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錦衣狀元

作者:天子
錦衣狀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百零九章 心裏應允,還不能說

第七百零九章 心裏應允,還不能說

蔣冕知道回到內閣值房后,還有個費宏在那兒,有些事情商議起來不便,便趁著進內閣值房前,把楊廷和的意思問清楚。
楊廷和道:「那讓唐寅去當個督撫,應該沒什麼不妥吧?」
這邊孫交一走,彭澤急忙問道:「楊閣老,此事不會……您真的同意了吧?」
總之怎麼想,唐寅去西北,楊廷和這邊都是穩賺不賠。
楊廷和悶頭往內閣值房方向走。
「孫部堂,你覺得朕先前的提議,讓唐先生來當內三關總督,怎麼樣?」朱四笑嘻嘻問道。
彭澤與兩位閣臣不是一條路,半途就分開。
孫交本來跟這幾個就不是一路人,此時當是解圍,跟著張佐就去見蔣太后。
所謂的甩鍋,就是讓唐寅來背黑鍋,這樣西北再有什麼變故,就讓大臣諫言,說這都是皇帝剛愎自用非要重用唐寅去西北督軍的緣故,唐寅無所作為,最後導致西北局勢惡化……如此只待戰事結束,便可趁機把唐寅給清算掉。
如此顯得朱四很是通情達理,先前在他們面前直接提出要設立內三關總督的想法,看起來武斷,但現在卻主動退後一步,好像是說,朕當著你們的面提只是先問問你們的意見,然後再拿到朝會上去說,所以朕並不是剛愎自用。
誰知沒等他開口相問,楊廷和便主動開腔:「敬之,你說趁機把唐寅調出京城,是否恰當其時?」
蔣冕道:「設立倒馬、紫荊、居庸三關總制之事,本就有法可https://m.hetubook.com•com循,如今西北局勢著緊,陛下於內廷中提出此事,倒無可厚非。只是他提出以唐伯虎領兵,則很兒戲,如此重任怎可落在一個草莽出身的王府伴讀身上?這不是任人唯親嗎?」
朱四道:「那好,諸位回去后,可以商議一下,明日朝會上朕便把此事提出來。」
蔣冕聽了這話,便明白楊廷和的意思了。
楊廷和神色輕鬆,「不過是內三關,外面還有宣大總制,只要將他的職位降到宣大總制之下,他就會受三邊總制、宣大總制支配,內三關並不涉及關隘外地方政務,他又能做出什麼事來?」
蔣冕言語中,對唐寅並沒有什麼貶損。
此時,張佐從旁邊門廊一路小跑過來,到了幾人面前,向孫交發出邀請:「興獻太後娘娘請孫老到清寧宮敘話,說是要談談家常。」
好像很有道理誒。
楊廷和道:「明日朝會上,需要有人進言,再有人出來保舉唐寅,讓人覺得,這都是陛下剛愎自用的結果。」
看樣子,楊廷和真打算把唐寅安排去內三關,雖然距離京城不太遠,但好在把人給調出京城了,如此新皇勢力在朝堂上就少了一員大將。
蔣冕一想。
「那……該以何人擔此重任?」
至於三關軍權……
他現在徹底明白了。
……
……
張佐笑道:「太后就在乾清宮啊。」
楊廷和道:「現在是要防止他軍權在手,需調撥https://m•hetubook•com•com富有經驗的勛貴隨同,還要有一位上得了檯面的監軍。」
蔣冕嘆道:「可他從無帶兵經驗,若處置不當的話……」
蔣冕先看了楊廷和一眼,見楊廷和沒有在彭澤面前解釋的意思,便道:「等回去商議后,再做決斷。你早些回兵部要緊,有什麼戰報,儘快送來。」
蔣冕琢磨了一下,這意思是……楊廷和贊同讓唐寅來擔當這個新設立的內三關總督?
「這……」
就算內三關總督地位不高,但也涉及大明軍權,戰時調這麼個人去西北……楊廷和瘋了么?
楊廷和怎可能會同意讓唐寅去出任西北總督級別的要員?
內三關總督怎麼說都是臨時設置的督撫,屬於戰時的職位,以唐寅從五品工部員外郎的身份,外調內三關總督,領正四品左或右僉都御史,出鎮內三關……品階上來說,一點毛病都沒有,反而相當於平級調動。
孫交離開楊廷和一行,本以為要去清寧宮,結果又被張佐帶回乾清宮。
……
等孫交返回乾清宮后,卻發現朱四坐在那兒,旁邊連個人都沒有,哪裡見得蔣太后?
雖然有立功機會,但贛南巡撫那是自己幹活自己領功,而內三關總督則是聽命於三邊總督和宣大總督,所以唐寅有功勞也不會太大,有過錯還得背黑鍋,這就是這職位最特殊之處。
蔣冕又是一怔。
