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識人之明
第六章 人心向背(二)
殷莫瀾點點頭:「你這一千石我們收了,七天後還你一千石,還加些路費,讓你把糧運回去。」
明不詳道:「只有我們相信是不夠的,得讓村民都相信。」
冷水灘分派的粥越來越稀,民怨越來越高,不只難民,連冷水灘當地居民也頗多怨言。那些個餓死鬼漸次不守秩序,在附近村落作惡,搶奪破壞,已鬧出幾條人命。藍勝青派人管制,一萬兵管幾萬難民,又要防點蒼作亂。這幾日零陵城不時開門,數百騎兵衝出門來,引得冷水灘駐軍以為要進犯,紛紛戒備。
惡狼一撲不中,大為惱怒,轉過身來就去抓徐亮,徐亮武功不算上乘,閃避不及,只覺胸口一痛,狼爪已在他胸前劃下深痕,頓時血流如注。
這一喊,村民們嘩然起來。薛四哥轉頭問:「你們誰想逃?」馬匪們面面相覷。
薛四哥又道:「我們兄弟說沒拿,肯定是沒拿,這般猜忌來猜忌去不是個事。您要是不信咱們,放咱們走,把馬還我們,道上混的也講仁義規矩,我們受村裡饒命之恩,絕不再往來。」
「您說這群匪徒是不是真改過了?」牛村長問,「是不是能放他們走了?」
大軍聚集在冷水灘不過半個多月就要糧盡,簡直豈有此理!他不知道另兩位副掌門到底在忙什麼,只望掌門早些回來主持大局。
徐亮轉過頭去,果見一頭老狼藏身草叢深處,吃了一驚。那老狼似乎察覺被發現,再也不躲,從草叢中緩步走出,目露凶光,嘴角流涎,顯然是餓了。
牛村長把明不詳拉到一旁,低聲問道:「我擔心這群馬匪惡性不改,怎生才好?」
那孩子不明所以,張開掌心,明不詳看了,又去找另一個孩子,也要他張開手。到了小順兒面前,小順兒漲紅著臉,把手背在身後不肯張開。
牛村長道:「我也覺得他們改過了,可……」
王樹喊道:「他們偷了斧頭,不是想殺人就是想逃!我早說他們不能信!村長,他們不能留,得處置!」
藍勝青大喜:「是茅副掌送的糧到了?」
藍勝青忽地省悟,衡山的糧道都接濟不上,這一千石米怎麼從衡南送來?得要多少人力?再說了,衡山正在征糧,衡南就在衡陽左近,與其冒險幾百里運糧,何不幹脆賣給當地門派,這當中能有利潤?
「我是從衡南來的。」名叫文敬仁的米商留著兩撇鬍鬚,有些書卷氣,口音不似當地人。
這日徐亮指導孩子扎馬步,力從地起,所有武學第一課定然是馬步要扎穩,腰腿得足力,才能收發由心。扎馬步是硬功夫,不能討巧,只能每日練習,又最是枯燥,孩子們累得直喊腰酸背疼。
一千石米雖然不多,足夠解當下之困,藍勝青大喜:「本掌全要了!」
藍勝青也知道事態緊急,等不得了。尤其這幾日,為了周濟難民,弟子們的軍m.hetubook.com.com糧都有扣減,不知多少怨聲載道,藍勝青只要弟子們等。
難民見著動靜,頓時大亂,四散奔逃,誰知騎兵在城門口兜了一圈,又轉回城裡去。到了晚上,零陵城亮起火把,把城池照得如白天一般,之後又無動靜。
