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伍卷
第五百七十章 陳直言定小虎策(下)
劉昱說道:「阿姊,咱們攻公丘、湖陵之時,我就想待克湖陵之後,先取豐、沛,因我賢兄來書,獻上了『可直取單父』此策之因,我這才沒有在那時就打豐、沛。於今山陽已為我得,梁國再一下,豐、沛在我手掌中矣,至時往取,好比瓜熟蒂落!」慷慨地與劉小虎說道:「阿姊,等咱把豐縣、沛縣打下來后,咱們同往泗水亭一游,以瞻高皇帝之遺迹!設案祭告,稟與高皇帝,莽賊篡權,天下義士紛紛而起,我等身為漢室之苗裔,一定會將我大漢的江山光復!請高皇帝冥冥之中,助你我一臂之力。也算咱們起事這兩年多來的浴血苦戰,未有白費!」
「你之所慮,梁國地界狹窄,縱然得之,恐不足擴大我山陽郡的縱深,此慮固是,然梁國的地界儘管狹窄,轄縣不多,可睢陽臨睢水,亦重鎮是也。睢陽若得,咱們在此駐兵,以睢水為險要,有劉永相助,此城也足然可為我山陽郡之南面藩籬。莽軍若果是來犯,咱們以睢陽為前陣,以山陽為其後盾,料之最少亦是能夠擋上莽軍一段時間,這是打梁國的利處之三。」
劉昱說道:「阿姊,打下樑國后,咱們就可以用兵豐、沛,把豐縣、沛縣也打下來了!」
滿典說服了薄縣縣宰,共推了番侃為守城的主將,合薄縣的縣兵、徵募的壯勇,薄縣的守城戰打到現在,番侃可用來守城的部曲,反是比他和滿典剛到薄縣時的部曲還要多了,已有三千餘眾——這種情況下,薄縣不管怎麼看,hetubook.com.com劉昱部只怕都是難以能在短期內打下。
「形勢如此,也沒有辦法,只好先不打定陶了。」
劉昱大喜,說道:「阿姊,總算是把你說服,你同意咱們不打定陶,先取梁國了?」
這種情況下,定陶郡確實不好去打。
「梁國現有劉永,他前時遣人來謁,請咱們進軍梁國,他願意在梁國的郡治睢陽起事,做咱們克取梁國的內應,劉永是梁王之後,故梁王劉立即其父也,他在梁國很有影響力,有他在睢陽起事,足能減少很多咱們攻打梁國的難度,這是打梁國的利處之二。
此亦即是說,劉昱若是能把梁國打下來,那麼豐、沛兩縣基本就算是處在他的「包圍圈」中了,到時他往取之,不說易如反掌,也可料見,必是頗為輕鬆。
「再一個方面,山陽郡在泗水以南的諸縣,而下我軍雖是大致盡得,可也只是剛得,如單父、郜成等縣,現在都還稱不上安穩,亦即山陽郡內現下尚未穩定,而更要緊的是,番侃又至今尚未被咱們殲滅,他猶與滿典引眾守在薄縣,咱們如果去打定陶的話,動用的兵力肯定不能少,那番侃怎麼辦?他萬一藉此機會,再鬧起來?又萬一,他這一鬧,帶動的單父等縣也都鬧將起來?咱們豈不就將得不償失?定陶沒打下來,山陽郡內反而亂起。……阿姊,定陶,確實不能打啊。」
梁國是個小郡,轄縣只有六七個,並且梁國此郡的地形是東西長、南北短,東西有二三百里長遠,南北最寬處卻也只有百里上下的長度,最窄處不過才和*圖*書三四十里。比起定陶郡來說,于「擴大縱深」這一方面的作用上,梁國誠然是不如定陶郡更能擴大山陽郡的縱深的。劉小虎當然知道,在有劉永內應的這一個前提背景下,打梁國,那肯定是比打定陶好打得多,可卻為何她仍一直猶豫,一直還是比較傾向於曹幹「先取定陶為上」的意見?原因正即在此。
劉宣都有點後悔當初贊同婁政把番侃派出去救援單父了,早知番侃這麼會用兵,當時還不如私下進言婁政,用「番侃失地丟城、待罪朝廷」為由,先把他軟禁起來!如此,也省了現在這麼多的麻煩。他撫摸著鬍鬚,喟嘆說道:「這也怪我。我實是未有料到番侃居然這般的會用兵。以其殘兵,據守薄縣,而能守到今日!」
提到番侃,劉昱已不止是痛恨,而今更是頭疼。
定陶郡也許不會太好打,還只是其次;正如劉英所言,「關鍵在於番侃」,主要的其實就是這個番侃,現其據守薄縣,牽制了劉昱部的大量兵力。不先把番侃拿下,定陶郡確實沒法去打。
兩天後,劉小虎的書信到了爰戚,被呈送到了曹幹手上。
「阿弟,什麼好處?」
劉小虎終於作出了決定,她說道:「我今天就去書阿幹,把咱們討論的結果,告與他知。」
劉小虎說道:「姑丈此前幾次商議的時候,就建議打梁國,現在仍是此意啊?」
劉小虎也不能不承認劉昱、劉英說的有道理。