孫交道:「陛下此提議也可,但就怕……」
孫交很清楚自己跟眼m.hetubook.com.com前這三位不是一黨,刻意沒有與他們同行,遠遠地墜在後邊。
「呵呵。」
嚴格來說,我還屬於中立派系,你在我面前搞這些,我可不會覺得你平易近人,反而認為你少了帝王該有的威儀。
再說了,咱君臣也沒熟悉到那種程度吧?
蔣冕心想,這是為了把新皇身邊的人外調,減少其對新皇的影響,無所不用其極啊。
……
反而很尊重你們呢。
彭澤見楊廷和沒有表態,緊跟幾步,問詢道。
「嗯。」
孫交皺眉。
在三邊和宣大軍權面前,值得一提嗎?
「若是按他在朝所做之事,這兩年也算有些功勞,為陛下鞍前馬後效力,四處奔走,雖然做得很多事,並非正統文官所為,但到底也沒有超出為國為民的範疇……介夫何以有此問?」
但從唐寅所做事情來看,倒也不與文人從政的宗旨相違背,做出的成績有目共睹。
……
「不是說,要去見太后嗎?」孫交好奇地問道。
這樣一來,比把唐寅留在京城跟他們作對好太多了。
一個簡簡單單的問題,就把蔣冕給問住了。
「這……勞煩張公公在前帶路。」
西北亂局發生后,楊廷和因主張陣前換帥而飽受爭議,現在楊廷和既想讓新皇身邊的唐寅被外放,同時還要甩鍋。
但現在蔣冕既然知道楊廷和心中已做出決定,那就要考慮一下,來日朱四會不會後悔的問題。
「陛下會不會……反悔呢?」蔣冕聽出來了,楊廷m.hetubook.com.com和對此考慮周詳,來日朝議上必定會答應。
這就相當於當初王守仁當贛南巡撫時,任務很明確,唐寅此番要確保內三關安穩,而當初王守仁則是去剿滅贛南盜寇。
半晌后,楊廷和才道:「此事應當交由朝議,若局勢非要到設立內三關總督的地步,老臣並無異議。」
張佐走回朱四身後,重新站定。
「那我回頭,找人商議。」
「呃……」
或者小皇帝先前想拉攏西北掌握軍權的臧鳳,結果臧鳳被拿下,三邊和宣大軍權都落到了楊廷和手上,小皇帝才想籌謀奪個內三關的軍權,可能並沒有深思熟慮,回頭考慮到把唐寅派出去后自己身邊無人可用,或許就要後悔此次用人了。
從乾清宮出來。
……
「陛下……」
只說對設置內三關總督這件事無異議,但沒說對任用唐寅無異議。
孫交看向另外三人,頓時感覺投來的目光都不懷好意。
朱浩這都給皇帝灌輸了些什麼思想?
就在孫交和彭澤以為楊廷和會激烈反對時,誰知道楊廷和沉默以對,並沒有做出任何過激的反應。
孫交想說,婦道人家怎麼可以去乾清宮這種地方?
楊廷和不說話,別人也不好摻雜什麼意見,現場一時陷入死寂。
孫交很想說,你作為皇帝不要如此不正經。
孫交不知朱四葫蘆里賣的什麼葯,你要傳召我,只管說一聲就行,反正之前我們君臣間的單獨召對不是一次兩次,怎麼這次要兜個圈子?不讓楊廷和知道我來見駕和_圖_書,可是有極度機密之事?
內三關總督這職位,看起來緊要,但其實上不了檯面,而且楊廷和也不是讓唐寅去內三關統調兵馬,反而派出一名侯爵或者伯爵的勛貴去當領兵將領,再派一名太監去當監軍,這樣唐寅的權力就會被大幅度削弱,再加上唐寅職位本就在三邊總督和宣大總督之下,戰時還要受這兩家總督的指揮,那唐寅去了就是個傀儡。
「就怕楊閣老不同意,是吧?不會的,朱浩……敬道說了,楊閣老開始時一定會先表達出一種未置可否的態度,但回頭一定會同意此事,而且要是朕不答應,他還得跟朕急呢……」朱四笑道。
只是礙於先前的態度,楊廷和不能在彭澤面前直說,因為這涉及到西北軍權歸屬,照理說楊廷和應該把內三關兵馬統領大權交給彭澤的嫡系才是,而現在新皇要把這職位掌控在手,楊廷和不反對也就罷了,還支持……容易讓彭澤多想。
蔣冕點點頭。
唐寅以王府潛邸出身,算不上正統文官,因落罪而沒有參加進士考試資格的老舉人,現在做官能做到這份兒上,全靠文官對新皇的妥協。
皇帝就算給他派點京營人馬又算什麼?京營現在不都落到新皇手裡去了?把京營部分人馬外調,反而方便楊廷和拿回京城軍權呢。
即便唐寅做出功勞,西北戰事取得好結果,那時功勞也不會在唐寅身上,而都會說是三邊總督李鉞和宣大總督陳九疇的功勞,還會說這是楊廷和跟彭澤等人運籌帷幄的結果……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