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錦衣狀元

作者:天子
錦衣狀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百一十章 原來那才是目的

第七百一十章 原來那才是目的

隨後朱四便提到讓劉春入閣之事,這也一直是孫交心中糾結所在。
朱四笑著,「孫老有話不能直說嗎,非得繞圈子?」
孫交見完朱四,終於去見了蔣太后。
「啊?」
鬧得沸沸揚揚的,把劉春架在火上烤,就像蹴鞠比賽就差臨門一腳老在那兒瞎晃悠,怎麼看劉春都像是個幌子……若是新皇想找個人入閣能把楊廷和給限制住,必定是一位德高望重並且能力異常突出的人……
黃瓚會幫朱浩之事,難道孫交不知情?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朱四提請。
對孫交來說,現在他跟劉春關係還不錯,廷議必選一人入閣的情況下……這是前提,沒人願意主動打破如今內閣四名閣臣的局面,誰提了誰就要遭殃,除非楊廷和同意……只有在正式確定廷推時,孫交出面推薦劉春才無後患。
難道說……
「若是敬道這小子在京城,一定把他叫過來,問問他到底是怎麼回事,可現在他人都不在,只不過是留下一些計策,就把朝堂搞得天翻地覆,他到底怎麼做到的?不會為了限制楊介夫,彰顯君權,他連朝堂穩定都不顧了吧?」
朱四見孫交神色有變,問道:「可是孫老覺得這個人選不錯?」
朝野上下,沒有人有資格制衡楊廷和,就算把劉健和謝遷召回來,人家是正統文官出身,懂朝堂規矩,還是會聽楊廷和的。
連楊廷和的心思都敢去揣摩?你以為還能把這種在朝手握權柄十幾年的官場老油子給你摸透?
但孫m.hetubook.com.com交並不打算這麼做。
孫交開門見山,告知唐寅所謂的來年開銷就是個借口,主要是想跟唐寅私下談談。
唐寅一笑而過。
孫交一怔。
孫交瞪了唐寅一眼,道:「伯虎,你入朝時候不長,怎這打官腔的本事卻見漲呢?問你個話,何須遮遮掩掩?難道說,老夫不值得信任?從始至終,老夫知道那麼多事,可有一件外泄過?」
楊一清跟王瓊基本算是同一陣營,只是楊一清資歷比王瓊還老,等於說王瓊是楊一清的「小老弟」,雖然這說法有點偏頗,但大致就那麼回事……
孫交道:「誰幫他?」
但若是楊一清的話……
朱四好像得到了答案般,笑道:「那孫老覺得,如今賦閑在家的,誰人適合入閣?朕聽說,弘治時兩位名臣,劉太師和謝少傅,如今都還安好,不如請他們回朝……」
想了想,只有去問問唐寅,畢竟唐寅是朱浩的挂名恩師,同時也是唯一可能會給他釋疑的人。
孫交眉宇間呈現出一抹思索的神色,隨後道:「此等事,老臣不敢妄言。」
換了我孫某人是楊介夫,就一定不會答應讓唐寅當什麼內三關總督,這不擺明往外放權嗎?限制唐寅都還來不及呢,居然往他手上送權力?還是軍權這種大禮?真當首輔門下無人?
就算我跟劉春關係再好,廷推這件事,我也不幹!
心裏有異議,孫交卻沒有跟朱四爭論。
朱四笑嘻嘻道:「孫老,其實你今天https://m.hetubook.com.com的話,敬道跟朕提過,他的意思是說,孫老對於楊應寧回朝之事,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卻不肯跟朕明言。不過這樣也好,朕回頭再找孫老來談……送孫老去見母后吧。」
孫交道:「陛下,有些事,老臣認為,當為也可不為,或為或不可為,更不可為也……」
謝遷雖然年輕些,但也年屆古稀之年。
……
孫交覺得,當今天子跟朱浩這對少年郎很會玩。
若真不知道的話,自己說出來,那算不算泄露機密?
但在讓孫交去見老太太之前,卻給孫交出了這麼個大個難題。
孫交恍然。
我唐某人今天就說了,怎麼地吧!
唐寅有些莫名其妙,興王府一系開礦幾時用到戶部撥款了?你孫交怕不是來給我送銀子,而是來跟我討要銀子的吧?
連劉春都忍不住找孫交徵詢,這是不是朝廷逼我早點致仕的伎倆?
一個談公事,另外一個全都提家事,連續兩場下來,孫交感覺自己好像剛被人從油鍋里撈出來。
唐寅就這樣,很在意那張老臉,被孫交用言語擠兌一下,什麼原則都不顧了,該說就說。
孫交有些擔憂,現在去信問朱浩時間已經來不及,讓朱四改變心意……他自問沒有朱浩跟小皇帝那種親密無間的關係,自己的話報上去也沒用。
不行,這話不能由我唐寅說,我可不做那種讓朱浩覺得我自作主張的事。
孫交見到唐寅時,已是日落黃昏。
