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大科學家

作者:何事公
重生之大科學家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四 驪歌一疊 九十四、金簧玉磬宮中生

卷四 驪歌一疊

九十四、金簧玉磬宮中生

「嗯。」慈禧聽罷,暗裡盤算一下:每人五千兩,如果一年有1000人,即可省五百萬兩白銀。心中不覺一動。又想,洋人個頂個的油滑,這回怎麼那麼大方呢?難道有什麼貓膩?當下又問道:「那洋人有沒有提出什麼苛求?」
一盞熱茶的工夫,上下收拾停當,中年婦人對著鏡子左右顧盼,那神態與十幾歲少女準備出門見閨蜜的挑剔沒什麼兩樣。最終,婦人沒有看出什麼瑕疵,隨手拈起幾粒時鮮的櫻桃,朝門外走去。這時候,周圍的太監、宮女都暗暗鬆了一口氣。
老佛爺今兒心情不錯,那桐、唐國安請安之後,賞了座,還賜給每人一盤小點心。只是兩人哪裡敢坐、敢吃?說是坐,只有小半個屁股搭在錦墩上;說是吃,一粒豌豆黃只咬了層皮兒。
時間回到半個鐘頭前。
老太監手上一緩,眼睛餘光一掃,中年婦人的臉上似乎沒有不愉之色,估計自己的小動作沒被她發現,當下恭敬地回答道:「能侍奉太后,那是奴才的福分。奴才就這麼點本事,哪裡能落下?」
早在那桐站起來的時候,唐國安就跟著站起來,此時才輪到他說話:「回稟太后,洋人確實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遊學生必須在私立經世大學學習。」
此刻,他靠在太師椅上,手摸著油亮的短髭,表面上聽著師爺們說話,心裏卻在籌算著晚上是去慶寧部聽王倚雲的段子呢,還是答應盛宣懷在同春園的宴請?這可是兩難選擇,去同春園,那盛宣懷自然少不了孝敬些,怎麼著也得幾千兩吧。但一想到王倚雲那秀媚不讓韶華女子的神態,心中不禁一盪:你說這男子怎麼也長得那麼禍國殃民呢?
關鍵是現在大清千瘡百孔,民不聊生,實在找不出什麼輕鬆喜慶的消息來哄老太太高興,滿篇都是喪權辱國、割地賠款、饑民鬧事、邪教猖獗的話語。尤其是今年,先是日俄在我國東北大打出手,國人遭受池魚之殃,生靈塗炭。緊接著,直隸總督袁世凱、兩江總督周馥、湖廣總督張之洞聯銜上奏,請定十二年後實行憲政,並奏和*圖*書請簡派親貴大臣出國考察政治。一時間,立憲成為全國上下關注的話題。海外的亂黨也不安分,聽說最近非常猖獗,不知又要整什麼幺蛾子。老太太煩著呢!所以,書房裡侍奉的太監宮女,每當這個時候,走路都是踮起腳尖,不敢發出大聲響,生怕一不小心惹著氣頭上的老太太,被拖出去杖斃了。如今,連老油條的李蓮英都覺得有些難以應付。
「要來多少人?這摺子上真還沒說。」老佛爺又大致看了遍奏摺。
「嗯。洋人的堅船利炮自然是厲害的,可咱們大清的性理道德之學又豈是哪些茹毛飲血之人比得了的?」慈禧晃著手中的奏摺,語氣中有些不屑一顧。接著又說,「這些年,光見各省督撫頻頻奏請派遣士子出洋遊學,幾曾見有洋人要來我中華拜師求教?」
走了一會兒,到儲秀宮門口的時候,那桐又回頭叮囑一句:「回話的時候,撿老佛爺高興的說,知道么?」也不等唐國安答允,一步跨進大門。
老佛爺可不管外面是如何的雞飛狗跳,派人把批好的奏摺送回軍機處,而後倚在床榻上就著熱茶,吃了幾口御膳房剛送來的小點心。一壺六安瓜片還沒喝完,門外的太監進來稟報:「啟稟老佛爺,外務部尚書那桐、司員唐國安覲見。」
那桐就輕鬆多了,一個月即便沒事,也要進幾回宮。最近部里沒什麼大事,也不怕老佛爺念叨。倒是這洋人不好好在自家獃著,不遠萬里跑來大清遊學,難道又想整什麼幺蛾子?路上問了唐國安幾句,都是些洋人的玩意兒,一時半會兒也鬧不明白。只好吩咐唐國安:「一會兒老佛爺問話,你來回奏。」
原來這個中年婦女,就是掌控大清帝國數十年的慈禧太后,時下已是七十高齡。而她口中的小李子,則是權傾一時的大太監李蓮英。
正思謀間,射門外跑進來一侍從:「爺,宮裡來人,宣您覲見!」
「是,大人!」唐國安知道這是個機會,連忙應允。
