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一個精神病人的自述

作者:乘二
一個精神病人的自述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七章 關於藺文

第十七章 關於藺文

我笑著說:「你們是剛搬來的吧,我也是對面小區的。剛才看她很想和那些孩子玩,就問她要不要我帶她過去,沒有惡意的。」
他叫施樂,是我的大學同學,說起來,我們還是同一個專業,修的是心理學。可惜畢業后都沒有從事相關的工作,他做了記者,我寫起了書。
女孩的媽媽臉色緩和了下來,不過也沒有說話,抱著孩子就直接走開了。
施樂攤了攤手,無奈地說:「那些人軟硬不吃,我也沒轍。」
他的敘述顛三倒四的,不過總結出來大概就是這樣子的。離開前,我把孩子講的事情傳達給了他的父母。囑咐他們寸步不離的陪伴,並且多帶孩子出去玩,多交朋友。
那是一個半大的孩子,只有八歲,父母都是事業狂。發現孩子有精神分裂症的時候,孩子的情況已經很嚴重了。
我叫藺文〔lìn wén〕,是一名作家。寫的作品不少,可惜現在網路文學太發達,書籍的銷售堪憂。為了尋求突破,我開始四處尋找素材。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一位精神病人。他口中的世界,讓我大呼驚奇,之後,我開始特意尋找精神病人。
如果不是因為知道他的病情嚴重,我想我會把他當成一個,想象力豐富的正常人看待。
走到石椅前,上面坐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小女孩一臉渴望地看著不遠處玩耍,打鬧的孩子。
一個月後,綜合資料,我寫出了《精神病人眼中的世界》這本書https://www•hetubook.com.com,並且投到了雜誌社。兩個月後,書籍出版,正式開始發售。不出意料,這本書很受歡迎。
看完所有的故事,我感覺把張順的故事補齊之後,就可以動筆了。
施樂瞪大眼睛說:「你不是吧,這還沒開始寫,就開始給我推銷你的書了。」
我已經接觸了數十位精神病人,其中有妄想症,有精神分裂,也有抑鬱症……其中思路最清晰的就是今天採訪的張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
我思索了一下說:「從他的故事里,聽得出他有點厭世,並且對醫生很恐懼。」
他說現在的他才是真正的他,其餘兩個,一個是經常陪他玩的朋友,一個是壞人。他的朋友無家可歸,所以他大方的邀請朋友住進了他的身體里。後來,一個壞人出現了。說能讓他的父母回來,但是條件是住進他的身體里。
搞創作,設計的人都知道,沒有靈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越思考越痛苦,越痛苦心情就越差,心情越差就越沒有靈感。
「好吧,我想想辦法。三院的規定太嚴格了,這次的採訪都費了不少勁才弄到。」
「怎麼?這次這個不一樣?」施樂果然很聰明,一下就抓住了重點。
「張順,不要耽誤這位先生的時間,我們該走了。」說完,護士挽著他繼續往外走。
我坐在石椅上問:「想和他們一起玩嗎?」
果然,在一個月後,https://m•hetubook.com.com我就接到了孩子父母的電話。他們說孩子的分裂症已經好了大半,其他兩個人格也有很長時間沒有出來。
後來醫生斷定是人格分裂,孩子一共有三個人格。一個偶爾會惡作劇,調皮的人格,也是出現時間最長的主人格,三人格中最正常的一個。第二人格有暴躁,自虐的傾向。第三人格不愛說話,有自閉傾向。
施樂的性格大大咧咧的,不過他很識趣。所以和他相處過的人,都對他的印象不錯。
「嗨!謝什麼,舉手之勞而已。以後有需要,還可以來找我。」
一個大約三十歲的女人忽然跑了過來,抱著女孩警惕地看著我。
通過認證之後,沒等我把賬號公布出去,就已經得到了幾個關注,並且收到了第一封私信。
看到關注貼吧的人還不少,我根據編輯的要求,申請了一個微博,並且用了筆名做名字。
私信說的是最後一個故事,也就是張順的故事。張順講述了一半,我自然也只寫出來了一半。故事,包括張順的心理變化我都分析了個徹底,但是這並不能掩蓋故事只有一半的事實。
張順張了張嘴,似乎想對我說什麼,不過並沒有發出聲音。
今天是陰天,人不多。我走進花園,看到裏面有一些稍大的孩子在玩。
看完私信,我樂了,這位讀者的怨念夠深的。
他同意了,壞人住了進來,但是沒想到壞人說的方法,是殺掉一直照顧他的保姆。他的力量有限,m.hetubook.com.com在集合了朋友的力量之後,才能勉強抵抗壞人。壞人不開心了,就在身上划道子,讓他疼。