等了許久,有人喊道:「找著啦!找著啦!」
這樣一日數驚,弄得人心惶惶,加上難民不住滋事,冷水灘駐軍很是焦躁,夜晚都睡不飽覺。
……
村裡的大人們聽到呼喊聲,紛紛拿著農具趕來,見徐亮渾身是血,薛四哥擔心弟兄,忙上前察看。小順兒的父母又驚又喜,抱緊小順兒,小順兒一邊哭,一邊說方才有多兇險。牛村長向明不詳道謝,明不詳搖頭,指著徐亮道:「是他救了孩子。」
一人提著把斷斧走來,道:「村東荒地上找著的,地上有幾道斧痕,斧柄都折了。」
徐亮笑道:「你學會了,腰馬有力,插秧就不苦了,你瞧我們下田幹活都比你們有力氣。」
「那……那會怎樣?」牛村長猶豫著問。
牛村長猶豫著,望向薛四哥。
……
與薛四哥、徐亮同住的葉佑不滿道:「你們冤枉我們,現在查出真相,連句對不起都不說嗎?」
月季拿了傷葯過來,但這小村子里哪有什麼好藥材?薛四哥脫了徐亮上衣,血淋淋的傷口處皮肉捲成一團,月季扭過頭去不敢看,問道:「徐亮不會有事吧?」
「入監牢。」明不詳道,「可能得住上半年。」
文敬仁作揖:「祖籍天水,今年才遷至湖南落戶,現居衡南。」
明不詳搖頭:「銀子花得還剩多少?」
徐亮說道:「以前山寨里練武,馬步一紮就是兩時辰。」
文敬仁笑道:「也不要多,照永州最近米價,一千石賣一千五百兩。」
不知為何,那狼忽地不動了。徐亮抬起頭來,只見一個白衣人站在不遠處,不正是明不詳?
藍勝青慍道:「你從衡南運了批沒人要吃的陳米,就想賣我們一千五百兩?」
明不詳道:「不算嚴重。這裏偏僻,就說不懂律法,退還些銀兩就沒事。」
明不詳道:「斧子會斷是用力不當,是個新手兩手抓著朝著地面一陣亂砍,撞著石頭崩了角。」
明不詳像是看透他心思:「就算門派不問起,他們也會供出來。」
……
「五倍價?」殷莫瀾道,「其實冷水灘不缺糧,你知道嗎?」
薛四哥要眾人安靜,對牛村長道:「村長,我們進村也有十幾天了,安安分分,兩餐一宿,日子安穩。我問過兄弟,大家從良的心是有的,要不誰帶著這腳鐐手銬?趕上早些時日,性烈那時候,這兄弟這般說話就是找死。」
忽地,小順兒站直身來,雙腳一軟摔倒在地,徐亮以為他沒了力氣,笑道:「怎地這麼快就腿軟了?」正要伸手去拉,小順和-圖-書兒神色驚恐,指著前方道:「有……有狼!」
藍勝青知道是零陵城擾敵,也不閑著,派數百騎兵去城外繞了一圈示威,頗有請戰之意,點蒼守軍也不理會,連弓箭都懶射,就是兩軍隔著城牆大罵。
「慢!副掌……」殷莫瀾忽地打斷藍勝青說話,轉頭望向文敬仁。
牛村長忙道:「也不是大事,既然是誤會,大家散了吧。」
薛四哥正扶著徐亮,一聽這話,怒目望向王樹。王樹被他一瞪,吃了一驚,忙道:「我說的不是嗎?」說完也自心虛,一溜煙跑了。
「你有多少糧?」藍勝青開門見山問。
「進書房是什麼意思?」牛村長長居牛山村,是真不懂這黑話。
王樹罵道:「原來你們拿鋤頭時想的是這事!」馬匪中幾個性子烈的立時罵回去。
