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世界革命
第一百九十七章 聯合所有反動勢力
反觀容克貴族們,阿道夫不敢得罪,而且他還要去攀附他們。
可現在就不一樣了。
仇恨所引發出來的憤怒、不甘都會以更加激烈的方式出現。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霎時間,法西斯已成火候。
沙俄有多糟糕?德國人民都很清楚。
他很清楚,納粹黨要想強大,要想成為西德第一大黨,他就必須獲得民心。
從歷史中分析,便可以分析出德意志第二帝國為何失敗,又為何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兌現自己的承諾。
他是瘋子,這一點沒有錯,但他是一個有腦子的瘋子。
可是,對於猶太資本家,他卻大力鼓吹其危害性,將他們定義為『德國的蛀蟲』。
在感染力上,仇恨往往能讓一個民族乃至於一個國家開始團結起來的情緒。
台爾曼藉此機會,將蘇聯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偉大成就搬了過來。
在一次德國共產黨內部議會中,親自到訪的瑪利亞道出了自己的心中所想。
然而,這個時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魏瑪共和國。
然而,阿道夫沒有看穿這一點。
如此一來,東部的民心確實更傾向於蘇聯。
台爾曼等人所推崇的激進方向,是對地主、貴族、壟斷資本等舊勢力階級進行清算,將權力和財富分發到底層。
演講中,他多次強調一個時代,那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時代。
瑪利亞是他最尊敬的對手,正因如此,他對共產黨力量充滿了忌憚,充滿了危機意識。
他們是被動受到牽扯,但也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帝國主義脫不了關係。
給你吃,給你喝,給你穿,還給你住所。
然而,他們還是低估了阿道夫。
不久之後,納粹黨獲得了大量的物資。
幾乎可以這麼說,威威以一己之力,將一手好牌打爛了。
可是,唯獨只有一種人被阿道夫所抗拒在外,那就是猶太人。
阿道夫在各大演講中,不斷鼓吹著極端民族思潮。
畢竟,一戰結束都和*圖*書還沒到十年,而沙俄內部的貧窮,比現在的德國更勝幾倍。
以往的美好回憶與現在糟糕落魄的生活環境,在這般巨大反差之下,再加上退伍老兵對背刺他們的十一月黨人的憤慨與怒火。
很快,納粹黨開始以阿道夫的名義,向民眾派放食物。
這份許諾,比德國其他黨派所許諾的『經濟穩定,社會穩定』更來得實際,更來得吸引力。
然而,他跟台爾曼等人的區別在於,他是對富豪是有區分的。
他大力鼓吹這些人的死亡,都是德國共產黨不作為導致的。
所以阿道夫對此做出了一條自己的額推論。
但是,阿道夫故意挑選他們,並且將他們視作為骯髒的污穢。
這份自大使得他們對納粹黨毫不重視。
當年的帝國主義,就是資產階級的終極表現,最終將德二拉入一戰泥潭,走入毀滅深淵。
如果阿道夫是一位社會學者,進行過系統性的社會學研究,他就會發現,讓德國陷入如此困境的是內部的分裂與資產階級所帶來的自毀性。
對他們而言,那個時代之所以會毀滅,那是因為戰敗了。
無論是資金亦或是聲勢,納粹黨都必須與容克資本貴族們捆綁在一起。
納粹黨之所以有現在這樣的規模,離不開容克貴族的支持。
對於容克資本貴族階層,阿道夫大力讚揚,他認為這是民族資本的榮譽,宣稱他們是愛國者,是德國的頂樑柱。
要知道,興登堡可是一直都看不起阿道夫本人,如此一來就更不可能看得起納粹黨。
即使有魯登道夫這樣的人物加入其中,他們納粹黨也擺脫不了他們的弱小。
他許諾給所有人帶來工作,帶來麵包和牛奶。
他要聯合所有反動勢力,成為他的力量。
可如果將其用在壞的一方面,就會引發出極其慘烈的悲劇。
這個時代已經消失了快十年時間,然而對於德國人民而言,那是一個值www•hetubook.com•com得懷念的時代。
因為德國共產黨所宣傳的,也同樣是麵包、牛奶、工作,其宣傳力度更是比納粹黨更大,更有說服力。
因此德國共產黨的每一次宣傳演講,都能取得比納粹黨更好的效果。
這是資本主義的自毀性,同時也與當權者威廉二世脫不了關係。
一位手下向他提出了一條建議。
所以在演講中,他大力渲染對這些竊取人民財富的富豪們。
第二天,阿道夫便收到了來自魏瑪政府的邀請,接見他的人是幾名容克大地主。
他們不僅僅要宣傳自己的治國理念,更要宣傳仇恨。
可是,納粹黨開始轉變戰術了。
這就是為什麼,在施特拉塞試圖宣傳奪取貴族利益時,阿道夫極力反對。
他看出來了。
這是很沒有邏輯的污衊,但還是有很多人相信,因為現在的他們對阿道夫已經到達了一種盲目的信任。
相反,阿道夫的頭腦是很清醒的。
現在的魏瑪共和國,也陷入到英美等資本老牌國家的自毀深淵裏面。
「魏瑪共和國是你們的次要敵人,而你們的主要敵人,是納粹黨。」
因此德國共產黨一旦將蘇聯的成功擺上桌面上時,都會引得共鳴。
魏瑪共和國為什麼會突然間拉攏他們納粹黨?
