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作者:小魚的命運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一廠敵一國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一廠敵一國

而靠著吸吮戰敗者血肉,昂格魯薩克遜同盟進一步強大,聯繫更加的緊密。
「到時候,再等個十年,時機差不多就成熟了……」
就美國與英國一樣,通過上百年的投資合資,兩國的金融業、工業界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都離不開誰。
「一廠敵一國!」
但是程東海提出來的合資,卻仍然讓潘志俊頗感驚訝,畢竟,這可是投資啊!
等到那個時候,華夏才有機會把自己失去的一切全都奪回來。在戰場上失去的東西必須要在戰場上奪回,這是世界恆古不變的真理。
初步的工業化,其實也就是建立相對完整的工業結構,鋼鐵產量超過百萬噸,可以自產各種機械設備,可以生產從步槍到軍艦之類的各種武器,按照朱大皇帝的設想,差不多等於歷史上同期的俄羅斯水平,計劃差不多就成功了。
等到完全統一之後,大明還會進一步加大對華夏的支持,並不僅僅只是工業上,經濟上的支持,而且還會在軍事上幫助其訓練一支現代化的軍隊。
他們之間的經濟互相影響,互相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密切的盟友關係,不和-圖-書會受到時代的改變而改變,也不會因為政府的更迭而變化。因為雙方都很清楚一但背棄彼此,互相失去了依託,他們在政治上、經濟上都會不可承受的損失。
總之一句話,金融實業上的一體化,最終會形成大明與華夏的一體化,而這種一體化也會讓華夏同盟在未來的世界中立於不敗之地。
這也是他們敢於面對世界其它任何挑戰者的原因——因為沒有一個盟友比他們更緊密!
其實這有點兒誇張了,眼下奧匈帝國的鋼鐵年產量雖然不多,但也有50多萬噸,一座煉鐵高爐是20萬噸,兩座呢?再加上利國驛,華夏的鋼鐵產量可就超過奧匈了。
大明帝國這邊就加大了對華夏的投資力度,從提供貸款支持其進行貨幣改革、工業建設,再到提供援助幫助其充實陸海軍力量。
總計投資1827萬元的遼東鋼鐵公司,一但建成就會讓華夏一躍擠身世界鋼鐵強國裡頭,成為僅次於明、英、美、法、德、奧的存在,這可不就是一廠敵一國嘛!其實,現在華夏的鋼鐵產量已經僅次於俄國,遠超過義大利等和*圖*書國。
打從愛新覺羅家的滿清帝國被推翻,舉家家逃到印度后。
只不過,這個共同體是隱密的,甚至不為外界所熟知的,其實從美國新貴的女兒們嫁入英國老貴族的家中起,他們就已經密不可分了。
不僅僅只是英國與美國,還有澳大利亞啦、紐西蘭啦、加拿大了,也就是所謂的「五眼聯盟」,這個「五眼聯盟」不僅僅是靠著「同文同種」的昂格魯薩克遜人結成緊密的同盟,他們之間密不可分的是經濟,是金融,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經濟共同體」。
在朱大皇帝收到帝國聯合鋼鐵公司與華夏簽署的鋼鐵廠合資協議的消息時,和其它人一樣,他也忍不住為之感嘆起來。
但是經濟上的利益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體化!
這個世界比的是什麼?
想到這,朱大皇帝又一次走到了桌邊,然後用力的轉動了一下地球儀,最後把手指按在地球儀上,看著地球儀上的華夏,他自言自語道。
至於像義大利、比利時那樣的國家,他們年產量……現在還不如華夏。就像義大利這個窮鬼的帝國主義,現在有沒有帝國主義和_圖_書不知道,但是他的鋼鐵產量不過只有區區萬噸而已,絕對是那些帝國主義國家之中的地板。
不得不說戰爭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並且推動了華夏的工業化發展。
當然了,現在1880年代的時候,這個同盟還有形成之中,萬里征程的第一步剛踏入,美國富翁的新娘們剛嫁入英國,兩國資本界剛藉著這樣的聯姻把手伸進彼此。
一個強大的華夏,是符合帝國利益的,也正因如此,在頒發出口許可證上,大明帝國對華夏也是慷慨的,當然了這種慷慨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上,就是合資企業。
就是鋼鐵!
「德年兄,這可是上千萬的投資啊!」
其實,現在羅馬帝國也就是比歷史上稍微強一點而已。甚至如果華夏那邊能夠實現統一的話,華夏的工業規模很有可能接近羅馬帝國的水平,畢竟天國那邊這些年也在辦洋務,馬鞍山的鐵廠,寧波的船廠,杭州、蘇州等的各種工廠,天國那邊辦的洋務或許比不上北邊,可也不算差啊!
「因為大明和華夏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之國,所以帝國才會同意頒發出口許可證,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和圖書店了!一爐頂一國啊!奧匈帝國那樣西洋國家的年產量,也比不過這樣一座高爐!」
但是,在這個鋼鐵的時代,鋼鐵才是工業的基礎啊!有了鋼鐵工業這個基礎之後滑下就可以發展其他重工業行業,為下一步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程東海笑指著「龍伯」說道。
而大明也在努力著,與美國人靠娘們敲開英國的大門不同,在朱大皇帝的主導下,大明帝國是通過「明元」來實現的,而實現的方式很簡單,無非就是投資啦、借款啦,當然合資也是其中之一。
在這樣的「一體化同盟」之中,昂格魯薩克遜人打贏了一戰,打敗了二德子,打贏了二戰,打敗了三德子,打贏了冷戰,讓瓦解了大毛子。
「能照這樣發展十年的話,十年後,華夏差不多也就可以完成初步的工業化了!」
而且合資企業也不罕見,在華夏有不少紗廠之類的輕工廠,都是有大明資本。
大明帝國並不介意通過合資企業向華夏輸出先進技術,幫助華夏實現工業化,當然在這一過程之中,帝國的工商企業以及銀行金融界也能從中獲得非常豐厚的回報。
大明官方以及民間,對於和_圖_書投資華夏都是非常感興趣的。
而反觀華夏,這些年的進步確實不小,無論是工業商還是經濟上,甚至就連技術上也有了一定的積累。
「等到一切穩定下來之後,差不多是時候支持他們統一了!」
而且這也是華夏能夠參与世界最後一波殖民地瓜分的唯一機會。否則,就再沒有什麼機會了。
扭頭看著潘志俊,程東海笑道。
畢竟,在朱大皇帝的計劃之中,未來大明帝國與華夏或許是兩個國家,但是他們的經濟卻是高度捆綁的,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兩國國家的金融、工業是一體的。
一個初步完成工業化的華夏,一個擁有一支現代化軍隊的華夏,勢必將會成為大明帝國在未來的世界大戰中最大的助力。
「上千萬又如何?」
「資金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技術,目前歐美最大的煉鐵高爐日產量是100噸,而『龍伯』是450噸,13號正在進行高爐大修,我們的技術人員對高爐進行全方位的改造,以有效提高產量。預計再次投產後它的日產量將會突破550噸,年產量也就是二十萬噸!而這些技術過去都是帝國禁止出口的,也就是對你們……」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