被共和國天軍發射的小型偵察衛星發現,而這顆小型偵察衛星上就有合成孔徑雷達與紅外攝像機。也就是說,共和國海軍掌握了「長灘」級主力艦的雷達特徵與紅外輻射特徵。
當然,這種「電子設備」仍然具有可取之處,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能夠對信號進行初期處理,並且用一種間錯壓縮技術同時發送數十份、甚至上百份不同的信息。這麼做,不但能夠提高信息的傳遞效率,還能有效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即敵人截獲信息之後,因為沒有解壓縮所需要的軟體與密碼,也就不可能將信息完全還原。當然,在發送戰術信息時,前者顯得更加重要,特別是在需要動用成百上千的「偵察炮彈」時,這種同時發送多份信息的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雖然有證據表明,至少有5艘「長灘」級的艦長在發現航速降低之後,取消了計算機的控制權,以手動操控的方式讓戰艦減速。這肯定是最正確的處理方法,因為留在戰場上等著被敵人炮彈擊中的風險肯定要與高速航行時翻船的風險大得多,但是手動控制戰艦有個反應過程,至少需要2到3分鐘。
從理論上講,「長灘」級的中央計算機能夠利用「偵察炮彈」的彈道數據、覆蓋範圍與第一主力艦隊的航線數據等等相關信息,大致推算出第一主力艦隊的活動海域,然後用「偵察炮彈」進行反制。問題是,這種理論上推算出的結論肯定存在巨大偏差。如果在第一主力艦隊的話,問題還不是很大,畢竟「偵察炮彈」是由護航戰艦投射的,不會佔用主力艦的寶貴戰鬥力。對第51艦隊來說,問題就沒有這麼簡單了。除了主力艦彈藥庫里的「偵察炮彈」數量有限之外,還得考慮發射「偵察炮彈」會不會對接下來的反擊造成影響,比如使主炮的加速器過熱,從而降低炮擊精度。如此一來,從邏輯上講,中央計算機就會等待更加確切的目標位置信息。
大約在1點42分,第一主力艦隊的8艘「秦」級主力艦進行了第二輪齊射。這次不再是短促急射,而是按照由邏輯計算出來的最佳打擊方案進行的區域覆蓋式炮擊,持續時間長達1分鐘!
事實上,在美軍指揮官下達指令的時候,美軍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就已經在處理這樣的信息了。
對於反應速度決定一切的戰鬥來說,如此浪費時間,基本上等於自殺。
必須承認,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化戰爭中,人腦的邏輯分析能力與人類的反應速度已經成為限制武器系統作hetubook.com.com戰能力的因素之一。可以說,從陸地到海洋、再到天空、乃至外層空間,幾乎在所有空間戰場上,人類都需要計算機提供的支持,特別是在戰術決策與控制上的支持與協助。
美軍決策方式的弊端與缺陷在這個時候集中體現了出來。
毫無疑問,這是非常龐大的計算工作,即便是超級計算機,也得花上幾分鐘。
由此可見,雖然每一枚子彈藥的威力都非常有限,但是當一枚炮彈灑下上千枚子彈藥的時候,任何戰艦都會被打成馬蜂窩。雖然這種程度的損傷很難讓一艘排水量高達數萬噸的戰艦沉沒,這就如同用鋼珠彈打不死犀牛一樣,但是鋼珠彈能夠打痛犀牛,而成百上千的小型穿甲彈肯定能讓戰艦受損,從而讓戰艦減速。根據共和國海軍的實戰測試,子彈藥上的燃燒部分肯定能夠在戰艦上引發火災,因為絕大部分戰艦在航行的時候都是由計算機控制,所以當計算機發現艦內起火的時候,肯定會降低航行速度,以便滅火機器人抑制火勢,避免大火蔓延。要知道,任何戰艦都是漂浮在海上的彈藥庫,不但有大量易燃材料,還有大量易爆物資。別說計算機,正常情況下,有點理智的艦長都會下令降低航行速度。原因很簡單,高速航行,等於是在向戰艦裏面鼓風,也就等於在助長火勢。
即便美軍主力艦在發射採用半裝彈標準的「偵察炮彈」時,能夠達到最大射速,而且也達到了最大射速,每偵察一片區域只需要數十秒鐘。問題是,隨著距離增加,搜尋每一區域所需要消耗的炮彈也將隨之增加,開火的時間也將延長。最重要的是,在搜尋到第一主力艦隊之前,肯定會浪費很多時間。
沒等美軍主力艦進行第二輪齊射,準確的說,美軍主力艦剛剛完成第一輪齊射,第一主力艦隊投射的第一批炮彈就落了下來。
在解決了信號傳輸問題之後,還得有效利用「偵察炮彈」。
事實上,處理這些前期火控數據還是最簡單的事情。說得不客氣一點,在處理這些數據的時候,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甚至沒有全速工作,資源佔用率還不到5%。
當然,看上去,這要簡單一些,即只需要安排每一枚「偵察炮彈」的彈道,就能有效利用所有「偵察炮彈」。問題是,這些「偵察炮彈」是從位於不同地點、連航行狀態都不完全一樣的10多艘戰艦上的30多門電磁炮發射的,每一枚「偵察炮彈」的目的都不一樣,加上要在短短數分鐘內處理完這些信息,並且向所有戰艦下達每一次射擊的火控數據,其難度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說,這也是為什麼要在旗艦上配備性能強大的中央計算機,並且讓中央計算機集中處理這些信息的主要原因。要知道,受制於通信效率、特別是無線通信效率的限制,由各艦上的火控計算機處理各自的信息,再由旗艦進行協調,需要在交換信息的時候花費大量時間,從而使信息處理信息效率降低,即延誤戰機。
從技術角度出發,「信號中轉器」也算不上高科技。
從美軍艦隊的作戰行動來看,當時中央計算機將目標出現的範圍確定305度到315度方向上800千米到1200千米區域範圍之內。方位數據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畢竟美軍接收到了第一主力艦隊電磁炮開火時產生的電磁輻射,因此能夠大致確定第一主力艦隊的方位,即便考慮到第一主力艦隊在高速航行,也不會差得太遠。
與第一主力艦隊一樣,美軍也選擇了首先使用集束子母彈。
更重要的是,8艘主力艦的第一輪齊射即將結束的時候,艦隊里的2艘巡洋艦上的6門電磁炮再次開火,向第51艦隊投射了10多枚「偵察炮彈」。只不過,這次投射的「偵察炮彈」中,有半數攜帶的是專門用來甄別炮擊結果的感測器,即配備了廣角鏡頭的可見光與紅外線照相機。前面提到過,攻擊程序之後就是甄別程序,因為護航戰艦上的電磁炮的炮口速度要比主力艦上的電磁炮慢得多,加上「偵察炮彈」的平均飛行速度也要比普通炮彈稍微慢一點,所以即便同時開火,「偵察炮彈」也要比主力艦投射的炮彈晚幾十秒到達,也就能夠非常及時的完成甄別工作,以便決定是否需要進行第二輪攻擊。
在對比分析各種偵察信息的時候,中央計算機肯定會滿負荷工作。因為耗電量過於驚人,而且電子元件不是都由常溫超導材料製成(某些電子元件不能用超導材料製造),所以在全速運行的時候,中央計算機的發熱量非常驚人,甚至超過了戰艦上的反應堆,還會佔用大量電能。可以說,這也是為什麼只能在「秦」級上配備這種超級計算機的原因。其巨大的工作功率(實際上冷卻系統佔用的功率最大),讓其他戰艦很難在確保正常作戰的情況下還讓計算機滿負荷運轉。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