李蓮英一躬身,退出書房,召個腿快的小太監:「太后懿旨,傳外務https://m.hetubook.com.com部相關人員,詢問洋人派遣遊學生事宜。」小太監重複了一遍,沒問題,撒開腳丫子就朝宮外跑。
那桐連忙起身回稟:「回太后的話,去年臘月的時候,美利堅公使曾向外務部發來照會,希望大清能接收該國遊學生。奴才以為向無陳例,且華夷雜處,言語行為之間或有糾葛,以成釁端,終屬不便。所以回函婉拒。本年正月之後,美利堅公使再次發來照會,說派遣遊學生一事為該國政府之決定,非個人之意願,請大清妥善處理;且言大清在彼國亦有遊學生,何以美利堅之士子不可來大清?」
好在今天的摺子沒有幾本了。
李蓮英一愣,說起出洋遊學的士子,自然而然就讓人想起流落海外的康梁二人,還有那個十惡不赦的孫文來,這不是攪局么?要哄老佛爺開心!只見他一臉微笑:「回稟老佛爺,這事奴才還真沒準兒,估摸著也有千兒八百人吧?」
「趕緊準備轎子,馬上進宮!」那桐一聲令下,周圍的僕從都忙碌起來,蟒袍、官靴、頂戴都遞過來。一邊穿,那桐還吩咐:「這些日子,洋人派遣遊學生的事是誰在管?」
「小李子,你的手藝可一直沒落下啊!」中年婦人盯著鏡子,忽然說道。
李蓮英的擔心,就好比某人在操心「中了五百萬之後,那麼多現金放哪兒」一樣令人蛋疼。不過老佛爺和李蓮英都沒蛋蛋,所以他們不怕。
「聖祖仁皇帝和高宗純皇帝的時候,朝鮮、安南、琉球、廓爾喀這些屬國倒也曾派過士子入國子監,不過這些都是陳年舊事了。但泰西這些洋人要派人過來,卻是開天闢地的第一遭。」慈禧有些得意地揚了揚手裡的摺子:「這不,外務部接到各國的照會,也拿不出什麼章程了,所以上了摺子來問。」
這軍機處送奏摺也有學問。放在最上面的,一般都是比較輕鬆、比較喜慶的,因為老太後年齡大了,脾氣也有些大,午睡剛醒,難免有起床氣,如果這時候遇著惱火的事兒,上上下下都得跟著遭殃。放些高興點的事兒,讓老和圖書太太先樂呵樂呵,這樣一團和氣,多好?等老太太情緒穩定了,下面奏摺也開始叫苦喊冤、苦大仇深了,這叫「漸入佳境」。等臨末了,再來幾個歌功頌德的摺子,讓老太太糟糕透頂的心情得以回復,免得晚上飯吃不下、覺睡不好,下面人跟著倒霉。
「在門外。」侍從連忙答道,「說是太后想詢問洋人派遣遊學生的事……」
出了門,除了老太監還跟在一旁,自有另一群太監、宮女侍應著。婦人邊走邊說:「小李子,今兒軍機處的摺子送來了么?」
忽然,錦帳里輕輕一動,帶動著帳鉤上瓔珞發出清脆的和鳴。小宮女一下子睜開眼,微微擊掌,然後迅速彎腰牽起宮扇,悄無聲息地走到床前,拉開帳幕。在一串悅耳的環佩聲中,宮女麻利地揭開被褥,扶起一位大約四五十歲的中年婦人。
「回爺,是度務司司員唐國安在辦。」一旁幕僚的連忙回答道。
李蓮英試探著說:「要不……召外務部的人來問問?」
老佛爺微微一頷首,一旁的李蓮英代答道:「傳!」
慈禧太后也不管他們,估計這模樣是看多了,抬眼一掃,然後問道:「今兒剛看了你們的摺子,說什麼洋人想派遣遊學生。可摺子裡頭說得不大明白,就詔你們過來問問。」
就這樣,被埋在一堆文書里的唐國安被揪了出來,作為陪綁。聽說要進宮,在體制內呆了近二十年的唐國安還有些緊張,畢竟還沒這麼直接面對過帝國的最高層。
就在這當口,太監、宮女排成一排,手裡捧著水煙袋、面盆、毛巾、鏡子等,流水價地涌到床前。中年婦人吸了會兒水煙,才完全從剛才的睡意中清醒過來。等她揮手讓太監捧走煙袋,一群太監宮女圍上來,穿鞋的穿鞋、穿衣服的穿衣服、梳頭的梳頭、洗臉的洗臉……雖然諸事並作,卻是有條不紊,沒有發出大的響動。尤其是那個給婦人梳頭的老太監,動作如行雲流水,動靜緩急都恰到好處,不僅被梳理的人侍弄得舒適,便是看的人也覺得愜意。在別人根本看不見的時候,他手上輕微一動,把梳落和-圖-書的幾莖頭髮收進衣袖中。
李蓮英雖然在外人面前頤指氣使,在慈禧面前卻是畢恭畢敬、小心翼翼,立馬回道:「回稟老佛爺,摺子已經送來了,就放在書房的案子上。」
「嗬!這是萬國來朝啊,足以媲美聖祖仁皇帝和高宗純皇帝時之盛事!」李蓮英一臉與有榮焉的興奮勁,「要是洋人也來了幾千人,那可怎麼安置啊?」
