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我本大明一贅婿

作者:東有扶蘇
我本大明一贅婿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百三十三章 荒唐旨意

第三百三十三章 荒唐旨意

這就是這道旨意能引發的後果,也是朱允炆的愚蠢之處,他沒有考慮下面的人能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更沒有考慮這份旨意可能帶來的影響,要知道這道指令最厲害的地方並不在於所謂不得傷害朱棣本身,而是無數的南軍將領和士卒在這道旨意中看到了皇帝陛下和燕王和解的可能性。
德州城外的大營里,他拿著這份明旨,一頭霧水,看向了自己左右的將領們:「陛下……是什麼意思?」
如今南軍中的將領,大部分是盛庸在這半年內提拔起來的,畢竟他自己算半個泥腿子,就得打造自己的班底,打仗可不是鬧著玩的,到時候指揮不轉就搞笑了,一個主帥有必要在軍中培養親信,更何況盛庸覺得這些從濟南之戰後就一路跟著自己的將領打起仗來並不比之前的朝廷將領差。
話音剛落,立刻有人站出來反駁:「你瘋了?燕王衝上來給你抓?這是兩軍對壘!亂軍之中,刀箭無眼,誰能保證生擒?」
「也是……」
可這事兒盛庸不懂啊,他要是有耿炳文那種老油條的悟性,或者李景隆多年在金陵打磨出來的嗅覺,也不至於當初在李景隆手下連獨領一軍的活都撈不到,這麼個沒背景沒資歷的泥腿子一躍成了南軍主帥,他哪兒懂和朱允炆眉來眼去?這半年來他連金陵都沒時間回。
朝中無人就是這樣的,出了事沒人保,立了功沒人捧,現在的金陵城裡百姓們或許當他是名將,https://www.hetubook.com.com當他是大明的希望,但朝中百官,有哪個是真正把他當成中流砥柱的呢?他輸了就會是千古罪人,他贏了,也沒人會覺得是他拯救了大明。
此時的盛庸還不知道,在一切塵埃落定后,後世的《明史,盛庸傳》第一句話就是:盛庸,不知何許人。
「怕是陛下也覺得燕王窮途末路了?此番若是能大敗燕王,他還有什麼機會?」
「大帥!」
一時間眾將議論紛紛,但口風都偏向于陛下心軟了,不然何必在此時傳下這麼一道旨意來?
不會犯錯。
幾個將領一聽盛庸要下這等荒唐軍令,不由紛紛大驚失色,但見盛庸態度堅決,他們也只能咬牙認下,回營傳遞軍令去了。
寒冷的夜風下,兩個擠在軍帳內的士卒正小聲議論著今天傳下來的那道軍令,而這種議論,正在南軍大營的每個角落上演著。
……
然而這也是一個底層爬上來的將領的悲哀之處,他在金陵沒有親近的文官能替他邀功,更沒有將門子弟那遍布軍中的關係,徐輝祖往大營一站大明一二代將領都要看他臉色,李景隆那樣的草包在朝堂上也有人為他搖旗吶喊,可自己呢?如果不是和鐵鉉一起守下了濟南,自己有什麼資格站在這裏和朱棣指揮兩支大軍決戰一場?
「將軍!」
建文三年三月初七,德州。
以如今形勢,一場大戰在所難免,朝廷偏偏這時和_圖_書候傳了份旨意過來,還是要布告天下的明旨,說沒點特殊含意盛庸是不信的,但問題就是……陛下到底想要他做什麼?
多麼滑稽!多麼可笑!
「死人算什麼,你想啊,燕逆……呸,燕王爺畢竟是皇上的親叔叔,哪天要是請了降,還不是要回去當王爺?俺們這些當小兵的,得罪了王爺那不是死路一條?你呀,學聰明點,別總是想著要立功,這功勞也得有命享受才行。」
帶著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直撲德州全境的盛庸在花了兩個月後,終於是將德州全境收復了,但還沒來得及高興太久,朝廷送來的一份旨意就讓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倒也是……」
這還是朱棣生還的情況,要是朱棣在戰場上死了,那就更糟糕了,這在之前或許會是天大的功勞,但如今陛下下了這麼道旨意,擺明了是對自己親叔叔起了憐憫之心,這要是哪個不開眼的士卒在戰場上一刀把朱棣做了,別說撈不著功勞,事後指不定還要被陛下砍了腦袋,畢竟再大的功勞抵得過人家的親情?
想象一下,原本的敵人將來有一天甚至可能成為自己的主人,誰還敢下得去手?所以動手殺朱棣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實在是沒有人願意去做的。
而且眼下正是大戰前夕……要知道朱棣這次可是帶著全部家當南下了,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又給他湊出了十余萬大軍,而且眼下已經過了白溝河,正在朝德州挺進,要不www.hetubook.com.com是朱棣咄咄逼人,盛庸也不用心急火燎地想要在對陣之前先收復德州,好和真定的吳傑郭英形成掎角之勢阻擋朱棣南下了。
