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赤旗

作者:趙子曰
赤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肆卷 第五百六十四章 先取定陶為上(五)

第肆卷

第五百六十四章 先取定陶為上(五)

劉小虎親自出送曹幹。
劉小虎欲言又止。
曹幹從劉小虎的手上抽回目光,躊躇了稍頃,說道:「大家,臨別之際,我有一語敢言。」
張適還是不太願意留下,可梁丘小城這個地方,位處在劉昱控下的腹地之中,不能沒有一個謀略之士在此主持大局,末了,張適也只能改變主意,接受了曹幹的命令,亦留將了下來。
送出了十來里地,曹幹止住馬行,下馬來,至道畔溪邊,折了一截青翠柳枝,遞與也下了馬的劉小虎,笑道:「大家,送君千里,終有一別。不用再送了。贈大家此柳,如我留也。」
美目再美,再比雨後的日光明媚,終是梁園,美人知己與抱負遠志,孰輕孰重,曹幹焉會不知?因雖得劉小虎之挽留,希望他能在昌邑多待些時日,曹幹仍是於三天後便還爰戚。
北上未遠,至泗水南岸,已提前搜集到了足夠的船隻,半日功夫,全軍和輜重車就盡都渡到了對岸。稍做休整,接著啟程。行到傍晚,築營休整。次日再行,又行一天多,到了爰戚城。
曹幹說道:「是,大家,那我就直說了。這幾天在昌邑,我頗聞之,城內的劉英部、城外的佼彊等部,不少有擾民、掠民之事。大家,我等起事,非僅是為己,亦是為天下受苦的蒼生,兼則我嘗聞蘇先生說,『民者,國之本也』,是我以為咱們的軍紀實須嚴明,擾民、掠民之事實需禁止!要不然的話,得不到百姓的和*圖*書擁戴,何以與莽逆爭鋒?甚至說,咱們義軍與殘民、害民的莽逆又有何區別?
「大家出馬,一個頂倆。大家的話,劉將軍必是會聽。」曹幹長長一揖,說道:「大家,值此臨別,我想與大家說的便是這些了。我亦實是哀民生之多苦啊!大家,你請回吧!」
後半句近似「調笑」,饒以劉小虎的大方,田屯、褚交等曹幹的親兵就在近處,她亦不禁面頰微微一紅,但未拒收曹幹遞給的柳枝,瀟瀟洒灑的接住在手,笑道:「好,那我就不送了。」
梁丘鄉的那箇舊城已經修繕完成,戴蘭、高況等各曲兵馬於前一天返回了昌邑。
柳枝青綠,玉手如脂,相映甚美。
曹幹說的當然是對的,可難點是,劉昱帳下各部的軍紀,真的是不好約束,這早就是個老大難的麻煩。劉小虎遲疑了下,說道:「阿幹,你說的對。軍紀,的確是應該嚴明,對部曲,的確是應該嚴加約束。你說的我知道了!我會與我阿弟說的。」
——隨軍的輜重車沒戴蘭、胡仁等南往梁丘時帶的那麼多了,大部分的輜重車已被送往爰戚、亢父,或者是在被送往爰戚、亢父的路上,所剩尚未送出,現隨從於軍中者,已只百余輛。
遂于這日,曹幹率除去胡仁、楚良兩曲的餘下部曲,離了昌邑,北上泗水。
巨野當地的情況,和爰戚不同,和橐縣、亢父、任城也不同。
這種情況下,巨野城和*圖*書中就不能沒有重將、重兵駐守。
「就軍紀這塊兒,我此前就已有進言劉將軍——對此,大家是知道的;前些日,我聞得劉英、佼彊等部擾民、掠民以後,便再次的就此向劉將軍進言,那時大家還沒到昌邑,劉將軍也不能說完全不聽吧,可當面聽我說完以後,雖有表態,他會整肅軍紀,昌邑內外各部之軍紀至今卻依然無有改觀。大家,昌邑新得,正攬民心之時,咱不可反使民心生怨啊!劉將軍素來服你、敬你,若是大家就此多與劉將軍說說,也許會能有些作用。」
雖然知道如果劉昱部的軍紀,真的得到了約束、改變,變得很好了的話,劉昱定然會成為自己的「強敵」,但曹幹對劉小虎說的話,「希望劉小虎勸說劉昱,把其部的軍紀整肅起來」,這些卻是他的真心話。為什麼呢?「哀民生之多苦」即是原因。他是真的憐憫百姓。
對曹幹的這四條叮囑,張適、胡仁、楚良等俱是凜然從令。
胡仁曲沒有回來,曹幹再三斟酌之後,決定了留胡仁曲屯駐梁丘,以楚良為其副將。胡仁曲合計楚良部,留駐在梁丘小城的曹幹部部曲共約八百。
目送劉小虎在二狗子、黃妨等的從扈下,調轉馬頭,于綠樹黃麥間還向昌邑,直到她的身影遠去,曹幹才重回馬上,揚起一鞭,輕輕抽下,馳馬前行,與自己的部曲繼續還爰戚的行程。
不同就不同在巨野的邊上有個廣和-圖-書闊浩瀚的巨野澤。
