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

作者:南山有龍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卷 大漠風情 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兵

第十卷 大漠風情

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兵

于謙已經緊緊皺起眉頭,好像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現如今軍戶屯田已改為募兵制,且真正應了古人那句諺語,兵貴在精不在多。
議事完畢,眾臣散去,各忙各的。
「只是風吹草動?具體情況如何,還沒打聽清楚嗎?」
于謙聽完,偷眼瞧了瞧朱祁鎮,心中暗道,把這兩個國家說的如此不堪,是給你派人去佔地盤找理由吧?
這流鬼國和夜叉國佔據著整個堪察加半島,大致相當於南直隸和北直隸加起來,已經算是不小了。
朱祁鎮拿起一看:「風吹草動。」
于謙面色凝重,率先說道:「這流鬼國和夜叉國只在史料中見過,沒想到,版圖竟然這麼大?」
于謙趕忙道:「皇上,臣等擔心……」
朱祁鎮擺手制止,道:「朕和脫脫不花之間,遲早要做個了斷。北山衛的情報可信度很高,而且,他們現在要做的是等朵顏三衛的兵馬出動,這段時間完全可以去核實情報的準確性,發現問題,立即上報,還來得及。」
于謙領會,道:「臣遵旨!」
朱祁鎮立刻召集內閣和兵部,商議調兵之事。
其餘人便繼續討論接下來的戰術,北山衛、漠河衛、朵顏三衛該如何布局,如何出兵,才能將韃靼殘部徹底圍剿。
金濂疑惑道:「不調京營嗎?」
「朕明白!」
朱祁鎮說道:「那裡便是寸草不生的冰原荒野,或許有些茹毛飲血的部族生存,哪位卿家有興趣,替朕將這片土地收入大明版圖?」
朱祁鎮命人將輿圖放在大殿中央的張桌上,曹鼐等人圍在一旁,指指點點。
朱祁鎮看到后,反而笑了。
朱祁鎮回到御書房,立刻召來絕聲衛指揮使楊智聰。
朵顏三衛雖然佔據了神聖的斡難河,但是,只要脫脫不花還在,這些人就算把正統二字刻在腦門上,也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朵顏三衛沒有電報站,只能用快馬加急了。
https://www.hetubook.com.com因為按照蒙古人的傳統,只有脫脫不花才是真正的黃金血脈。
其餘人也紛紛感慨,本以為大明已經沃土萬里,沒想到,世界之大,早已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緊接著,拿起筆來,寫下一個「圍」字。
聽到那地方啥都沒有,冰天雪地凍死人,眾人頓時失去興趣。
「打當然要打,但不是現在!」
「今日討論過了,大致就是這樣安排的,朕只是突然想起前段時間你送來的密報,擔心兩件事之間有什麼聯繫。」
于謙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皇上說了,不需要動國庫的銀子,你還擔心什麼?」
「是!」
楊智聰雖是聾啞人,卻精通唇語,因此,朱祁鎮與他交流的時候並不困難。
于謙擺擺手,說道:「現在韃靼部在夜叉國,距離朵顏三衛的駐地還遠著呢!」
于謙頷首,然後在輿圖上幾個位置點了點,說道:「若輕易出兵,脫脫不花隨時會逃亡極北的不毛之地,臣建議,回電漠河衛,命其暫時按兵不動。」
朱祁鎮說道:「朵顏三衛有錢,何需朕的銀子?」
朱祁鎮說道:「他們都能自給自足,不用撥錢給他們。」
于謙神色有些激動,皇上這般毫無忌憚地放權,說明是信任自己。
眾人議定之後,由於謙主筆,寫了一份作戰書。
「如果真的有詐就好了,朕擔心,妥妥不花早已嚇破了膽,不敢來了!」
不是說打仗需要錢嗎,現在又不需要,我來這裏參會的意義是什麼?