明旨的最後一句,是當初朱允炆送耿炳文出金陵說出的那句話:望將軍勉勵……勿使朕擔上殺叔之名。
但這一切盛庸想不明白啊,不僅是他想不明白,他手底下那些泥腿子將領也是一個德性,朱允炆這旨意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們哪裡想得到那一層去?
如果耿炳文和李景隆在這裏看到這一幕,怕是真的要被盛庸給笑死。
遲疑許久,盛庸雖然還是想不通陛下為什麼要做這等脫褲子放屁的事情,但旨意就是旨意,照做就行了,他放下詔書,皺著眉頭開口:「傳……令,全軍將士,之後若遇燕王朱棣,只可生擒,不可……刀斧加之於身。」
天可憐見,當初朱元璋選定朱允炆繼承大統,就是看中他至仁至孝的性子,雖然老朱可能選擇性忘了人長大是會變的道理,但朱允炆自己清楚,為了維持這個人設,有些事是必須做的。
這個時代的價值觀決定了士卒們都對皇帝陛下的這道旨意非常理解,畢竟是叔侄兩,現在雖然刀兵相見,屬於敵我矛盾,但萬一哪天兩人決定不打了,來一場認親大會,再來個和解,轉化為人民內部矛盾,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僅僅只是一天,這道軍令就在軍營之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不知道多少原本磨刀霍霍準備立m•hetubook.com•com功的士卒頓時成了霜打的茄子,打定主意戰場見著朱棣的帥旗都要離遠點。
「嘿,你聽說了沒,大帥下令,說是不能動燕王一根毫毛呢。」
想當初耿炳文和李景隆聽到朱允炆的這句話,都瞬間心領神會,知道陛下是既想當婊紙又想立牌坊,既想送朱棣歸西,又不想這份殺叔的罪名落到自己頭上,所以就小小地暗示了一下,希望耿炳文和李景隆加把力,別整什麼生擒朱棣送到金陵問罪的戲碼,到時候殺不好殺放不好放,還是讓朱老四在戰場上就一命歸西的好。
過不多時,這道荒唐的軍令,就此在南軍士卒中傳開……
這旨意上除了老話重談,把本是反賊卻自稱靖難的朱棣數落了一遍,唯一讓盛庸琢磨不透的就是這最後一句話,但沙場對壘,哪兒有不傷敵軍主帥的道理?陛下不想背上殺叔之名,可對面的朱棣蹦躂得這麼歡,又必須與之決戰……
「那之前戰事怎麼沒見陛下下旨要生擒燕王?」
「可這旨意這般明白……該不會是陛下生了憐憫之心吧?」
「不成吧,之前可是死了那麼多人……」
他沒有即將對陣朱棣還胡思亂想的資格,他沒辦法保證自己能贏,但起碼要保證自己……
盛庸方正的臉上寫滿了悲哀,他或許不是一個鐵鉉那樣的聰明人,但他至少明白一件事情。
「你才知道?這可是皇上的旨意!俺就說嘛,畢竟是叔侄兩,哪兒能真的要死去活來的?指不定這仗打著打著就m•hetubook.com.com成認親了。」
所以明不明白那道旨意又有什麼意義?他盛庸這半年來天天如履薄冰,所以與其揣測陛下的意圖,不如按著旨意照辦,然後好好想想該怎麼打眼前這場仗。
大帳里一片死寂,跟著盛庸從底層爬起來的十幾個將領都一臉茫然,最終還是一個平日機靈些的偏將出聲打破了沉默:「大將軍,陛下是不是……想要咱們生擒燕王?」
「說到底還是叔侄……」
這可不?一道明旨發下來,昭告天下,雖然你朱老四造反是不對的,但朕是很念親情的,就算你造了反,朕也不忍心讓你當場身死,所以下了這麼道旨意讓前線大軍饒你一命……什麼?前線將士一個沒注意把朱棣砍死了?那就太可惜了,朕本來只打算給盛庸一個國公的,那就封個侯爵以示懲戒吧。
那時候朱棣沒準還能繼續當王爺,閑來無事的時候回憶起當年起兵靖難,想起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人在某場戰役中砍了自己一刀或者射了一箭,雖然那時朱棣可能仕途上並不得意,但要整個把小兵還是很容易的。
但這麼一來,就產生了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這幫人的政治悟性都好不到哪兒去。
這就是朱允炆的想法,反正自己的人設要做好,鍋就由你盛庸背,反正該給你的少不了你,到時候替朕挨些罵朕也念著你的好。
開玩笑嗎?!大明自開國起國公爵就沒再封過了,盛庸就算弄死了朱棣,也夠不到那位置,有個侯爺就偷著樂吧,還以示懲戒?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