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漢道天下

作者:庄不周
漢道天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卷 行路難 第二百五十三章 老臣赤心

第一卷 行路難

第二百五十三章 老臣赤心

趙溫自失一笑,將小酒壺取了出來。「不意河東竟有此酒,哈哈。」
「我家沒那麼多地。」楊彪淡淡地說道。
張喜的話,說到他們心裏去了。
相比之下,天子簡直穩重得不像人,至少不像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
趙溫大笑,用兔腿指點著楊彪。「偽哉,偽哉,焉敢稱君子。」
「你不擔心?」張喜反唇相譏。
楊彪和張喜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地點點頭。
張喜也覺得無趣,甩甩袖子,轉身就走。走了一半,又折了回來,將案上剩下的兔腿搶走了。
楊彪看看張喜,嘴角微撇。「你是擔心你家的千畝良田吧。」
「有何不易?」楊彪不以為然。「坦然相待,莫以勢凌人,莫虛應故事,即可。」
兩個加起來超過一百歲的老臣你拉我扯,笑作一團。
「天佑大漢。」楊彪舉起手中的小酒壺。
「放心吧,就算是平定天下,天子也用不了百萬兵。」楊彪緩了口氣,免得和張喜吵起來。「只要並涼、關中穩定,在關東推和-圖-書行軍屯的可能性不大。」
普通百姓未必願意參加軍屯,他們生活還能過得去,沒必要非從軍。天子之前以趙青父子為榜樣,號召百姓獻糧,最後也只有千余戶,遠遠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是啊,我們都做不成聖人。」趙溫翹起尾指,剔著牙。「但天子能。」
「天佑大漢。」趙溫、張喜也舉起了小酒壺,與楊彪輕碰,一起抿了一口酒,相視而笑。
「香,香。」他又嘆了一口氣,搖搖頭。「不經陳蔡,焉知聖人?之前能恪守禮義,並非我能固窮,而是別無選擇。如今情勢稍緩,這貪鄙之心啊,就像是喉嚨里的酒蟲,不停地往外跑。」
弘農楊氏雖是四世三公,可是與另一個四世三公卻不太一樣。楊氏恪守德行,不趨利避害,既不貪財,也沒有買地的興趣,連俸祿以外的饋贈都不接受。
楊震暗室拒金,留下四知佳話。其後世子孫雖然未必都能如此,總體而言,不失清白之名。
「你們在說什麼和-圖-書?」司空張喜推帳而入,一眼看到了趙溫手中的兔肉,頓時大怒。「好啊,趙子柔,楊文先,有肉吃也不叫我。」
伴駕數年,苦是真的苦,危險也是真的危險,但大家都能憑一口氣守住臣節,沒幾個人叫苦叫累。如今形勢緩解了,也能吃飽飯了,卻覺得天子有些苛刻。
相比之下,張氏就有點俗了。
如果能下山定居,擁有更肥沃的土地,不必躲在山上,他們的生活會有明顯的改善。
即使裴家小有資產,供應幾萬大軍也捉襟見肘。可能裴茂也覺得不好意思,事後偷偷地給公卿大臣送了些特產,他們手裡的小酒壺就是其一。
楊彪、趙溫默契地垂下了眼皮,裝沒聽見。
「臭毛病。」楊彪悻悻地說道:「就這麼一條兔腿,他拿走了,我們怎麼辦。」
張喜瞪了趙溫一眼,接過免腿,小心翼翼地撕下一條肉,放入口中,連連點頭。
「你……」楊彪憤怒地敲著案,連聲說道:「有辱斯文,有辱斯文。豈不知君子和_圖_書固窮……唉,你別獨吞啊,分我一點。」
「不敢叫你。」趙溫將所剩不多的兔腿遞了過去。「你們關東人都是謙謙君子,不像我們關西人、巴蜀人,野性未除,與蠻夷無異。」
天子發布軍屯詔書,就是針對白波軍的。
後來的黨錮之禍,就是宦官曹節誘導先帝所致。
趙溫、楊彪也嘆了一口氣。
如果先帝處於今日之境遇,士孫瑞難逃殺身之禍,河東大族也會被殺得血流成河,最後會鬧成什麼局面,真的不好說。
楊彪掀帳而入,司徒趙溫詫異地抬起頭,敏捷地將一隻小酒壺藏進了袖子里。
楊彪入座,又從懷裡取出一隻布包,攤在趙溫面前。「我要不像你,有好物一定會分享。喏,虎賁侍郎獵的野物,分了我兒德祖一條兔腿。」
雖然沒人宣諸于口,心裏的怨氣卻能感覺得到。
「放心,不分你的。」
「這個張季禮……」楊彪無語。
「你我十五六歲時,能有天子這般胸襟與氣度么?」趙溫掃了楊彪、張喜一眼。「www•hetubook•com.com大丈夫雄飛固不易,雌伏更難。你們應該都聽父兄說過先帝當時吧,可有這氣度?」
趙溫又驚又喜,放下小酒壺,捲起袖子,伸手撕下一條肉塞進嘴裏,大嚼起來。
裴家的晚餐也準備了肉,但數量太少,只有象徵意義,不解饞。
「我們以《太史公書》下酒。」趙溫揚揚眉,轉身拿出一卷書,放在案上。「聽說天子最近在讀《太史公書》。你猜猜,天子都從《太史公書》里讀到了什麼?」
天子有了錢糧,不先發放公卿大臣,卻先犒賞將士,讓很多人心生不滿。
「你們這是何意?難不成黃巾之亂竟是我關東士大夫逼出來的不成?」
趙溫瞅瞅楊彪,伸手將整條兔腿都抓了過去。「既然如此,那這兔腿就歸我了,你明天再去要。」
「算了,算了。」趙溫勸道:「他也沒其他惡習,就是喜歡喝兩口。有酒無肉,的確寡淡。」
但白波軍會非常歡迎這道詔書。
「文先,你有個好兒子。」趙溫一邊吃一邊說道:「能和虎賁侍郎和*圖*書們混得熟稔,頗有不易。」
趙溫表示贊同,又補了一句。「只要關東士大夫能體恤天子心意,不要貪得無厭,讓百姓無以謀生,再鬧出黃巾之亂就行了。」
張喜欲言又止,臉上有點掛不住。
楊彪瞥了他一眼,忍俊不禁,揚揚手裡的小酒壺。
三人發了一會兒感慨,又說起了招撫白波軍的事。
張喜也是守禮之人,只有在他們面前,才會發幾句牢騷。
楊彪、張喜不約而同的看著趙溫。「子柔,何出此言?」
至於從軍作戰,他們本來也沒閑著。
楊彪不屑一顧。「這還要讀?天人之際,古今之變。你想聽哪一篇,我背給你聽。」
「文先,你說,天子將來是否會將此策推行天下?」張喜呷了一小口酒,看似隨意地問道。
張喜的臉色剛剛緩和一點,又被趙溫這一句激得惱羞成怒。
熹平年間,楊彪的父親楊賜、張喜的兄長張濟與太尉劉寬一起,教授當時只有十六七歲的先帝。先帝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但胸襟、氣度都不足,又無主見,極易被人激怒。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