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極限警戒

作者:墨武
極限警戒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抽坎添離

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抽坎添離

「阿」為天地間種子密字,示意統一,「彌陀」為光,「佛」為覺悟。
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眾人越看越是駭然,完顏希尹嘆息道,「不才自以為博學,可不想比起沈先生,不過是滄海一粟。」
完顏希尹雙手合十,微笑道,「善哉善哉。」
世人愚痴,因為缺乏內觀之明。
愚者尋章雕句,皓首窮經,徒自勞費性命,慧者教外別傳、不立文字,超然天地之外。
沈約笑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若是心在一粟,仍舊無拘無束,那和在滄海有什區別?」
無數人對皇位的執著就和孩童痴迷街機遊戲般,無論等上多久都不嫌棄,只想著自己有機會可以上手玩上一把。
天涯雖數度幫眾人清洗脈輪念垢,可自身能量似乎絲毫無損,在和沈約交談中,每當有旁人證悟,它就會變得更加明亮。
真正的修行,不應該是拓展自身的生命質量嗎?
周遭更加明亮。
匠人或可雕琢宗https://m.hetubook.com.com師所傳之骨,卻無法認知骨中之髓。不然達摩何以唯獨對二祖慧可讚許有加,稱其得髓?
合而言之,阿彌陀佛的真意就是覺悟自己和心性光芒統為一體,而不是求什麼虛無飄遙的神仙示現。
世人常念阿彌陀佛,可真知道這四字真意的又有幾個?
要知道文字只是世人極為低等的交流方式,其中有太多五蘊歪曲之意夾雜,你若終明天地真意,要文字何用?
「為什麼是人?」天涯反問道。
可無量壽佛何在?世人不知,推言其置身於西方極樂世界!
「沈約,你自然看出這個計劃的關鍵所在?」天涯緩聲道。
達摩沒有明說的是——你們其餘眾人畫龍畫虎,雖看似明白,實則仍不免墜入六道輪迴中,或有傳授佛法的功德,對自身作用卻是甚微。
他是誠心誠意如是說,只是因為沈約所想,他均知曉,可他卻從未將所知的這些如沈約般融會和圖書貫通的形成整體。
再加「南無」皈依之意,「南無阿彌陀佛」的歸於光覺和大明咒的「心有摩尼珠、意似蓮花開」有何區別?
一念及此,未免意興闌珊。
他本不能體會「過程」一說,可聽天涯這般描述,終於意識到自己豈不是就處於地獄之火噴薄后、戰爭解決的過程中?
水輕夢對道術了如指掌,「後天之水火均有缺陷,因此在卦象中離火中空,坎水中滿。道家為求長生,就想出一法,希望後天轉先天,是以在修行中,要將坎水中的真陽置換離火中的純陰。後天水火中陰陽互換,就可還到先天純陰純陽之境,實現長生永恆之態。」
推來推去,終究推給虛妄,就和整日說鬼,卻沒有人親眼目睹般,不過是痴人說痴、害人害己。無數人苦念阿彌陀佛,期冀見到什麼無量壽佛,卻不知道一念已痴,念念更痴,一生痴念,何談覺悟?
「蕭布衣認為,甚至不用等他死,他會老,老了就會糊和-圖-書塗,糊塗就會做錯事。」天涯又道。
沈約喃喃道,「我認為這個想法沒有問題。」可他又深知這個方法大有問題,因為若是方法完全正確,那本源世界絕不會是如今的模樣。
沈約沉吟道,「關鍵是人?」
世人常認為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佛。
天涯感慨道,「他深知自己改得了天下一時,但等他死後,歷史仍舊會因為紅塵慣性變成固定的循環。貪嗔痴漸多,充斥世人的下三輪,世人會不知不覺的貪圖享樂,痴迷永恆,然後少數人佔據絕大多數的資源,卻如饕餮般仍舊貪得無厭,最終引發地獄的怒火,世人開始用憤怒開戰解決問題,毀壞曾經的建構,又開始新一輪的循環。」
沈約思索道,「修行中,合一不是強合,而是真合。就像想將水火合一,那看起來是根本枉費力氣的舉動。」
釋迦當然是個奇才,他在當太子時,享受著無盡的歡樂,卻能看到這四苦,進而尋求四苦的破解之道hetubook•com.com,本是有絕佳的悟性。
傀儡若不知自己是傀儡,自然在遊戲中玩的津津有味,可它若知道自身不過是遊戲的一環,那它同樣會覺得索然乏味。
微有嘆息,沈約緩聲道,「空間若真合,必定有真意之人操作。這世上如孫思邈、蕭布衣的人本來極少,退而求其次,如太平道四道道主之人,又有幾個?」
「但可以抽坎添離。」
沈約搖搖頭,「你說的再正確不過。可你說的道術對常人而言實在過於高深。如果真能領悟你言語真意的人,無疑是個悟性不差的人,若還能按照你說之法修鍊之人,那更是萬中無一。可是,就和佛法般,常人都是見明行暗,知難行更難。」
西方極樂不過是譬喻,簡而言之,你既然一念覺,一念覺時就本在西方極樂。若以為那是個可循的地點,豈不是大錯特錯?
悟性在意,而非文字。
世人蒙昧,卻是因為缺乏向外去看的一雙眼。
這本是匠人和宗師的區別。
完顏婁室眼角抽和圖書搐下。
「不錯。」
沈約剎那間再度轉念,天涯如數轉給眾人查閱。
沈約微笑道,「不然何以有生老病死四苦之說?」
可世人貪圖享樂的時候,從不解「生、老、病、死」的苦意,哪怕躺在床榻上,插管吸氧時,太多人仍想著好轉后如何享樂補償這段「荒廢」的時光,卻沒意識到這是生命的警告。
見沈約不語,水輕夢蹙眉道,「我說錯了什麼?」
天涯介紹道,「孫思邈本認為紅塵無葯可解,但從空間裂合中卻得到啟發,他認為天人合一,人和空間密切相關,既然人之不一致導致了空間的分割,那人如一致,就會產生合併空間。」
但蕭布衣既然知道一切不過是過程,他就不會痴迷皇位,這是沈約可以肯定的事情,他不能肯定的是——蕭布衣、孫思邈如何做出改變。
「因此蕭布衣決定和孫思邈共同完成改變世界的計劃。」
沈約終回到孫思邈一事,「蕭布衣既然得孫思邈開闊眼界,應該不會再遵循世間輪轉?」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