因為常年由保姆帶著,孩子很頑皮,性格也很古怪。在一次吃飯的時候,他忽然拿著水果刀刺向保姆,也幸好是孩子年紀小,力氣小,保姆有機會躲到房間里報警。
張順,是一位有妄想症的精神病人,也是我的採訪對象。
掛掉電話,我找到了《精神病人眼中的世界》的貼吧。裏面有很多相關的評論,說實在的,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讀者的評論。
在我構思新書題材的時候,接到了編輯打來的電話。
我抬起手臂,看了下手錶,剛好過去了一個小時,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走出精神病院,我特意給記者朋友打電話道謝。
施樂很爽快地答應了,我不意外,因為現在是月底,我知道他手裡沒錢。他是個月光族,每次到月底都過得苦哈哈的。
之前的書都不溫不火的,相關的評論也很少。加上沒有公布社交軟體賬號,讀者就是想評論也沒地方放。
護士面無表情地說:「病人該吃藥了。」
「不然呢?」當然不止這樣,除了其中傳達出來的意思,故事本身也是很有趣的。「其他的,可以等我寫出來再看。」
最後,在一個記者朋友的幫助下,取得了一個小時的採訪時間。
我笑著說:「還真需要你再幫次忙。我想再採訪一次今天見到的病人。」張順和別的病人很不一樣。他的思路很清晰,講述的故事和*圖*書也很有條理。
……
這個小女孩很陌生,之前沒有見過,應該是剛搬來的住戶。因為她的父母不在周圍,如果住的遠,不可能單獨把孩子留下。
我站在原地思索,他說的是什麼呢?九?九五?95號病房?很快我就把這個疑問拋到了腦後,不管怎麼說,這次來還是有很大收穫的。
護士挽住張順的胳膊,張順站了起來。我暗自稱讚,不愧是老牌醫院,護士還挺細心。
她皺著眉,起身後退了幾步。
當他們走到門口的時候,張順停下了腳步,回過頭看著我。
因為在他的故事里,我感受到的最多的就是孤獨。
護士對我點了點頭,然後對坐著的病人說;「張順,該回去了。」
施樂眨眨眼睛問:「真有這麼有趣?他都跟你說什麼了,讓你念念不忘的。」
我笑而不語。有種預感,這本書會很受歡迎。
孩子的父母得到消息之後,雙雙辭掉工作,回家照顧孩子。
我去採訪的時候,遇到的是第三人格。可能是孩子父母的陪同見效了,第三人格能和人交談。在取得他的信任之後,他對我說出了一個「真相」。
我說:「是個很有意思的人,如果可以,下次你可以跟我一起去。」如果張順不是病人,我想他比我更適合寫故事。我現在都對他講述的故事念念不忘,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故事的後續。
吃過飯,我就告別施樂回家。
回到家,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電腦,把張順講的故事記錄下來。之後,開始翻看之前記錄的m.hetubook.com.com內容。
我無奈的聳聳肩,這是不相信?不過也是,畢竟帶的是女孩,小心一點也沒什麼錯。
小區對面有一個小花園,天氣好的時候,小區里有孩子的家庭,就會帶著孩子在花園裡玩。
我以為她是害羞,輕聲說:「要不,我帶你過去?」
我已經陷入了這個怪圈裡,所以,最後我決定出去走走。
很快就到了第二天,我來到餐廳的時候,施樂已經到了。他笑著對我招了招手,我走過去之後問:「怎麼樣?可以去三院採訪嗎?」
三院,是Y市年代最久遠的精神病院,也是我的目標。可惜這家精神病院的制度太過嚴格,我去了幾次,都沒能進入。
對於他的怨念,我只能深表遺憾。回過信之後,我關掉了微博,繼續盯著空白的文檔。對於新書,我一點靈感都沒有,編輯說要趁熱打鐵發新書,所以我必須儘快找到靈感。
也就是這件事情,讓我堅定了傾聽精神病人故事的決心。
張順扭頭,直直地看著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感覺他有點懼怕護士。不過隨即搖了搖頭,醫生和護士,學生和教師,一個病人,會害怕護士也沒什麼不對。
「好,不管怎麼樣,都要先謝謝你。明天有時間嗎?一起吃個飯。」
警察趕來的時候,就看到一個滿身是傷的孩子孤零零的坐在地上。
施樂:「這就完了?」
我失望地說:「那就算了。」
我遺憾地站起來說:「那好,不打擾你們了。」
女孩搖了搖頭,沒有說話,眼睛繼續盯著不遠處玩耍的孩子。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