李蓮英也不知道如何接話,正待打個哈哈岔開話題的時候,就聽慈禧自顧自地往下說:「呵呵,如今這些洋人也知道我大清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不是他等蕞爾小邦所能比擬,想著要派遣學生來遊學,說什麼如獲應允,可以充抵部分庚子賠款。真是好笑!」
中年婦人也沒繼續說什麼,用細長的指甲,在宮女捧著的托盤上幾十種小磁瓶里隨意挑選了幾種,便由一旁太監取出來,把這幾個瓶子打開,倒出些粉末,用露水和勻,遞給侍應的宮女。宮女用綢布蘸著,細柔地塗在中年婦人的臉頰上。
慈禧點點頭:「這美利堅人說得倒也在理。」
「那讓他給我一起進宮!」那桐緊了緊袖口,隨口吩咐道。
繞著院子走了幾圈,活動開來,慈禧回到書房,戴上玳瑁框的水晶老花鏡,開始批閱奏摺。剛開始,慈禧還是樂呵呵的。沒看幾本,老太太的臉色就變得鐵青,看得周圍人心驚膽戰。
那桐道:「會太后的話,洋人派遣遊學生事宜,由本部度務司負責交涉,懇請准其回話。」
這時候是中午,在紫禁城的儲秀宮內,灑金竹紋雲錦帳簾幕低垂,銅鑄的仙鶴口中裊裊地噴出香雲。床側一扇鈿螺八仙過海的屏風,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宮女倚靠著屏風難耐困意,螓首不時地向四方點去,手裡的宮扇早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撇落地上。
京城暮春,氣候溫暖宜人,是個可以媲美金秋的好時節。
太後點點頭:「准。」
「太后說得極是。奴才等不好回絕,只好以生活不便、愚民鬧事等因以勸阻之。然其一意孤行,並言彼國每派遣一名遊學生,可於庚款內減免五千兩白銀。」那桐說到這裏,抬眼斜和-圖-書覷了慈禧太后一眼,然後迅速往下說,「當然,那些銀兩,大清自然是不在意的。哪知道,英吉利、法蘭西、德意志等國公使得知消息后,也紛紛發來照會,希望照美利堅國之例一體辦理。奴才覺得茲事體大,才具折上奏,煩瀆聖聽。」
「不止!」慈禧搖搖頭,摘下眼鏡,「哀家記得去年年底的時候,出使日本國大臣兼管遊學生總監督楊樞上了個《具陳兼管學務情形摺子》,裏面就說現今日本各學校共有中國學生一千三百餘人,其中學文科者一千一百餘人,學武科者二百餘人,為數不為不多。再加上美利堅、英吉利、法蘭西、德意志、日斯巴尼亞這些國家,估計得有大幾千人呢!」
「竟然還有這等事情?」李蓮英也是一愣。
在外務部衙門正堂上,年近半百的那桐正和幾位幕僚一邊喝茶,一邊說些官場上的碎事。那桐是滿洲鑲黃旗人,和當今的慈溪皇太后同樣姓葉赫那拉氏,或許因為這個緣故,僅僅是舉人出身的那桐,在庚子國變、帝后西狩之時,被充任為留京辦事大臣。眼下,更是官至外務部尚書、會辦大臣、步軍統領、管理工巡局事務。這些年仕途坦蕩,加上養氣工夫,心寬體胖的那大人看上去只有四十歲。
老佛爺看了看窗外,現在是下午三點半鍾左右,夏天天長,一時半會兒還黑不了天,心想:難得遇到這種新鮮事,那就高興高興吧。於是點點頭:「那就傳外務部的人來問問吧!」
拿過最後那一本,沒看幾行,慈禧就樂了:「呵呵,這事兒真真有趣。小李子,你說說,咱們大清這麼些年有多少出洋遊學的士子?」
「老佛爺真是過目不忘哪!」李蓮英捧了一句,然後說:「孔孟乃萬世之師,學問盡夠後人學的。這些士子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居然還出洋遊學?奴才聽說一幅對子,專門罵這些不知廉恥的士子,叫『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不容於堯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真是一針見血!」
「人呢?」那桐連忙拋開那些綺思,在椅子上坐直。那些師爺也趕緊站起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