在帝國中,他們不用忍飢挨餓,也不用擔驚受怕。
因為在這個時代裏面,他們是帝國公民,是一個一跺腳就能讓歐洲顫抖的強大帝國。
這個點子立即被興登堡所利用。
這場見面很快就結束了,阿道夫帶著勝利的喜悅,回到了納粹黨大本營。
如果將其用在好的一方面,可以團結國家內的人民,將他們擰成一團。
壟斷資本階級和舊勢力貴族階級。
相對於黨內的同志,台爾曼更加理智,更加清醒。
論激進程度,台爾曼等人已經是非常極端,因為自始至終他們都沒有放棄武裝暴力革命這一思路。
因為蘇聯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和_圖_書。
因為這就是一個瘋子該有的行動。
阿道夫將這些資源整合在一起,然後他決定分發出去。
在如此壓抑的大環境下,阿道夫所宣傳的復讎主義,立即煽動起了更加龐大的火焰。
如果只是這樣,還不足以讓德國共產黨感到威脅。
這樣的人,自然會成為百姓們的救世主,而阿道夫樂意當任這一職位。
因為這是大環境趨勢下的變異,台爾曼唯一能做的,就是穩固自己的德國東部勢力發展。
之所以有這樣的區分,並非看不出其他資本家也有同樣的性質。
情況,逐漸壓抑。
興登堡並不是想與他合作,而是利用納粹黨來消耗德國共產黨,兩敗俱傷是最好的結局,即使有一方勝利也只會是筋疲力盡,不可能威脅得了魏瑪政府。
很多人都認為,瑪利亞是杞人憂天,純粹是多慮了。
但德國人民並不理解這些深層次的東西。
沒有大到離譜的通貨膨脹,也沒有多到令人髮指的失業率。
阿道夫開始行動了。
再加上他們在國會中贏下了百個席位,這使得德國共產黨內部多了一份自大。
所以在他的宣傳下,德國人民應該仇恨這些猶太資本家,並且仇恨所有猶太人。
大部分人都認為,如果真有條件,阿道夫恐怕已經出兵討伐台爾曼等人。
如何獲得?