孫交搖頭嘆息。
孫交琢磨不和-圖-書透一些事,本來楊一清回朝,對於朝堂平衡勢力關係,限制楊廷和權力,是一件好事,可不知為何,孫交始終高興不起來。
朱四自說自話般道:「朕覺得,當年在正德時設計誅殺奸宦劉瑾,如今賦閑在家的楊應寧楊閣老,也是入閣的不錯人選。」
「呵呵。」
「……孫老,朕覺得呢,劉學士乃入閣不二人選,可是在廷議上,還需要有人支持,孫老可否保舉他一下?」
楊廷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王瓊打壓下去,若是楊一清回來並且入閣……乖乖,這內閣要變著法熱鬧啊。
等等!
孫交聽到皇帝說要舉薦劉健和謝遷時,只當朱四在那兒信口開河,這種事就算皇帝願意,劉健和謝遷也很難應允,肯定會上疏回絕,但朱四提到楊一清時……孫交不知為何,心裏咯噔一下。
唐寅一怔,自己是不是說錯話了?
朱四一開始的目的,就不是讓劉春入閣,而是以劉春為幌子,為楊一清回朝鋪路?
甚至那些已經徹底靠攏向楊廷和的大臣,估計也要考慮一下自己的立場問題吧?
孫交很想說,陛下,咱能不能推薦一點靠譜的人?不要總想著用弘治朝老人是不是?雖然我也是老傢伙,正因為如此,我才非常理解老傢伙們想置身事外的豁達心理,誰他娘的願意摻和進朝中這些破事中來?
「哦。」
二人見面的地點就在戶部衙門。
嘴上說不敢妄言,但心裏已經聯想開了。
有漏洞!
……
皇帝要制衡楊廷和,就得在內hetubook•com.com閣中加人,加個劉春能幹啥?
孫交道:「陛下,老臣對於內閣之事,不太了解,至於誰適合誰不適合,並無發言權,不如多問問翰苑出身的老臣,哪怕是在鄉賦閑的……也好。」
你皇帝已經公開支持讓劉春入閣,如果我出來提議他,不等於說告訴別人,我站在你這邊?
唐寅笑道:「孫部堂,其實沒什麼,敬道入仕前,在朝就有他自己的關係網,如今的南戶部尚書黃公,便是靠他所獻曬鹽法,從地方布政使做到了戶部右侍郎,再到今天的位置,如今朱浩去南京,查的還是涉及戶部的賬目,黃公怎可能不相助呢?」
「其實……老臣並無異議。」
「呵呵,什麼可為可不為啊?」
孫交也犯愁了。
唐寅心中一松,隨即不解問道:「孫部堂,有何煩心之事?若涉及到敬道,您只管寫信去跟他提……如今他在南京,那邊有人暗中相助,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能踏上歸途了吧?」
小皇帝甚至沒忘記是以孫交見太后懿駕為借口召他前來。
劉春入閣之事,可說是「一波三折」,沒事就拿出來提提,但從夏天時有了此風聲,如今一個季度過去,依然還只是停留在皇帝嘴上說說,正式廷議、廷推遙遙無期,卻把劉春架在火上烤了三個多月!
弘治時內閣三位元老,劉健、李東陽和謝遷,到如今只有李東陽過世,劉健和謝遷都還健在,只是劉健年已過九十,怎可能會被重新啟用為內閣大學士?而且讓這個前首輔回朝,把楊廷和置於何地https://www.hetubook.com.com
朱四笑道:「孫老,你有什麼想法,只管告訴我,朕覺得這種場合,你可以暢所欲言。哦對了,一會讓人帶你去見母后……」
「唉!」
怕是小皇帝接下來要做的事,全都被朱浩計劃好,旁人摻和再多意見也是徒勞。
孫交道:「敬道去查南戶,南戶不僅不遮掩,還出手相助?這是幫人查自己?」
一旦楊一清回到朝中,那跟楊廷和有嫌隙的大臣瞬間就能擰成一股繩。
孫交找唐寅的名義,是說要跟唐寅商議一下來年工部開銷等事,尤其是工礦等地的消耗問題……
想想也是。
楊一清若回朝,跟楊廷和形成正面衝突,那朝堂又要無寧日了。
難怪楊介夫覺得小皇帝不好對付呢,感情這位九五之尊會處處挖坑啊,光是一個找人入閣之事,都留有各種後手,講什麼劉健、謝遷,但怕是最終目的就是讓楊一清回朝,畢竟誰都知道楊一清能耐不小。
……
這顆小心肝啊……
朱浩跑南京去,不是藉助新皇的名頭狐假虎威,而是憑藉「私交」,讓黃瓚出面相幫?
……
你當我孫某人是那種無腦莽夫么?
唐寅笑道:「敬道臨走前早說了,江南就算有賬目上的虧空,也一定不是南戶造成,因為若虧空真是從南戶而起……至少也是百萬兩銀子起步。以黃部堂治部的能力,犯不著為了區區幾萬兩銀子搞出什麼虧空來。」
我是戶部尚書,沒人讓我入閣,憑什麼讓我摻和進誰入閣這種糟心事?
眼前這位是朱浩的老丈人,難道還怕他把朱浩的事外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