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

作者:南山有龍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一卷 千古暴君朱祁鎮 第五百零八章 覲見

第十一卷 千古暴君朱祁鎮

第五百零八章 覲見

「東林書院仍在大肆宣揚傳統儒學,特別是對新科舉極其反對,他們聽說一條兼良對儒學很有研究,便極力推崇,其背後的含義就是連倭人都尊崇的學問,我大明卻不重視,這不是擺明了罵皇上您嗎?」
張益又問道:「何時到的?」
楊善想了想,回道:「就在倭國關白抵達京師之後,現在火車很方便,從無錫過來,不過一個晝夜罷了。」
朱祁鎮呵呵一笑,道:「錦衣衛把人盯死了,如果誰敢做出格的事,該抓的抓,該殺的殺!」
「張部堂,老夫有禮!」
本來嘛,倭國學著大明搞君權神授那一套,給自己的最高統治者安了個天照大神後裔的身份,還起了個高大上的名字,叫天皇,哪怕叫玉皇大帝,在大明不過是個藩王標準,關白只能往下一級。
能造出輪船嗎?
從倭島出發的時候,首先被蒸汽輪船震撼到了。
張益趕忙放下手中的公文,親自起身相迎。
張益感覺到https://m.hetubook.com.com情況有些不對勁,便問道:「此人平日里和誰交談?」
「說我大明皇帝陛下不讀聖人典學,反而去搞那些個奇技淫巧,還說什麼只知小節,不通大略……總之,都不是什麼好話。」
「真是豈有此理!」
登陸之後,看到平坦的瀝青大馬路,繁華的街道,各種稀奇古怪的小玩意,讓人應接不暇。
朱祁鎮輕輕搖頭,道:「他們願意研讀四書五經,那是他們的事,且不說科舉之中還保留了文史科目,隨他們折騰去吧,朕也懶得理會。」
袁彬陰沉著臉,說道:「此人承蒙皇上召見,登岸后該當即刻進京才是,現在卻跑去和東林書院的人鬼混,真是不知好歹!」
最近這段時間,東林書院鬧的沸沸揚揚,大有對抗朝廷的趨勢,這不是一個好的信號。
「啟稟指揮使,倭國關白一條兼良的蹤跡查到了!」
可是,他還沒研究明https://m.hetubook.com•com白,就發現泉州港停泊著七八艘這樣的船,甚至船身更大,離近去看,就像停著一座島。
番國使臣覲見是有嚴格禮儀規矩的,鴻臚寺商議了好半天,最後給他按照倭國世子的標準接待。
最震撼的莫過於蒸汽火車,這玩意早就聽說過,卻一直以為只是謠傳,坐進去的時候,他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思來想去,感覺這件事比想象中要嚴重,還是告訴皇上一聲。
「這個人……很麻煩啊!」
「快請!」
若不是顧及面子,他早就動身了,奈何故友孫長河盛情相邀,又看到東林學院聚集了數百名學子,倒不失為一個結交人脈的機會,這才耽擱了一些時日。
袁彬一抬眼皮,問道:「人到哪了?」
京師火車站,一名錦衣衛匆匆下了車,直奔北鎮撫司。
「楊寺卿,何事需要您親自跑一趟?」
「莫非是倭使不懂規矩,惹出什麼亂子?」
朱祁鎮仍是一副和_圖_書不以為然的模樣,說道:「隨他折騰去吧,不用理會。」
「他說了什麼?」
楊善點頭道:「來了,而且還不少呢!」
袁彬點點頭,道:「臣是擔心別有用心之人,利用一條兼良造勢。」
「都是江蘇那邊過來的學子……對了,有個叫孫長河的,在當地素有大儒之名,此人還恢復了宋朝的東林書院,全國很多學子都去書院聽他講學。」
張益將楊善讓到座位上,又命人沏來茶水。
皇上沒有動他們,是因為這些人還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
若論官職,鴻臚寺卿官職自然沒法和禮部尚書相比,可是,楊善乃是永樂元年的老臣,如今已經七十二歲了,比張益整整大了一代,今日親自來到禮部,不知是出了什麼事。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要麼跟我干,要麼死!
禮部衙門,張益正在辦公,有人前來通報,鴻臚寺卿楊善求見。
「如何造勢?」
「回指揮使,一條兼良自幼學習儒家典學,和江南的讀書m•hetubook•com.com人聯繫密切,此番去東林學院是應了大儒孫長河的邀請,前往講學。」
「東林書院?」
楊善道了聲謝,然後說道:「張部堂,可知最近有倭使來京?」
「五日前自泉州登岸,次日便去了無錫的東林書院。」
相比之下,東林書院之行反倒顯得甚是無趣。
交代之後,袁彬匆匆進宮,將一條兼良的行蹤細細講述一番。
他少年時期曾遠渡重洋,來到大明求學,所見所聞感觸頗深,可是,這次故地重遊,翻天覆地的變化直接驚掉他的下巴。
能造出火車嗎?
……
「臣遵旨!」
他非常確信,如果東林書院真的搞事情,只需一個晚上就會灰飛煙滅。
「繼續打探,把人給我盯住了!」
「可是……臣擔心……」
一條兼良住進鴻臚寺之後,便等待皇帝召見,不過他這人對漢文化極有興趣,每天沒事幹就去大街上溜達,看到什麼都覺得新鮮。
「東林書院,孫長河?」
「是!」
一條兼良甚是懊https://m•hetubook•com.com惱,為何不早些來!
如果這東西能帶回倭國……
楊善嘆了口氣,說道:「只是這關白喜歡到處向人討教和學習,說話有些狂妄。」
袁彬仍有所擔心,說道:「臣擔心這些人暗中搞事情。」
「那倒沒有,只是……」
「搞事情就更好辦了!」
十日之後,一條兼良終於抵達京師。
想想三楊搞政變的時候,暗中勾結了多少人,涉及到多少官員,還有整個江南士族的支撐,最後如何?
張益點點頭,道:「倭國關白一條兼良,聽說了。」
否則,他們縱有一萬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看到袁彬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朱祁鎮笑著道:「你有話就說,什麼時候和那些文官學了一身臭毛病?」
……
還是四書五經,滿口仁義道德,有什麼用?
「這些人來京師了?」
張益頓時皺起眉頭,他可是親身經歷過那場政變,非常清楚皇上對待傳統士族的態度。
袁彬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繼續問道:「他去東林學院都做了什麼?」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