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鐵骨

作者:無語的命運
大明鐵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北國春 第326章 態度

第三卷 北國春

第326章 態度

顧炎武只是隨意的拍了個馬屁,對於身為大明首輔的他來說,印度委實太過遙遠了,那裡無論發生什麼,于大明都沒有任何影響。
陛下這麼一解釋,顧炎武稍作思索后,便點頭頭說道。
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出這句話后,朱明忠的眉頭頭微蹙,然後長嘆道。
一邊是平南土人的數量減少,另一邊是諸國「半漢」增加。于朝廷看來是對大明與諸國都是各取其利,但是這種大規模的徵發土兵,在朱明宗看來,對於諸國來說,這同樣也是不穩定因素。
甚至即便是對於朱明忠本人而言,發生在「印度斯坦」的事情,頂多也就是帝國事物中的一個插曲,不值一提的插曲。
朱明忠笑著說道。
話聲略微一頓,朱明忠的眉頭微鎖。
「就他們可以到內地招攬移民一樣,也可以到平南去徵召兵丁嘛,雇傭兵,不見得,非要通過朝廷,而且這樣也可以減少土司對朝廷的不滿,畢竟,徵發的人是他們的人,而且最終,他們也不會再返回土司所。與其由朝廷出面,不如讓各國對土司們誘之以利,讓他們心甘情願的給齣子民為兵。如此,一個願挨,一個願打,豈不更有利於我?」
有限的插手,可以讓大明與諸國之間聯繫的更為緊密。
平南軍接受各國的雇傭,前往各國為兵,在鎮夷撫蠻的過程中,衝鋒在前,為諸國立足也算是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平南軍離開了緬https://www.hetubook.com.com甸之後,置身於新的環境之中,離開了熟悉的土番環境,那些身處異地的土兵只能通過不斷的漢化,親近作為統治者的漢人,而不像在平南那樣,說土語從土俗。
分清兩者的關係,作為皇帝的朱明忠可以分清大明與諸夏的關係,但是朝廷中的許多官員,一時間還分不清兩者的關係,尤其是在他們對大明還有所求、有所圖的時候。
沉吟片刻,朱明忠略點下頭,然後說道。
平南軍,在大明是一個另類的存在,當年徵發土司土兵為兵,是為了牽制西南清軍,可是興乾后,如何安置平南軍就成了一個問題,他們一方面並不是漢人,而另一方面,他們卻曾經于軍中任職。如果任由他們歸返土司,就等於壯大各土司的實力。
「嗯,這一點,可以以朕的口喻發過去,還有,朝廷對於諸國的態度,也要改變一下,我們要盡量避免插手諸國的事情,畢竟,諸國之所以為諸國,而不是諸省,正在於其國政的獨立,如果朝廷過多的插手,不僅會導致諸國的反感,而且也會導致將來官員分不清兩者的關係,處處以母國自居,對其國政指手畫腳,那麼將來,決裂甚至發生衝突,都是不可避免。」
「同化!對於平南軍,我們的目的是同化,將他們同化成漢兵,然後再同化為『漢人』,如果比例過多的話,那麼是誰同化誰呢?所以,這個m.hetubook•com.com比例一定要控制好,而且要確保一個原則,就是三代之內,不能出現土人中隊長,小隊長,就是他們的最高軍銜,不論他們用什麼理由和借口,這個原則必須要堅持。」
只是藉助英印軍團的印度兵統治東南亞的英國人,不需要考慮英印比例的問題,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印度兵只是他們用於彈壓東南亞土著的工具,可是南洋諸夏需要的是把平南軍同化成為「漢兵」,最終,他們的後代會被同化成為「漢人」。
其實,對於興乾五年的大明來說,印度斯坦無論發生什麼,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不僅僅是因為國人對於「印度斯坦」的「無知」,而是因為,那裡距離大明實在太過遙遠,除了知道唐僧取經的地方之外,恐怕對那就再也沒有其它的興趣了。
隨後朱明忠看了一眼顧炎武,鄭重其事地說道。
「緬甸的將來到底是分封或是設立行省,都在兩可之間,以平南軍抽其丁壯為兵,然後調發諸夏為用,雖然是朝廷制定的策略,也是平南兵歸化的條件,可是要控制比例,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去年年底,秦國就已經雇傭了4000平南兵,再加上這2000,可就是6000人了,秦國的漢兵才多少?不過區區一萬兩千人,這個比例是危險的,或許他們已經歸屬華夏,可是僅僅只是漢名、漢姓,又有何用?他們骨子裡,現在還是蠻夷,別忘了侯景之亂!https://www•hetubook•com.com
所以十萬平南軍如何安置,一直是令朝廷頭痛的事情。