「這……」
金濂隨後道:「這錢糧之事……」
「有詐!」
火槍火炮的技術不斷改良,軍隊的作戰能力提升巨大,一支配備了新式火器的百人小隊,可碾壓曾經的萬人大軍。
朱祁鎮點點頭,道:「那好,朕等你消息。」
只見他拿起桌上的筆,寫了四個小字。
朱祁鎮皺和_圖_書眉思索,半晌之後,這才說道:「回電,同意漠河衛配合北山衛行動,切記不可輕舉妄動,等布下了天羅地網,再將其一網打盡!」
彭清皺眉攥拳,道:「就這麼任由韃靼殘部在眼皮子底下晃悠,不揍他一頓?」
現任戶部尚書金濂問道:「京師的鐵路只通到瀋陽,距離漠河衛還有三千多里的路程,若大規模調兵,耗費錢糧可不是一筆小數目,當需謹慎。」
可是,自從瓦剌部覆滅,韃靼部遁走極北之地,朵顏三衛回到斡難河畔,搖身一變成了蒙古正統,長生天唯一繼承者,當然了,也是大明最忠實的鷹犬。
金濂搖頭,道:「朵顏三衛駐守在斡難河一線,為的是防止韃靼部南下,如果他們的兵馬一動,防守空虛,韃靼部重新進入漠北,該如何是好?」
誰不知道,你把你的姘頭給派了過去。
彭清點點頭,道:「明白了,關門打狗!」
且不提口糧和軍餉,只說這大炮一響,便是黃金萬兩。
一門飛虎炮的造價是三千兩,一發炮彈五十兩。
楊智聰提筆寫道:「三日。」
其餘人也紛紛點頭,大為讚許。
最新的正統十九式,一支槍二百兩,一發子彈就要二兩銀子。
打贏了,你放個屁都是王霸之氣。
當初還說什麼流放,實則給人家兵馬補給,去海外搶地盤去了。
于謙點了點漠河衛西邊,說道:「這不是有朵顏三衛,為何要從京師出兵?」
金濂又問道:「北山衛和漠河衛呢?」
金濂是戶部尚書,最關心的便是錢糧之事,一聽說要大規模兵馬作戰,立刻謹慎起來。
「臣明日便出發!」
曾經,朱元璋自豪地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當初親征大敗瓦剌,韃靼部遠遁極北苦寒之地,雖然沒有斬草除根,但是,明軍已經徹底佔領了斡難河以南,再追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只會耗費錢糧,得和圖書不償失。
更何況這是打仗,打什麼?
說著話,他拿出輿圖來,在堪察加半島最北端指了指。
事實上,韃靼部現在沒多少兵力,只是苟延殘喘而已,將其殲之並非難事,只要指定要了行軍路線,堵住他的退路,剩下的就是一場單方面屠殺。
雖說國庫豐盈,也不能瞎花啊!
朱祁鎮也不客氣,開門見山地問道:「最近這段時間,漠北有什麼消息?」
這些年來,韃靼部的小股部隊偶爾跑過來襲擾一番,卻從未佔到過什麼便宜,脫脫不花更是多年沒有露面,原來是轉移陣地,去了夜叉國。
楊智聰抱拳行禮,退出御書房,揚長而去。
于謙和彭清也是老相識,知道他的暴脾氣,便解釋道:「表面上按兵不動,迷惑對手,其實在暗中調集兵力,待時機成熟,便可將其圍而殲之。」
不過這都不重要,只要能夠給大明開疆拓土,已經是功過相抵,大家也不會說什麼。
金濂又說道:「如果北山衛得到的情報,是韃靼部故意讓他們得到的……」
而且,他們很樂意跟著大明去打脫脫不花。
朱祁鎮輕輕搖了搖頭,道:「只是劃了個範圍而已,事實上,無論是流鬼國還是夜叉國,都處於比較原始的刀耕火種時代,名義上稱其為一個國家,實際只是一些族群部落,零散分佈在這座半島上而已。」
李盛和越聽越是詫異,這才出海不足一年,竟然發展到千里傳音了?
