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赤旗

作者:趙子曰
赤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肆卷 第五百六十五章 先取定陶為上(六)

第肆卷

第五百六十五章 先取定陶為上(六)

兩縣既克,董次仲部渡過漯水,直撲平原縣的道路已經打開,董次仲本打算再接再厲,渡過漯水,前去援助遲昭平,以爭取將平原縣城攻陷。
然就在他擄掠了一番后,準備撤回臨邑、荏平之際,平原郡內發生了一件大事!
董次仲部分兵兩部,一部為別部,南下東郡的都尉治東阿等地,這一部兵馬主要是起個騷擾、牽制的作用;一部為主力,由董次仲親率,亦北上進兵,攻入了平原郡。
卻是爰曾、劉詡兩部經過此役擴充后的部曲人眾,已是可與樊崇等部現在的部曲人數相比。
事實也是如此。
卻奈何遲昭平雖然聚得眾不算少,有數千人,但畢竟是剛剛聚眾,缺少操練,組織力、戰鬥力都不強,因而在董次仲部渡漯水之前,就被平原縣的郡兵、縣兵給擊敗了。
因為平原縣兵馬的堵截,遲昭平南下的道路不通,她沒法和董次仲部會合,於是她改而率其部北上,前往去了平原郡北部的鬲縣、安陵等地。沒有遲昭平在平原縣的響應,董次仲只憑他一部兵馬,勢必難取平原縣,他遂只好暫熄了趁勝克取平原縣的念頭,不再渡水北上。
在這源源不斷的有關爰曾、劉詡兩部此次北入濟南、千乘、齊郡之進展、情形的各道情報中,有兩道情報較為吸引曹幹的視線。
有關樊崇、力子都等部的近況情報,在爰戚等部的有關情報不斷送至之時,亦一道道的越過泰山郡、越過魯郡、越過東平郡,被送到了爰戚城https://m.hetubook.com.com外,曹幹的營中。
如若從地圖上看的話,爰曾、劉詡、董次仲、遲昭平、徐異卿諸部義軍現下活動的這片範圍實際上並不大。
爰曾、劉詡部出東平郡、泰山郡的西部,順著濟水北上,大股地殺進了青州的濟南郡。
自兩三年前,樊崇、力子都等於泰山、東海首倡起事以今,徐、兗之地,反者如潮,發展到現在,各部主力義軍不僅都已在其本部割據的範圍內站住了腳,且則各部主力義軍的力量也都已經得到了很大的加強、擴充——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在這一年的夏天,徐兗之地如火如荼的造反事業,不但西邊的爰曾、劉詡、董次仲等各部再次掀起了一個高潮,東邊的樊崇、力子都等老牌的義軍各部不甘示弱,在青州東部、徐州中北部也再次地掀起了新的戰鬥高潮。
對於爰曾、劉詡兩部經此一役,他倆的部曲到底是擴充了多少,曹幹現下尚且不知,事實上,爰曾、劉詡現下也還不知,但在不久后,他倆得有餘暇,檢點完了此役的收穫的之後,他兩人乃才發現,他倆的部曲竟是從「號稱十萬」,一舉擴充到了實打實的將近二十萬!
這些且也不必多提。
東西寬不過二百里,從東平郡北部算起,南北長也只五百里遠近。
並劉詡親自率領萬余兵馬,繼續沿濟水而前,過濟南郡,兵入進了濟南郡東北邊的千乘郡,又打下了千乘郡的郡治千乘和圖書——再往東去,便是渤海了。
劉詡打下千乘以後,轉而南下,又兵入齊郡,只是齊郡的郡治臨淄(淄博),也是青州的一座重鎮,地理位置好,城池亦堅,他未能攻下,其與爰曾部向前的步伐,這才算是被擋住。
稍晚于爰曾、劉詡兩部向北進兵之情報的送來,六月初時,也即在獲知爰曾、劉詡兩部打下了歷城這個情報之後未久,盤踞在東郡東北部的董次仲部那邊也開始有了動作。
歷城一下,前邊再無阻礙,隨之,從五月底到六月初,短短的十來天間,他兩部部曲數萬之眾,號稱十萬,長驅直入,沿途割麥,就地取食,將整個的濟南郡攪了個天翻地覆。
先是在五月底的時候,歷經前後數次的攻打——這次已是他兩部第四次的圍攻,終於攻陷了濟南郡,同時也是青州西部的重鎮、門戶歷城縣(濟南)。
一道是,凡其兩部所過之處,用濟南等郡官吏、士紳的話講,「郡縣殘破」。
即是趁著爰曾、劉詡與董次仲三部義軍這回幾乎同時舉眾北進,爰曾和劉詡部還攻下了歷城、縱橫濟南郡所向無敵的機會,久以私下聚眾的平原縣的遲昭平和富平縣的徐異卿,揭竿起義。