藍勝青的疑問不是沒道理,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這麼粗淺的道理他怎會不知道?雖然失了米倉零陵,早在冷水灘聚集之始,他就向祁陽、東安一帶高價搜購囤米,加上衡山持續送來的米糧,一萬多兵馬管夠,多了這幾萬難民才把駐軍給吃垮。
餓狼轉身就跑,隱沒在樹林深處,再也不見。
明不詳反問:「怎麼不先找到斧頭?找著斧頭不就找著誰偷的?」
牛村長皺眉:「怎地弄壞了?」
他竟然囑咐這頭狼?簡直匪夷所思。
牛村長一愣,忙轉身道:「就一把斧頭,咱們村就這麼大,能藏哪去?大夥去找!」
小順兒低頭囁嚅:「我跟徐哥哥學功夫,他教我幾招刀法,我拿斧子來試,不小心耍壞了,又聽到村裡呼喊回來,見大家都在找斧子……我怕被罵……就……」說著眼眶一紅,「哇」地哭出聲來。
然而衡山的糧還是沒接濟上,殷莫瀾仍要藍勝青驅趕難民。
殷莫瀾想了想,問:「你冒險運糧,賣什麼價?」
這叫文敬仁的商人哪來的糧?難道是兩地米商中有人藏糧?這可是重罪。
「你不是湘地人?」藍勝青詢問,「聽著像北方口音。」
明不詳倒不覺得危險,他伸手摸摸餓狼的頭,那狼就像狗一般溫馴,伸出舌頭不住舔明不詳的手臉,徐亮甚至感覺他在搖尾巴。
藍勝青訝異:「米商?這會還有米商?」
明不詳想了想,道:「我覺得或許是。」
「腰,往下沉。腿,開點,大腿與地齊平。」徐亮拿著樹枝指揮著,一邊走,手腳上的鐐銬不住鋃鐺作響。
小順兒只是低頭扭死了衣角,還是他爹問了句:「小順兒?」小順兒這才點頭。
幾個孩子叫苦不迭,有人道:「師父,我不學啦,這比插秧還折騰人呢!」
文敬仁點頭:「都是五年的陳米,不到新米的一成價,沿途請的保鏢花費還比買米多些。」
村民們各自去尋,把一眾馬匪留在村前空地上,有明不詳在,料他們不敢作惡。牛村長著急問道m.hetubook.com.com:「明大俠,若真是他們藏匿,該如何是好?是不是……得報門派?」
狼的力氣遠比他想象還大,他壓不住,眼看孩子們都已逃走,他鬆了口氣,那狼腰一扭一彈,反將他踢開。徐亮轉身要逃,一心急,被腳鐐絆倒,跌了個狗吃屎不說,餓狼已踩上他後背,張嘴就咬。
狼看著明不詳,明不詳也看著它。
「若是從輕,吐出賊贓,村長你挨些板子,不至於進書房。」明不詳道。
他呼喊太慢,狼撲了上來,幾個孩子扎了半天馬,雙腿酸軟,跑沒兩步,小順兒撲倒在地,餓狼猛地撲上,雙爪按住小順兒,血盆大口就往他喉頭咬去,小順兒只得扯破嗓子尖叫。
牛村長大吃一驚:「這麼嚴重?」
殷莫瀾搖頭:「由不得你。」
王樹本有些慚愧,聽他這樣說,膽氣頓時大了起來,罵道:「冤枉你們了嗎?」
眾人都是一愣,不解他話中之意。文敬仁知道眾人不解,接著道:「我在米上淋了菜油,用麻捆著,賣不出去就一把火全燒了。」
他不得不起疑,衡山到冷水灘不過四百多里路,缺糧是意外,怎地這商人卻似早知道似的?
