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世界革命
第一百九十八章 來都來了,順路解放埃及吧
這支部隊主要是以蘇聯人為主,但裏面也有幾位來自英國和美國的國際縱隊戰士。
「因為,你們沒有欺負我們。」
為了做好作戰準備,科涅夫派出了五支偵察班,開始朝著距離他們最近的一座埃及城市『達克拉』而去。
確實,一般人進入這片沙漠,如果沒有精準的導航和充足的飲水資源,必然會困死在這片沙漠裏面。
這些軍閥派系都是由英國人親手培養而成,而的就是分化埃及,以便於他們對埃及的操控也影響。
因此,他能看出,自己目前的所在地點,正是利比亞最南部的城市庫夫拉。
這張地圖是從法國的後勤隊伍里繳獲得來的重要戰略物資。
而且遠征軍裏面並非都是蘇聯人,在部隊裏面就加入了不少其他國際縱隊的戰士,他們是認可蘇聯和這支紅軍的貢獻。
所以,他們繼續一批物資來補充隊伍里的不足。
當然,這些殖民軍很難說清楚開羅那邊的情況,但他們卻說出了距離這裏比較近的一個軍事基地的情況。
無論是軍事壓力還是政治影響力,英國依舊掌控著絕對的地位。
就這點薪水,沒必要拚命,放兩槍算是對得起英皇陛下了。
由於這片沙漠環境過於惡劣,原本還想追擊的法西聯軍止步了。
即使到了內戰和干涉戰爭,她所指揮的紅四方面軍,依舊是一支強悍的部隊。
這次之所以準備襲擊這三千多人的英軍營地,主要就是為了搶他們的資源物資。
而溫差巨大的太陽,更是讓個別戰士受寒生病。
當然現在的矛盾還是無法避免地出現了。
如此誠實的俘虜,著實是讓科涅夫懷疑了好一陣子。
是關於『徵收村落物資』還是『不得徵收物資』。
如果是伏龍芝,他必然會選擇性徵收,那就是只用他們的水源,但不會用他們的任何食物。
沙漠並非沒有水源,只要觀察到沙漠動物的行動軌跡,或者尋找綠色植被,基本都能找到水源。
和*圖*書首先是給他們分別方向與躲開沙塵暴的襲擊。
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儘管有所準備,但科涅夫還是低估了沙漠的可怕程度。
很快,這兩個班回來了,並帶回來跟俘虜所說出的內容一致的情報。
很快,他便通過自己的思維,模仿了二人的思考方式。
初步估計,駐紮在埃及的英軍至少有五六萬人,再加上錯綜複雜的軍閥派系,恐怕更多。
可以這麼說,有一種『原始』的粗獷美感。
只不過這些軍閥與英國人有著密切關係,基本是他們的狗了。
「我可以為你們帶路,只要你們肯幫我們驅逐英國人,我願意幫你們帶路。」
因此科涅夫打算做好偵察,然後將其一網打盡。
那是一支能打硬仗的精銳,在面對的德軍的猛烈攻勢,還能發起好幾輪防守反擊。
這五個班,加起來百人不到,卻在一次偷襲中,直接殲滅並俘虜了駐紮在這裏的兩百多名英國殖民兵。
他開始發現,自己一開始的思維方式都偏向于保守,全都是為了保全部隊而做考慮。
然而,要想不打草驚蛇,就必須慎重對待。
科涅夫感到詫異:「就這麼簡單?」
而且,這裏面的恐怖還有流沙、狂風與沙塵暴。
在過來之前,科涅夫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從原來的接近兩萬人進入沙漠,再到他們走出是沙漠,直接減員了三百多人。
當然,要想直接解放埃及,這多多少少都有點難度。
想通這一點后,科涅夫便開始部署戰術。
他將為數不多的物資全都集中起來。
偵察班所探查回來的內容,都與這些俘虜所說的基本一致,由此可見他們確實沒有撒謊。
他模仿這瑪利亞的思維方式,將一張巨大的非洲地圖給攤平在地上。
科涅夫開始思考起來。
這就很讓科涅夫驚訝了。
為了確保情報的準確性,科涅夫還是派了兩個班的人前去偵察。
正當歐洲發生著m.hetubook.com.com一系列事情時,非洲這邊,也同樣出現了一些意外。
剛一見面,這位埃及孩子便氣喘吁吁地重複著剛才的話。
那麼,如果是瑪利亞主席呢?