麵包、牛奶、衣服、肥皂、甚至連一些熏肉香腸都大量獲得。
在阿道夫的大力宣傳下,城內的猶太人紛紛被定義為反動勢力。
他之所以將仇恨都集中在猶太人身上,僅僅是因為,他能得罪猶太資本家。
他看出了納粹黨所宣傳的極端民族主義思潮,究竟會帶來一種何等可怕的破壞力。
因此,隨著啤酒館事件之後,納粹黨的聲望逐漸擴大。
她要求整個德國共產黨都提高警惕,提防法西斯主義的到來。
如果僅僅是宣傳對外侵略和對猶太資本家的復讎思想,台爾曼也只是保持一直的警惕而已。
幾乎所https://m•hetubook•com.com有德國人都已經感受到,這群猶太資本家給他們帶來了巨大傷害。
那個人就是台爾曼,德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
無數人被迫流亡出國,又或者千里迢迢地走去東德,可是在忍飢受餓的條件下,無數猶太平民都餓死在路上。
七情六慾,是人類最基本的感情,而仇恨是最容易帶動起來的情緒,沒有之一。
也得幸虧德國東部城市依舊獲得足夠的糧食援助,加上有社會黨人做監督,這使得分配問題並沒有太大的偏差。
有這樣想法的人並不少,畢竟那時候的納粹黨還是一個三流黨派。
那是士兵的榮譽,更是他宣傳的愛國象徵。
大量的失業人口,加上減少了與蘇聯合作,導致糧食供應開始不足。
而這份火候是台爾曼等人所無法阻止得了的情況。
這份歧視很快便獲得了支持,即使一開始不願意支持的人,也會在物資的誘惑下,站在阿道夫這一邊。
這是最表面的現象,阿道夫也能看得出來。
可是,納粹黨所推崇的激進方向,則是對外侵略,向他國進行掠奪,從而將掠奪回來的資源來填補國內不足。
可是,他們的死又一次被阿道夫等人給利用起來。
於是乎,十一月黨成為了他們的攻擊對象。
他從未放鬆過警惕,對法西斯主義的戒備,一刻都不曾放鬆。
通過從蘇聯回來的技術人員口中就能知道,現在的蘇聯,其生活條件比德國要好太多。
他的目光依舊停留在表面,停留在目之所及的問題,而非更加深層次的問題。
儘管這些猶太人跟普通百姓一樣,都是屬於受剝削者,都是屬於無產階級。
然後在1929年11月初到來時,納粹黨更是借勢起飛。
每當德國共產黨開始宣傳自己的政治觀念時,都會將蘇聯的成功作為例子給拿上來。
在如此對抗之下,阿道夫開始對以台爾曼為首的德國共產黨發起聲討。
他勾勒起德國人民對德意志第二帝國時https://m.hetubook.com.com美好生活的回憶。
但這份激進程度是有區別的,而且是存在著極大的差異。
「或許,可以利用納粹黨的力量,讓他們去對付台爾曼等人。」
這是一個十分有成效的手段,台爾曼迅速就拉攏了大量的支持力,其規模之廣,聲勢之大,蓋過了整個東德地區。
包括退伍軍人、失業工人、無家可歸者。
在啤酒館事件期間,阿道夫就極力污衊十一月黨革命者,但那個時候還沒爆發經濟問題,失業率即使是高,但至少還能吃得起飯。
阿道夫正是洞察出復讎主義所帶來的巨大效益,他便利用了起來。
但是,阿道夫所要宣傳的復讎對象從來都不只有猶太資本家。
這些人迅速成為阿道夫的堅定擁護者。
而且現在的蘇聯幾乎沒有受到股市危機所帶來的影響,在資本世界處於震蕩期間,蘇聯仍在穩步發展。
很多人都知道,蘇聯所繼承的就是沙俄的遺產。
而且納粹黨並不僅僅是傳播極端思想,他們甚至還拉攏了大量的退役士兵。
現在德國內的財富都是被誰竊取的?
因為,這樣的承諾可以更加貼近民眾的生活。
可是,在激進程度上,納粹黨與他們不相上下。
身為納粹當的領袖,阿道夫更是擁有一級鐵十字勳章。
一個月時間內,西德城市內的大部分猶太人都遭到迫害,被驅逐出去。
而且仇恨是最容易引起他人共鳴的一種情緒。
如果說納粹黨給興登堡是一種可用且又得謹慎利用的力量,那麼台爾曼所領導的德國共產黨,則是他的敵人。
退役老兵認為,奮勇戰鬥的他們,是不可能戰敗了,他們之所以失敗那是因為有人在背後捅刀子。
眼見德國共產黨逐漸壯大,興登堡開會琢磨起來,要如何在不得罪蘇聯的情況下,應對德國共產黨每日壯大的力量。
唯有一人,緊盯不放。
然後,他將復讎對象進行轉移。
當年,普法戰爭讓法國人民上下團結,有很大程度上是對這場戰爭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