「一個四分五裂的印度,必將會出現許多國家,他們都有著自己內部的矛盾,要麼爭奪王位,要麼是爭奪權勢,這就會給我們未來在印度的謀略提供了大量機會。不用說這些印度的王公肯定也不團結,在內鬥時勢必還會想著藉助我們的力量來鞏固自己的實力,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順水推舟,打著幫助他們的名義去達成自己的目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就能把印度進一步分裂,然後再慢慢的收拾他們。」
「不僅僅是因為,印度是與大明相鄰的大國,一個統一的印度可能會給大明帶來威脅,更重要的原因是,一個分裂的印度,勢必將有益於我們在印度的謀略。」
在提及此事時,顧炎武特意看了一眼陛下,儘管對於分封諸夏,表明面上大明不派遣官員,不插手其國政,可是並不意味倖存大明會不聞不問,畢竟,那些國主都是大明的宗室。
當然更重要的是自信,他相信,如果那裡有風吹草動,大明的艦隊以及平南軍——以漢軍為官,土兵為主的平南軍,隨時可以討伐印度,大明甚至都不需要支付軍費,憑藉討伐后繳獲和分賞,就可以維持戰爭開支。
一個統一的印度並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這樣確實比朝廷直接徵發更為有利,那若是如此秦國,雇兵一事,又該如何處理?」
「令諸蠻歸屬華夏固然是我等www•hetubook.com•com之宏願,亦是我華夏之責任,可是,無論什麼都,都不能忘本,這教化諸蠻又豈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什麼事情總是需要一個過程,至於平南軍……」
「……吳三桂如何在印度如何興風作浪,就現階段來說,都是有利於大明的,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混亂的印度,而不是一個統一的印度。」
顧炎武直截了當的道出了他的借口,當然與陛下不同,在看來,分封固然是分封,但分封之後,不等於不聞不問。
提及「侯景之亂」朱明忠的眉頭微微一挑。
「陛下英明。」
相比于印度,南洋無疑更為重要一些,畢竟南洋直接關係到將來大明的宗室分封,只要宗室分封不斷,那麼宗室非但不可能成為大明的累贅,而且還會為大明解決很多問題。想到南洋,顧炎武自然想到了剛剛接到的電報。
也正因如此,秦國的「求助」,朝廷的同意,在朱明忠看來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陛下,上個月,秦國希望能夠從平南再雇傭5000平南軍,以用於防備馬打藍的進攻,現在他們與馬打藍的關係極其緊張,所以內閣已經同意了秦王的請求。」
「平南軍是當年征緬時,為了西南戰局,迫不得已創建,以南夷為兵,漢兵為官,他們後來雖說大都歸化為漢,可是緬甸……」
直到實施分封之後,面對分封諸國的土蠻,在兵力不足情況下,半漢變蠻的平南軍就成了朝廷手中的器物。
「平南軍……」
儘管後來通過和圖書的退役安置,將平南軍安置於平南府各地,看似他們是大明統治平南府的基礎,可土兵總歸是土兵,土人總歸是土人。儘管他們可以用生硬的漢語說話,但是在土地人居多的環境中,最終他們還是土人,頂多也就是成為「熟番」。
「陛下,『平南軍』是朝廷的,若無朝廷同意徵召,各國總不能自己往土司處徵召土兵吧。」
儘管效仿英國建立「殖民地兵團」是朱明忠的「創舉」,在另一個時空中,英國人就曾經通過印度殖民地兵團去統治東南亞,只不過現在「平南軍」這個殖民地兵團,需要的是漢化,需要的是成為諸夏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藉助他們進行統治,目的不同,自然也就導致了對待方式的不同。
「侯景本為東魏叛將,被梁武帝蕭衍收留,又因對梁朝與東魏通好不滿,遂于以清君側之名在壽陽起兵叛亂,後攻占建康,把梁武帝活活餓死,從而掌控了梁朝軍政大權。看似似有前因,可以朕看來,侯景之亂實是因為其身為羯人,形成禽獸,心懷異心,不知恩義所至。侯景之亂給三吳地區帶來了難以想象的災難,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我漢人文明幾乎慘為其屠戮而就此成為絕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未嘗不可。」
為什麼在另一個時空中英國人成立的動印度公司能統治著整個印度,原因當然有很多,最主要的當然還是當時印度太分散,權力不集中,各個分裂的小國各懷鬼胎,才讓英國人有機可乘。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