到時候,他們恐怕會直接餓死。
這是屬於『獨立了,但沒有完全獨立』的狀態。
這是人之常情,畢竟『人民軍隊』可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有。
現在的埃及有點微妙。
英國同志很認真地翻譯到:「就這麼簡單。」
而且,部隊里也出現了一些奇怪的聲音。
當他說出這條路線時,並沒有遭到太多人的反對,因為殖民者就是他們的共同敵人。
而且這支百來人的英軍被自己殲滅之後,那三千多人的營地已經有所察覺。
駐紮在這裏的英軍也就只有百來人而已,他們可是有一萬六千多人的總兵力,打過去不成問題。
以戰養戰,只能如此了。
由於引路者是根據沙漠中的水源去規劃路線,因此他們在引路者的帶領下,走錯了方向。
在他們來到這個村鎮時,大部分埃及人民都是驚慌失措地進行避讓,對他們充滿了害怕。
突然的,科涅夫的眉頭緊皺不開。
但科涅夫還是失誤了。
他的話,立即引起軍中的人注意。
英國同志原封不動地向這孩子問道。
所以,如若科涅夫無法處理好多方面的關係,恐怕會引起內部矛盾。
科涅夫不禁把自己代入到瑪利亞和伏龍芝這二人身上。
當科涅夫親自去拷問這些俘虜,打算在他們口中獲取關於開羅那邊的軍備情況時,這五十個俘虜毫無心理壓力地,全盤托出。
能夠在殘酷的摩洛哥戰役中脫穎而出,這支遠征軍已經是精銳中的精銳。
穿越沙漠本身就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即使有導航者,他們也耗費了不少物資,犧牲了不少戰士。
「同志,請幫忙問問,他為什麼會相信我們?」
因為在他們穿過沙漠時才發現,他們並不是穿越了阿爾及利亞,而是穿越到和_圖_書了利比亞直接進入了埃及內陸。
如果沒有導航者,恐怕他們這批遠征軍得失去更多的人。
進攻性是絕對的拉滿。
他高估了對手,也低估了這五個班的戰鬥力。
在那個軍事基地裏面,確實有三千多人駐紮,同時也了解到現在的埃及情況。
於是乎,他們便做好打算,準備進攻埃及殖民軍。
而且負責給他們帶路的沙漠引路者,確實帶來了很大幫助。
這些內容,立即引起科涅夫的高度重視。
很快,思緒從腦海中湧現。
他們的水源都是地下水井,這地下水十分充足,足夠補充他們這支部隊。
第二條,南下,繼續一開始的方向,往剛果金而去。
如若是這二人,他們又會怎麼去做呢?
畢竟,他們這支蘇聯遠征軍,對於埃及人民而言,同樣是外來者。
英國同志繼續做著翻譯,孩子很認真地回答道。
在成為紅軍之前,科涅夫也同樣是沙俄軍官一員,他自然聽聞過那時候的第四集團軍。
這孩子瞪大著眼睛,看了一眼這位英國同志后,又重新將目光看向科涅夫。
那就是,接下來的路要怎麼去走。
他們聽懂了這孩子的話,連忙將他帶到了科涅夫身邊。
無論是糧食還是飲用水,都被他分發到負責進攻的士兵手上,他需要負責進攻的士兵擁有充足的戰鬥力。
「我叫做,安瓦爾·薩達特。」
而且在進攻之前,村裡的竟然跑來了一位孩子。
可即使是這樣,這場旅途依舊不輕鬆。
如果是瑪利亞主席的話,她會如何抉擇?