小順兒的爹罵道:「你拿了王大哥的斧頭,剛才怎地不承認?」
文敬仁笑道:「實話說了吧,我就是把全副身家賭這一注,贏了便翻上幾番,輸了就死路一條。」
這不是連分文都不給人掙?藍勝青吃驚道:「殷堡主!」
月季看了一眼徐亮,點點頭走了。
「不只五倍。」文敬仁搖頭,「指不定有二三十倍。我那些都是沒人要的陳米,所以衡山不收,只能送來這。」
自從丟斧子那事後,村民對馬匪們深感愧疚,兩方感情益發好了。得知徐亮在教小順兒學武,其他孩子也有興緻,四名十余歲半大不小的毛孩子農忙之餘便跟著徐亮到村外比劃,倒也和樂融融。
他長身一揖:「文某全副身家都賭在這一千石米糧上,若掙不著銀兩,文某就與這一千石陳米一同燒個乾淨。」
藍勝青招來殷莫瀾與應成虎,命人將文敬仁請入。
「請了大批保鏢慢慢拉來的。」文敬仁仍是一派斯文,瞧不出可疑之處,「也不過三四百里路,用不著十天。」
「五百石先到,後面還有五百石。」文敬仁恭敬回答,「糧車就在東邊羊溪碑那兒,離這不過兩里遠,馬上就到。」
莫怪他不賣給當地征米的門派,陳米多腐朽,都說吃多傷身,湖南不缺米,這些陳米原是無人問津之物。
現場有些寧靜,不,應該說極度寧靜。經過這段時間相處,村民的眼神不再像之前那般驚恐,取而代之的是懷疑與猜忌。
「去吧,被村民見著,你得受傷。以後別來村子,也別傷人,知道嗎?」
牛村長問道:「那該怎麼辦?」
王樹得理不饒人,瞧了斧頭上的缺口,大聲道:和-圖-書「都砍崩啦,肯定是他們拿了斧頭去砍腳鏈,才在地上弄出痕迹,他們就是想逃!」
明不詳道:「是你偷了斧子耍,對吧?」
徐亮站出一步:「四哥,我平日里問過大夥,都說不想過那有一餐沒一餐、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一年多前那些兄弟的死狀咱沒見過嗎?真沒這回事。他們要冤枉,挑事頭,誰也說不清道不明,講句公道話,抓賊起碼要拿贓,誰見著我們兄弟偷斧子了?」
「就是說,你十天前就運糧來了?算上招攬人手,準備糧車等事物,也需要幾天籌辦。」殷莫瀾問,「你怎麼知道我們缺糧?怎麼知道衡山接濟不上?」
眾人猶在懷疑,明不詳伸手要過斧頭,瞧了瞧斷口與刃面,走到一名孩童面前,問道:「張開手讓哥哥瞧瞧好不好?」
「操!徐兄弟都做到這份上了,還要綁著?」葉佑不滿,轉頭問月季,「你爹要是還不放心咱們,乾脆放我們走算了。」
村長一愣,銀兩早去了七七八八,若問起賊贓……
文敬仁笑道:「我這米只賣不換。」他竟然氣定神閑,絲毫不懼。
包二福呸了口痰,罵道:「你們本來就是賊,還是盜匪,冤枉你們了嗎?」
殷莫瀾瞪著文敬仁,緩緩道:「你來到衡山,把衡山產的米賣給保衛衡山的門派,你還要掙五倍的錢?」
「陳米就陳米,難民還想吃新米,這還算是逃難嗎?」文敬仁答得斯文,卻理直氣壯。
牛村長大喜過望,忙問:「在哪找到的?」
文敬仁笑道:「由不得我,油在米上頭。」
殷莫瀾被軟禁,堅決不肯讓殷家堡的人馬渡河會師,也不交糧,藍勝青拿副掌門身份壓他,殷莫瀾只不理會,藍勝青知他治軍嚴謹,就把零陵擾敵的事交他處理。殷莫瀾將駐守人馬分成幾撥,若點蒼擾敵,除了當值警衛,沒號令任何人不得擅離職守,又分人監視難民,若零陵兵出,有妄動者即斬。
徐亮一個箭步上前,雙腕鐵鏈鎖住狼喉,千鈞一髮之際將狼扯開。