朱祁鎮見狀,便繼續說道:「根據巨鹿侯的電文,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能全殲韃靼部,于謙,你來說說!」
于謙看向朱祁鎮,問道:「皇上,是不是先回電,命其繼續打探情報,根據核實的情報再做決定?」
因為……大家都知道北山衛的指揮是皇上的姘頭,而且,這個女人很有心計,曾經給皇上吃了不少苦頭,理應不會弄錯。
曹鼐拱手稱是,轉身回到內閣,擬定電www•hetubook•com.com文和聖旨。
楊智聰搖了搖頭,臉色有些遺憾,也有幾分不甘。
內閣首輔曹鼐說道:「既然如此,老臣這便安排人擬定電文,發回到漠河衛。」
曹書吏點頭道:「等消息吧!」
因此,地方上的衛所一再裁撤,在漠河衛附近,根本無法集結足夠的兵力,除非出動京營,但是只能坐火車到瀋陽,然後再行軍到漠河。
其餘人也湊上前來,紛紛對這些無主之地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朱祁鎮說道:「再擬一份旨意,派快馬送到朵顏三衛。」
聽他這樣說,李盛和就明白了,這種電報最大的戰略意義就是前線戰事。
于謙突然愣住,是啊,自己好像沒考慮這個問題。
楊智聰進宮的時間掌握地剛剛好,太陽落下,天色昏暗,誰也看不清。
自從取消戶籍制,軍戶身份便不復存在,大量的屯田也隨之分給百姓,或者成為工業用地,軍隊的人數更是驟減。
「……大致就是這裏了!」
朱祁鎮又說道:「朕賜你便宜行事之權,戰事期間,大小事宜不必請示,你來定就好。」
金濂卻不清楚這些,只是擔心錢糧。
自漠河衛發出去的電報經過沿途各站的傳遞,歷時兩個時辰,便已抵達京師。
朱祁鎮問道:「你的意思是,可以動用漠河衛和朵顏三衛的兵馬,將其圍而殲之?」
眾人小聲議論片刻,于謙道:「臣等以為可行。」
楊智聰神色一變,似乎想到什麼,再寫下兩個字。
所以,他們比誰都想幹掉脫脫不花。
如果真如金濂所言,是脫脫不花的詭計……
畢竟電報這玩意不是聖旨,如果發給井源,讓他代為傳話,朵顏三衛看到一紙電文,如何能辨真假?
若打輸了,就算你奏疏寫的再漂亮,那也於事無補。
這時候,彭清指著輿圖,問道:「夜叉國之北……是何地?」
如果前方打起來,京師中的皇上和諸位大老爺們只關心戰況如https://www.hetubook.com.com何,誰還有心思聽你恭維的客套話。
朱祁鎮又說道:「朕今天收到漠河衛的電報,韃靼部目前駐紮在夜叉國以北……」
明軍的武器裝備日新月異,想要幹掉一支數千人的冷兵器部隊,簡直輕而易舉。
打的就是錢!
開疆拓土固然風光無限,可是,也要分什麼樣的疆土,去極北苦寒之地挨餓受凍,除非腦子有坑。
朱祁鎮看過後,連連點頭稱是,然後說道:「這場仗還缺個主帥,于謙,你親自去一趟漠河衛吧!」
金濂點了點頭,心中暗道,你找我來幹啥?
楊智聰點點頭,臉上絲毫沒有表情,似乎這個世界上什麼事都和自己沒有關係。
打不出的不是炮彈和子彈,而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可是,萬一錯了呢?
發報員抬起頭,道:「發送完畢,海西衛站已接收!」
轉過頭來,又對李盛和說道:「方才李通知提及奏疏簡短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發報的時候,需先將文書翻譯為編碼,再進行傳輸,對方接收後用密碼本反譯成文書,如果奏疏過長,不但翻譯起來費時費力,若傳輸過程中出現線路或機器故障,是要耽誤大事的。」
脫脫不花又是屬兔子的,見面就跑,這場仗不知道要拖多久,將士們在外多待一天,就多一天的消耗,可別去揍人沒揍到,反倒把自己吃空了。
沒有外敵的威脅,朝廷又大力扶持,想要不發展都難。
「是!」
總的來說,朵顏三衛這些年來日子過得很不錯。
最終,朝廷在北海到庫頁島一線依次布防北海衛、朵顏三衛和漠河衛,作為大明北方屏障,守住斡難河一線。
于謙看了看他,道:「誰說要從京師出兵了?」
在以前,瓦剌和韃靼勢大,朵顏三衛只是個受氣包,架在大明和北元之間,見風使舵,混口飯吃。
金濂反問道:「如果北山衛消息有誤呢?」
楊智聰凝神看了一會,然後指了指漠河衛,又指了指朵顏三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