他把這兩根手指屈下,重新又豎起三根手指,說道:「打梁國就不然了。梁國在薄縣之南,與薄縣接壤,咱若去打梁國https://www•hetubook•com.com,咱們就沒有兵力不夠這方面的問題了。咱們大可以集中兵力,先將薄縣攻下,把番侃擒殺。薄縣打下、番侃被咱擒殺之後,不僅咱們能夠趁此勝威,順勢南取梁國,並且咱山陽郡的境內,咱也能藉此把之安穩下來,此是打梁國的利處之一。
他豎起了兩根手指,說道:「番侃現猶頑抗在薄,為避免阿英說的那種情況,也就是『番侃藉機鬧將起來』這種情況出現,首先一條,咱們若是用兵定陶,現用於圍攻薄縣的那四千兵馬,咱就不能動,而這四千兵馬若是不動,咱們便沒有足夠的兵力去打定陶,此是攻定陶弊端之一;又如阿英所言,咱們若攻定陶,陳留或會援之,此是弊端之二。既已兵力不足,陳留又或會援,小虎,這定陶還怎能去打?」
劉宣的此議提的很好啊,王莽亂政,民心思漢,而徐兗現在的諸部義軍中,是劉邦後裔的只有他們這一支,將來打下豐、沛,祭告劉邦的時候,的確是可以藉此做個大大的政治宣傳。
劉宣也很鼓舞振奮,說道:「賢弟此言甚是!豐、沛下后,咱們一定要祭告高皇帝!並將咱們的祭告,並及高皇帝若因我等之祭告而有顯跡,俱皆一起的廣示與徐、兗士民知!」
她思忖了下,問陳直、周通、劉宣,說道:「姑丈、叔達、劉公,你們都是何意?」
周通拈著鬍鬚說道:「郎君、劉公所言極是。打下樑國以後,我軍可轉攻豐、沛。豐、沛一得,魯南三縣、東平郡之任城等地,及山陽郡、梁國就可由此而連成一片。大家,這也將會m.hetubook.com.com有助於擴大我山陽郡的縱深。比較起來的話,不比打下定陶郡差啊。」
「阿姊,曹幹提出的為擴大縱深,『先取定陶為上』,不能說不對,但不符合實際。他這個策,我看不能採用。」劉昱搖著頭,說道。
劉昱安慰劉宣,說道:「賢兄,此非賢兄之過也。賢兄與番侃老賊並不相熟,怎會知曉其能?若無賢兄,便無昌邑之為我所得,賢兄無過,且有大功!」頓了下,與劉小虎說道:「阿姊,定陶確實是不能打。」問陳直,說道:「姑丈,你說呢?」
劉小虎聽得劉宣此言,心中一動,她看了下劉宣。
劉英贊成劉昱的話,接下他的腔,恭恭敬敬地與劉小虎說道:「阿姊,竊以為我阿兄說的對。我也覺得曹幹『先取定陶為上』的這個策,不符合咱們當前面對的實際。不符合在兩個方面,前幾天,咱們試著攻了一下㢉縣,沒佔著什麼便宜,㢉縣都不太好打,那定陶郡的郡治定陶縣,必然更不好打。且定陶縣離陳留郡很近,過了冤句就是陳留郡的地界,咱們如果去攻定陶縣,陳留郡有可能會馳援。這樣一來,定陶縣就更難打了。這是一個方面。
豐縣、沛縣兩個縣,位處在沛郡的最北部。沛郡整體的地形也像是一隻鳥,豐、沛所在的最北部是鳥頭,蕭縣是鳥脖子,中部和南部的寬闊地區是鳥身、鳥翅。豐、沛兩縣與沛郡的中部、南部之間,只有一個東西寬度約三四十里的蕭縣相連,它兩縣的周邊外部,除了這「約三四十里的蕭縣」地界以外,全都是別郡的地界。東邊是楚國,東北是魯郡,北、西兩邊www.hetubook.com.com是山陽郡,南邊蕭縣之外接壤地域的是梁國的下邑、杼秋兩縣之地。
陳直點了點頭,說道:「對。小虎,我斟酌來斟酌去,還是打梁國好。打梁國,對咱們有利而無弊;反過來,若攻定陶,對咱們則將是只有弊,沒有利。」
劉昱拍手笑道:「阿姊,你同意了先打梁國就好!先打梁國,實際上還有個好處。」
滿堂諸人,都是贊成打梁國。
周通贊成劉昱、劉英,說道:「大家,曹校尉『莽軍恐將來討』的判斷,我同意;為擴大縱深,以更好的抵禦莽軍之來討,『先取定陶』此策,也的確在理,但是實際情況如此,山陽新得,番侃猶頑抗在薄,定陶確不好打。」
劉小虎低下頭,細細的又想了好一會兒,嘆了口氣,說道:「罷了!番侃現猶頑抗在薄,確是個麻煩。這種情況下,咱們確也是不好用兵定陶。」
番侃和滿典率部遁入薄縣以後,劉昱部猛攻不止,卻直到如今,還沒有能把薄縣攻克。
陳直想了下,組織了下措辭,與劉小虎說道:「小虎啊,打定陶,確實是不太可行。依我看,就當前的形勢而言,還是打梁國。打梁國對咱們最為有利。」
他拍下了案幾,罵道:「番侃這老賊,真是難纏!我以四千之眾往攻,卻竟是至今尚未能剋薄縣!」與劉小虎說道:「阿姊,就是阿英說的這兩條啊。咱們現下面臨的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一則,定陶縣必不好打;二則,番侃猶在薄縣,這種情況下,咱們怎麼去打定陶郡?」
這已是劉昱、劉小虎、陳直和周通、劉宣、劉英等就「底下來該向何處發展」而做的第四次商議。