曹幹、劉昱而下打下山陽,固是更進一步的保證了這片區域的安全性,換個角度來看,這片區域中現下活動著這麼多部的義軍,對於曹幹、劉昱兩部義軍言之,也是個有利的事情https://www•hetubook.com•com,至少他兩部義軍在完全打下了山陽后,不必太過考慮山陽北邊的安危問題,後顧大致可以無憂。
一道是,三郡的豪傑輕俠、貧寒百姓,仍用濟南等郡官吏、士紳的話講,對爰曾、劉詡兩部乃是「雀躍迎賊,扶老攜幼,從附如流」。
何謂「郡縣殘破」?也指普通百姓,但更主要的指的是各郡、各縣的地主豪紳。爰曾、劉詡的這次兵入三郡,對濟南、千乘、齊郡三郡的地主豪紳的力量造成了很大的打擊,除了極少數塢堡堅固、聚眾頗多的大地主以外,其餘的地主豪紳們,估計死在他們刀下的得為數甚眾。
董次仲圍城數日,將璦縣攻了下來。攻下了璦縣以後,董次仲傾盡全力,在羽國縣內部分豪強、輕俠之徒的內應下,乃又將負隅頑抗的羽國縣攻下。
到六月中旬,麥收基本已罷之時,東平郡、濟南郡、千乘郡、東郡、平原郡這幾個黃河、濟水間的郡國,大致的情勢即是如此。
平原縣是平原郡的郡治,其位處在璦縣、羽國縣的北邊,與璦縣、羽國縣間只隔著一個高唐縣和一條漯水。遲昭平聚眾數千,在平原縣扯起了反旗,大鬧起來,對於璦縣、羽國縣會造成何等的影響,不言而喻。羽國縣雖尚堅守,璦縣守不住了。
爰曾、劉詡這邊,基本控制了濟南郡,勢力深入到了千乘郡,波及到了齊郡。董次仲那廂,佔據了平原郡南部的三縣,擴大了他的活動範圍,以及也擴充了他的部曲實和_圖_書力,對外已然開始號稱「部曲十萬」。新起事的遲昭平部北上至了平原郡的北部,西與河北的義軍聯絡,東與富平縣的徐異卿呼應。富平位處在平原郡的最東北邊,南與千乘郡的漯沃接壤,徐異卿最初聚的部眾儘管不很多,比遲昭平的「數千眾」還要少些,但一則富平地處平原郡的東北一隅,再往東就是渤海了,二則,富平南邊的千乘郡現已被爰曾、劉詡的勢力籠罩,他和爰曾、劉詡部取得了聯繫,故是他倒是很快地就在富平穩穩地站住了腳跟,將富平縣城也都打下了。
平原郡鄰近東郡的楊虛縣、璦縣、羽國縣等縣,相繼遭到了他部的攻擊。董次仲部目前的實力不及爰曾、劉詡兩部,楊虛等縣,他只打下了楊虛縣,璦縣、羽國縣他沒能打下來。
可以想見,這一戰之後,爰曾、劉詡的部曲實力必然將會得到很大的擴充。須知,濟南三郡可都是膏腴之地,無不是地窄民眾。——判斷一個地方是否地窄民眾,在不知確切人口數據時,有個最為簡單的辦法,便是看這個地方的縣的轄地的面積,縣的轄地面積越小,越說明這個地方「地窄民眾」。拿濟南郡為例,濟南郡東西二百里、南北二百里,這麼一片不大的區域內,卻有轄縣十余,其郡的人口稠密程度可想而知。千乘郡、齊郡的情況與濟南郡相同。用句大俗話說,爰曾、劉詡這回定是「撈著了」,他兩人部曲肯定會得到飛速的膨脹擴充。
聞報得知遲昭平、徐異卿分在平原縣和富平縣舉和*圖*書事,董次仲大喜,果斷的改變了計劃,不再南回臨邑、荏平,改而再打璦縣、羽國縣。
濟南郡分佈於濟水兩岸的十幾個縣,包括歷城東邊的濟南郡治東平陵在內,多半被他兩部的兵馬打下。歷城是濟南郡的重鎮,東平陵是濟南的郡治,這兩個縣都被他兩部打下了,太守等郡府的高官大吏要麼身死戰中,要麼被他兩部俘虜,少數逃之夭夭,剩下沒有打下的那些,自然而然的也就俱皆震恐,城雖僥倖未失,縣兵分毫不敢出城,唯個個緊閉城門,縣之長吏、城中士民只能瑟瑟發抖地躲在城裡,看著他們的部曲在城下耀武揚威、在鄉間搶糧擄婦而已。
可因為這片範圍的戰略環境好,西可勾通河北的諸部義軍,東有樊崇等部,北則是渤海,只有南面一面,可能會有莽朝的大批軍隊來攻,而現在南面又有曹幹、劉昱部打下了山陽郡,等於是敵人主力從南面來的危險也不是很大了;同時,這片範圍的地理位置也好,處於黃河和濟水之間,郡縣富裕、人口稠密,等等這些緣故吧,卻如今竟然是活躍了這麼多部的義軍!
當然,這個「近二十萬」並非都是戰兵,是包括了老弱婦孺在內的數字——百姓也好、豪強也好,他們投附義軍,都不是單個的人來投附,俱是舉家、乃至舉宗投附。但「近二十萬」,也是個極大的數字了!便是去掉老弱婦孺,單隻算可戰之士,少說也得已是有個四五萬眾,再動員一下,少年、老者皆上陣,那可就得有個八九萬、十來萬眾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