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極限警戒

作者:墨武
極限警戒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千一百章 聖人之治

第二千一百章 聖人之治

天涯很是感慨。
聖人之治中,真正的大腦自然是聖人。治理中所有人前行的途徑,是由聖人來策劃。
沈約神色微有澀然。
沈約目光閃亮,「有轉機。」
這種規則漸漸讓我們向惡妥協,驅逐著善……
沈約提醒道:「過程就如花開花落,落紅入泥,泥護花開。」
這種管理,不比亂糟糟的各種意見要明智百倍?
「正是如此。」
事實真的如此?
當我們對善惡有了選擇的時候,那我們再不是維繫善良,而是在維繫可悲的規則。
他聶山是在維繫規則,而不是維護著善良,他聶山害怕的不是失去親人、忠誠,而是畏懼失去他賴以生存的醜陋根基。
孫思邈對天涯的發問聽起來平淡,卻刺入所有人的心間。
大謬不然!
完顏婁室感慨道,「聽沈先生一說,人生似乎全無意義?」
為何?
因為開國之君清楚知道所有人的實力,也深知自己的子女很難達到自身的能力,只有剷除舊部,才能讓子孫繼承和_圖_書他的位置后鎮得住局面。
在沈約那個時代,西方的人人民主更像個笑話,這世上絕不是三個臭皮匠就可以頂個諸葛亮,而是太多臭皮匠,只能將世界推入混亂的深淵。
聶山忍不住道,「是過程又如何?」
歷代開國之君若是知道孫思邈的真正實力,恐怕都會對孫思邈產生極深的戒備。
老子的方法同樣如此。
你如果太笨,那就照著聖人的引領做好了。虛心為無知,弱志為無欲,等你無知無欲后精氣神大漲,才有領悟、驗證、甚至超越聖人之行的可能。
沈約搖頭道,「你認識了人生不過是段過程,你就會減少對這段過程的貪執,從而尋找更有意義的人生。這就和修行般,去除五蘊遮掩絕不意味著讓你厭世,而是讓你不再受到五蘊的擺布,看得更清楚,才能更好的進行你的人生。」
虛心實腹是強壯其體魄,弱志強骨並非弱智,而是凝聚其精神。
沈約沉吟片刻,「蕭布衣明白hetubook.com.com生命不過是個過程,那他就不會執著的想要留存什麼。」
天涯輕聲道,「他足足用百來年時間研究兩個世界的合併。他親眼目睹北周昌盛、北周被取代;他親眼看到隋朝興盛、強盛而衰,他也就知道大唐改變不了破落的結局。」
可惜老子提及的「智者」,卻以為得窺天機,以不清楚、滿是慾望的頭腦,愚民縱慾來蠱惑世人,那早就離聖人之治遠矣!
完顏希尹贊道,「蕭布衣是個清醒之人。」
天涯所言讓所有人都有些意外,完顏婁室不由道,「蕭布衣如何對待此事?」
神經病從來不是想的少,而是想的太多!
他終於聽出天涯的言下之意——我們是堅決的執行守善、存善,還是有選擇擇善擇惡,這本是不同的兩條路。
天涯贊同道,「不錯,他雖成為帝王,卻是少有的不為帝位沉迷之人,因為他知道所謂的統領天下,不過是段過程。」
人類從歷史吸取的教訓從來只是——人和-圖-書類根本不會正視歷史。
「蕭布衣初聽孫思邈所言,只感覺到不可思議。」
是人,它才有真正的思考。
執著是因為認不清,當你一件事情的前因後果看得清楚明白,你如何還會對其執著?
它不是人,可它又太像一個人。
佛渡有緣人,可有緣之人有智力區別,有六祖聽《金剛經》中的一句就幡然醒悟,自證自修終成大道,也有人一輩子誦讀《金剛經》卻是更增痴行。
蕭布衣乃開國之君。
歷史證明,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會永久的存在下去,可就像帝王堅信可以長生一樣,無數身在局中的人,始終堅信這個時代會至永恆。
「於是在大樑國興起,百姓開始安居樂業的時候,他居安思危,終於選擇將真相話于蕭布衣。」
老子對此早有清楚的論述——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水輕夢立即道,「什麼轉機?」
對於實在不聰和圖書明的人,釋迦如何處理?釋迦不是讓其「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而是讓其維繫一念。
只有等這人通過此行削除雜念后,精氣神才會增長,方有領悟的可能。不然你一天有千萬個念頭,就足夠拖垮你的意志身軀。
天涯緩緩道,「可蕭布衣畢竟是非凡之人,也有高明的見知,等孫思邈帶蕭布衣到達崑崙后,蕭布衣這才感慨世界奇妙,認為他自身雖然為中原之君,仍如井底之蛙般,然後他請教孫思邈,為何要告訴他這些事情?」
天涯贊道,「若是世人都能理解你的說法,那這個世界無疑會好轉許多。可惜的是……這般簡單的道理,他們卻始終不能聽懂。」
真正維繫善良的人,不會因為脅迫、親情、規則和各種借口排斥善、留下惡。
常人一聽此語,就將老子打入愚民的行列,認為老子是醜陋的代表。
「孫思邈決定實施他的計劃。」
天涯感慨道,「孫思邈認為蕭布衣是個極為清醒、不執的帝王,這才將自己的想法hetubook•com•com說給蕭布衣聽。孫思邈認為無論任何制度,最關鍵的不是形式,而是首腦的清明!」
他對孫思邈的見解由衷贊同,一個人頭腦不清,自然陷入五蘊泥塵,不能掙脫,同理可知,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都要有個清醒的大腦來調度運作。
一念可是咒語、可是善心,可是清明……
開國之君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清除老部下。
「並非如此。」
沒人回答天涯的提問,或許他們心中早有答案,就像孫思邈在反問時已有了抉擇一樣。
老子強調是聖人之治!
聶山默然。
你如何能希望諸多分裂的人,奇迹般有個一統的看法?
而以某某的名義更像是嘩眾取寵,混亂的世人,會有什麼名義?他們自己都不清楚。
沈約贊道,「的確如此。」
沈約沉聲道,「自黃帝以後,世界所有的帝王都是局限認知,或醉心王圖霸業、千古一帝;或沉迷長生不死,千秋萬世,只有蕭布衣非常人,才會清醒的明白,人生不過是段過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