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極限警戒

作者:墨武
極限警戒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逆天者仙

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逆天者仙

女修不語,冷眼旁觀。
舊知本就應該不停的被打破重鑄,才可以形成新的認知,若是只是拘泥一隅,認知固化,難免畫地為牢、作繭自縛。
成議員怔住。
看著明日,沈約真誠道,「世人自入了洋蔥空間后,所做所為多和空間違背,也可以說是逆天行事。」
沈約這般想,知道水輕夢隨即會查眾妙之門的異常。
都子俊微揚眉頭,喃喃道,「不錯。」
好讀書者的確不見得能好好的讀書。
明日和夜星沉都在點頭。
女修究竟有什麼打算?
女修帶著冷笑,似有不屑之意。
沈約見女修不言,回到「整理」一事上,「常人『和于陰陽』都是不能,更多是『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是以體毒日熾,因此神農對那些實驗體進行複原,不是要將他們歸於原狀,而是要將他們歸於自然,幫他們去除體內之毒……」
道家經的文字閃過了沈約的腦海,讓他重新構造新知。
都說書讀千遍、其義自見,可若只是渾渾噩噩的讀和_圖_書誦,哪怕讀到死,除了荒蕪時光,終無進展。
都子俊突然大聲道:「既然如此,『提挈天地,把握陰陽』說的就是逆天行事,或者更應該說——這是了解空間規則的一種逆。」
沈約沉聲道,「黃帝有言——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沈約沒有任何著腦之意,鎮定道:「你既然對這兩句都是熟知,如何不解這說的就是順昌逆仙之理?」
攤攤手,成議員搖頭道,「這裏同樣沒有逆天者仙的言論。」
沈約解釋道,「黃帝內經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這講的就是天人合一之法。可世人熟視無睹,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
沈約淡然道,「那是因為你沒有認真去看。」
水輕夢傳音道,「知道。」
人無常態必有鬼、事出反常必有妖。
www.hetubook.com.com議員微有不屑,再度截斷道,「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順天者昌、逆天者仙不假。」
真正的修行,本來就是時刻整理、正念中訓練身體,去除五蘊加於人體的毒素,讓人體回歸自然之境。
眾人聞言一怔,有糊塗之輩暗想女修神人也,說出這種言語,必定有她的道理,他們不知自己一念誤信、偏迷,就已進入拘泥痴迷之境。
華夏道法傳了數千年,雖有真意,可就如歷史一樣,早被篡改的面目全非。再加上傳道者或敝帚自珍、或別有用心、或夾雜慾望,早將修道法門變成一場場妖魔秀。
女修微怔,她嘗試以理亂理,干擾沈約的思維,不想沈約分辨的頭頭是道,可見他思路異常清晰。
當然,這要得益於他所知的經文無不極為系統、周全的論證要闡述表明的道理,才會給人觸類旁通之感。
自然而然,方見心性。
沈約淡然道和圖書,「好讀書者未見的能好讀書,『和于陰陽,調於四時』之言真意就是順天,因為順天才能讓人『益其壽命而強』,這說的難道不是順天者昌嗎?」
夜星沉卻是微微點頭,輕吁一口氣。
決戰的關鍵就在眾妙之門。
腦海中霍然光亮閃爍,沈約再道,「這是解決三香副作用的真正方法!」
他們末世人對古代經文自然熟稔,成議員為求研究,早將《黃帝內經》讀的爛熟,從未見過書中有什麼「逆天者仙」的言論。
按照常理,女修身為黃帝後人,有此神通,對黃帝所傳自然極為了解,對這種辯論應有不耐,出奇的是,女修居然默默傾聽。
他的整理,時刻都在進行中。
成議員一時只感覺羞愧。
沈約絕不是那種以古人言論來當作自己論據之人,他反覆的從古人的認知中想到更深邃的道理。
古人中被神話的不少,但說能經天緯地的又有幾個?
修真修真,若無真、凈等念加持,無不是旁門之舞,就如《信心銘》所言—和-圖-書—執之無度、必入邪路。
成議員冷笑道,「我沒看到黃帝內經提及此事。」
不然道家何以強調清靜無為方有大為?
他早有點看沈約不順眼了,在末世人中,他算是領袖,可到了如今,他好像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了,難免讓他心中氣憤。
女修微有揚眉,暗想你費這般心力,和這些螻蟻解釋經文真意,未免事倍功半。
《內經》、《陰符經》、《心經》、《道德經》、《金剛經》……
沈約凝聲道,「黃帝對此早有明言。」
成議員接道,「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他顯然對黃帝內經極為熟悉,打斷沈約后又道,「逆天者仙之言在哪裡?」
女修眸中寒光微閃。
夜星沉淡然道,「你這伎倆,騙騙尋常之輩就罷了,如何能迷惑沈約?」
沈約正色道,「不錯,不深邃的掌握天地規律、陰陽互化,如何能『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和于陰陽為順,把握陰陽方能逆,女修所言的『順昌逆仙』之語,只有真正能把握陰陽的和_圖_書人才能做到,而常人之逆,本是在對天地陰陽懵然不懂時的茫然亂轉,若想憑此語修行,就是南轅北轍,反入魔道。」
不但創世鏡、炎帝、夜浮生能整理,沈約同樣在整理。
成議員臉色改變,他對《黃帝內經》可說是倒背如流,可從未如沈約這般聯想,但聽沈約所言,卻知道沈約絕非強詞奪理。
成議員嘿然道,「那倒要請閣下指教一二了。」
女修突然道,「你難道不知順天者昌、逆天者仙這句話嗎?」
沈約清醒道,「法如舟筏,擅用者漂洋過海,亂用者陰溝翻船,你女修所言的確是高見,但非有高明認知者不能用。」
古書中敢以「經」字命名的書籍並不多見,實則的是既起「經」名,都會有經天緯地的提綱挈領之用。
看向夜星沉,沈約緩緩道,「夜浮生的整理,同樣是這般道理!」
眾人多是恍然,暗自點頭。
沈約眼皮微跳。
沈約隨即道:「黃帝又言——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