捷報傳到爰戚,曹幹回令,命萬倉曲回爰戚,留高況曲和潘章部屯駐巨野。巨野的一應軍政事務,暫由高況全權負責。卻是說了,雖然高況絕非魯莽之徒,但他畢竟是個軍將,曹幹為何暫任他全權負責巨野的一應軍政事務?並且巨野縣城既然已經攻下了,又為何還要留高況、潘章兩部合計足足千餘人的部隊留駐?原因其實很簡單。這是系由巨野當地的情況決定的。
「阿幹,有什麼你就說,在我這裏,你何來『敢言』不『敢言』?」
巨野澤呈西南到東北的走向,濟水入其西南端,出其東北端。這一片大澤,即後世之梁山泊——當然,梁山泊之形成,是因為五代到宋時,黃河曾有過三次大的決口,河水傾斜到梁山腳下,與巨野澤連成一片,遂乃有了「八百里梁山泊」,時下之巨野澤,若論水域面積,也許還不太如後世的梁山泊,但作為大名鼎鼎的上古九澤之一,它的水域面積也已是很大,西南到東北長達百余里,西北到東南較窄,然寬處亦四五十里。這麼大的一片水域,即便是在太平年間,也是盜賊之淵藪,況乎而今已然亂世?澤中、澤外,現俱是盜賊出沒。
留守爰戚的萬倉與他曲的一干軍吏在城外相迎。
雖然沒有明言,但是只從曹幹叮囑的這四條的內容——或言之,刨除掉第一條以外的那三條的內容,張適亦能瞭然曹幹為何會叮囑他們這些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目的。
「怎麼?大家以為我所言不對?」
曹幹在「召萬倉曲還爰戚、令高況曲和潘章部留駐巨野」的這道軍令中,給了高況、潘章兩個月的時間,令他兩人儘可能的在這兩個月中把巨野澤內外的盜賊大致清除。
高況作戰勇猛,同時也比較靈活,他不是那種一味只會蠻幹的蠻將,潘章作為郡將,熟悉地方情況,由他兩人合力來辦此事,當是能在曹幹限定的期限內,把曹幹交下的此個任務完成。
劉昱帳下各部軍紀的問題,曹幹不說還好,曹幹這一提起來,劉小虎也是頭大。
曹幹的軍令下到以後,萬倉率其曲自還爰戚,高況、潘章籌劃剿賊,這些且也無需多說。
時已五月底,芒種已過,麥子成熟,收麥的時節到了。曹幹一聲令下,駐在爰戚的三千余部曲,由各曲的曲軍侯、政委率之,分別下到縣之各鄉,由政委具體負責,幫助鄉民收麥勞作。
爰戚是巨野的鄰縣,已被曹幹打下,昌邑是山陽郡的郡治,也已被曹幹奇襲得取,巨野縣中,確是如萬倉所說,無論士民百姓、抑或官吏將士,早已是惶恐不已,內外上下俱無鬥志。
不外乎兩個目的,通過留駐在此的這八百部曲,把曹幹部愛民、不擾民的優良作風宣示與昌邑和鄰近梁丘鄉的成武等縣的士民知曉,讓他們能夠深入的了解到曹幹部的此一作風,這是目的之一;曹幹與張曼、張適在一起議論過,把山陽郡打下來以後https://www.hetubook.com•com,下一步往哪裡用兵?三人一致的意見是,上策無過繼攻定陶郡,打探定陶的情況即是為此在做準備,這是目的之二。
曹幹囑咐張適、胡仁、楚良和胡仁部的政委了四條。
給各曲了兩天休整的時間,在這兩天中,曹幹摸清了巨野的敵情。用萬倉的話說,巨野城裡頭早就是人心惶惶,兵無鬥志。經與張曼計議,曹幹乃于這日令以高況為主將,往取巨野。除掉高況的本曲外,跟著高況去攻打巨野的另有萬倉曲和潘章部——萬倉這些時在爰戚,鎮守城內外之餘,乾的最多的事就是探查巨野的虛實,潘章是郡將,對巨野縣的軍事情況比較了解,故而曹幹令他兩部跟著高況一塊兒去打;鄧充作為幕僚隨從。
麥收季節,忙碌的不止是曹幹部,以東平郡北部為老巢的爰曾、劉詡和盤踞于東郡東北部的董次仲各部,也都忙碌起來。五月底到六月初,有關爰曾等的情報不斷地被呈送到曹幹案上。
第一不能與劉昱部起衝突;第二不能擾梁丘之民;第三快到麥收時節了,等到麥收時候,要把部隊派出來,幫梁丘當地的百姓收麥;第四,他著重交代張適,要往定陶、薄縣方向多派得力精幹的斥候,一定要把定陶郡和薄縣那邊番侃等的情況打探清楚,做到了如指掌。
因其縣城的地理環境儘管很好,北、西、東三面都被巨野澤包著,唯有南面一面可供進攻的一方排兵布陣,卻高況等部到了巨野城外后,只攻了兩天,就將之攻下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