殺了三十五名弟子與上百名百姓后,零陵再怎麼擾敵,冷水灘的駐軍也不為所動了。
又有人道:「我們也拿過鋤頭,真要逞惡,鋤頭不好使嗎?」
明不詳緩步向狼走近,徐亮覺得自己背上的狼爪似乎減輕了力道。爪子已收起,他知道明不詳武功高強,可還是忍不住提醒:「危險!」
王樹身子一縮,怒道:「這算什麼,恐嚇嗎?」
四名孩童雙手握拳,拳心朝天,雙腳跨開,沉腰下馬,蹲得似模似樣。
藍勝青料不到這人竟如此無賴。
牛村長道:「我們一口咬定是誣賴。」
明不詳道:「如果他們真想安家落戶,再花點時間,讓村民相信他們。」
當天晚上,牛村長派女兒月季送葯給徐亮,自己找上明不詳。
徐亮傷得很重,幾個孩子的父母輪流上前道謝,連最討厭徐亮的和-圖-書包二福都沒敢說話。
「我沒什麼要問的了。」殷莫瀾望向藍勝青,抱拳請示,「請副掌定奪。」
「我用一千石新米換你一千石陳米,你不虧。」殷莫瀾道,「我派人送你,即刻讓米入倉。」
「快逃!」徐亮嘶喊著。他顧不上危險,奮力將狼撲倒在地,他手腳被鐐銬束縛,行動不便,用身子壓著狼,雙手揪著狼脖子使勁推,狼爪不斷撲抓,他只覺全身劇痛,也不知哪裡受傷。
文敬仁笑道:「小的當然知道。再過幾日衡山那邊就接濟上了,我路上派人查過,不用七天,糧草管夠。」
「我不知道。」文敬仁道,「商人將本逐利,我想這些米來到戰地總有人要。」
這下藍勝青也壓不住怒氣了,應成虎還快了一步,大怒起身:「你說什麼,是陳米?」
「一千石米,你怎麼送來的?」殷莫瀾問。
薛四哥緩緩舉起手來,他搶過糧,殺過人,見過大陣仗,他轉身對著同伴,問道:「你們誰拿了斧頭沒放回去?」
牛村長大聲問道:「誰拿了王兄弟的斧頭,招惹誤會?」村民商議幾句,紛紛搖頭。牛村長料想村民若拿了斧頭,絕不至於隱瞞,自個鄉里有什麼不能幫襯,也不是值錢事物,偷它作啥?他沒主意,望向明不詳:「明大俠,借一步說話。」
「你一個天水人,今年才在湖南落戶,一落戶就買了一千石米囤著?囤到今日運來冷水灘?」殷莫瀾冷冷盯著文敬仁,「就算是之前的米價,加上沿路運送的人力物力,怕不花上三四百兩銀子,閣下不僅富裕,還有時運跟眼光,倒像是一早就知道會打仗似的。」
「別說了。」薛四哥依然是那句話,抬起頭對月季道,「牛姑娘,您可以回去了,徐兄弟我們自個會照顧。」
其他童子見著狼也嚇壞了,轉身就跑,徐亮忙喊道:「別跑!」
葉佑正要罵人,被薛四哥扯住,牛村長連忙兩下安撫,讓村民各自散去,又要眾馬匪去安歇,才把這場風波給平息。
一眾馬匪面面相覷,過了會,有人道:「四哥,我們都怕誤會,刀兵器具沒得允許,平日里也不碰。」
明不詳搖頭:「村裡多了這許多雞、豬,村門的籬笆、祠堂都剛修補過,不少器物都是新的,還有這群馬匪身上的手鐐腳銬,門派不用詳查就能知道,你們得坦白。」
「不就是把孩子帶出村才惹了事嗎?」王樹忍不住嘟噥幾句,不少人聽到。
「等糧盡,他們就會作亂。」殷莫瀾道,「先趕走,否則必生禍亂。」
牛村長思索著,若這群人真有歹念,那是萬萬留不得,可心下又著惱,給了他們機會改過,怎地這麼不識好歹?銀兩怎麼退?開銷掉的就算折半,也夠折騰一村了。
正自焦頭爛額之際,應成虎忽然來到,喜道:「副掌門,有糧了!」
應成虎忙道:「不是,是個米商,姓文,叫文敬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