紅軍的軍紀確實是不能虐待俘虜,可在這種惡劣且沒有增援的環境下,他已經打算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科涅夫整編了一支六千多人的進攻部隊,以人多打人少,是最合適的手段。
而且科涅夫真沒打算介入埃及與英國之間的事。
可隨著他們對沙漠開始適應之後,便逐漸知道要如何避開流沙,如何跟著大部隊繼續前進。
他很清楚,和圖書導航者並沒有錯,他們只是按照自己所認定的最安全的道路行走。
撒哈拉沙漠的可怕並不只有乾燥缺水等問題,還有毒辣的太陽和溫差極大的晝夜。
然後,還給他們尋找到了水源之地。
做出決定之後,科涅夫便立即召開軍官會議。
第三條,繼續往東,向埃及借道,利用尼羅河離開非洲。
然而如若要向這村落徵收物資,又會演變成什麼結果?
得知此事之後,科涅夫立即與這孩子見面。
「我可以給你們帶路,我可以幫你們!」
所以,科涅夫對待殖民者的態度,從來都不會抱有任何幻想。
科涅夫仔細一想,便想明白了會出想什麼後果。
但如果只是單純的考慮保存,恐怕只會讓部隊進入更加被動的位置。
留給他的選擇只有一個。
科涅夫原本所規劃出來的方向就是一直南下,進入剛果金,卻不料進入了埃及。
但這孩子卻不怕危險,直接就跑了過來,著實是出乎所有人預料。
這些殖民者恐怕會捧腹大笑地跟你說:「我們是殖民者,什麼是殖民者?吊路燈的那種。」
這些傢伙,是不是在框自己?
當然,他們還是扛過來了,在走出沙漠並且進入第一座沙漠城市時,所有人都為身後這片沙漠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達克拉並不是一座很發達的城市,由於太靠邊緣,因此這裏的發展十分落後。
像這種駐紮了一兩個團的軍事營地,幾乎到處可見。
被帶偏方向的軍官們自然很憤怒,想找這些導航發起質問,但無一例外都被科涅夫給攔住了。
既然如此,就應當先下手為強,順便奪取他們營地里的物資。
但很快,他們內部就出現了路線分歧。
他可是繼承著伏龍芝的遺願,要將他們帶回家的。
至少得從他們口中問出一些有用有價值的情報。
先下手為強,對殖民地發起進攻,掠奪殖民者的物資。
擺在他們面前的道路立馬出現了三條。
一旦陷入被動,他們必將遭受和-圖-書打擊。
而這三千多名駐紮士兵,似乎是不久前被分配到這裏來,為的就是持續對埃及的軍事壓力。
他的目光再一次投向這張大地圖,
拿到物資就跑,絕不戀戰。
這孩子目光清澈,而且目的性極強。
因為,這可是非洲,非洲裏面全都是英法的殖民軍。
至於是否考慮與埃及殖民軍談判,給他們讓一條離開的道路。
然而,僅僅是名義上而已。
一旦沙塵暴到來,他們就需要做好御風準備,否則會被直接掩埋在沙漠裏面。
他操著一口不怎麼順暢的英語,向科涅夫等人喊話道。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還沒問,他們就說出來了。
那就是,這座村莊可能會直接被『徵收』得一無所有。
這番話,同樣也道出了其他人的好奇心。
遠征軍,已經穿過了撒哈拉沙漠。
僅僅是第一周時間,他們這支遠征隊伍就已經失去了上百人的生命。
到了白天時,太陽的可怕,能讓戰士的皮膚曬得脫皮。
他們不願意踏入這片一望無際的沙漠,因為對他們而言,那是死亡地帶。
既然如此,自己就不應當保守。
第一條,北上,重新進入沙漠。
待他聽懂了對方的意思后,不禁心生好奇。
科涅夫不是很聽得懂英語,身邊的一位英國給他一字一句地做著翻譯。
這裏的一萬六千多人,是真的打一點就少一點。
在1922年的時候就已經從名義上宣布獨立了。
而且不僅僅是英國的軍事營地,埃及內部還有很多軍閥派系。
這時,科涅夫明白了為什麼他們會如此配合。
埃及的內陸,除去靠近尼羅河的地區,其他地方都是片荒涼,四處都是戈壁沙漠。
當他們把剩餘的五十名俘虜帶過來時,科涅夫愣了一下,爾後便接受了這一結局。
這片面積九百萬平方千米的巨大沙漠,成為了第六縱隊,蘇聯非洲遠征軍的一次壯舉。
他們目前所在的村落,是在明亞省的東區偏靠北方,有一條尼羅河小分支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